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孩子得了抽动症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9-10-2851093次浏览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小孩子出现抽动症,家长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抽动症疾病一般容易发生在孩子的身上,当孩子活动时出现异常抽动现象时,一定要及时了解发病的主要原因,尽快的做好相关治疗工作,孩子的抽动症病情才可以慢慢的得到有效的控制,药物的治疗效果都可以的,一定要让孩子坚持按时服药。

在家庭中孩子的身体状况,是很多家长都在意的事情,当孩子在平时出现四肢不自主的抽动现象时,家长就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做详细的检查,确诊治疗。针对孩子患有抽动症早治疗了,让孩子的身体尽快的康复。那么,孩子得了抽动症怎么办?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小孩子出现抽动症,首先宝妈应该消除孩子患有抽动症的原因,患有抽动时间的长短,年幼的儿童主要是因为生活环境刺激,从而导致这种病情,尽快的寻找病因,消除病因是非常重要。
  并对孩子发病之前的心理因素,找出致病的原因,才一起彻底的解决,在一定的环境当中,家长有必要采取合理的指导,对于患儿的父母,应该说明这种病情的性质,父母不能够出现非常恐慌的心理,这样就可以消除因为父母过分的紧张,从而加强孩子病情的发病。
  针对孩子患有抽动症疾病时,家长应该注意合理安排孩子的生活,学习,让孩子减少过于紧张的心情,合理的安排,多发抽动症的患儿日常生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小孩子出现抽动症之后,身体会出现一些异常的情况,四肢不自主的抽动,对孩子生活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家长要让孩子配合医生的治疗措施,心理因素也是不可以忽视的,否则影响孩子以后的学习。
  在平时要多注意孩子是否有好动或多动的症状,如果发现孩子活动异常,就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治疗。一般治疗孩子多动症现象时,主要靠教育行为就可以纠正,每天让孩子坚持安静的做点事情,不管是学习还是什么都可以。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专心。

相关推荐

小儿抽动症会不会引起暴力倾向
小儿抽动症一般不会引起暴力倾向,甚至很多的概念就弄混了。因为另外一个病,小孩常见的脑功能障碍疾病就是多动症,这种多动症,往往有的孩子伴有暴力倾向,而抽动症不伴有暴力倾向,可能是混淆了这两个疾病。因为抽动症主要表现出来是肌群不自主的运动,比如最常见的是眨眼睛、挤鼻子、弄眼,再严重会出现喉结的不自主运动,嗓子会发声。甚至再严重会伴有肢体的抽动,比如肩胛骨的抽动,甚至伴有语言的障碍,会出现骂人,骂人也不是自主地控制,所以以前又叫抽动秽语综合征。由于这个疾病的名称有一定的歧视性,所以把秽语去掉了,目前改成叫抽动症,所以抽动症的孩子一般没有暴力倾向。
语音时长 01:04

2021-06-25

80613次收听

儿童抽动症可以治好吗
儿童抽动症,一般来说愈后还是良好的,大部分都预后良好。抽动症通过治疗也是有很多孩子效果是明显的。一般从临床来看,用中药治疗的孩子大部分效果都很好,只是有一些孩子病情可能会有些反复。病情反复也可能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比如最近考试、或者家里要求严格、挨打、家里又出现了吵架,或者学校里边叫家长叫老师,这些可能会触发孩子的情绪波动,引起病情反复,但是总体治疗效果都是不错的。大部分孩子在治疗后都是慢慢地趋向稳定的。所以说抽动障碍大部分是可以治好的,有少一部分病情可能会迁延,可能会引起一些难治的情况,尤其是发病年龄偏大的,比如12岁以后发病,尤其是18岁以后发病,这种治疗就相对可能要困难一些。
语音时长 01:15

2020-03-09

59826次收听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怎么回事
一般临床上不叫多发性抽动障碍,只有抽动障碍,但是临床上有些孩子的抽动部位可能是多个部位,所以家长可能认为是多发抽动。其实是抽动本身有一个部位或者是多个部位,而且多个部位的抽动,今天可能是表现在头面部,可能过几天又表现在肢体或者身体,有的就是肚子在不自主地鼓动,有的是耳朵在不断在鼓动,在煽动耳朵。所以家长认为的多发性抽动其实就是指小孩在临床上抽动的部位可能是多主肌肉群的抽动,也属于抽动障碍的一种,只是表现形式不一样,是多个部位,甚至还有些小孩表现为伴有发声,嗓子、鼻子发出声音,甚至有骂人、说脏话,所以以前这个病叫抽动秽语,秽是污秽的秽,就叫抽动秽语综合征。在学校里,老师老认为这种孩子淘气,然后把他孤立在同学中间坐,孤立他,甚至是站到黑板前面让全班同学看着他,所以经过这些刺激以后孩子性格大变,甚至抽动地更多动,所以挨打不少,在学校里边的自信心扫地。所以,现在在诊断后,都会跟家长要建议,要去跟老师尤其是班主任、体育老师沟通,要不然孩子上体育课的时候,没站样坐没坐样,身体老在抖,所以有时候年轻体育老师过去就踹一脚,孩子也很委屈。所以这种病所谓的多发的抽动,就是指多组肌群的不自主的抽动,所以也属于抽动障碍的一种。
语音时长 02:30

2020-03-09

50423次收听

孩子出现抽动症时应该怎么办
孩子如果出现了抽动障碍症状的时候,家长往往带孩子先去看眼科,看耳鼻喉科,因为是眼睛有炎症、结膜炎或者过敏性眼睑炎,然后去看鼻子,过敏性鼻炎,就从这些方面入手,治疗一段效果不好,慢慢才转到儿科来。这种病人一旦确诊以后要尽早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一方面是治病,一方面是治心。这个心是指心理方面,所以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去儿童心理门诊做一次咨询,做一个耶鲁评分,会把抽动症会定一个轻、中、重度,然后根据孩子的情况来治疗。在治疗之前也会针对孩子的情况,做一些相关的检查,排除有没有其他的疾病,比如癫痫、过敏性疾病、风湿感染或链球菌感染以后引起的舞蹈病,如果这些都排除了以后,就进行下一步的治疗。可以中药治疗也可以西药治疗。有时候比较顽固、病情比较反复的,也可以中西结合治疗。一般来说比较轻的话,中药治疗效果就好。如果有一些病人症状很单一、很简单,可以先做心理辅导,家长也要做培训,家长要控制自己的情绪,然后调整自己对孩子的要求和期望,有的家长对孩子期望和要求比较高,那么就要正确的看待孩子能不能达到自己的要求,如果说期望太高了,可能要放松一点。另外,对孩子不要报太多的班,明明这孩子不是一个喜欢练琴的孩子,别逼着孩子练琴,你可以去诱导他做些他该做的事情,比如家长知道这孩子很爱玩,那就陪孩子玩,比如去滑滑板,让他的四肢运动比较协调,然后陪着孩子拼拼图,装一个坦克,弄个飞机,这种动手让孩子的心神有一个注意力集中,而不是孩子想玩,家长自己在玩手机,然后孩子很茫然,想要家长陪的时候,家长忽悠一下子赶走了,这样孩子没有一个目标,他也玩不起来,或者是很失望,因为老逼着孩子写作业这些方面也要做一个调试。另外就是家庭关系,很多是家里的父母闹离婚,或者是婆媳不和,或者在学校里同学和同学之间的一些矛盾,可能会加重抽动障碍,所以治疗是多方面的,要多管齐下。临床上用药物治疗挺好的,但是孩子可能在学校里跟老师或同学发生矛盾以后,病情有所加重,所以要跟老师尽量的沟通,家长们也要制定一个方案。还有很多家长对孩子得这个病以后很忌讳,不愿意说,老想藏着掖着,担心别人说自己家孩子有什么问题,其实不必要有这样的担心。我们国家对心理或者身心这方面的问题,一说到神经和精神方面的病,立马就想到的是精神病,所以老去掩盖,越掩盖越不敢说,所以对孩子的保护就相对越加的缺乏,所以家长要重视这一方面,要面对这种情况,然后配合医生治疗。
语音时长 04:20

2020-03-09

53002次收听

02:33
什么是小儿抽动症
小儿抽动秽语综合症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的疾病,又称多发性抽动症,是指儿童以不自主的、突然的多发性抽动及在抽动的同时伴有暴发性发声和秽语为主要表现的抽动障碍。发病部位多表现在头面部,出现眼睛眨动、嘟嘴、耸鼻子等,也会出现摇肩或多部位同时抽动。一般5到8岁的学龄前期和学龄期的儿童和青少年为主要发病人群,有些患儿3岁左右就开始出现症状。诊断时要排除其他疾病,如咽炎、过敏、过敏性鼻炎等疾病引起抽动症状。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在临床上属于神经和精神方面发育异常,也属于身心疾病的范围。
02:54
儿童抽动症是怎么引起的
儿童抽动症可能病毒感染、遗传、过敏、大脑的发育不同步,或者大脑神经递质的传递引起。中医从古至今还没有一个儿童抽动障碍的理论,但中医认为儿童抽动障碍是身体的多部位或者一个部位的抽动,往往伴有注意力不集中或睡眠不好,因此中医认为儿童抽动症与心和肝有最主要的关系,治疗往往从清心宁神、养肝、熄风或者是柔肝来入手。中医认为抽动、动摇的症状与风有关系,肝主风,所以中医一般从肝入手治疗,清肝或者是熄风,然后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从心的方面入手,益气养心。
03:19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是怎么回事
小儿抽动秽语综合症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的疾病,又称多发性抽动症,是指儿童以不自主的、突然的多发性抽动及在抽动的同时伴有暴发性发声和秽语为主要表现的抽动障碍。发病部位多表现在头面部,出现眼睛眨动、嘟嘴、耸鼻子等,也会出现摇肩或多部位同时抽动。儿童抽动障碍受患儿自身以及周围的社会、学校和家庭环境影响,比如孩子在学校受到老师的批评或差别对待后,性格大变,抽动症状可能会加重。因此,治疗时家长及学校也应提高重视,配合医生治疗。多发的抽动是指多组肌群的不自主的抽动,属于抽动障碍的一种。
02:46
小孩抽动怎么办
如果小孩出现抽动障碍以后,家长不能随便根据网上的知识进行判断,如果怀疑孩子是抽动障碍症的话,最好是带宝宝来医院,让医生来甄别,排除一些其他的可能引起抽动的病以后,才能考虑抽动障碍。一旦孩子得了抽动症,家长也不要紧张,它不会引起生命危险,只是孩子的行为和心理会受到一些影响。不过有些有抽动障碍的孩子还会有一些伴发病,所以医生也要根据孩子的共患病的情况来做一些针对治疗。一般来说,孩子如果说抽动的症状比较轻,一般可以做一些心理调适,如果说愿意治疗的话,可以先尝试吃药。如果说比较重的话,还是建议孩子去做一个儿童心理咨询,然后多管齐下。
如何区别抽动症和多动症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在我国称为多动症,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类心理障碍,表现为与同龄儿童相比,具有明显的、持续的注意力不集中,以活动过度、任性、冲动和学习困难,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心理行为障碍。而抽动症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全身肌肉的运动性的抽动,以及喉部发声抽动。部分抽动症患者,可能伴发多动症。对抽动障碍患者而言,多动症症状,常出现在抽动之前,较抽动症的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早2~3年,并且在重度的抽动患者中,较常见,多动症状也可以,抽动障碍的抽动症状相伴出现,导致学习困难和人际关系不良。多动症的症状,可在抽动之前,也可以出现与抽动障碍、抽动症状相伴出现。一旦出现多动症状,那么家长应该警惕,是否会发生抽动,应该去专科医院就诊,及时的给予治疗,可以避免抽动的发生。多动的患儿,家长不需要过度的焦虑。一般来说,有专业的药物治疗,是可以得到缓解和治愈的,发生多动症状,家长不要过度的责备患儿,要从心理上,各方面进行鼓励和安慰,及时上医院就诊,得到药物的治疗,可以缓解症状。
语音时长 02:03

2019-12-20

65446次收听

02:54
小儿抽动症会复发吗
小儿抽动症会复发的,但只要及时控制,可以很快康复,所以家长不用过度焦虑。医学上根据发病年龄、临床表现、是否伴有发声抽动,可分为短暂性抽动障碍、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抽动秽语综合征三种临床类型。不同临床类型的抽动症,愈后是不一样的,短暂性的抽动障碍,愈后是良好的,症状在短期内,逐渐减轻或者消失。慢性的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的症状迁延,但对学习、生活、社会适应能力影响不大。抽动秽语综合征,愈后较差,需要去专科医院就诊,服用药物,才能控制症状。一般停止治疗,症状可能会复发,再次用药,可能会再度减轻症状。建议患儿保证睡眠,注意休息,避免给患儿过大的学习压力,提出不可实现的目标。
儿童抽动症用什么药
儿童抽动症可供药物的选择有很多,其中最为常用也是最为有效的方法是硫必利、可乐定。硫必利属于处方类的药物具有一定副作用,所以在应用时需要听取医生的建议,而可乐定其一进行有很多种,最为常用的是可乐定贴片,通过皮肤贴敷之后透皮吸收,副作用较小,这两种药物各有优势也各有弊端。
儿童抽动症吃什么药
目前临床中对抽动症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最常用的药物是氟哌啶醇。若症状较轻,可以服用硫必利,又称泰必利;还可以服用安定类药物,如地西泮或硝西泮。除药物治疗外,心理疏导也很重要,在某种程度上比药物治疗还重要。经过药物治疗,若患儿症状仍然得不到缓解,可以采取外科手术治疗。
儿童抽动症有哪些症状表现
儿童抽动症也叫多动症,主要的症状就是出现抽动样的动作,秽语的症状,治疗方式是通过修复神经治疗,也可以利用生物蛋白修复人体大脑内的神经功能,从而让人体的神经恢复到正常的分泌功能。儿童抽动症有很大的危害,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抽动症的症状表现异于常人的情况,病情加重的话,会从一些比较不明显的症状,演变成为更为严重的表现,一定要积极治疗,控制病情。
小儿抽动症会复发吗
现在有很多孩子都患上了儿童抽动症这种病症,而因为这种病症的出现是多种因素刺激所导致的,所以该疾病本身存在着复发的可能性。一般来说,在痊愈以后,如果孩子的身体再度受到各种因素刺激的话就会导致抽动症的出现。而目前对于抽动症复发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疗法以及全身松弛疗法等。
儿童抽动症的表现和治疗
抽动症好发于5-8岁儿童,以不自主的、无目的性、重复、快速地挤眉弄眼、努嘴、吸鼻、伸舌,甚至扭脖子、鼓肚子、耸肩、甩胳膊、蹦跳,或伴有嗓子发声、骂人为主要的临床表现,上述症状在一个患儿身上只会出现一两项,症状时轻时重。根据抽动部位分为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根据复杂程度分为简单抽动和复杂抽动。在应激、兴奋、疲劳或疾病等时候均可加重抽动症状,该病病程很难预测,多数孩子在成年早期症状会自发减少或消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