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萎缩性胃炎的症状及治疗

发布时间:2019-07-0957147次浏览

萎缩性胃炎的症状和治疗,都应该及时了解,才能去缓解病情。它最明显的症状就是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胃部隐隐发痛,还会出现胃部反酸、大便黑等。萎缩性胃炎可以通过服用斯达舒胶囊进行治疗,在平时的饮食上,也可以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这样才能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在临床上浅表性胃炎是比较轻度的,要是不及时治疗,患者逐渐变成萎缩性胃炎,但人们大多都不在意,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简单的胃炎也会发展成萎缩性胃炎,而且萎缩性胃炎也会有癌变的可能,那么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到底萎缩性胃炎的症状及治疗。
  萎缩性胃炎比较常见的症状,就是患者在前期,会出现食欲不振,胃部隐隐发痛的症状,渐渐的就会出现,胃部持续性疼痛,胃部反酸、黑便、呕血等症状。
  萎缩性胃炎一般如果不是很严重的话,可以通过服用斯达舒胶囊的方式来治疗。在用药物治疗的同时,也可以采用食疗的方式来治疗,患者在平常的饮食上,可以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
  病三分治,七分养,平常的饮食才是关键,药物确实能缓解一定的症状。但是长期服用不利用病情的发展,因此在生活中,饮食上应该多加注意。应选择少量多餐,选择易消化的食物。
  也可进食新鲜绿叶蔬菜,如油菜,菠菜等。进食肉汁及浓肉汤,也有助于胃液分泌减轻萎缩性胃炎的症状。另外萎缩性胃炎患者,在精神上要保持乐观,生活规律,避免饮酒,吸烟等。
  加强体育锻炼,可以选择慢跑,打太极拳等。具体治疗要在主治医生的指导观察下,结合病人全身情况用药,绝对不要擅自用药等。
  萎缩性胃炎在平常吃饭的时候,最好不要吃的太饱,以7分饱为最好,平常可以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这样可以促进胃部的消化,平常也可以多吃稀粥、馒头、面条、绿叶菜和水果类的食物。

相关推荐

02:59
胃蛋白酶原1高是怎么回事
胃蛋白酶原1是胃底腺、粘液颈细胞分泌,它是主细胞分泌的,所以往往胃酸高的病人,胃蛋白酶原1也会相应的增高,所以在高胃酸分泌状态的一些病人,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往往胃酸分泌是高的,这种病人有可能胃蛋白酶原就都是增高的。所以临床上可以抽血化验胃蛋白酶原,包括1、2以及它的比值来进行一个血清学的活检,不需要进行侵入性的胃镜检查就能够大致了解胃内的这种功能状态。如果胃蛋白酶原1降低或同时伴有胃蛋白酶原2升高,这说明胃酸水平低,可以见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人,胃癌病人等。
萎缩性胃炎吃什么药
萎缩性胃炎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需应用抗生素类药物。还可使用抑酸药、胃黏膜保护药。
萎缩性胃炎会癌变吗
萎缩性胃炎是机体几个癌前病变的情况之一,所以需要对萎缩性胃炎引起重视。众所周知,我国现在以肺癌为第一高发率的恶性肿瘤,但是需注意,胃癌是仅次于肺癌,它是位于国家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二位的高发性的癌症。而萎缩性胃炎恰好就是胃癌癌前病变的一种情况,也就是有一部分萎缩性胃炎的患者会出现恶变,恶变成早期胃癌,或者是一些进展期胃癌的可能。所以萎缩性胃炎对于临床医生和广大患者而言,是非常需要重视、注意的一类胃炎,它的严重性就体现于,它容易诱发或转变为胃的恶性肿瘤。虽然不是百分百的几率,仅仅只是一大群患者当中的一小部分;但是对于每一位萎缩性胃炎的患者而言,必须要非常重视及关心,定期就医就诊,监测萎缩性胃炎的变化,明确是否有向早期胃癌病变发展的可能。
语音时长 01:53

2020-03-10

63980次收听

萎缩性胃炎有哪些类型
其实萎缩性胃炎就是几种类型胃炎当中的一种分型。萎缩性胃炎的分型,其实是指病理学上的分型,也就是肠化。很多老百姓不理解肠化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萎缩性胃炎患者胃内部有萎缩,而肠道的黏膜长到了胃上,这就叫做肠化,肠化也是萎缩性胃炎其中的一个表现。肠化可以进行分型,有大肠上皮的化生,也有小肠上皮的化生,也就是需要区分化生的部位,究竟是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还是大肠黏膜上皮细胞长到了胃上。对于肠化的萎缩性胃炎患者而言,如果其化生部位是被小肠黏膜上皮细胞所取代,则此时胃部的萎缩并不是很严重;如果其化生部位是被大肠黏膜上皮细胞所取代,这时候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就容易继发成为早期的胃癌。因此,区分萎缩性胃炎的病理类型非常重要。
语音时长 01:52

2020-03-10

54243次收听

萎缩性胃炎饮食注意事项
萎缩性胃炎要提高警惕,生活起居要非常注意,一定要禁绝烟酒,因为萎缩很容易诱发癌变,所以不能抽烟,也不能饮酒,饮食需要进行很大的调整,罐装的、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要杜绝食用,取而代之是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及容易消化和吸收的健康食物。在做完胃镜检查后,发现自己患有萎缩性胃炎,通常都会向医生询问处理方法。其实在胃镜的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患者胃部有萎缩的表现,会取一块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明确病理的特征是什么。除要根据胃镜的镜下表现,还要根据病理学的特征,综合两者来给患者做一个简单的区分,区分患者的萎缩严重程度,是属于高危还是低危。部分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在镜下表现为严重的黏膜萎缩和黏膜变薄,病理学特征提示患者有肠上皮的化生。
语音时长 01:59

2020-03-10

55771次收听

萎缩性胃炎吃什么药好
萎缩性胃炎可以服用促进胃动力的药物比如吗丁啉、西沙必利等药物,胆汁酸的结合药物达喜,中药焦三仙等。慢性萎缩性胃炎可以分为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一、西医治疗,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最主要的是抗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幽默杆菌是萎缩性胃炎的主要致病菌,因此治疗萎缩性胃炎首先进行抗菌治疗。具体方法是应用黏膜保护剂、质子泵抑制剂和两种抗生素,疗程是14天,然后停药4周,复查幽门螺杆菌。二、控制胆汁反流的治疗。胆汁反流是萎缩性胃炎形成常见的原因。三、对症治疗,包括解痉、止痛、止吐、助消化、抗焦虑、改善贫血等,必要时可以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第二大方面是中医治疗。食欲不振是本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选用焦三仙等中药以消食和胃。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液分析提示胃酸减少,其治疗需要根据病人不同的情况进行辨证用药,才可有效缓解不适的症状。
语音时长 01:36

2020-02-18

66141次收听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药如何调理
中医中药采取辨证论治,整体治疗,对萎缩性胃炎有比较明显的疗效。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通常分为脾胃气虚、胃阴不足、肝郁气滞、气滞血瘀、脾胃虚寒等不同证型,分别可以采用补气健脾、养胃生津、舒肝和胃、行气活血、温补中药等方法,采取针对性治疗,慢性胃炎包括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与慢性萎缩性胃炎两大类,慢性萎缩性胃炎常伴有肠上皮化生现象,有人称之为癌前病变,任其发展可能会出现异形细胞甚至重度异形,最后导致胃癌。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十分重要,西医治疗如果有Hp感染,以杀菌治疗为主,没有Hp感染对症治疗为主,没有特效方法。同时注意平时的饮食起居习惯,疗效比较满意。
语音时长 01:25

2020-02-17

65304次收听

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萎缩性胃炎也称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如有不完全性结肠化和不典型增生者,不用过于重视。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因为有癌变可能,需要做手术进行切除。再次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外科手术治疗会有很好的效果。
萎缩性胃炎用什么中药好
萎缩性肺炎在中医学范畴,以脾胃湿热、夹瘀夹痰为常见类型,治疗主要采用清热、化湿或利湿化痰、祛瘀的中药方案,如鸡内金、白术、莪术、半夏等。白术的功效为健脾、运水化湿,与鸡内金配伍,可祛湿散结;莪术具有祛瘀、破血等功效,治疗萎缩性胃炎具有良好的效果。
01:50
十二指肠溃疡是怎么引起的
十二指肠球溃疡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跟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没有幽门螺旋杆菌,有可能就没有十二指肠球溃疡,这说明幽门螺旋杆菌是十二指肠球溃疡的一个主要原因;第二,十二肠球溃疡跟胃酸分泌过多有关,所以也有人说无酸无溃疡,治疗十二指肠球溃疡,也主要是以抑酸为主;第三,药物因素,服用非甾体消炎药,比如一些止疼片、芬必得等,还有比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阿司匹林等药物,也可以引起消化性溃疡。所以十二指肠球溃疡的一些病因,主要是药物,还有一些幽门螺旋杆菌。
萎缩性胃炎严重吗
萎缩性胃炎可能严重,也可能不严重。如有不适,建议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03:31
萎缩性胃炎的症状
萎缩性胃炎本身并没有特异性的症状,主要是可以引起消化不良的一些表现。萎缩性胃炎的诊断往往是根据胃镜以及病理检测,即做内镜的时候取活检进行诊断,而不是根据症状诊断。因为上腹饱胀、吃完东西觉得吃一点就饱、出现打嗝嗳气、反酸,烧心这些症状,在很多疾病中都有,并不是萎缩性胃炎的特异性表现。在诊断萎缩性胃炎时,不要根据自己的症状轻易判断,而要去消化科就诊,听从大夫的医嘱,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如果真的发现有癌前病变,及时在内镜下去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没有一点影响。
01:22
什么是浅表萎缩性胃炎
浅表萎缩性胃炎是既有浅表性胃炎又有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不是整个胃,往往是胃窦有萎缩性胃炎。但是这局限性的萎缩性胃炎,有些地方有萎缩,旁边可能就有浅表性胃炎。所以有些医生写胃镜报告,会将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统称写为浅表萎缩性胃炎。
02:03
萎缩性胃炎会传染吗
萎缩性胃炎本身不容易传染,但如果萎缩性胃炎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则可以传染。萎缩性胃炎的发生是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后导致活动性的浅表性胃炎,再导致萎缩性胃炎,然后出现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最后发展到胃癌。所以幽门螺杆菌感染又伴有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要根除幽螺杆菌。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方法就是用四联的疗法,医生会进行正规治疗。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建议进行分餐制,要消毒才能避免幽门螺杆菌的传染。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通过亲密接触,共用餐具等多种因素导致交叉感染。
假性幽门化生如何诊断
化生分为肠腺化生(肠化)及假幽门腺化生,前者常见于萎缩性胃炎,偶可见于浅表性胃炎甚或正常粘膜,而后者仅见于萎缩性胃炎,是指胃体粘膜由胃窦粘膜所替代,常沿胃小弯向上移行,称胃窦潜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