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痔疮手术大便失禁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19-11-0656490次浏览

痔疮手术后大便失禁,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一般出现在比较严重的痔疮手术,同时伴有复杂肛瘘等情况。主要原因是因为手术时,损伤了肛门括约肌,收缩肛门是控制大便的一个主要的肌肉,当受损伤时,就会造成术后大便失禁。

痔疮是困扰着很多人的一个问题,一般痔疮都是通过手术治疗,手术都是有风险的,痔疮手术也是一样,它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而大便失禁就是其中的一种,痔疮手术后大便失禁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情况,那么导致此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进行具体的介绍。
  人体主要通过括约肌控制排便,肛周皮肤的一些感受器也可以反馈信息来控制大便排出。大便失禁主要是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功能性失禁,另一种是感觉性失禁,前者一般是因为手术的时候将人体的括约肌损伤到了,这样便会引起肛门失禁,无法排便。如果手术切除的肛周皮肤过多或瘢痕增生较明显,就会引起感觉性失禁,患者会发现肛门总有一些异物流出,但是一点感觉都没有。
  一般来说,在正规医院做的痔疮手术不会出现大便失禁症状,倘若因为手术损伤了肛管的括约肌或是肛尾韧带使肛管移位而出现肛门失禁或不完全失禁,亦可手术修补,一般的痔疮手术时间半小时左右,正规医院需住院治疗,但根据病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大多半月左右可恢复,术后养长了良好的排便习惯,饮食习惯多不易复发。
  一般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局部肌肉力量增强,实际情况会明显缓解,患者可能是由于痔疮比较严重,手术创面比较大,所以导致影响到大便功能,不过首先要确定是否为大便失禁,一般肛门术后肛门还没有完全恢复,前两天大便不正常建议先不用担心,可以先观察,如果七天以后还出现类似的情况才考虑是大便失禁,因为术后一般都有类似的情况,是由于肛门括约肌没有完全恢复的原因,另外最好再加些高锰酸钾泡洗肛门同时避免饮酒和吃辛辣食物。

相关推荐

老年人大小便失禁用什么药
老年人大小便失禁,具体用药主要根据病因来决定。在临床上引起老年人大小便失禁的原因有很多,如果是由于脑部损伤以及脊髓损伤所引起,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营养脑部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配合进行肛门括约肌的锻炼,缓解大小便失禁。如果是由于患者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类药物导致的肠道菌群失调,从而引发的大小便失禁,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进行改善。如果是由于肠道疾病所引起的大小便失禁,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抗生素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因此具体的用药需要患者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明确判断后对症使用。
语音时长 01:13

2021-05-28

68588次收听

大便频繁是癌症吗
大便频繁不一定是癌症。大便频繁可因慢性结肠炎引起,也可因肠癌引起,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明确病因后积极治疗。
儿童大便失禁挂什么科
儿童大便失禁可到肛肠科就诊。儿童大便失禁多为功能性大便失禁,可通过行为管理、饮食调理等进行改善,对于因疾病原因引起的大便失禁,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大便失禁治疗方法
在临床上,大便失禁,因为排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受自主神经控制,在临床上引起大便失禁的原因主要包括直肠肛管局部的炎症性疾病,或者是因为肛门括约肌受到损伤所引起的症状,一般表现为排便不受自主神经控制。无论何时何地可以大便,大便不自主的通过肛门流出。根据其不同的病因,通常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一般来说,首先通过饮食基础了解,基础治疗。主要针对肛管炎症性的疾病。通常提倡高纤维素食物,避免进食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使大便成形。必要时可以口服抗生素等药物治疗。第二,可以进行提肛运动。以促进肛门括约肌的收缩功能得到加强。甚至目前治疗。有学者提出采用电生理的方法治疗,也就是增强。肛门括约肌的收缩,或者采用中医中药的方法,增强肛门括约肌的收缩性,从而治疗肛门失禁的作用。
语音时长 01:43

2020-03-31

51448次收听

大便失禁治疗方法
大便失禁就是临床所称的肛门失禁。治疗方法应该根据不同的发病原因来治疗,如果是由于脊髓肿瘤引起的肛门失禁,应治疗脑或脊髓肿瘤。如果是因马尾神经损伤引起的大便失禁,首先需治疗恢复马尾神经功能。如果是由于肛门括约肌的损伤引起的大便失禁,可采取手术修复括约肌或者重建括约肌的方法,来恢复肛门括约肌的功能。日常可以嘱患者进行提肛锻炼,增强括约肌的功能。对于神经性的肛门失禁者,可采用渐刺激的方法以及传统中医上的针灸疗法。肛门失禁的手术治疗,主要是适用于肛门括约肌的损伤,以及先天性的高位肛门闭锁术后的肛门失禁。在手术当中应该注意把握相应的适应症和相关的准备。
语音时长 01:43

2020-03-20

61068次收听

02:53
出生半个月的宝宝一天拉几次大便
不同的喂养方式,导致孩子的大便次数有所不同。纯母乳喂养,孩子大便次数较多,每天5-7次,有些孩子吃一次奶排一次便,只要体重正常增长,孩子无异常表现,属于正常情况。纯配方奶喂养,孩子大便次数较少,每天可能2-3次,或1-2次。混合喂养要分析母乳多还是配方奶多,母乳多则大便次数较多,配方奶多则大便次数较少。也有些孩子大便次数更少,1-2天才有一次大便,但孩子的状态很好,吃奶正常,排便前无明显哭闹和腹胀,仍属于正常状态。如果孩子出现长时间排气不排便,有明显不适症状,吃奶呕吐、体重增加异常,明显腹胀,排便前哭闹等情况,很可能孩子的肠道功能出现异常,需要到医院进行检查。
02:48
出生5天的宝宝一天大便几次正常
出生5天的宝宝在前2-3天内,已经将胎便排完,随着母乳喂养的开始,能够正常排泄新生儿便,正常是黄色糊状便,每天3-5次左右。如果母乳量不够充分,孩子排便次数相对减少一些。混合喂养或纯配方奶喂养的孩子,相对母乳来说,大便次数少一些,大概每天2-3次,也可能更少。只要孩子大便性状正常,便前无哭闹、吃奶没有异常,就属于正常情况。除了观察孩子大便次数,要把重点放在大便性状上。如果孩子的大便颜色异常,比如偏黑、偏深绿色、白便等,这些都属于异常情况,要予以高度重视。总而言之,孩子吃奶状态好,排便时很舒适,无哭闹等异常情况,那么孩子大便次数多或者少,都属于正常情况。
03:00
新生儿黄疸妈妈吃什么降的快
新生儿在出生5-7天出现黄疸,两周之内都能够下降到正常。一般来说,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孩子,妈妈正常饮食就可以了,基本不会影响到孩子的黄疸的升降。如果是病理性黄疸,或者妈妈本身有疾病,应进行治疗或干预。比如母乳有巨细胞病毒感染、CMV感染,新生儿吃母乳后就会产生黄疸,需要进行相应治疗,并且停止母乳喂养。如果妈妈没有疾病,孩子出现疾病状态,比如腹泻,此时妈妈的食物需要禁食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过高的食物。还有一些孩子有感染情况,应增加高热卡,尽量补充全面的营养,这对黄疸的治疗及辅助治疗,有积极的作用。总的来说,母乳喂养对孩子的黄疸有一定好处,如果是母乳性黄疸,需要进行控制。
02:51
新生儿一个月拉绿色大便正常吗
新生儿一个月拉绿色大便正不正常,要根据孩子的饮食、大便颜色、次数、孩子整体状态进行分析。如果大便次数没有改变,颜色是浅绿色,可能因为母亲喂养的形式,和饮食中酸性食物偏多导致的。因为偏酸性的饮食可能导致胆红素氧化,导致大便出现浅绿色。如果大便次数增加,颜色比较重,属于深绿色,要考虑是疾病状态。比如肠炎、肠道功能紊乱时,会产生黄绿便;孩子因感染需要服用抗生素,导致肠道益生菌紊乱,也会出现绿色便,只要改善肠道菌群就能恢复;另外,出现绿色大便后,还要观察孩子有没有哭闹、不适,吃奶情况是否正常,体温、精神状态如何,如果出现明显异常,应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02:53
新生儿第一次大便什么时候
新生儿第一次大便叫胎便,应该在出生8-12小时内排出。胎便形成的原因是,胎儿在妈妈的子宫内吞咽了羊水,或者其他的一些混合物,出生后排出体外。胎便呈黄绿色或黑绿色状态,一天排2-3次比较正常。母乳早期喂养,会促进新生儿肠道蠕动,也会让胎便排出比较快,一般不会超过24小时。也有时候,妈妈喂奶或下奶较晚,新生儿吃的不够,胎便较慢一些,大约在16、18个小时左右排出。如果24小时仍没有排出胎便,需要做进一步检查,新生儿可能存在肠道畸形的问题,或是肠道闭锁、肛门闭锁,或其他肠道疾病。总之,对于刚出生的新生儿,一定要关注第一次大便情况,有问题必须及时请专业医生进行判定,而不是家长自行处理。
大便失禁是怎么回事
大便失禁就是指粪便及气体不能控制,不知不觉的流出肛门外。大便失禁也叫肛门失禁。它不包括腹泻时偶尔的肛门失控,大便流出肛门外,也不包括肛管直肠炎症时的大便次数增多及粘液流出。病因是先天性发育畸形如泄殖腔畸形、先天性痴呆、脑脊膜膨出、多发性硬皮病等均可发生大便失禁。
大便失禁是什么原因
大便失禁属于比较罕见的病症,而该病症对于患者的精神以及身体上的危害是很大的,所以大家要从病因下手及早的进行治疗或者是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比较常见的原因有肛门先天性发育、畸形外伤、以及肛管直肠疾病等。
女性小便失禁怎么治疗
女性小便失禁可以采用4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分别是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运动治疗以及针灸治疗。其中药物治疗、运动治疗以及针灸治疗适合于症状较轻的小便失禁,严重患者必须要进行手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