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中性粒细胞比率偏高是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19-06-2153636次浏览

中性粒细胞比率偏高可能是炎症感染、免疫系统疾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外伤、中毒、恶性肿瘤、药物等造成的。

1.炎症感染:其实大多数情况下,中性粒细胞比率偏高都是由于发生炎症感染所致,可能是受到了梅毒、螺旋体、肺吸虫等病菌感染而诱发。此时一定要做进一步检查,看是否是患有螺旋体病、肺吸虫病等。

2.免疫系统疾病:一些免疫系统疾病的发生往往也可导致中性粒细胞比率有所增高,在临床方面比较多见的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建议患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服用拮抗剂一类药物,如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富马酸比索洛尔片等,进行针对性治疗,必要时还要住院观察。

3.骨髓增殖性疾病:在临床方面有一些骨髓增殖性疾病患者也出现有该种症状,这类疾病主要涉及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以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不过这些疾病相对比较少见,其发病几率相对低。

4.外伤:当人体受到严重的外伤时,不管是外科手术创伤还是大面积烧伤,都可能会引起中性粒细胞比率轻微偏高。

5.中毒:如果发生了毒蕈中毒或者其他急性中毒,以及尿毒症和糖尿病酸中毒等,也会让患者出现类似不良反应。此时一定要及时矫正中毒症状。

6.恶性肿瘤:若人体细胞发生癌变,患上恶性肿瘤,特别是肝癌、胃癌一类疾病,患者做身体检查可查出中性粒细胞比率偏高的症状。这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放化疗或者外科手术的方法来治疗。

7.服用药物:对于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的人群来说,中性粒细胞比率偏高就是时常会出现的不良反应。

相关推荐

肿瘤三项能不能查出癌症
肿瘤三项不一定能够查出癌症,只能作为参考,还要结合影像学、内镜和病理检查来进行诊断。肿瘤三项在临床上指三项肿瘤标志物,因为临床上肿瘤标志物包括很多类型,反映了不同系统肿瘤,所以很多医院只能选择三种代表性比较广泛的肿瘤标志物,比如甲胎蛋白简称AFP、癌胚抗原简称CEA、糖类抗原简称CA125,这些指标即为肿瘤三项。目前临床上所有肿瘤标志物都不是特异性的,准确率还没有达到100%,有时癌症病人从确诊到去世整个病程过程中,这种肿瘤标志物都没有一个明显增高,所以肿瘤三项不一定能够查出来是不是有癌症。肿瘤标志物在临床上只能做一个参考,但肿瘤三项可以提高癌症检出率,要结合影像学和内镜这些检查来诊断是不是有癌症,当然如果能够取到一些组织来进行病理的诊断,能更好的明确有没有患癌症。
语音时长 01:29

2021-12-30

48283次收听

手术中的病理切片结果要多久
手术的时候,有时候根据术中的需要,对某一个肿瘤不能非常明确的做出诊断的时候,可能需要做病理切片。手术的病理切片分两种,一种是手术中做的病理切片,叫快速病理,快速病理是把切下的标本送到病理科,做快速的冰冻病理,先冰冻,然后做切片,做检查,这个时间比较快,通常需要半个小时,这个也不是非常准确,一定就是半个小时,一方面取决于从手术室送到病理科的时间,二是病理科做切片的速度。但是一般快速病理,在半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得到了。手术中的快速冰冻病理,这是在对手术中、对手术大夫的,从病理层面对疾病的判断,这个对手术也是非常重要的。当无法判断一个疾病,是恶性肿瘤还是良性肿瘤的时候,需要做病理的快速冰冻病理。但是这个相比,比手术以后切下来标本,送到病理科,做的常规病理的准确性,要略差一点点,但是手术以后的常规病理,需要做很多工序,所以病理的时间会比较长,通常需要七到十个工作日。手术台上如果对一个疾病,不能明确的,从手术医生、从外科专家去判断,需要病理支持的时候,就需要手术当中,把标本送到病理科做快速冰冻病理,需要快速的得到病理结果,从而指导手术。而这个时间,通常在半个小时左右,所以手术中的冰冻病理切片,对手术的帮助也是非常大的,能提供快速的病理的诊断支持。所以手术当中的病理,切片的病理结果对手术专家在手术当中判断疾病的手术方向,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病理学的知识。
语音时长 02:18

2021-10-15

68753次收听

03:08
正常乳腺钼靶4B确定是癌吗
乳腺钼靶确定分级为4B,不能确定是癌,但提示有癌的可能,需要进行核磁、B超、穿刺或者手术进一步核实。还要结合肿瘤的大小、数量进行进一步检查。BI-RADS评分系统把乳腺的肿瘤分为6级,分级越高,表明恶性程度、病情越严重。其中4级又分为4A、4B、4C,4A表示恶性的程度比较低,大概在3%~8%之间;4B表示恶性程度进一步提高,可能为9%~49%;4C有可能就是恶性肿瘤,可能性在50%~94%之间。对于怀疑是癌的肿块,要进行穿刺。对于高度可疑就是癌的肿块,可能需要完整的把肿块切除,然后送到病理科快速检查。切除的肿物是恶性肿瘤,立刻进行扩大的手术切除。肿物是良性,做肿物的局部切除。
02:08
良性肿瘤是什么意思
一般来说,良性肿瘤不具有浸润性生长的功能,只是局限性的肿块包绕,有很多的类型,来源的组织不同,组织类型也不一样。临床上比较多见的像间质瘤,一般都是良性肿瘤。根据良性肿瘤生长的部位和大小,以及生长的快慢不同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目前,良性肿瘤的形成有一些危险因素,比方说遗传的因素,在有血缘关系的亲属里面,有良性肿瘤的发病史,有可能良性肿瘤也会发生,比方说间质瘤,父母有,子女有可能会出现。第二,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会受到影响。第三,有一些表皮的肿瘤跟慢性的感染有关系。
01:52
肿瘤患者康复期间如何调理
吃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进食适量糖类,补充热量;饮食尽量多样化;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增强免疫力的药物。在饮食方面,由于肿瘤患者体质较正常人要虚弱很多,肠胃功能也不够强健。一、吃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如小米粥。二、进食适量糖类,补充热量,如蜂蜜、米、面等含糖丰富的食物。三、饮食应尽量多样化,保证营养丰富。药物调理方面,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16.2人参皂苷Rh2等能够增强免疫力的药物,能够提高患者平时的抗病能力,减少其它疾病的发生,对身体的恢复也有很好的帮助。
02:03
肿瘤患者术后如何预防复发
提高身体免疫力、合理饮食、作息规律、保持心情愉悦、服用提高自身免疫力的药物、遵医嘱定期复查。一、提高身体免疫力,合理饮食,营养均衡,平时多吃一些高蛋白、高营养、高维生素的食物,如排骨汤、鸡汤、新鲜水果和蔬菜等。二、患者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睡眠。三、保持愉悦的心情,学会调节自身的情绪,懂得释放压力。四、服用一些药物提高自身免疫,如16.2人参皂苷Rh2等,能帮助加快术后恢复,让患者拥有一个好身体,从而能更好的对抗肿瘤。五、遵医嘱定期到医院复查,了解术后恢复情况。
放疗发展历程
放疗发展100多年,经历了坦荡而艰辛的历程。最早的放疗是伦琴发现X线,居里发现镭就开始,1895年到1898年就开始了放疗。放疗是火箭军,那么这个时候的放疗只相当于当时的地雷和手雷,这个时代叫初级放疗。经历了50多年到第二阶段就是上世纪50年代,就是常规放疗,这个时候出现了钴炮、钴-60治疗机、直线加速器,相当于火炮,我们的炮弹可以打出去,乌烟瘴气、云山雾罩。但是由于当时的定位精度不高、能量强度不大,所以它只能作为打仗的辅助武器。就像我们打仗,火炮先掩护,陆军再杀,所以这个时代放疗仍然是经历一个辅助的地位,相当于跑龙套。第三个阶段就是现代放疗,精准放疗。也近20多年到现在发展到精准放疗。第一,影像得到提升。第二,它的能量聚焦得到提高。第三,它的装备能够定位精准。第四,它摧毁肿瘤能力增强。所以这就达到了经过了100多年的这样一个三个阶段的发展。所以放疗的今天从地雷、手雷、手榴弹、火炮到今天的火箭。所以放疗成为以前的炮兵,现在成了火箭军,所以是癌症治疗当中的生力军,而且在主战场发挥重要作用。
语音时长 01:53

2020-07-17

60126次收听

浸润性导管癌的好发人群有哪些
浸润性导管癌好发人群主要为:肥胖者、雌激素分泌紊乱者、绝经期女性、浸润性导管癌家族史者。
什么是肿瘤放疗
肿瘤放疗是通过射线的强度,把肿瘤组织或者细胞杀掉。一、诊断,放射诊断科,像透视机、CT机,像我们拍的CT,这些都是用核素、核能量,通过一定的方式把组织密度显示出来,成像做诊断。二、放射治疗把能量提的更高,强度更大。原理是通过射线的强度,把肿瘤组织或者细胞杀掉。要把肿瘤杀掉的前提要记住:一、要把能量聚焦,要把它放在肿瘤这一个局部位置,虽然是核武器的聚焦,是放疗的原理,就把能量聚集在一起。二、要把精准投放到肿瘤上,那就需要影像技术。三、要精准的聚焦到肿瘤计算机计算,还有一系列的装置,人是个活体,要固定然后再把头放到肿瘤上,需要固定,要计算,要机器释放能量,它是原理是能量聚焦,但是实现的方法是高科技的,非常复杂。所以能量的聚焦是放疗,通过核能量把细胞烧掉,所以要精准的诊断、精准的定位、精确的计算,最后还要精准的制造,全流程都带有精致。所以精准放疗的整体完成,这样把肿瘤干掉。
语音时长 01:34

2020-05-08

58886次收听

02:43
肿瘤患者复发可以做放疗吗
肿瘤病人通过治疗以后,肿瘤又复发了,要看复发的原因是什么。复发的原因有:一、手术以后没切干净,局部复发。二、第一次放疗剂量不足,或定位不准又复发。三、靶向治疗以后,肿瘤消失过一段又长出来。肿瘤复发,可以放疗的类型有:一、手术部位如果器官影响小,手术后复发,可以选择放疗。二、放疗以后的复发,难度比较大。所以剂量模式是决定成败的关键。第一次放疗,要考虑到剂量、剂数,尽量一气呵成,一次取胜。放疗后的复发要讲究技术,讲究部位,不主张再次放疗,但是特定情况下可以考虑。三、靶向治疗或其他内科治药物治疗后的复发,做放疗完全可以。所以放疗复发的病人要注意,第一次选择放疗的时候,必须要把部位选准,把定位搞准,剂量强度搞大,一次完成。
后背左边疼痛是癌症吗
我们到后背部是很多身体内脏的一些反射区域,当后背部出现疼痛时有可能反映了我们身体内脏的一些疾病变化。但是后背的疼痛也不能作为判断身体内脏变化的标准。后背左边疼痛有可能是因为身体的癌症所引起,但是后背左边疼痛不能代表癌症,后背左边疼痛有可能是因为一些劳损所引起的,后背左边疼痛有可能是因为外伤所致。
癌症靶向药有哪些
癌症靶向治疗是比较先进的治疗方法,而靶向药物也有很多,比如伊马替尼、吉非替尼、索拉非尼等等。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靶向药物还会增加。不过不同的癌症,不同的状况,使用的靶向药物是不同的。比如肺癌使用的是ALK抑制剂等等。
甲胎蛋白为什么偏高
甲胎蛋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肿瘤标志物,在日常检测中也经常遇到。甲胎蛋白是胎儿肝脏表达的一种蛋白,在成年以后就不再表达;但是如果又突然重新表达,可能是肿瘤发生。甲胎蛋白升高一般是原发性肝癌的表现,转移性肝癌一般不会升高。有些肝炎也可能造成低度的甲胎蛋白升高,肝硬化会有甲胎蛋白升高,如果甲胎蛋白更高,就高度提示肝癌。如果发现该项目有点高,要及时到医院就诊,然后进行影像学检测,或者是病理学的检查来确诊。肿瘤标志物总体来说,是一个辅助诊断项目,不能作为确诊依据。
语音时长 01:35

2019-04-18

65891次收听

烤电和放疗一样吗
有人把放射治疗称为"烤电",这是普通百姓对放射治疗的一种不确切的称谓。可能源于放射治疗使病人放射野内的皮肤发红,甚至由于色素沉着增多而变"黑",而联想到用电灯或其它电器设备烘烤皮肤而出现类似的皮肤改变所致。殊不知两者的作用机理并不相同。
化疗出汗是什么原因
化疗出汗是什么原因?这是很多人都想了解的事情。化疗以后会有很多的副作用产生,比如手脚发麻、睡眠不好以及出汗不止等等。而且和个人的体质也有大的关系,平时要多喝水,,注意休息。不能忍受的话,可以去医院好好调理一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