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鹅口疮吃什么益生菌

发布时间:2019-04-1059496次浏览

鹅口疮是很多婴儿都会患的一种口腔疾病。出现了鹅口疮可以使用益生菌进行辅助治疗,特别是对于因为滥用抗生素导致的菌群失调,可以用益生菌进行治疗的,服用妈咪爱、南通王氏保赤丸、小葵花健儿消食口服液等等都可以,都是有益的益生菌。另外还要注意补充营养,注意卫生。在宝宝的鹅口疮治好以后,最好继续服用益生菌,这样能够有效的防止鹅口疮的复发。

益生菌的作用有很多,能够提高肠道菌群,宝宝患有鹅口疮的时候,也可以通过益生菌进行调理。在宝宝的鹅口疮治疗好了以后,最好也再服用一段时间的益生菌,那么鹅口疮吃什么益生菌?下面我们就来仔细分析一下。

益生菌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但不能代替治疗药物。鹅口疮主要是因为菌群失调,主要是一个白色念珠菌感染造成的。鹅口疮会在口腔黏膜形成白色斑膜的疾病,给宝宝带来痛苦,不敢吃奶等等。一般如果宝宝的抵抗力还可以,没有明显的其他的异常。可以通过吃益生菌减轻鹅口疮的症状。另外还需要配合用小苏打或者是制霉素片进行口腔护理,这样鹅口疮是很容易被治愈的。

很多宝宝在出现鹅口疮的时候,妈妈会给宝宝滥用抗生素。这样就容易引起菌群的失衡。这个时候,如果补充一些有益的益生菌,那么会起到一个很好的辅佐作用,能够减轻症状,不会让宝宝出现腹泻的情况。

鹅口疮的宝宝补充益生菌是有好处的,现在经常见的益生菌有妈咪爱、合生元等等,都是比较适合鹅口疮的宝宝吃的。益生菌的主要作用是调整恢复肠道正常菌群,从而调节宝宝的身体状况。可以适量增加维生素B2和维生素C,预防鹅口疮可以在平时多补充一点益生菌,有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注意口腔的卫生,宝宝吃的奶瓶一定要经过消毒,还可以给孩子补充一些维生素。小孩被子,衣物要勤洗干净,要与大人分开清洗,喂奶时清洗乳头,不要滥用抗生素,加强营养,婴幼儿进食的餐具清洗干净后再蒸10~15分钟,可以适当的外出锻炼,增加抵抗力。

鹅口疮的状貌很像白色的奶块,切莫被此迷惑,而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期,如果转入体内就会对宝宝造成更大的危害。出现鹅口疮也可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服用益生菌类药物进行治疗。还要注意在宝宝的鹅口疮消退后,最后继续服用益生菌一段时间。这样能够有效的保证鹅口疮不复发,让宝宝更加健康。

相关推荐

02:59
一岁儿童口水特别多怎么回事
一岁儿童口水多常见的情况如下:一、长牙也是导致口水多的原因,孩子在四到六个月乳牙的萌出,尤其是在一周岁左右,乳牙处于萌出比较旺盛的时候,在伴随着这种乳牙的萌出,就会有一些不适感,孩子会出现口水比较多的情况。二、如果口水比较多,还要注意排查病理,比如孩子口腔有口腔的疾患,比如鹅口疮,在舌上额部有一些雪白的创面,会导致孩子产生疼痛,影响吸吮,所以口水也会比较多。三、疱疹性咽峡炎,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嗓子疼,而且伴随疱疹的出现,也会导致口水异常的增多。
如何预防鹅口疮
预防鹅口疮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要注意口腔卫生,孩子所用的餐具以及奶瓶都要使用沸水进行消毒煮沸,时间一般维持在10~15分钟左右,宝宝的被褥以及衣服,还有玩具,也要在大太阳的地方进行暴晒消毒。如果是母乳喂养的母亲的乳头和个人卫生,也要做好,以防止交叉感染。第二,尽量不要给孩子盲目的使用抗生素类的药物,如果应用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之下进行使用,不可以上次的使用药物,也可以每天让宝宝晒晒太阳,以增强宝宝的抵抗力,这样也可以起到预防真菌感染的作用。
语音时长 01:04

2021-04-09

89123次收听

鹅口疮长在什么位置
鹅口疮多数是长在口腔黏膜上,例如在舌头的表面,或者是口腔的上颚等部位,都有可能会出现鹅口疮的症状。鹅口疮是由于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的,是一种真菌的感染,它多见于婴幼儿,特别是身体比较弱,抵抗力比较低的孩子,容易引发鹅口疮。在口腔内的表现是白色的斑块,或者是条索状的斑块,伴有轻微的疼痛感。孩子在吃奶的时候会感觉到疼痛,所以容易出现拒食哭闹的表现。一般医生会建议使用一些小苏打等碱性的溶液,对口腔黏膜进行涂擦,平时也要多抱孩子晒晒太阳,增强抵抗力,以预防鹅口疮的发生。
语音时长 01:03

2021-04-09

99458次收听

鹅口疮的病因有哪些
鹅口疮主要是感染念珠菌所引发的,当我们口中的念珠菌群失调时,就容易引发鹅口疮,当我们营养不良和身体抵抗力弱时,就容易引发此病,它的发病表现主要为口舌部位出现白色的斑片,那么,鹅口疮的病因有哪些?我们来听听专家的介绍。
得了鹅口疮怎么办
鹅口疮相信大家都知道是什么病,这个病不但非常多见,而且危害非常大,随着医学不断发展进步,治疗鹅口疮的方法也在逐渐的增多,其中治疗鹅口疮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进行药物治疗,且治疗鹅口疮的效果还算比较好,那么,得了鹅口疮怎么办?
鹅口疮有什么危害吗
我们都知道,宝宝的体质都比较弱,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孩子的身体健康,但是还是有些疾病找上他们,就比如鹅口疮,导致鹅口疮的病因是有很多的,比如说母亲的阴道内有霉菌,使用的奶瓶奶嘴不干净等,那么鹅口疮有什么危害吗,下面就是详细介绍
鹅口疮经常反复发作什么原因
鹅口疮是儿童口腔的一种常见疾病,这种疾病因为常常在口腔里发生白色的假膜,有时这种假膜白得象一片雪一样,所以称为雪口,雪口病是由白色念珠球菌所引起的,在体弱的成年人中亦可发生,白色念珠球菌在健康儿童的口腔里也常可发现,但并不致病。那么,鹅口疮经常反复发作的原因是什么?
鹅口疮反复长如何处理
鹅口疮反复长怎么办,鹅口疮反复长的话,一般要分为治疗和预防的两方面,比如说要预防为主,然后治疗。首先可以用弱碱性溶液,比如说2%到5%的碳酸氢钠,也俗称小苏打清洗。涂擦冰硼油,中药冰硼散做成的糊状蜜剂、制霉菌素混悬剂等,一般效果还是比较良好。加强营养,特别是适当增加维生素B2和维生素C,婴幼儿应该注意隔离和哺乳的消毒以防传播。预防方面的话,如婴幼儿进食的餐具应该洗净,再蒸10到15分钟。产妇如果有阴道霉菌时,应该积极治疗,切断传染途径。哺乳期的母亲在喂奶前应该用清水洗净乳头,经常洗澡换内衣,然后每次抱孩子要先洗手。对于婴幼儿的被褥和玩具应该定期拆洗晾晒,宝宝的洗漱用具尽量与家长分开,并定期消毒。婴儿室的话应该注意隔离和哺乳消毒以防传播,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的幼儿用具不可混用。
语音时长 01:30

2019-11-13

61099次收听

02:03
鹅口疮疼吗
鹅口疮如果合并细菌感染会有疼痛感。鹅口疮又称雪口病、白色念珠菌病,由真菌感染所致,是儿童口腔的一种常见疾病。在口腔黏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多见于婴幼儿,本病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这种真菌有时候可以出现在口腔中,当婴儿营养不良或体质衰弱时候可以发病,也可出现在体弱的成年人中。正常健康儿童中口腔中也可以发现,但并不至病。一般引起感染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母亲阴道有霉菌感染,在分娩时婴儿感染。2、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母乳喂养时妈妈的奶头不清洁,接触感染念珠菌的食物。3、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时候,有时因交叉感染引起鹅口疮。4、长期服用抗生素或者不适当应用激素,造成体内的菌群失调,霉菌趁虚而入。
02:14
鹅口疮治疗方法
如果患了鹅口疮,可以用碱性溶液进行治疗,如2%-5%的碳酸氢钠,也俗称小苏打,来清洗口腔,也可涂擦冰硼油、制霉菌素混悬剂等。在平时喂养中对婴幼儿要适量增加维生素B2和维生素C。同时要注意隔离,在哺乳时要注意奶瓶的消毒,以及母乳前妈妈要用清水擦洗乳头,以防鹅口疮加重。平时要做好对鹅口疮的预防,比如产妇如果有霉菌性阴道炎要积极治疗,切断感染途径。婴幼儿进食的餐具洗净后再蒸10-15分钟。哺乳期的母亲在喂奶前应用清水清洗乳晕和乳头,并经常洗澡,换内衣。每次抱孩子的时候应该洗净双手。对于婴幼儿的被褥和玩具应该定期拆洗、晾晒。宝宝的洗漱用具尽量和家长分开,并定期消毒。婴儿应该多进行户外活动,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
02:09
鹅口疮反复长怎么办
鹅口疮一般分为治疗和预防两方面,治疗可以用弱碱性溶液,比如2%到5%的碳酸氢钠清洗,涂擦冰硼油、制霉菌素混悬剂等,一般效果比较好。预防方面的话婴幼儿进食的餐具应该洗净后再蒸10到15分钟。产妇如果有阴道霉菌时,应该积极治疗,切断传染途径。哺乳期的母亲在喂奶前应该用清水洗净乳头,经常洗澡换内衣,然后每次抱孩子前要先洗手,注意隔离和哺乳的消毒以防传播。对于婴幼儿的被褥和玩具应该定期拆洗晾晒,宝宝的洗漱用具尽量与家长分开,并定期消毒。要加强营养,特别是适当增加维生素B2和维生素C,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的幼儿用具不可混用。
什么是鹅口疮
鹅口疮是由于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粘膜真菌感染。鹅口疮又名雪口病、白念菌病,是儿童常见病。好发于颊、舌、软腭以及口唇部的粘膜。鹅口疮好发于两岁以内的婴幼儿,以及抵抗力差的老年人。白色念珠菌寄生在健康人皮肤表面、肠道,正常情况下是不致病的。当营养不良或身体衰弱,长期应用抗菌素和类固醇这一类药物,机体抵抗力就会低下,这个时候就会发病了。鹅口疮还常见于免疫缺陷、免疫功能失调的患者,它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特点:口腔黏膜出现白色斑块,用棉签或者是用压舌板不易擦掉。如果用力擦去斑膜,下面的黏膜是潮红的。这个时候应该与奶块相鉴别,用棉签轻拭奶块一般是可以擦掉的,而鹅口疮的白色斑块是不容易擦掉的。鹅口疮一般没有痛感,严重时可能会有不适,偶尔也可以表现为拒乳。如先天性或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的患儿,病变可以蔓延到咽部、食管、肠道、气管、肺,偶尔也可以侵入血液系统,导致败血症的发生。
语音时长 01:45

2019-09-02

56051次收听

鹅口疮是什么
鹅口疮又称为雪口病、白念菌病,是由于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导致的。在口腔黏膜表面可以形成白色斑块,多发生在口腔清洁不足,营养不良或长期应用抗生素或激素的儿童。它的感染途径有哪些呢?母亲阴道有白色念珠菌感染,婴儿经产道分娩过程中接触母体的分泌物可以导致感染。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或妈妈的奶头清洁不足,也可能会导致感染。进食被白色念珠菌污染的食物,或者啃咬被白色念珠菌污染的玩具,也可以导致感染。它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口腔黏膜可以看到乳白色的斑膜,很像奶块,不容易擦掉。擦掉斑膜以后可以看到下方有不出血的红色创面。我们可以通过用棉棒或者是纱布擦拭来分辨到底是奶块还是鹅口疮。如果是奶块,很容易轻轻一擦就擦掉了,如果是鹅口疮,那么就不容易擦掉,即使擦掉以后也会发现下方有不出血的红色创面。
语音时长 01:36

2019-09-02

59839次收听

02:36
鹅口疮怎么治疗
鹅口疮为真菌感染后小孩口腔黏膜出现的一种白膜状疹子。鹅口疮治疗起来很简单,只需用制霉菌素涂口腔,两次能缓解。但很多孩子的鹅口疮用药缓解后又会反复,这主要是由于感染源没有消除。因为鹅口疮一般都是经入口引起,菌存在的地方无法确定,小孩啃玩具或擦嘴的毛巾、手巾不干净,上面含有真菌,虽治疗了口腔内问题,但口腔外的真菌没有进行消灭,还会重复感染。所以这时护理应特别注意,除用制霉菌素涂口腔,用盐水漱口外,要注意消灭环境外、口腔外的真菌。
鹅口疮症状
鹅口疮是一种由真菌感染所导致的口腔疾病,主要的发病人群就是婴幼儿。患上了鹅口疮这种疾病,最关键的就是尽早治疗,所以我们应该要了解它的常见症状。鹅口疮发病之后,患儿的嘴里会有小片的附着物,发病的部位主要就是在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的粘膜上,部分患儿会有呼吸困难以及发热症状,不过如果是轻微感染,那么症状可能不是很明显。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