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慢性浅表性胃炎如何诊断

发布时间:2019-08-2950875次浏览

慢性浅表性胃炎不光可以依靠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来诊断,同时也可以依靠胃镜和病理检查作为依据来进行诊断。而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如果想要早日康复的话,不光需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同时要适量的给自己的身体增加营养,而且要避免食用各种刺激性的食物。

因为现在人们都没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再加上大家日常所需要背负的压力又很大,所以就导致越来越多的人肠胃方面出现了很多的疾病和问题,目前比较常见的肠胃疾病就是慢性浅表性胃炎了,那慢性浅表性胃炎如何诊断呢?
  一、慢性浅表性胃炎如何诊断
  慢性浅表性胃炎除了可以依靠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来诊断以外,最主要的诊断依据就是胃镜和病理检查了,而在西医治疗当中,慢性浅表性胃炎往往会根据患者所出现的不同的临床症状表现来选择治疗的药物,在中医治疗当中会根据临床辨证分型来进行其他方法治疗。
  二、慢性浅表性胃炎注意事项
  1.饮食要有规律
  对于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来说,如果想要早日康复的话,那么一定要规律的饮食,要定时定量,并且不要暴饮暴食,建议大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这样也可以减轻自己肠胃的负担,同时如果大家三次正餐食量较少的话,可以在餐间定时的加餐,而且建议大家最好注意食物方面的搭配和均衡。
  2.增加营养
  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如果想要早日康复的话,一定要适量的给自己的身体增加营养,建议大家在日常生活当中可以选择一些营养价值高的蛋白质食物以及维生素丰富的食物来食用,比如说牛奶,胡萝卜,豆腐以及发酵的食品等等,而且大家在使用这些食物的时候,最好细嚼慢咽。
  3.最好不要吃刺激性食物
  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在治疗和护理期间最好不要吃任何刺激性的食物,比如说浓缩咖啡,生蒜,芥末以及烈性酒等等,因为这些食物对于大家的胃黏膜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同时大家也要避免吃过硬或者是过于粗糙的食物。

相关推荐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危害有哪些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发病率非常高,常以三十岁至五十岁的男性为主,患病后往往表现出饭后腹胀,胃酸,嗳气等等一系列不适反应,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若及时并坚持治疗是可治愈的,就怕有些患者对它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拖延治疗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下面就来看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危害有哪些。
慢性浅表性胃炎复发的原因
很多得了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患者特别痛苦,这个病虽然是胃病里比较常见的,但吃不下喝不下睡不着的滋味实在是太难受了,很多患者痊愈以后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慢性浅表性胃炎为什么会复发,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怎么治比较好
现在的人生活节奏太快,很多时候人们为了工作都是饥一顿饱一顿,慢性浅表性胃炎就是时下上班族人群中最常见的,也是最难缠的疾病,那么,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如何治疗呢?下面我们就简单讲一下。
得了慢性浅表性胃炎可以治愈吗
得了慢性浅表性胃炎能治愈吗?一旦患上慢性浅表性胃炎,不仅危害健康,而且会使生活受到极大的影响,一经发现就要尽早就医,早治疗是恢复健康的前提,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看看,得了慢性浅表性胃炎能治愈吗:
慢性浅表性胃炎能治好吗
绝大多数慢性浅表性胃炎可治好。出现不适症状时可用保护胃黏膜药、促进胃动力药、抗生素等对症治疗,并注意合理饮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等。
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多久做一次胃镜
慢性浅表性胃炎病程较短,由于每个人的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因此多久做一次胃镜的问题需要因人而异。每位患者的感受不一样,有可能一点症状都没有,而且大多数人在正常体检也有可能发生慢性胃炎。一般不需要重复做胃镜来鉴别慢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什么时候复诊,需要结合胃镜检查,甚至是活检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如果患者做了胃镜,发现单纯是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没有其他的伴随症状。比如活检提示重度萎缩、肠化,甚至有上皮内瘤变,属于罹患胃癌高危患者,通常建议半年到一年左右复诊一次,必要时做内镜下活检;另外反复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癌家族史、做过胃大部切除术,甚至有恶性贫血等患者,建议半年到一年左右复查一次;其他患者可以一到两年左右复查一次。
语音时长 01:48

2020-03-17

55555次收听

什么叫非萎缩性胃炎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疾病,也称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它的常见的病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吸烟、饮酒、吃止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阿司匹林等等。如果病因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应该进行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如果病因是长期饮酒,建议病人戒酒。如果病人是吃止痛药物,且患者非吃不可,可以用胃黏膜保护剂和抑制胃酸的药物进行治疗。另外,与它相对应的一种疾病叫做慢性萎缩性胃炎,会引起胃黏膜的腺体萎缩、肠化,也可能会导致癌前病变,所以需要更加强调根除幽门螺杆菌。其次是定期进行胃镜复查,根除幽门螺杆菌主要使用的药物,一类是质子泵抑制剂,包括奥美拉唑、耐信等等;一类是丽珠得乐,也就是绝缘酸铋钾胶囊等含有铋剂的药物;再加上两种抗生素。抗生素往往是根据经验和病人以前用药的情况来选择,比如说选择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痢特灵或者替硝唑等药物,选择其中两种即可。再有就是非萎缩性胃炎,要在平时饮食和生活中要特别注意,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心情愉悦。
语音时长 01:40

2020-02-18

53967次收听

非萎缩性胃炎伴胆汁反流是怎么回事
非萎缩性胃炎伴胆汁反流是消化科常见疾病,又称之为十二指肠反流病、碱性反流性胃炎,是指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进行胃幽门手术等原因,造成含有胆汁、胰液等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使胃黏膜产生炎症糜烂和出血,减弱胃黏膜的屏障功能,引起氢离子弥散增加,而导致的胃黏膜慢性病变,以食管、胃动力异常为主要特点,主要表现为口苦、胃灼热、胃出血、呕吐、腹胀、体重减轻等一系列表现,严重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会出现胃出血、胃黏膜糜烂等情况。该疾病多发生于40-50岁的中年人,女性居多。治疗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黏膜保护剂,可吸附胆汁酸,比如铝碳酸镁片、铝镁加、硫糖铝等等;第二是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第三是促胃动力的药物,如莫沙必利、多潘立酮;第四是中医中药。胆汁反流性胃炎多由于肝胃郁热、胆热犯胃造成的,选用黄芪、黄连等清热泻火,配合海螵鞘、瓦楞子等抑酸收敛药物,效果肯定;第五是要注重饮食,少吃油炸、烧烤、辛辣的食物,保暖,保持情绪愉快。
语音时长 01:53

2020-02-18

57845次收听

慢性浅表性胃炎禁服的药物有哪些
常用的药物,比如说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之类,有消化道疾病的一般都需要禁用或者慎用。慢性浅表性胃炎也就是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是上消化道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胃镜底下仅仅表现为黏膜的充血水肿,应该是属于很轻微的胃炎一般可以通过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确定治疗方案:Hp阳性,可以四联疗法杀菌治疗;Hp阴性,则对症治疗为主。比如说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等等。注意平时的饮食起居习惯,一般都可以根治,预后是很好的。至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禁用哪些药物。这种情况要根据患者的既往病史以及具体症状。但是如果患者有相关疾病,比如说老年患者心脑血管病动脉硬化,结缔组织病,慢性肾病或者是关节病变,这类药物必不可少。这种情况下,在服用相关药物的同时,可以适当服用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药物,以减少相关消化道的并发症。
语音时长 01:31

2020-02-12

59106次收听

02:39
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严重吗
浅表性胃炎是胃炎当中病理类型最轻的一种病理变化和内镜下的改变。在这样的最轻的炎症的背景之下,可能有少部分的黏膜会出现有一些糜烂情况,其实糜烂的病变程度也不是很重,但比浅表性胃炎要重一些,会存在一些炎症的增生、发红等等这样的改变。浅表性胃炎在治疗方面非常简单,可以用一些黏膜的保护剂,就可能使糜烂灶得以愈合,所以即使患有浅表性胃炎伴糜烂,也不用过分的担心。
02:13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怎么回事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指胃粘膜一些浅表的炎症,现在一般临床上不用慢性浅表性胃炎来表述,主要分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一般是比较轻的炎症,不会造成癌变等严重情况。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就需要到医院用药物治疗,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包括法莫替丁、奥美拉唑、替普瑞酮、吉法酯、达喜、麦滋林等等。如果病人恶心想吐,可以加吗丁啉。如果病人主要是消化不良的症状,可以加移酶制剂,包括多酶片或者移酶胶囊等。
02:07
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严重吗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相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而言的,是比较轻的炎症,而萎缩性胃炎有可能出现癌变,而慢性浅表性胃炎一般不会出严重的后果,所以慢性浅表性胃炎大家是不太担心的。糜烂是指粘膜的糜烂的情况,是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表现,并不是整个胃粘膜全部烂掉,其实它的深度要比溃疡要轻,所以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并不是那么严重。有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只要用包括法莫替丁、洛赛克、奥美拉唑等等药物,以及保护胃黏膜的吉法酯、替普瑞酮等药物,很多病人都可以好转或者痊愈。
浅表性胃炎与萎缩性胃炎的区别在哪里
萎缩性胃炎和浅表性胃炎在症状上是不容易区分的。主要是通过胃镜以及胃镜下的病理来诊断的。胃镜下萎缩性胃炎可以看到胃黏膜呈花斑样的改变,可以看到发白的黏膜增多。而且由于胃黏膜变白,可以看到胃黏膜下的小血管。病理活检是诊断萎缩性胃炎的金标准。慢性胃炎主要分为两大类:慢性浅表性胃炎也就是说的非萎缩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区别是萎缩性胃炎是伴有腺体数目的减少,也就是胃黏膜发生了萎缩,分泌性的腺体出现了减少,这个时候就可以诊断为萎缩性胃炎。
语音时长 01:00

2019-11-13

52408次收听

01:45
浅表性胃炎与萎缩性胃炎如何区别
慢性胃炎主要分为两大类:慢性浅表性胃炎也就是我们说的非萎缩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它们的区别是萎缩性胃炎是伴有腺体数目的减少,也就是胃黏膜发生了萎缩,一些分泌性的腺体出现了减少。这个时候就可以诊断为萎缩性胃炎。而萎缩性胃炎和浅表性胃炎在症状上是不容易区分的。它们主要是通过胃镜以及胃镜下的病理来诊断的。胃镜下萎缩性胃炎可以看到胃黏膜呈花斑样的改变,可以看到发白的黏膜增多。而且由于胃黏膜变白,可以看到胃黏膜下的小血管。病理活检是诊断萎缩性胃炎的金标准。
01:35
慢性浅表性胃炎如何诊断
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一般会有一定的症状,比如像是上腹部的胀痛、隐痛、反酸、烧心、嗳气、呃逆或者消化不良这些症状。这种症状一般持续时间比较长,或者是和季节相关的。比如春秋交替的时候容易发作。除了有这些症状,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诊断还需要结合胃镜。胃镜下发现胃黏膜有充血表现,或者是伴有糜烂。可以通过病理活检来进行进一步的明确。病理活检会发现胃黏膜有炎性的病变,另外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还可以做HP的检查。HP也就是幽门螺旋杆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