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血红细胞偏高是什么原因

发布时间:2019-05-2864730次浏览

红细胞如若出现偏高的现象本来就是异常的,对人体的健康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只是大家也会关心所引发的原因,这种现象的出现可能和烧伤有一定的关系,也有可能是因为严重腹泻而导致的,当然除了这些原因之外,也可能是因为患有疾病而导致。

血液中运输氧气本身就需要红细胞,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细胞,出现偏高或者是偏少的现象都是一种异常的现象,对人体的健康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只有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那么才不会危害到健康,此时大家也非常的关心血红细胞偏高是什么原因?

一、烧伤

相对增加通常是由于血容量减少,这在急性脱水或烧伤中很常见;继发性增加常见于慢性缺氧、肺病等。

二、严重腹泻

常见于持续性严重呕吐、大面积烧伤、严重腹泻、出汗等,也见于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这些疾病的出现都有可能会导致血红细胞出现明显偏高的现象。

三、生理性因素

由于环境中氧含量不足或某些特殊原因,机体出现组织缺氧,引起红细胞增多。在长期处于缺氧环境中的胎儿和新生儿,如高原地区更为常见。此外,喝得太少或出汗过多,排除过多的水分也会导致高红细胞。

四、病理性因素

一般由于肺部通气不足,机体处于缺氧状态,导致红细胞增多。最为常见的也就是患有肺心病支气管扩张,肥胖,又或者是先天性心脏病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生活中必须要了解的,最好是积极的治疗原发性疾病。

五、其他情况

在其他情况下,患者无组织缺氧,这是由于骨髓造血细胞功能增强所致,但机体不需要红细胞增多,也不具有补偿性意义,还会引起高红细胞。最为常见的也就是肾动脉狭窄多囊肾或者是肾上腺腺瘤等等,有的时候也有可能是因为患有肾脏疾病而导致,总之在生活中本身就是应该引起重视的,如此才能够真正的达到治疗的效果。

相关推荐

血小板总数偏高的原因是什么
血小板总数偏高的原因比较多,临床上分为血液系统疾病引起血小板计数的升高,和非血液系统疾病引起血小板计数升高两大类。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升高,常见于骨髓增殖性肿瘤,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一些慢性白血病,特别是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也可以引起血小板计数的升高。这种情况就需要通过骨髓的详细的检查,包括基因染色体等等的测定,确诊到底是什么原因、什么疾病引起血小板的增高,根据不同的病因确定综合的治疗方案。一些非血液系统疾病,也可以引起血小板计数的增加。比如一些急性的创伤、炎症,在应激情况下血小板计数可以增加。一些非血液系统的肿瘤,比如一些肺癌等,也可以通过分泌释放某些类似血小板生成素的细胞因子,刺激骨髓造血,引起血小板计数的升高。
语音时长 00:57

2021-12-30

75673次收听

嗜血细胞综合症能不能治好
嗜血细胞综合症能否治好,要根据诊断的早晚、患者个体的情况,也要根据所接受治疗的方式综合确定。嗜血细胞综合症是一种急进性的血液科疾病,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高热、心肝肺肾各个脏器功能性的进行性的损害,很多病人在确诊以后还未来得及接受正规的治疗,就可能导致病人死亡。在现代医学的正规治疗下,嗜血细胞综合症的死亡率也非常高。根据现代医学认为,以VP16、糖皮质激素和环孢素为主导的化疗,可以有效的控制这个疾病。在疾病控制以后,病人需要接受异基因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来获得长期的存活。总之,对于患有嗜血细胞综合症的病人,应立即到有条件、有经验的血液科进行正规的治疗,特别是能够找到合适匹配供者的病人,高度建议进行异基因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来充分的控制这个疾病。
语音时长 01:02

2021-12-30

70289次收听

白细胞偏低如何治疗
白细胞偏低如何治疗需要根据病人具体的病因、具体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白细胞轻度的降低,如果是一过性的,往往不需要特殊的治疗,自然恢复就可以。如果是严重的降低,特别是白细胞计数降到了2.0×109以下,建议病人到血液科就诊,确定什么原因。很多血液系统的疾病和非血液系统的疾病,包括很多药物都能引起白细胞的减少、轻度的减少。如果需要使用一些药物,在白细胞减少不是很严重的情况下,有很多口服的中西药物可以温和的提升白细胞的水平。如果白细胞严重的减少,特别是中性粒细胞小于0.5×109/L的情况下,属于严重的粒细胞缺乏,很容易造成感染,特别是不可控制的感染。必要的时候要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或粒单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进行注射,紧急的提升白细胞。但这种情况作为病人来讲,很难把握如何去处理,所以建议大家到血液科就诊,确定具体的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语音时长 01:03

2021-12-30

54471次收听

淋巴细胞偏高危害有哪些
淋巴细胞偏高的危害与引起淋巴细胞偏高的具体原因有密切相关。引起淋巴细胞偏高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是病毒性感冒,对人体危害比较小,但是也会造成一些不适,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患者一般会出现发热、咳嗽、咽疼、浑身酸痛、打喷嚏等症状,经过一段时间治疗以后,感冒症状可以逐渐消失。但是如果是血液系统疾病造成的淋巴细胞偏高,对于人体的危害性就比较大,如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由于淋巴细胞在骨髓中大量增殖释放到外周血中,此时患者可能出现高热、出血、贫血、全身疼痛症状。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死亡率是很高的,严重危害病人的健康。从血常规检查结果看,淋巴细胞升高的幅度不同,代表的疾病不一样,对人体的危害性也不同。如果仅仅是轻度的淋巴细胞偏高,一般没有多大危害,此时就是病毒感染的表现,经过7-10天的抗病毒治疗,身体的各种不适症状就会逐渐消失的。但是血常规检查如果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增多,可能是血液系统的疾病,如急性或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这种情况下需要进一步进行外周血形态检查、骨髓穿刺等进行病因诊断,一旦确诊为白血病,一定积极进行治疗,否则会有生命危险。总之,当淋巴细胞偏高时,一定要看一下升高的幅度,看一下病因来分析可能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同时针对病因积极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将危害降到最低。
语音时长 01:39

2021-12-30

77685次收听

血小板平均体积偏高什么意思
血小板的平均体积与血小板的成熟度有密切的关系。成熟的血小板体积偏小,不成熟的血小板体积偏大。血小板平均体积偏高,可能的原因有:第一,血小板破坏增加,但是骨髓造血功能良好,如免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由于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骨髓中未成熟的血小板提前从骨髓中释放出来,从而引起血小板平均体积偏高。第二,骨髓抑制造血功能解除以后,骨髓当中未成熟的血小板提前释放出来,血小板平均体积也会偏高,如各种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第三,可能见于一些血液系统疾病,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慢性粒细胞增多症等。第四,人体处于应激状态,如大失血、外伤或者较大手术创伤状态,外周血中可能会见到巨大血小板。第五,造血原料如叶酸、维生素B12缺乏,血小板的体积可能会有轻度偏高。此外,先天性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血小板天生体积偏大;怀孕中晚期,伴有水肿、高血压的人群也可能出现血小板体积偏大。当发现血小板平均体积偏高时,需要结合血常规的其他指标,如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红细胞和白细胞的计数情况等进行分析和判断,不能孤立性的只看血小板平均体积这一个指标。血常规中伴有多个血液学指标异常的情况下,进一步做外周血涂片、骨髓穿刺检查等,结合患者的既往病史、临床表现、家族史等进行综合分析后最终明确病因诊断。
语音时长 01:59

2021-12-30

82741次收听

01:46
献血是静脉血还是动脉血
献血采静脉血,不采动脉血。血液是不可再生资源,危重病人的抢救,很多时候要用到输血的方法。如果大家都不献血,危重病人的救治可能会受到耽搁。献血时会对献血者进行详细的病史筛查,有心肝肺肾严重疾病人群不能献血;年龄过小或年龄过大人群不能献血。一般每次献血200~400毫升以后,滞留于肝脾的储备血会迅速释放到血管中,不会对献血者造成严重的不适情况。献血前要注意休息,饮食要清淡。献血以后注意不要太劳累,避免感冒。一般经过2~3天的休息,身体就会恢复到献血前的状态。
01:19
白细胞太低会得什么病
白细胞降低并不针对于某一种疾病,要进行具体的分析。白细胞严重的降低,最常见的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人可以出现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的严重降低。再是白血病患者特别是低增生性白血病患者,可以外周血白细胞不同程度减少,还伴有白细胞质量的改变。第三种常见情况是脾功能亢进的患者,脾功能亢进导致脾脏吞噬,血细胞的速度加快,引起白细胞减少。除此之外,一些非血液系统疾病如风湿免疫系统疾病和肝肾疾病,也可以继发白细胞的减少。
02:51
超敏C反应蛋白高什么意思
超敏C反应蛋白偏高,代表的是一种炎症反应,该炎症反应可以是感染性的,也可以是非感染性的,最常见的应该是感染性内的细菌感染,包括上呼吸道感染里的扁桃体炎、咽炎,还有气管炎、肺炎、胃肠炎以及尿路感染。细菌感染性疾病,C反应蛋白是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升高,此时经常会看到白细胞内的粒细胞的明显升高,这样的感染性疾病基本上是用抗生素来做治疗,如此C反应蛋白会逐渐降下来。但是,C反应蛋白不光反映着细菌感染,在感染领域内,有某些病毒感染、原虫感染,甚至是真菌感染。
02:52
血常规中性粒细胞偏低淋巴细胞偏高怎么回事
在血常规里,如果只是中性粒细胞偏低,要看它是一个比例偏低,还是同时绝对值也偏低。一般我们认为这个基因变得比较突出的时候,它的绝对值偏低,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偏低,同时淋巴细胞的绝对值也偏高,这样的情况多见于急性感染性疾病。这样的病人都是会有上呼吸道感染的表现,比如说发热、咽痛、流涕这种卡他症状,在这个时候淋巴细胞会增多。在病毒感染的时候,细胞CD8是一种杀伤性的T细胞,它的反应起来就会偏多,来起到抵抗病毒的作用,这个时候中性粒细胞的计数就会受到影响,出现一种偏低的表现。
03:23
正常的白细胞值是多少
正常的白细胞,成人是4到10×10^9/L的范围,新生儿和儿童范围会更高一点。一般情况下,白细胞包括了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细胞和嗜碱细胞。这些细胞也都有正常范围,偏高或偏低都可能会代表着某些疾病。中性粒细胞在白细胞里面占比最多,一般占50%到70%。如果超过了这个比例,就是粒细胞增多的表现,最常见的是感染性疾病,和细菌感染明确相关。淋巴细胞占20%到40%。淋巴细胞增多的时候,最常见的是病毒感染。嗜酸细胞和过敏有关系,嗜碱细胞主要和慢性白血病有关系。
血小板计数值正常范围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值正常范围是100~300×10^9/L,只要检查的结果在这个范围内,那就是正常的。一旦超出正常范围,不管是多是少,都要考虑是病理性的因素所致,应及时就医检查。
熊猫血是什么血型
一般情况下,熊猫血是指RH血型阴性。如果RH血型阴性的患者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
皮下出血点怎么办
当凝血功能出现问题,毛细血管破裂后就会导致皮下出血,此时可以先采取冷敷的方法缓解出血,24小时后可以热敷,对局部进行轻轻的按摩,让血肿尽快消退;补充维生素c可以改善血管脆性的问题,还可以应用强的松地赛米松等药物进行治疗,缓解出血。
白细胞低的原因有哪些
白细胞是人体内的卫兵,如果有任何的病原体以及病毒等,白细胞会第一时间反应,杀死并吞噬侵入体内的病原体,然而有些人体内的白细胞却大量减少,白细胞大量减少的原因是多样的,总体可以概括为接触或者使用某些化学药品,骨髓造血异常以及脾功能亢进。
嗜酸性粒细胞偏低的原因
有些患者在检查的时候,出现了嗜酸性粒细胞偏低的情况,导致这种情况有很多的原因,基本涉及伤寒、心肌梗塞等疾病,还有就是患者严重烧伤、大手术之后,也会出现此状况,由于涉及的疾病方面很多,所以在出现上述状况的时候就要及时就医、诊治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