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血常规化验单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9-06-1959473次浏览

血常规是去医院时常常要检查的一个项目,是通过对血液的检查,并观察血细胞的数量和分布情况,来的出疾病诊断结果,如果各项细胞的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基本上患者的健康问题不大,如果各项指标存在异常,通常可诊断病人有感染,贫血,或者其他血液疾病。

血常规检查是临床上最基本的检查之一。常规血液检查后的检查结果清楚地列在清单上,不同的细胞结论显示不同的症状。但是通常没有医学基础的人是难以理解各项指标表达的含义,那么血常规化验单怎么看呢?
  血常规检查是我们去医院看病时,最常做的和最基本的检查项目。检查血常规主要是为了医生能够判断疾病,以及排除贫血和是否存在血液疾病,并且对骨髓的造血功能有反应。血液常规检查结果表的内容可以诠释诊断结果。
  很多患者将血常规检查结果拿到手上之后,对上面密密麻麻的数字并不了解。事实上,对于诊断结果的证明是有规律可循。一般检查室有20多项血液检查,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这项检查可以大概地确认血液是否有异常,以及身体是否有任何疾病的存在。
  血常规检查结果,如果各项细胞的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基本上患者的健康问题不大。通常白细胞分类改变,表明有一些感染病存在的可能性。红细胞的指标通常是为了确诊患者是否患有贫血症,或是因为某些原因引起的生理性异常,或血红蛋白增加或减少,而血小板异常可判断凝血更能异常。
  如果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有减少,说明患者存在贫血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如果白细胞明显升高,一般表明细菌感染的可能性比较大。一些儿童,可能有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症也需要及时接受治疗。由于仪器的计数,血小板计数可能会增加,但实际上可能不会真正升高。红细胞偏少也可能导致血小板的假性升高。这需要手动计数和校正血小板。

相关推荐

血红蛋白低会引起哪些症状
血红蛋白低就是贫血。贫血可以引起心肝肺肾各个脏器的慢性损伤。贫血最常见的临床症状还是比较直观能够发现的,比如面色苍白,皮肤充盈程度降低,表现为枯黄、毛发脱失等情况。除此之外,对心脏系统的影响可以引起心室肥厚、心功能衰竭,可引起活动耐量降低。也就是病人平时比如爬个三四层楼不喘,这时候可能爬一层、爬二层就需要休息休息。贫血也可以引起消化系统的一些改变,比如造成病人腹胀、腹泻、消化不良症状;贫血在神经系统表现,可以引起比如失眠、健忘、烦躁、易怒、注意力降低、记忆力降低;贫血在泌尿生殖系统的改变,可以引起比如蛋白尿、精子减少或者是不孕的情况。严重的贫血还可以引起周身的水肿。
语音时长 01:01

2021-12-30

74591次收听

血红蛋白减少该怎么办
血红蛋白减少,说明身体存在着贫血的情况,需要进行各项检查明确贫血的原因,了解贫血的严重程度,然后制定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第一,贫血是因为红细胞生成减少造成的,如再生障性贫血、急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需要骨髓穿刺明确诊断,常规的是进行化学药物治疗,有条件的可以考虑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治疗。第二,造血原料缺乏引起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都会引起红细胞生成减少,导致血红蛋白降低。这种情况下明确贫血类型后可以积极补充造血的原料,例如缺铁性贫血补铁治疗,例如可以服用复方三维亚铁口服溶液、二维亚铁颗粒等,同时补充维生素C,有利于铁离子的吸收和利用。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可以补充叶酸、铁剂、维生素B12等进行治疗。第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这些贫血和基因突变有关系,没有很好的治疗办法,但是可以通过成分输血、补充造血原料等办法减轻贫血的症状,让血红蛋白尽量提高一些,满足身体的需求。第四,各种出血性疾病造成的出现,如痔疮出血,消化道溃疡、肿瘤出血、女性月结经过多等,此时也会引起血红蛋白减少。这种情况查明出血的原因,针对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同时可以补充铁剂、叶酸等进行对症纠正。第五,肾性贫血,这种情况和肾功能衰竭有一定关系,此时肾脏合成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可以外源性补充促红细胞生成素,也可以同时补充叶酸、铁剂等,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应该积极治疗肾衰竭的原发病。
语音时长 02:14

2021-12-30

48977次收听

白细胞高c反应蛋白高什么情况
白细胞是由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组成,对人体有防御作用,白细胞升高提示机体内有急性炎症反应,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可以激活补体,促进吞噬细胞吞噬作用,清除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和致病菌。如果进行检查白细胞高,C-反应蛋白也高,可能的原因有:第一,急性炎症反应,细菌或者病毒感染最为常见,白细胞中如果淋巴细胞高,提示病毒感染的可能性比较大,流感初期有C-反应蛋白和淋巴细胞的升高;如果中性粒细胞或者单核细胞明显升高,考虑细菌感染可能性大,如敏感菌所引起的急性扁桃体炎、支气管肺炎,泌尿生殖系统的炎症如急性尿道炎、急性肾盂肾炎等。此外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情况下也可能会出现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的明显升高,C-反应蛋白比较敏感,但是不具有组织特异性。第二,可能是应激或者急性创伤因素下造成的一种急性反应,在这种情况下肝脏合成的急性期蛋白就是C-反应蛋白,同时白细胞的防御作用也会让其数量增多。第三,风湿性关节炎等风湿免疫性疾病,这类疾病急性期也会有C-反应蛋白的升高,白细胞可能轻微升高,此外多伴有类风湿因子或者相关免疫抗体的阳性。当出现白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也升高的情况时,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生化检查结果、既往病史等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病因,确诊病因以后积极进行治疗,控制目前的急性炎症反应。
语音时长 02:04

2021-12-30

94233次收听

02:46
免疫球蛋白A偏高的原因是什么
免疫球蛋白A偏高的原因主要包括:第一,提示可能存在上呼吸道或者上消化道的感染,因为免疫球蛋白A主要存在于黏膜细胞中,所以在呼吸道、消化道、鼻腔、口腔的分泌物当中也有免疫球蛋白A,对上呼吸道和上消化道具有很好的免疫防卫作用。当出现支气管炎、急性疱疹性咽颊炎时,免疫球蛋白A会升高。另外一些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的情况下,也会出现免疫球蛋白的偏高。第二,见于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硬皮病等等。第三,各种原因造成肝脏功能损伤时,也会有免疫球蛋白A偏高的情况发生。如酒精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等,免疫球蛋白会有代偿性升高的情况。第四,一些皮肤病患者例如急性湿疹、急性荨麻疹、皮肤过敏反应时,也可能会出现免疫球蛋白A偏高。第五,部分恶性肿瘤性疾病造成免疫球蛋白A明显升高,如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免疫球蛋白包括免疫球蛋白G、A、M、D和E五种亚型,临床上主要测定前三种。在上述病理理情况下,人的正常组织发生了改变后具有了抗原性,机体就产生了相应的抗体与之结合。免疫球蛋白敏感性可以,但是特异性比较差,仅能提示机体免疫功能状态,而不能说明具体患什么疾病。存在免疫球蛋白A明显偏高的情况下,要去医院进一步检查寻找病因,明确诊断后积极进行治疗。
白细胞正常范围是什么
白细胞正常的范围是4~10×10^9个/L,这是成人的标准。那么新生儿和儿童是比例会略高一点,新生儿的正常范围是15~20×10^9个/L,儿童是在5~12×10^9个/L。一般情况下,会出现白细胞的一个偏高,或者是白细胞的减低。白细胞里边也包括了五类细胞,所以,泛泛的去讲,白细胞升高或减低其实是很不清楚的。因为白细胞里边,最主要的细胞是中性粒细胞,它的占比是50%~70%。淋巴细胞,它的占比是20%~40%,单核细胞占比是3%~8%,嗜酸细胞应该是小于0.5×10^9个/L,也就是说在5%左右的比例。嗜碱细胞的比例就占比更低了,一般是小于1%的比例。所以白细胞的异常主要是中性粒细胞的异常和淋巴细胞的异常,所以当讲白细胞增多的时候,应当去讲其中是粒细胞增多还是淋巴细胞增多。那么在白细胞减少的时候,也应该是去讲,中性粒细胞的减少还是淋巴细胞的减少,那么这两类细胞的变化,最主要的也是和感染性疾病相关。粒细胞的增多,最主要是和细菌感染相关的。淋巴细胞的增多,淋巴细胞的减少以及粒细胞的减少,也是主要是和病毒感染相关。当粒细胞减少,也可以是由于其他疾病引起的,比如说,免疫系统疾病也会侵犯到骨髓,引起粒细胞的异常,以及红细胞、血小板异常。服用药物的时候,也会引起粒细胞的减少。再往后再看,单核细胞的异常,单核细胞的增多也是和病毒感染相关性会更大一些。嗜酸细胞的增多主要是会和过敏,和皮炎的关系会更大一点,还有寄生虫的关系会更大一点。
语音时长 02:26

2021-10-15

52377次收听

01:45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偏低怎么回事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偏低没有肯定的临床意义。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指骨髓中造出的血小板释放入血以后,看它的体积分布在什么样的范围之内。常见的引起血小板分布宽度降低的疾病,多数都是一些克隆性的血液系统疾病,比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或者骨髓纤维化,单一克隆制造的血小板,血小板大小往往更均匀,导致血小板分布宽度轻度的降低。血小板计数具有很明确的临床意义,在血常规的检查中具有重要作用,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在临床上并没有决定性的意义。还需要综合血小板计数和其他血常规检查的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01:45
血红蛋白低有什么症状
血红蛋白降低就是贫血。主要临床症状是面色苍白,乏力,皮肤充盈度降低,皮肤色泽、光泽减退,多数还伴有毛发脱失。其次,病人的活动耐量很明显下降,出现心慌、活动以后喘息。除此之外,血红蛋白低对身体各个脏器都有损伤。比如引起神经系统损伤,引起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降低等;引起泌尿生殖系统的变化,如月经不调、精子活力下降;影响呼吸系统,表现为肺的顺应性下降;引起消化道的症状,导致腹胀、腹泻、消化不良等。贫血症状的轻重,也和贫血的程度、贫血的发生速度相关,不是每种症状都会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出现。
01:58
红细胞体积偏低怎么回事
红细胞体积偏低的原因如下:一,临床上最常见的原因是铁缺乏,引起红细胞形态发生了一些变化。补充铁剂以后,这部分病人随着贫血的纠正,血红蛋白的上升,红细胞体积多数可以迅速的恢复正常。二,地中海贫血的病人,血常规可以检测出平均红细胞体积的减少。地中海贫血基因导致血红蛋白肽链的合成障碍,生成的红细胞体积很明显小于正常的红细胞。三,炎症性贫血所导致的贫血,一部分病人会出现平均红细胞体积的减少。建议病人到血液科就诊,检查后确定导致红细胞体积减小的原因。根据不同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02:48
查血清能查出什么
很多的检查都是通过血清检查,但目前的检测并不能在同一个实验室里,这也导致采血有一定的数量。可以检查相应的营养指标,比如白蛋白的指标,还有像球蛋白的指标,一些抗体、激素类的指标,以及一些肿瘤的标志物的指标。能够做的检查包括生化的相应指标,包括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其他像内分泌的指标,比如激素水平都是可以的。还有肿瘤相关的标志物,以及免疫系统疾病相关的所有抗体都可以做。还有像免疫球蛋白的定量,像免疫球蛋白的IgG、IgA、IgM等,都可以去做。
嗜酸细胞百分比0.1是什么意思
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0.1,说明人体外周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比较低。因为血常规检查,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正常值范围是0.5-5%。如果低于0.5,就说明是嗜酸性粒细胞减少。一般人体外周血液中,本身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就比较少,检查结果如果出现偏低,只要没有其他异常情况,也没有太大临床意义。但是,如果身体出现有异常情况,比如刚刚做完大手术,或者发生了大面积烧伤,以及出现比较严重的外伤后,因为身体会出现应激性反应,也会引起外周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降低。
语音时长 01:01

2021-05-20

83909次收听

白细胞偏高是什么意思
白细胞偏高是指血液中的白细胞计数高于正常范围。白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一类细胞,主要负责抵抗感染和炎症。白细胞计数升高可能是身体对感染、炎症、应激或其他疾病状态的一种反应。
血液净化血管通路并发症有哪些
血液净化血管通路的并发症,首先是失衡,包括一些头痛以及呕吐等等不良症状,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次,会导致一些低血糖反应的出现,需要补充一些能量;再者,还会诱发一些肾性骨病的发生;最后,还有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心脏。
空腹抽血早上能喝水吗
受检者需要空腹抽血时,最好不要在早上饮水。如果实在口渴难忍,就可以适当饮用一些白开水,但要严格控制饮用量。而在做抽血检查时,一定要提前注意饮食,不要饮酒,并保证十个小时以上的空腹时间,还要尽量在九点之前采血。
球蛋白偏高如何治疗
身体当中的免疫功能出现了问题,就容易导致身体当中的球蛋白偏高,比如肝炎疾病或是胆囊炎疾病。当发现身体当中炎症异样的情况时,患者可以通过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也需要对发病的情况进行把握,严重的患者可通过手术的方法来进行缓解。
血粘度高怎么治疗
很多人在经过一个晚上的睡眠之后,就出现了明显的头晕现象,很多人都以为可能是因为睡眠质量不好而导致的,其实这可能就是因为血粘度高而引起,所以说在生活中应该尽快的接受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选择一些正确的方式,比如说多喝水,严格的控制个人的体重,避免高热量的食物,多吃粗粮和黑木耳效果也是比较不错的。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