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肝硬化腹水原因

发布时间:2019-07-0155101次浏览

肝硬化腹水肝硬化十分严重的状态。肝硬化之所以形成腹水,主要是由于门脉高压、低蛋白血症以及肾排水功能发生障碍、淋巴液漏出增加等原因引起的。肝硬化腹水应及时治疗,避免对身体产生更大的损害。

肝硬化是十分严重的疾病。肝硬化早期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其中就包括由于肝硬化所形成的腹水。肝硬化腹水的出现也代表肝硬化已经十分严重,应引起重视,及时治疗。那么,肝硬化腹水原因有哪些?
  一、门脉高压
  肝硬化腹水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门脉高压。如果肝硬化伴有门脉高压,由于血管活性介质的作用,患者小肠毛细血管压力增大,同时淋巴回流量增加,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组织液的回吸收减少,从而形成腹水。
  二、低蛋白血症
  低蛋白血症也是引起肝硬化腹水的主要原因之一。当患者出现肝硬化时,由于肝功能的损害已经十分严重,消化与吸收功能都比较弱,肝脏合成白蛋白的机能不断减退,再加上患者食欲不佳,因此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以及低蛋白血症,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从而使血液成分及组织液发生外渗,形成腹水。
  三、肾排水功能障碍
  据了解,现在临床数据上约有75%的肝硬化腹水患者同时有肾排水功能障碍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有一定关系。肝硬化时,患者正常的肝脏功能受到严重损害,肝脏的代谢功能也变弱,导致醛固酮灭活不足,出现继发性醛固酮及抗利尿激素增多,使肾脏的排水功能出现障碍,出现水钠潴留,从而形成腹水。
  四、淋巴液漏出增加
  当患者发生肝硬化时,肝内可出现再生结节,容易引起窦后性肝静脉阻塞,从而导致肝静脉回流受到阻塞,使肝淋巴液生成增多,并超过淋巴的循环回流能力,导致淋巴液漏出增加。而淋巴液一旦进入腹泻,即可形成腹水。

相关推荐

丙肝会不会转变成慢性肝炎
丙型肝炎病毒进入人体以后,是有可能会变成慢性的一个过成为一种慢性病。丙型肝炎进入到人体以后,有20%~50%的可能性有可能会自发清除。自发清除以后,是一个急性感染的过程,这个丙肝病毒就会被人体的免疫力清除掉,这样就不会再继续造成损伤。但是仍然有剩下的50%~80%的病人,这个丙肝病毒是不能够被完全清除的,会在体内持续的存在,不停的生长复制,不停的对肝脏造成损伤,这就成为一种慢性的肝炎,这就是一个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一个慢性状态,称为慢性丙型肝炎病毒,而且这个丙肝病毒沉积在在人体内持续生长,复制以后会逐渐的造成肝硬化、肝癌。
语音时长 01:09

2021-12-30

85744次收听

01:48
丙肝抗体的正常值是多少
丙肝抗体我们只关注它是阴性还是阳性,没有一个正常值水平这样的说法。丙肝抗体阳性提示可能存在着丙肝病毒的感染,阴性就基本上可以排除丙肝病毒的感染。丙肝抗体不像我们检测肝功生化转氨酶指标有一个0~40的正常值范围,我们是只关注它是阴性还是阳性,抗体具体的数值是多少。所以对于丙肝抗体的检测没有什么正常值范围水平,只有阴性阳性之分。定量检测的手段方法可以使我们能够检测到抗体的滴度有多高,那抗体滴度越高,可能丙肝病毒核酸阳性的几率也就更高一些。
01:40
丙肝会导致食欲减退吗
丙型肝炎病毒进入人体以后,在肝细胞内生活的过程中,它会不断的刺激肝脏的细胞,使肝脏的细胞产生癌变,所以丙型肝炎病毒可以促进肝脏发生肝癌。另外,丙型肝炎病毒在进入肝脏以后,可以促进肝星状细胞的增生,从而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而这些硬化的结节也是癌变的高危因素。所以丙型肝炎病毒进入人体以后,是可以促进发生肝癌的,而促进发生肝癌的因素,除了自身对肝细胞的刺激以外,还有可能会通过使肝脏发生肝硬化,使硬化的结节发生癌变。
丙肝治愈的标准是什么
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的肝病,是一种通过血液、性接触及母婴传播的病毒性肝炎。丙肝治愈的标准就是丙肝病毒变成阴性,也就是丙肝病毒RNA定量检测的时候结果是阴性的,最好使用高精度病毒检测试剂。还有就是肝脏功能要恢复到正常的状态。如果同时达到了这两个条件,就可以认为丙肝已经被治愈了。其实现在丙肝的治疗是比较简单的,针对患者进行规范的抗丙肝病毒的治疗,一般的患者3~6个月左右的疗程就可以治愈。抗丙肝病毒的方案一般是采取小分子药物抗丙肝病毒,可以去一般的综合性医院的感染科或者是专业的传染病医院的感染科进行规范的处理,在康复之后,需要进行定期的复查。
语音时长 01:11

2021-06-09

75932次收听

关于丙肝传不传染
丙肝是病毒性肝炎的一种,该病发病隐匿,感染后,并不能自察,不少患者患病多年也无任何症状,很多患者只知道甲肝,乙肝传染强,却对丙肝一无所知,那么,丙肝传不传染,只有了解了丙肝传染么、丙肝怎样传染这些问题,才可以帮助患者正确对待疾病。
丙肝会不会传染呢
生活中大家对丙肝虽然不是很陌生,但也对此病也不是完全的知晓,因为大家知道乙肝在生活中是有很强的传染性,但是对丙肝是否一样有传染性,在这方面也有很多人就不知所措了,那么,得了丙肝会不会传染呢,下面来看看以下的具体介绍吧。
关于患丙肝遗传吗
丙肝是我们现在比较常见的一种肝部疾病,如果患上丙肝的话不及时的治疗,同样也会使病情加重,从而引起癌变,所以在发现患病的时候,一定在早治疗,我们都知道丙肝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肝病,那么患丙肝遗传吗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丙肝潜伏期有多长
现在有很多人都得了丙肝这种疾病,这种疾病对人体的危害是非常大的,而且是有传染性的一种疾病,丙肝这种疾病在前期症状是不明显的,而且丙肝这种疾病是存在潜伏期的,那么,丙肝潜伏期有多长呢,下面就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丙肝如何治疗
目前丙型肝炎患者通过抗病毒治疗,多数患者可以治愈。既往为长效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方案,不良反应多,部分患者不能耐受。随着医学科技发展,近年来出现了口服药物抗丙肝病毒治疗。进行抗病毒治疗前,需评估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肾脏功能、HCV-RNA定量检测、HCV基因型、HBsAg、合并疾病以及合并用药情况。当基因型检测不可及并且当地HCV基因3B流行率低于5%,选择泛基因型药物治疗时可不检测基因型。目前口服抗丙肝病毒药物更新换代比较快,不良反应少,有效率高。需要注意的是,经过抗病毒治疗的丙肝患者实现病毒学应答停药后,需要定期复查,因为少部分患者可能复发。
语音时长 01:20

2020-02-10

56675次收听

01:47
丙肝喝酒的危害
丙肝指感染了丙型病毒导致的肝脏的炎症。酒主要的成分就是乙醇,乙醇在体内可以代谢成乙醛,乙醛对肝细胞是有损伤的,可以导致肝脏细胞的炎症,也可以导致肝纤维化,也可以导致肝硬化,进一步发展,也可以导致肝癌。丙肝病毒导致肝感染人体导致了丙型肝炎。酒精乙醇代谢成乙醛也可以导致酒精性肝炎,两种肝炎加起来,后果就更加严重,病情会发展得更快,更加容易出现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所以说患有丙肝的病人还是不能喝酒的,否则会加重肝脏病情的发展。
丙肝是否会传染
丙肝会传染。丙肝是传染性疾病,丙肝和乙型肝炎一样,也是传染性肝病,但丙肝和甲肝、戊肝不同的是丙型肝炎不通过消化道传染。丙肝传播途径有三个:第一个是血行传播。比如不规范的献血可能会造成感染;创伤性的治疗,像手术或外伤等造成的感染;及输血。第二个传播途径是母婴传播途径。若母亲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其孩子很可能被感染,尤其在生产过程中很可能被感染。丙型肝炎与乙肝不同,丙型肝炎不像乙型肝炎有比较成熟针对性治疗疫苗,乙型肝炎疫苗治疗效果非常好。丙型肝炎目前没有可用于临床疫苗,丙型肝炎母婴传播率是相对较高。第三个传播途径是性传播途径。性传播途径在国内并不少见,比如夫妻其中有一方是丙型肝炎,那另外一方很有可能会被感染。
语音时长 02:06

2019-09-12

65689次收听

慢性丙肝的危害
很多人对丙肝疾病不是非常了解,以为所有的患者情况都是一样的,其实它可以分为很多种不同的情况,每一个患者的情况又不一样。慢性丙肝主要会造成的危害就是肝区不舒服,会转换成肝硬化或者肝癌,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传播等等。
丙肝有哪些传播途径
丙肝的传播第一个途径是输血、献血方面,手术器械消毒的不够彻底,非一次性器具等都会传播丙肝。比如像过去比较多见的混用血浆,叫做单采血,很早以前的一种献血的方式。血浆采完后,所有的献血员同一个血型,把红细胞提取出来将血浆混在一起再回输,这种机会传播的机会就非常高。另外手术如果要是器械消毒的不够彻底,有可能会感染,如果不是一次性的针灸器具,传染丙肝的机会也很高,像修脚都有可能传播丙肝,这是最主要的途径。其它的途径像日常生活接触,很少会传播丙肝,夫妻之间也是有可能,但这种传播的机会都比较少。
语音时长 01:10

2019-09-04

57520次收听

01:59
丙肝是什么
丙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的一种,它和乙型肝炎一样,都是慢性的病毒导致肝脏出现非常严重的肝硬化和肝癌。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在检测时对试剂的要求比较高,如果试剂非常灵敏,它能够测得比较好,如果试剂检测有问题,它可能会出现假阴性。丙肝病毒的传染更多的是输血途径,日常生活接触传染丙肝的机会较少。综上所述,丙型肝炎应该非常受重视,它是一个可以治疗的疾病,也是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的疾病,如果有危险的输血史或者接触史,应该去检查丙肝相关的指标,需要时做相应的治疗。
04:28
丙肝治疗效果好吗
丙肝主要通过体液、血液或者性传播,可以变成慢性丙肝,它的治疗效果比乙肝要好,即丙肝急性感染的病人中,50%到80%会变成慢性。丙肝病人即使是急性感染,也需要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效果比较好,可以治愈。有以下两个主要的治愈方案:第一,干扰素加利巴韦林,比较常用的是长效干扰素,即派罗欣,治疗疗程至少一年,治愈率40%到70%,基因型不同治愈率也不同。第二,小分子药物,即直接抗病毒药,治愈率可达95%到100%,不同基因型要和不同的药联合使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