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静脉输血的目的

发布时间:2019-07-0661633次浏览

静脉输血是指将血液通过静脉输注给病人的一种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应用广泛。静脉输血可以补充血容量,增加有效循环血量。可以补充血红蛋白,促进携氧功能,纠正贫血。补充抗体,增加机体免疫力。补充白蛋白,纠正低蛋白血症。补充各种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利于止血,可预防及控制出血。

静脉输血是很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在很多情况发生的时候都需要立刻输血,最常见的就是患者发生了大量出血,可能是手术中,也可能是因为车祸或者是其他的受伤。有些患者体质比较虚弱,也需要进行静脉输血治疗。那么,静脉输血的目的是什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1、静脉输血可以补充血容量,增加有效循环血量,增加心排出量,提高血压,促进血液循环。常用于失血、失液导致的血容量减少或休克的病人。可以改善心肌功能和全身血液灌注容量减少或休克患者。
  2、静脉输血可以补充血红蛋白,促进携氧功能,纠正贫血。常用于严重贫血病人。增加血红蛋白含量,促进携氧功能。用于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严重贫血和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患者。
  3、静脉输血可以补充抗体,增加机体免疫力。常用于严重感染的病人等。
  4、补充白蛋白,纠正低蛋白血症,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少组织渗出和水肿。常用于低蛋白血症的病人。增加蛋白质,改善营养状态,维持血浆 胶体渗透压,减少组织渗血和水肿,保持有效循环血量。用于低 蛋白血症以及大出血、大手术的患者。
  5、静脉输血可以补充各种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有利于止血,可预防及控制出血。常用于凝血功能障碍的病人。
  静脉输血时是不能加入药物的,输血过程应先慢后快,并观察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如果发生不良反应,须立即停止输血并报告负责医师及时诊治。

相关推荐

红细胞大小标准是什么意思
红细胞的大小标准,临床上一般以红细胞平均体积来定义红细胞的大小。体内的红细胞也不是完全均一的,有大一些的,也有小一些的,但是红细胞体积的平均值一般介于80~100fl之间。临床上大于100fl的红细胞体积,认为红细胞体积是增大的;小于80fl的,认为平均红细胞体积是减小的;介于80~100fl的叫正细胞性的。在显微镜下红细胞一般6μm~10μm,显微镜下可以看到中心圆盘状的这种典型的红细胞形态,中心会呈现一个中心淡染区。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携带和输送氧气,红细胞在肺泡中和呼入的氧气结合,形成血氧的红细胞,经过左心时把这部分红细胞泵入到动脉中,最后进入毛细血管。红细胞具有很好的变形能力,正因为双凹圆盘状,而且没有细胞核,所以红细胞很容易变形。变形以后的红细胞进入组织,深入组织,把氧气输送给组织,使组织获得新陈代谢所需要的氧气,这就完成了红细胞的主要功能。
语音时长 01:13

2021-12-30

81490次收听

红细胞体积偏低是什么原因
红细胞体积偏低,临床上最常见的原因是铁缺乏。铁缺乏以后引起红细胞表面一些改变,也就是红细胞形态发生了一些变化,原来的双凹圆盘状的红细胞,就会出现中心淡染区的扩大,红细胞体积的缩小,出现了平均红细胞体积的降低。经过补充铁剂以后,这部分病人随着血红蛋白的上升,贫血的纠正,红细胞体积多数可以迅速的恢复正常。再一种情况就是地中海贫血的病人,这部分病人是由于先天的基因的突变,体内携带有地中海贫血的基因。地中海贫血基因导致血红蛋白肽链的合成障碍,生成的红细胞体积很明显小于正常的红细胞。在血常规中,可以检测出平均红细胞体积的减少。第三种情况就是一些慢性病的贫血,现在叫炎症性的贫血。最常见的长期肝肾功能损害的病人,所导致的贫血。这部分病人中,有一部分也可以出现平均红细胞体积的减少。所以出现了红细胞体积的减少,建议病人到血液科就诊,进行相关的检查,确定导致红细胞体积减小的原因。根据不同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语音时长 01:11

2021-12-30

80966次收听

免疫球蛋白A偏高原因是什么
免疫球蛋白A偏高的原因主要包括:第一,提示可能存在上呼吸道或者上消化道的感染,因为免疫球蛋白A主要存在于黏膜细胞中,所以在呼吸道、消化道、鼻腔、口腔的分泌物当中也有免疫球蛋白A,对上呼吸道和上消化道具有很好的免疫防卫作用。当出现支气管炎、急性疱疹性咽颊炎时,免疫球蛋白A会升高。另外一些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的情况下,也会出现免疫球蛋白的偏高。第二,见于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硬皮病等等。第三,各种原因造成肝脏功能损伤时,也会有免疫球蛋白A偏高的情况发生。如酒精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等,免疫球蛋白会有代偿性升高的情况。第四,一些皮肤病患者例如急性湿疹、急性荨麻疹、皮肤过敏反应时,也可能会出现免疫球蛋白A偏高。第五,部分恶性肿瘤性疾病造成免疫球蛋白A明显升高,如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免疫球蛋白包括免疫球蛋白G、A、M、D和E五种亚型,临床上主要测定前三种。在上述病理理情况下,人的正常组织发生了改变后具有了抗原性,机体就产生了相应的抗体与之结合。免疫球蛋白敏感性可以,但是特异性比较差,仅能提示机体免疫功能状态,而不能说明具体患什么疾病。存在免疫球蛋白A明显偏高的情况下,要去医院进一步检查寻找病因,明确诊断后积极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1:58

2021-12-30

65130次收听

什么是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英文简写HCG,是胎盘的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有以下临床意义。第一,判断女性有无怀孕。女性月经排卵期同房,精子卵子结合受精以后受精卵移动到子宫腔内着床形成胚胎,在发育成长为胎儿过程中,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可以产生大量的HCG,通过孕妇血液循环排泄到尿中。受精后1-2周内通过检查血清中HCG就能很好的确定怀孕。怀孕后血清HCG的浓度随着孕周增加会呈现规律的、动态性变化,一般是出现隔日翻倍现象,到怀孕第8周时,HCG水平会达到高峰,怀孕第4个月开始降至中等水平,并一直维持到妊娠末期。怀孕早期血清HCG水平偏低,不符合孕周参考值范围的情况下,可能是异常妊娠,如宫外孕、先兆流产等。所以血清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临床上用于诊断早孕的重要检测项目。第二,用于康复评估,如宫外孕治疗后、人工流产或者自然流产后的评估,宫外孕经过保守治疗或者手术治疗后,每周定期复查HCG,只有血清HCG恢复到非孕期的参考值水平,才能说宫外孕治愈。流产后一个月复查时也需要关注血清中HCG是否恢复。第三,生殖系统肿瘤,未怀孕的情况下,HCG在0-10ng/ml范围内。如果HCG明显升高,排除了怀孕可能,需要考虑有无合体滋养细胞肿瘤,卵巢癌的患者HCG会显著升高,此时HCG作为一种肿瘤标志物,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的评价有一定帮助。
语音时长 02:07

2021-12-30

95298次收听

02:41
血清β2-微球蛋白偏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血清β2-微球蛋白是多种细胞分泌的一种小分子量球蛋白,极易通过肾小球滤过膜,之后被近曲小管细胞重吸收和降解,不再返流入血,血清β2-微球蛋白的参考值范围是1.0~2.6μg/L,如果血清中β2-微球蛋白浓度高,可能是β2-微球蛋白产生过多或者β2-微球蛋白排泄途径发生障碍。第一,血清β2-微球蛋白产生过多,最常见的就是肿瘤性的疾病,如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由于肿瘤细胞分泌产生过多的β2-微球蛋白,进行外周血检查就会出现β2-微球蛋白浓度过高的情况。尤其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血清β2-微球蛋白显著升高,是该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β2-微球蛋白升高的幅度越大,代表着病情越严重、预后不良。第二,β2-微球蛋白排泄障碍,可以见于肾功能损害性病变。主要是因为近端肾小管对血清β2-微球蛋白的重吸收能力下降,所以造成β2-微球蛋白的排泄减少,可以见于高血压肾病、痛风性肾病、糖尿病肾病、先天性肾小管功能缺陷、药物性肾损伤、各类肾炎终末期等。β2微球蛋白是判定肾功能损伤的一个比较敏感的指标。对于肾脏疾病的患者,即使肾功能正常、尿蛋白阴性,在进行肾功能早期损害检查时,也可以发现尿的β2-微球蛋白偏高。
02:45
白细胞高c反应蛋白高说明什么
白细胞是由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组成,对人体有防御作用,白细胞升高提示机体内有急性炎症反应,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可以激活补体,促进吞噬细胞吞噬作用,清除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和致病菌。如果进行检查白细胞高,C-反应蛋白也高,可能的原因有:第一,急性炎症反应,细菌或者病毒感染最为常见,白细胞中如果淋巴细胞高,提示病毒感染的可能性比较大,流感初期有C-反应蛋白和淋巴细胞的升高;如果中性粒细胞或者单核细胞明显升高,考虑细菌感染可能性大,如敏感菌所引起的急性扁桃体炎、支气管肺炎,泌尿生殖系统的炎症如急性尿道炎、急性肾盂肾炎等。此外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情况下也可能会出现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的明显升高,C-反应蛋白比较敏感,但是不具有组织特异性。第二,可能是应激或者急性创伤因素下造成的一种急性反应,在这种情况下肝脏合成的急性期蛋白就是C-反应蛋白,同时白细胞的防御作用也会让其数量增多。第三,风湿性关节炎等风湿免疫性疾病,这类疾病急性期也会有C-反应蛋白的升高,白细胞可能轻微升高,此外多伴有类风湿因子或者相关免疫抗体的阳性。当出现白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也升高的情况时,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生化检查结果、既往病史等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病因,确诊病因以后积极进行治疗,控制目前的急性炎症反应。
血小板plt偏高是什么
血小板的英文名字叫platelet,缩写就是plt,所以经常会看到医生在写病例的时候,是会把血小板缩写,就为了简单去写plt缩写,偏高代表着血小板数量的偏高。首先要知道血小板正常范围是100到300×10^9/L,这种情况认为血小板的数量是正常的。但是,轻度的异常有的时候并不算血小板增多,一般认为血小板的数量大于350×10^9/L每升的时候,认为是达到一种增多的程度。血小板的增多也是分为轻度,中度和比较严重的。一般情况下,如果血小板的数量达到了1000×10^9/L的时候,认为是非常明显的升高,这种情况考虑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可能性就非常大,或者是存在一些其他的骨髓增殖性疾病,比如说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等等造血系统本身的增殖性疾病。在这当中的范围,350到1000×10^9/L中间的时候,偏低的轻度的升高,更多的考虑是继发疾病引起的,包括慢性的感染性疾病,慢性的出血性疾病,某些肿瘤性疾病,都可以出现长时间的轻度的出血的问题,造成血小板反应性的增多。在那个阶段,更多的是去做慢性感染,慢性出血以及肿瘤的排查,去除外存在这些疾病。如果一直找不到原因,就去监测血小板的数值,一般保持稳定状态,基本上就应该不会有大的疾病发生。如果在监测过程中发现血小板是一种持续升高的变化,就需要警惕是不是有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去做骨髓的检查。
语音时长 02:17

2021-10-15

52971次收听

01:49
输血完会有什么不良反应
输血完的不良反应包括:一、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即常说的一些过敏反应,表现为发热、皮肤瘙痒,皮肤上出现一些红疹、风团,这和输注的血液中含有一些异体的抗原有关。二、溶血性反应,最常见的是血型错配引起的溶血性反应。表现为突然的腰痛、发热、血红蛋白尿,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现在临床通过ABO血型和Rh血型两套血型系统的鉴定,出现血型错配的概率已经很低。但对一些特殊的病人,可能会出现一些亚型错配的问题,导致溶血反应。此外,还有一些少见的输血不良反应,如输血相关的特发性肺水肿,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
03:12
红细胞数目偏高是怎么回事
红细胞增多症分为相对的和绝对的红细胞增多。相对性的红细胞增多主要是由于血浓缩造成的。血液浓缩是由于空腹采血或呕吐、腹泻,还有大量出汗以及大面积烧伤情况,容易出现血液浓缩,造成相对的红细胞含量的增加。绝对红细胞增多,也是见于继发性的疾病和原发性疾病。继发性疾病里面主要是呼吸系统疾病,和居住在高原的人由于长期缺氧的表现。还有就是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骨髓增殖性疾病,是一种红细胞持续增高的一种方式,需要做骨髓穿刺,骨髓活检以及基因检测来明确诊断。
03:31
血小板计数偏低是怎么回事
血小板数值偏低就是血小板减少,有继发因素引起的,也有造血系统疾病引起的。最常见的非造血系统疾病,像某些感染性疾病,特别是病毒感染的时候,会直接破坏血小板,造成血小板的暂时下降。某些药物也可以引起血小板减少,比如抗血小板的一些药物,是抑制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还有普通肝素等等,都可能会引起血小板减少。免疫性疾病也会影响到血小板的数量,包括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类风湿性关节炎、抗心磷脂综合症,这些都可以表现为免疫性的血小板减少。
怎样知道自己是什么型血
想知道自己的血型,最简单的方法是到医院去抽血检查,这个时候得出来的检查结果是比较准确的。也可以参加义务献血,血站会帮忙鉴定血型。如果不需要准确的结果,也可以根据父母的血型进行推断。
血象高怎么办
血象高这个名词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意思,但是它指的是我们身体里面的白细胞出现异常升高的现象。如果出现血象高的问题,首要就是将白细胞降下来。那么就应该服用一些抗生素,并且在饮食上也要合理配合,才能达到好的治疗效果。
嗜酸性粒细胞高怎么回事
嗜酸性粒细胞偏高可能与过敏、湿疹、支气管哮喘等疾病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平均红细胞体积偏低是什么意思
平均红细胞体积,是不能直接算出来的,通过间接计算可以算出来,这个值偏低一般是患者身体存在贫血,正常参数值范围不能低于82但不能超过100,平均红细胞体积不论是降低还是升高,都是身体存在贫血疾病的表现。
血液病有什么征兆
如果患上血液病之后,首先可能会一定程度上出现贫血,但并非所有血液病都有贫血的症状。其次身体各部位也会突然的出血,这些表现也不是局限性的。部分血液病患者还有黄疸的情况,如果全身出现淋巴结肿大,也要警惕恶性血液病,此外肝脾肿大也可能是血液病的表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