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老是干咳是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19-05-2758865次浏览

老是干咳考虑是患上了过敏性咳嗽,也可能是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其他疾病等引起的。具体分析如下:

1.过敏性咳嗽引起干咳:如果经常性干咳,可能是由于患上了过敏性咳嗽所致,与接触到变应原,以及自身免疫异常,有一定的关系。此时往往会同时伴随有,咽喉瘙痒以及呼吸困难等,多种不良症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服用抗组织胺类药物,如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氯芬黄敏片等,进行针对性治疗。

2.过敏性鼻炎引起干咳:过敏性鼻炎,不仅仅会导致打喷嚏、流鼻涕以及鼻塞等不良症状,也可能会引起比较明显的干咳反应。所以患者需要警惕,这一疾病的发生,一旦确诊,就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使用通窍鼻炎片、布地奈德吸入气雾剂来治疗。

3.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干咳:在临床方面,引起干咳的常见原因,是上呼吸道感染类疾病,比如急慢性扁桃体炎等,主要是由于上呼吸道容易引起分泌物,分泌量增加,从而可出现咽喉干痒,以及干咳不止的不良症状。

4.下呼吸道感染引起干咳:对于患上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来说,比如支气管炎、慢性肺炎一类病症,在发病早期就会出现,持续性干咳的症状,此时需要使用抗感染药物,以及止咳镇咳药物,进行综合性治疗,如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四季抗病毒合剂、蓝芩口服液等。

5.其他疾病引起干咳:如果原本患有支气管异物,或者支气管肿瘤等疾病,可能会伴随有干咳的症状,且也可能是比较严重的原发性动脉高压,以及二尖瓣狭窄一类疾病。除此之外,还有可能是高血压患者,持续性服用降压药卡托普利而发病,因此好及时去做检查,明确具体的出现原因。

相关推荐

01:03
煮金桔水能治咳嗽吗
煮金桔水治咳嗽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不能代替药物治疗。金桔富含维生素C、叶黄素、柠檬酸、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其中的营养成分具有抗氧化、增强身体免疫力的作用,喝煮金桔的水有助于缓解咳嗽。因为煮金桔水时,这些营养成分会被溶解在水中,从而发挥其功效。同时,金桔中的挥发油、柠檬酸等成分可以起到清热化痰的作用,能够帮助稀释痰液,缓解咳嗽的症状。需要注意的是,煮金桔水并不能完全治愈咳嗽,对于咳嗽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的患者,建议及时就医并采取药物治疗。患者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摄入辛辣、生冷食物,如辣椒、冰淇淋等,以免加重咳嗽症状。同时,饮食上应以清淡为主,如青菜粥、南瓜粥等。
02:28
嗓子疼咳痰怎么回事
嗓子疼、咳痰通常是由上呼吸道感染导致的,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连花清咳片。该药具有宣肺泄热、化痰止咳的功效,能够阻断气道炎症、广谱抗菌抗病毒,从源头减少咳嗽咳痰的发生,也可缓解咽喉疼痛等症状。治疗期间,患者可以吃一些生津利咽的食物,如冬瓜、西瓜等,辅助缓解不适症状。同时,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忌烟、酒,禁食刺激性食物。
02:00
晚上一直咳嗽不停怎么办
晚上一直咳嗽,可能由感冒、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引起。这种情况不利于患者休息,反而会加重咳嗽症状。需要及时配合止咳化痰药物进行治疗,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中成药连花清咳片,具有宣肺泄热、化痰止咳作用。能明显化痰、减轻肺组织损伤。另外,患者也可以准备苦杏仁、梨、冰糖,将这些材料放入水中烧开,在夜间咳嗽的时候间断饮用以缓解咳嗽症状。还要调节卧室温湿度,温度不要过低并保证一定湿度,以免空气干燥加重咳嗽。
01:58
感冒了嗓子痒痒的想咳嗽是怎么回事
引起感冒的原因主要就是感染,如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造成上呼吸道的炎症,局部的炎症就会使得病人感觉到咽痒,甚至出现咳嗽、咳痰的症状,甚至有些病人可以出现发烧。感染因素引起,针对病人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可以用一些治疗咽炎或者是清热解毒的药物控制症状。感冒如果是由于病毒所引起,一般无需经过特殊处理,病人的情况也会得到好转。有些病人可能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又继发细菌感染,必要时就要加用抗生素治疗。
咳嗽频繁剧烈干咳少痰怎么办
咳嗽频繁剧烈干咳少痰,可以服用一些镇咳药物。如果咳嗽的时候伴有痰液,尽量不要应用镇咳药物,需要选择盐酸氨溴索或者溴己新。如果与过敏性咳嗽有关,需要应用一些氯雷他定等抗过敏药物。出现剧烈频繁的干咳少痰症状可以在医师指导下服用一些镇咳药物,比如强力枇杷露、复方甘草合剂,都具有不错的治疗效果。如果咳嗽的时候伴有痰液,这时需要注意,尽量不要应用镇咳药物,以免抑制呼吸中枢导致痰液淤堵,难以排出,这时需要选择盐酸氨溴索或者溴己新,都能够起到稀释痰液的作用。另外还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这种情况可能与过敏性咳嗽有关,需要应用一些氯雷他定等抗过敏药物,同时也要避免接触动物的毛发等容易引起过敏的物质。要做好保暖措施,以免受凉后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加重干咳症状。
语音时长 01:04

2021-05-20

88624次收听

咳嗽能喝糖水吗
出现咳嗽的症状可以适当喝一些糖水,但是需要注意不要喝太多,也不要放入过多的糖,适当喝一些可以滋润咽喉部,从而缓解不适症状,但如果过量饮用糖水,很有可能会加重咳嗽,因为甜食容易生痰助火,不利于病情恢复。在临床上咳嗽的病因有很多,比如咳嗽变异性哮喘、支气管炎、普通感冒等均能引起咳嗽。如果症状比较严重,需要通过口服一些药物进行治疗。平时也要注意避免吃海鲜、麻辣烫、火锅等刺激性的食物,咳嗽期间甜食也要少吃一些,以免加重咳嗽。
语音时长 01:03

2021-05-20

79672次收听

咳嗽有血是怎么回事
咳嗽有血常见于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疾病。比较常见的是由于炎症刺激引起支气管粘膜下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或者引起粘膜下血管破裂所致;还有的是肺部血管受侵蚀,如浸润性肺结核、支气管癌等。还有肺淤血导致咳嗽带血有关,如二尖瓣狭窄、先天性心脏病、肺栓塞、肺血管炎、急性心力衰竭等;还有一些导致凝血功能障碍的疾病,如白血病、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还有一些感染性疾病,如流行性出血热,气管和支气管子宫内膜异位症也可引起咳嗽带血。
语音时长 01:05

2021-03-08

80092次收听

咳嗽痰黄吃什么好的快
咳嗽痰黄主要的原因考虑化脓性炎症引起,想要好得快,药物的治疗是最主要的,这个时候患者需要服用对症的药物,并且结合日常生活中的饮食来进行治疗。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要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还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痰湿咳嗽吃什么中成药
痰湿咳嗽临床上可以选用急支糖浆、浦地蓝消炎片、川贝枇杷膏等中成药进行治疗。痰湿,亦称为迟冷质,多由饮食不当或疾病困扰而导致。常见证候证为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恶心呕吐、头眩心悸、四肢困倦、舌苔白滑或腻、脉缓。这里的“痰”并非只指一般概念中的痰,而是指人体津液的异常积留,是病理性的产物;“湿”分为内湿和外湿,外湿指空气潮湿、环境潮湿,如淋雨、居处潮湿等,外在湿气会侵犯人体而致病;内湿是指消化系统运作失宜,对水在体内的流动失控以致津液停聚,或因饮食水分过多,或因饮酒、乳酪、生冷饮料,而使体内津液聚停而形成内湿。此种体质者多伴有脾胃功能失调、内分泌失调等。痰湿之生,与肺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故治疗重点在于调补肺脾肾三脏。痰湿体质者多发咳嗽、哮喘、痰多、头晕、肠胃不适、呕吐等症状,易生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动脉硬化、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肥胖症等疾患。因此痰湿体质者可通过温燥化痰药物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1:32

2020-03-20

48928次收听

吃板蓝根能治疗干咳吗
说到板蓝根,相信大家都是比较熟悉的,这本身就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药物,在服用板蓝根的时候并没有办法达到治疗干咳,但是却能够抵抗病毒,具有解毒的效果,也可以提升人体的免疫能力,可以发挥抗肿瘤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治疗白血病,预防白血病的出现。
咳嗽可以吃什么菜
咳嗽应该多吃一些家常,在比较常见的是一些有营养清淡的食材,如一些鸡蛋羹、丝瓜或者是胡萝卜等等都有很好的补充营养的作用,而且还能够缓解病情。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咳嗽还是应当使用一些药物来进行治疗,饮食方面最好是注意一下,只能起到辅助性治疗的作用。
咳嗽可以吃头孢克肟吗
咳嗽服用头孢克肟需要根据情况来进行对症分析。首先如果是由于细菌感染的,那么可以服用头孢克肟。但是如果是其他的情况,比如呼吸系统疾病或者是过敏性原因等等,那么就需要在用药之前进行相关的检查。明确造成的原因类型,然后选择对症的药物进行治疗。
感冒引起的咳嗽吃什么药好
感冒引起的咳嗽具体吃什么药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及病情。如果是干咳,或少量比较稀薄的白色泡沫痰液,考虑为病毒性感染导致的,可以吃一些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等抗病毒的药物治疗来消炎治疗。也可以吃一些感冒药来缓解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如果有咳痰,咳黄色脓痰且痰量较多,考虑合并细菌感染,需要口服抗生素。头孢二代以及阿莫西林,都是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类的药物,可以帮助抑制体内的细菌性炎症,从而达到控制炎症的目的。患者如果咳嗽频繁,痰液较多,可以适量的使用化痰药物,比如氨溴索口服液和止咳枇杷露等。食疗方面也可以用川贝,冰糖炖梨,也有一定的清肺化痰作用。如果感冒后咳嗽持续的时间较长,建议到医院完善胸片的检查,排除有没有下呼吸道感染,呼吸内科就诊明确诊断,对症治疗。
语音时长 01:27

2019-12-06

63840次收听

01:34
咳嗽中医分型
中医将咳嗽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外感咳嗽又分为风寒咳嗽、风热咳嗽以及风燥咳嗽。风寒咳嗽一般表现是嗓子痒,咳嗽声比较重、痰白,同时伴有头痛以及恶寒发热的症状。风热咳嗽一般是咳嗽伴有咽喉疼痛,痰黄同时有口渴以及身热的症状。内伤咳嗽中痰湿蕴肺型比较常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咳嗽,病程长,早上咳嗽严重,痰多。肝火犯肺型的咳嗽,主要表现为嗓子比较干且口苦,感觉自己喉咙间有痰但很难排出、量也比较少,质地比较粘稠,还伴有胸肋胀痛的表现。脾肾阳虚型的咳嗽,在咳嗽时有气喘的现象且咳嗽无力。
克咳片的副作用
克咳片一般不会产生副作用,但如果不当使用药物,就可能会出现过敏性反应,皮肤会长疹子,且会有瘙痒等不适感。而为了避免副作用的发生,患者就需要注意,不能长期大量服用,并关注搭配禁忌和禁忌人群,还要留意症状变化。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