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位置性眩晕要怎么治疗

发布时间:2019-09-0457405次浏览

位置性眩晕是由于耳石脱落引起的眩晕,它的预后良后,不经治疗一年左右也可自愈,对于个别长期不愈的患者,可口服药物以及进行强迫体位锻炼。如经以上治疗无效,还可通过手术的方式治疗。

位置性眩晕是一种因体位的改变而发生的眩晕现象,当患者的体位发生改变时,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视物旋转的症状,一些患者还会有耳鸣的现象,对患者的生活有很大影响。那么,位置性眩晕要怎么治疗?
  一、位置性眩晕要怎么治疗
  1、保守治疗
  位置性眩晕预后良好,在一年左右可不治自愈,个别患者如长期不愈,可进行对症治疗,比如可口服安定、谷维素,也可以采用强迫体位锻炼,长期固定的诱发体位上锻炼,久而久之,可适应体位,从而不再有眩晕感。如果眩晕十分严重,可以用硫酸链霉素、4%利多卡因做鼓室内注射,有很好的效果。
  2、手术治疗
  经长期保守治疗无效,患者还可以采取前庭神经切断术进行治疗,如有条件最好做后壶腹神经切断,可以单纯消除后半规管壶腹嵴的异常冲动,从而治愈疾病。
  二、位置性眩晕的原因
  早期对于位置性眩晕的原因并不清楚,之后经研究发现,位置性眩晕是由于耳石脱落引起的。对于年轻人来说,出现位置性眩晕,大多是由于外伤、内耳疾病以及病毒感染等导致的。而老年人发生位置性眩晕,则更多考虑是由于器官老化、退行性病变导致的耳石脱落引起的。此外,一些医源性原因,比如做牙科手术、骨科手术、颅骨外伤等也都可能引起耳石松动脱落,从而引起位置性眩晕。还有一些全身因素,比如骨质疏松、脑供需不足等,也会引起位置性眩晕。
  三、位置性眩晕的症状
  当患者的体位或头位发生改变,患耳处于特定的位置时,可突发眩晕,部分患者在睡梦中由于侧身而引发昡晕,从而被惊醒。在昡晕发作时,在特定位置可诱发自发性眼震,发作时无耳鸣、耳聋等症状,当头位改变之后,症状可消失。病程较长,可持续或数月,少数患者甚至可持续数年。

相关推荐

位置性眩晕是怎么回事
位置性眩晕被称为耳石症,患上该病后,会反复的头晕,严重的时候还会有恶心、呕吐的症状出现,但是这种疾病也有良性的,一般可以自愈,只是会持续一段时间。如果持续的时间过长,就要注意接受专业的治疗,可以服用药物,或是通过手术的方法治疗改善这种症状。在日常中也要注意一些相关事项。
什么是位置性眩晕
位置性眩晕指的是患者的位置、姿势发生了变化而出现的眩晕症状,位置性眩晕分为两种,一类是姿势性眩晕,另一类是重心变化而诱发的眩晕,其中最特殊的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例如:头向左、右转动时或前倾、后倾时产生的一过性天旋地转的感觉。
位置性眩晕对生活有什么影响
位置性眩晕症状的出现于患者体位变化有关,呈阵发性,可影响睡眠,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位置性眩晕特点为患者平躺或左右翻转身体时会出现暂性不超过一分钟的眩晕,导致患者无法睡眠,甚至对睡眠产生恐惧,增加患者精神负担,长时间的影响危害患者身体健康。当出现位置性眩晕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影响健康。
位置性眩晕的治疗方法
位置性眩晕又称为耳石症。由前庭内的结晶脱落而导致的眩晕症状的发生,称之为位置性眩晕。所以位置性眩晕治疗分为两种:一般的治疗和特殊的手法复位治疗。一般治疗首先要求患者可以采用比较舒服的姿势卧床休息,同时可以给予改善药物,另一方面特殊的治疗是耳石复位手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