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己的身体健康也越发重视。人们慢慢开始关注多发性肠息肉,以防止自己患上。但是大多数病例常常没有引人注意的症状,仅在因其他疾病做肠道X射线造影检查、纤维内窥镜检查或在尸体解剖时偶然发现。肠道息肉比较常见,其发生率可随年龄增加而上升。那么如何做肠息肉的护理,接下来通过文章我们来看下多发性结肠息肉怎么回事?
多发性结肠息肉是一种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约有60%病例最后进展为腺癌。初期仅见于排便次数增加,有黏液性腹泻,渐加重至大便带血,下腹阵痛。累及直肠时,可有无数息肉盖住在直肠黏膜上,状如菜花。常有消瘦、贫血、发育不好的。
随着内镜的发展与普及,加上能清楚的发现并能通过活组织检查,因此通过内镜发现是确诊大肠息肉的最重要的手段。但由于即使在同一个腺瘤当中,不同部位的增生程度均有不同,所以要对一个腺瘤的不同部位进行多点取材。
慢性结肠炎病程长者可见有结肠息肉发生,往往是出现“炎性息肉”,慢慢变成"腺瘤"。后者可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及管状绒毛腺瘤三种。三者均属癌前期病变,若不切除它则可渐渐发展成癌瘤。及时发现有结肠息肉是件大好事,及早把它切除就可以了,不必紧张、恐惧或有压力。一般来说,年纪越大,息肉生长得越慢,若结肠镜操作仔细,本次长出的息肉切除得很干净,则可在1.5-2年后再做一次肠镜。
一旦发现有新息肉长出,就应把它尽早切掉,这样就不会发生结肠癌了。目前尚没有药物可限制息肉,定期肠镜检查则是当今国际上通用的最佳方法,它既是一种预防手段,也是一种治疗方法。
0次浏览 2025-02-18
0次浏览 2025-02-18
477次浏览 2023-07-12
0次浏览 2025-02-18
0次浏览 2025-02-18
0次浏览 2025-02-18
0次浏览 2025-02-18
0次浏览 2025-02-18
0次浏览 2025-02-18
0次浏览 2025-02-18
0次浏览 2025-02-18
0次浏览 2025-02-18
0次浏览 2025-02-18
0次浏览 2025-02-18
0次浏览 2025-02-18
0次浏览 2025-02-18
0次浏览 2025-02-18
0次浏览 2025-02-18
0次浏览 2025-02-18
0次浏览 2025-02-18
168次浏览 2024-09-25
0次浏览 2025-02-18
1875次浏览 2025-01-30
1977次浏览 2025-01-06
1824次浏览 2025-01-07
1902次浏览 2024-12-27
1947次浏览 2025-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