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哪些

产妇在分娩24小时后出现的子宫大出血在临床上被称为晚期产后出血,它的出现与蜕膜残留、胎盘与胎膜残留以及子宫胎盘附着部位复旧不全等因素有关。此外,产后发生子宫内的感染以及剖腹产子宫切口裂开也会导致晚期产后出血。

产后大出血对产妇的身体有严重影响,它会导致产妇大量失血、休克,严重时可导致产妇死亡。而晚期产后出血指的是发生在分娩24小时之后的大出血,经常发生于产后的1-2周。那么,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哪些?
  一、胎盘、胎膜残留
  胎盘与胎膜的残留是引起晚期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这种原因引起的出血大多发生于产后10日左右。由于子宫腔内黏附的小块胎盘组织发生变性、坏死、机化,最终形成胎盘息肉,当坏死的组织开始发生脱落时,基底部的血管开放,从而引起大出血。
  二、蜕膜残留
  产妇在生产之后,子宫内的正常蜕膜可随着恶露而排出。如果蜕膜剥离不全,或者在剥离之后没有被排出子宫,长时间残留在宫腔内,很容易诱发子宫内膜炎症,从而影响到子宫的复旧,也会引起晚期产后出血。
  三、子宫胎盘附着部位复旧不全
  胎盘被娩出之后,子宫胎盘的附着部分会立刻缩小,并形成血栓,随着血栓的机化,可出现玻璃样变,血管上皮增厚,管腔变窄、堵塞,胎盘附着部位的边缘内膜可向内生长,子宫内膜可逐渐修复,该过程大约需要6-8周。如果胎盘附着部位复旧不全,比如血栓发生脱落,血窦开放,可导致子宫大出血。
  四、感染
  产妇在产后不注意个人清洁、没有做好产褥期的护理,都可能引起子宫内的感染,其中以子宫内膜炎比较常见。产妇发生子宫内膜炎,炎症会影响胎盘附着面的复旧,子宫收缩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子宫大量出血。
  五、剖腹产手术子宫切口裂开
  一些通过剖腹产手术分娩的产妇,由于子宫切口裂开,也会引起产后出血,这主要与伤口感染与愈合不良有关。

温馨提示:医疗科普知识仅供参考,不作诊断依据;无行医资格切勿自行操作,若有不适请到医院就诊
相关推荐 健康资讯 精选问答

点击查看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