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补气血的食物

发布时间:2019-05-2462346次浏览

在饮食当中,可以选择合适的食物来补充身体当中的气血,缓解气血不和的情况。因此患者需要多吃一些桑葚干、黑枣以及紫葡萄干,能够让身体当中的气血变得更加充足。同时也可以通过锻炼的方法,来促进身体当中的气血进行运行。

身体当中气血不足,则很容易引起头晕头痛的情况,并且一些患者更是会因为气血不足而导致低血糖或者是贫血的情况出现。因此患者需要及时进行治疗,才能够有效地防止气血虚弱的症状。那么补气血的食物有哪些呢?
  一、补气血的食物
  1、桑葚干
  在水果当中桑葚干是具有很多的营养的,并且其中有丰富的铁元素,是水果当中的补血之王。一般在饮食当中,可以把它用来煲粥,能够起到补血的作用,也可以养颜美容。但是对于孕妇来说,就不宜食用了,否则很容易导致孕妇流产。
  2、黑枣
  在补血的食物当中,黑枣是具有很高的地位的。在枣类当中富含铁元素,能够起到有效的补血作用,可以让血液当中的血红蛋白的活性增加,达到很好的补血效果。另外在黑枣当中有很多的维生素,能够促进铁离子的吸收,并且让身体对铁元素的吸收更加有效和迅速。
  3、紫葡萄干
  紫葡萄干具有很好的补血作用。在把葡萄干晒干以后进行食用,能够让铁元素浓缩在其中。并且在晾晒的过程当中,保留了其的营养物质,利于葡萄干发挥其补血作用。同时在其中还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以及抗氧化的物质。
  二、如何正确调理气血
  1、饮食调理
  出现气血不和的情况的时候,需要通过饮食来进行调理。因为我们会从食物当中吸取营养,因此通过饮食调理的方法是十分有用的。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可以多吃红枣、莲子以及核桃等食物来补血,同时也可以食用黑木耳等食物来进行补气。
  2、运动调理
  如今很多人都不喜欢进行运动,但其实适当地进行运动能够让身体当中的气血更好地运转,能够直达身体的各个地方。

相关推荐

03:24
男性出虚汗吃什么调理
对于脾胃气虚的可以吃防风、黄芪,就是玉屏风散这种成药可以治疗。对于体内有湿热的虚汗,可以吃清热利湿的龙胆泻肝这类的药物来进行调理。男性患者出虚汗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就是脾胃气虚的人特别容易出汗,因为肺主皮毛,也就是汗腺开合的功能,跟肺气是有密切关系,因此肺脾气虚的人特别容易出虚汗,表现一活动就出汗。这种情况的汗液,往往是一种全身性的出汗,同时汗也是偏凉的,这是一种情况。另外男性患者因为体质是偏热的,所以体内特别容易出现湿热的情况,对于体内有湿热的情况,也是容易出汗,表现为一活动也是要出汗,这种出汗,汗液是偏热的,甚至汗也是偏黏,主要是头面部出汗为主,同时伴有口苦、舌苔黄腻,这种情况也常见。
女人气虚原因是什么
女人气虚的原因有很多:第一、由于长期的加班,过度劳累、精神压力过大,以及肺、脾、肾,人体脏腑功能减退等原因引起。第二、脑力工作者长期用脑过度,思虑伤脾、劳伤心脾,体力劳动者体力消耗过大、休息不足、营养跟不上而造成气虚。第三、大量吃寒凉、肥甘厚腻的食物,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导致气虚。第四、减肥、节食过度,令机体得不到足够的营养,慢慢削弱脏腑功能,造成气虚体质。第五、女性妊娠后或者得过大病,或者疾病久治不愈。第六、女性月经频发、月经量多,气随血脱,也会出现气虚的情况。平常脾胃虚弱、气血生化无源,也容易出现气虚的情况。第七、遗传父母,父母有一方是气虚体质,或宝宝在妈妈体内营养不良,出生后如果喂养不足,都会使一个人成为气虚体质。气虚的表现是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头昏目眩、自汗、活动时出汗多、舌淡苔白、脉虚无力。气虚的类型有肺气虚、肾气虚、脾气虚、心气虚和阳虚,要根据病因调理,可以口服一些补气的药物,比如黄芪颗粒、益气养血口服液等。避免过度的劳累,避免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
语音时长 02:27

2021-10-15

73290次收听

肺脾气虚症状有什么
脾肺气虚首先是气虚,所有气虚共有的症状,都会具有气短、语音低微。有的人说话声音特别小,几乎都听不到,还有这个人觉得身上比较疲乏,容易困倦,人比较懒,懒得动,叫倦怠懒言。有的人会见到有面色苍白,舌是淡的,苔是白的,摸脉脉是细弱的。如果是有肺气虚,就会见到一些和呼吸系统有关的症状,比如咳嗽、气喘,咳嗽咳声也是比较低微的。喘息没有力气、痰多,痰一般是质量比较清晰的,颜色是白的。病人可能会见到白天出汗比较多,稍微一活动就容易出汗,叫做自汗,而且也比较怕风。还有一个最大特点就是,这样的人非常容易得感冒。如果有这种肺气虚的,可以用一些补益肺气的办法,比如像补肺丸或者玉屏风散,都能够有补益肺气的作用。如果是脾肺两虚的脾肺气虚,还会见有一些消化系统的症状,比如病人食欲不好、大便溏泻,或者有的人大便虽然不干,但是解起来很费力,需要使很大的力气才能解出来,而且大便以后疲乏汗出,有的人甚至有肛门脱垂,这样的可以通过健脾益气来解决,可以吃一些比如四君子汤、六君子汤,健脾益气。如果脾肺气虚,可能还见到泌尿系统等,其他系统的症状,更多的症状可以去咨询专业医生。
语音时长 02:09

2021-07-09

115413次收听

气虚血瘀如何处理
气虚血瘀是中医临床的常见证候,是指由于气虚运血无力,血液运行迟滞所表现的证候。中医认为气能行血,气能够推动血液在脉管中正常流动,如果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气的生成不足,或者是消耗太过,就会导致气虚,进而推动血液运行的作用减弱,就会出现血瘀。临床很多疾病像冠心病、心衰、心律失常、脑梗塞、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气虚血瘀都是常见证型。用益气活血的办法治疗,常常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由于气虚血瘀的根本原因是气虚,所以在益气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药,是治疗气虚血瘀的根本治疗。益气药可以选择黄芪、人参、党参、西洋参、太子参等,活血化瘀可以选择桃仁、红花、川芎、丹参、乳香、没药等,有些活血化瘀的药,本身也有一定的益气作用,像红景天、三七。
语音时长 01:38

2021-07-09

80376次收听

心胆气虚的症状有什么
心胆气虚的病人常常会见到有心慌、心悸、失眠或者说睡不实,睡着了容易醒,这个病人最大的特点是梦特别多,而且经常做噩梦,有一点声音就会让他惊醒,平时在不睡觉的状态下,对外界的声音也特别敏感。像有一个病人就是属于这种心胆气虚的病人,这病人跟我说在院里遛弯,听到狗叫就会把他吓到了,或者人家在身后一摁汽车喇叭,就会吓得他一下就失眠发作,心慌发作了。同时还会伴有典型的心气虚的症状,可能会见到头晕、气短、语音低微、面色苍白、全身乏力、自汗,活动以后症状更加加重。一般来说,这样的病人都是情绪比较容易激动,而且特别敏感,常常会伴有精神的一些焦虑、抑郁的这些表现。所以碰到这样的病人,通常要做一些安抚,然后尽量让他远离声音的刺激。
语音时长 01:23

2021-06-25

103761次收听

02:21
气虚是不是补脾
补脾是治疗气虚的最主要方法。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另外,还要看气虚是心气虚、脾气虚,还是肾气虚,任何脏腑的气虚在补的基础上都可酌情加入些健脾益气的药物,达到治本的目的。多数补气的药物像人参、党参、太子参、西洋参、黄芪等,既可以补肺气,也可以补心气、脾气。补肾气的代表方如金匮肾气丸,里面有山药、茯苓,也是健脾益气的药物。气主要来源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气、水谷之精气、自然界的清气。主要跟肾藏精气、脾胃的运化和肺的通气功能有关。所以补气主要是补脾、补肾、补肺。
02:05
气虚的表现怎样判断
气虚的表现是非常多的,总体来说气虚的主要表现,说话没有力气,不爱说话、精神比较差,精神状态不好、容易犯困,这些都是气虚的表现。如果不同脏器出现了气虚表现也不同,肺气虚主要表现为咳嗽、喘,而脾气不足主要是消化能力的减弱,腹胀、腹痛、便秘,还有像一些肾气也会有所亏虚。如果肾气亏虚,会表现为尿频、尿急,老年人尤其是男性,还会有夜尿增多的表现,同时精力不足、晚上睡眠比较差,白天容易犯困,也都是气虚的表现,出现了气虚应该在饮食上,和生活习惯上加以调整,增加锻炼,调整气血来改善症状。
男人稍微一动就冒虚汗怎么回事
男性稍微一动就冒虚汗,身体可能存在肾虚、气虚、胃热等情况,或是患有淋巴结肿大、甲亢、内分泌失衡等疾病。因个人体质存在差异性,需根据病症针对性治疗,患有原发疾病者,需积极治疗原发病。
脚心冷怎么回事
脚心发冷中医认为是由肾阳虚引起的症状表现,而气血不调、体质较差或长期卧床不起久病,患者自身体质较差,也经常性会出现该种症状。另外,若是出现单侧脚心发冷,则可能与静脉曲张、动脉炎等疾病有关,需要注意鉴别。
02:12
气虚有什么症状
气虚是中医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中医说的气其实是人体的重要功能的一种物质。气主要是人体的肾的元气,还有脾胃吸收的水谷之气和肺吸入的氢气共同组合。气虚以后,气的温煦固涩或者推动功能就下降,表现为乏力、口唇苍白、面色无华、体虚、体寒,甚至说心慌气短等症状就特别明显;另外,气虚和中医的五脏六腑结合起来以后,它的表现就更明显。比方肺气虚会有气短,甚至一动就有点喘。脾气虚,特别容易消化不良、腹胀,所以气虚一定和脏腑关联在一起结合着、辩证来看。
01:49
气血两虚的症状
气血两虚,尤其是妇女会出现脸色苍白、口唇苍白、心慌、心悸、失眠、手脚冷、失落发冷的症状。气血两亏的症状主要是指,讲气血的机能下降和血亏的,组织养分的亏损同时存在,气血两虚中医上讲,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两亏在临床上是比较多见的,特别是在生理期的妇女,患者的症状,如脸色苍白,包括口唇、口唇苍白、心慌、心悸、失眠都能有,甚至血亏症状比较厉害;可能有虚寒的症状,如手脚冷、失落发冷都有,见于慢性病或久病血亏失血的患者都能有。另外营养不良的患者也有气血不足的表现。
气虚吃哪些药
气虚患者可以服用四君子汤、玉屏风散、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一、肺气虚证候:短气自汗、咳嗽气喘、胸闷,易于感冒,甚至水肿,小便不利。则需要补益肺气。主方为四君子汤和玉屏风散。方药由党参、茯苓、白术、甘草、黄芪、防风等。二、脾气虚,一般的脾气虚证证候:饮食减少,食后胃脘不舒,倦怠无力,体型消瘦,大便溏薄,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弱。需要健脾益气。主方为六君子汤。方药有党参、茯苓、白术、甘草、法半夏、陈皮。三、中气下陷证证候:脘腹重坠作胀,食入益甚,肛门重坠,甚或脱肛,或女性子宫下垂,小便混浊,伴见少气乏力。则需要补中益气。主方为补中益气汤。方药有黄芪、人参、白术、甘草、升麻、柴胡、当归、半法夏、陈皮。
语音时长 01:57

2019-09-04

58865次收听

中药的四种性格——四气理论
食物性味如人之性情,寒热温凉平。相比之下,营养学讲成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体质不同,鼓励进食不同性味的食物。是食物中的什么成分决定食物的性味,目前还不清楚。
喝红参酒补心阳,让气色好起来
心阳虚除了会畏寒怕冷,四肢冰凉外,还会导致血液寒滞,无法上荣于面,人就容易出现面色苍白或者晦暗的问题,脸色不好,人就会显得一点神彩都没有。对于这样的人,用再多的化妆品也是无济于事的。
天天艾灸会气血两虚吗
艾灸是我国中医治疗方法的一种,很多时候通过正确使用艾灸可以很好的治疗疾病,但我们知道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艾灸虽好但也要讲究使用方法,长期坚持艾灸对于一些慢性疾病可以起到不错的治疗效果,天天艾灸并不会引起气血两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