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怎样排湿气和寒气

发布时间:2019-11-1466528次浏览

湿气重和寒气重在生活中是比较多见的,大家应该要注意选择正确的方法来应对,比如可以通过吃一些祛寒排湿的食物来进行应对,其次可以通过刮痧拔火罐和按摩的方法来进行处理。当然在睡觉之前用生姜热水泡脚也是一个不错的应对方式。

现在的年轻人都非常注重养生,50多岁60岁的女性也非常的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情况,医疗美容院当中开设了多种养生项目,其中排湿气和排寒气是非常受人喜欢的养生项目,但是怎样排湿气和寒气?想要知道这方面信息的可以看看下面的内容,相信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1、食物
  有的人身体内有比较多的寒气和湿气,那么可以着重的安排一些具有排寒排湿功效的食物,比如在炒菜的过程中可以放入老姜和大蒜。红豆薏米粥也是可以排寒排湿的食物,薏米可以立肠胃和祛湿健脾,也可以搭配莲子和桂圆一起使用,在排寒排身上的效果会更加的显著。当然需要坚持使用才能够发挥出比较明显的功效,所以大家还是要多了解多坚持这方面的工作。
  2、物理方法
  生活中有一些物理方法在排寒排湿上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比较常见的有刮痧或者拔火罐,当然这些方法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否则有可能会出现肌肤受伤严重的情况。按摩对应的穴位也能够起到排寒排湿的功效,比如小腿上有承山穴和三阴穴。
  3、泡脚
  大多数人只有在寒冷的冬天才有泡脚的习惯,其实泡脚应该每一天都坚持下去,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可以改善睡眠的质量,在排行排序上的效果也比较好。大家可以提前在泡脚水里面特别加入生姜,然后大概需要泡脚15分钟到20分钟,当然也可以适当的对脚底进行按摩,能够促进血液的循环,对排寒排湿的帮助也非常大。
  湿气重和寒气重可能会引起很多健康上的问题,大家应该要注意选择用正确的方法来进行改善,同时也应该要做好一些相关的护理措施,从而让这方面的情况能快速的好转,预防一些健康问题的产生。

相关推荐

中医纳差的辨症分型有什么
中医纳差有饮食停滞、身体或脾胃虚弱、肝火犯胃等不同原因引起的分型。饮食停滞和身体、脾胃虚弱都可以引起纳差,饮食停滞多见于小儿,如吃得太多,吃多了就停食了,就容易导致纳差,不想吃饭,但是更常见的是脾胃虚弱,脾胃虚弱有很多原因,比如说手术以后伤了脾胃也可以引起纳差。还有肝火犯胃也可引起纳差,比如特别着急上火时就没有食欲,高兴时食欲就比较旺盛,中医认为叫肝火犯胃引起的纳差。这几型纳差服用中药效果还是不错的,都可以改善纳差的症状,常用的治疗纳差的方药焦三仙,就是焦神曲、焦山楂、焦麦芽,还有炒谷芽、鸡内金等。
语音时长 01:06

2021-12-30

56265次收听

虚胖容易减肥吗
虚胖的人在医生的指导下是可以达到减肥效果的。从中医角度讲,肥胖的发生主要与脾的功能的相关,与肾虚关系也很密切,与心肺的功能失调及肝失疏泄也是有关系的,因此,肥胖是由一系列复杂的病因引起,并不是单一的虚或者实可以解释的。通常来说,肥胖的人群多伴有脾肾气虚,或者兼有心肺气虚,同时伴有胃热、痰湿、气郁、瘀血、水湿等,所以虚胖属于本虚标志性的疾病,也就是虽然病根在脾肾亏虚,但是必然也有痰饮、水湿、气滞,血瘀等等,这些与虚症相反的实症伴随发生,因此,虚胖的人也并不能一味的补虚,还需要在补虚的同时,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病因,采取清热,除湿,行气,活血等治疗方法。虚胖的患者还需要适当运动,合理饮食,劳逸适度,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和治疗,才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快速减肥的目的也是可以实现的。
语音时长 01:40

2021-12-30

58032次收听

经常流汗是什么原因
流汗可能为精神紧张等生理原因,但经常流汗很可能为病理原因,在中医里属于汗证范畴,其主要原因为阴阳失衡,卫表不能固摄肌肤腠理导致。
身体忽冷忽热原因
身体忽冷忽热这种情况,也可以说是临床上比较多见,一种情况属于这种病理状态,多数有一些感染性的疾病,多是一些细菌性的感染,有一些病毒性感染也是这种情况,高烧之前就会出现怕冷四肢哆嗦、寒战,另外盖上被子以后也不能够缓解,但是寒战过后就会出现高烧,甚至高烧超过了39~40℃或者是伴有出汗,这种感染性疾病那么就会出现忽冷忽热的这种情况。另外除了细菌感染以外,一些原虫的感染,像疟疾,疟原虫的感染也会出现这种忽冷忽热就是寒战,发烧这种情况也是出现,除了一些感染性疾病以外,我们身体的激素水平的失衡,这种情况也会出现忽冷忽热的情况,尤其是女性的朋友在更年期的时候,出现了一些更年期的综合征,也会出现这种身体的忽冷忽热,既怕冷又怕热的这种情况,也会经常出现。临床上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植物神经功能的紊乱,用中医的说法就是营卫不和、营卫失调,于是循行在我们机表的营气,营是经营的营,营气和卫气,卫是保卫的卫,营卫气、营气和卫气的功能失调了,那么身体的也会出现,忽冷忽热的这种情况。
语音时长 02:00

2021-07-09

98357次收听

02:18
体内湿气重的表现
六淫邪气包括风、寒、暑、湿、燥、火,湿气也是一种邪气,属于其中的一种。湿气重会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具体可能会出现头沉头蒙、没有精神、容易疲劳、起床困难,身上和手上会起一些水泡或者臂部手部出现湿疹,也会出现食欲不振吃不下饭的情况,大便黏腻,口气较重等等这些,都可以归为湿气重。当身体里的湿气影响到健康时,就需要祛除湿气了。薏米是一种常见的可以祛湿的食物,也是一种中药,湿气重的时候可以多吃一些薏米。其次要加强体育锻炼,现代的大多数人都缺乏锻炼,要养成每天锻炼的好习惯,适当的运动有利于祛除体内的湿气。
02:14
免疫力低吃什么
免疫力低下可以服用一些提高免疫力的药物,或者食物。药物主要可以选择提高白细胞的药物,增加身体的抵抗力,减少细菌、病毒、真菌等,这些致病病原的感染性疾病几率的发生。其次是对于这个气血亏虚的人群,我们可以服用一些补益气血的药物。人的气血重生,抗病能力自然也就增强。最后还可以服用一些增强脾胃功能的药物,减少胃肠道疾病的发生。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如果脾胃功能都是正常的,那么这个对身体来说,吸收消化功能就会进一步增强,那么如果反之就会影响免疫功能,尽量选一些有改善功能和补益脾胃,补益气血的食材。
什么药治胃疼
胃疼需要使用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引起胃疼原因很多,如果胃疼由天气、情绪的变化,以及摄入不合适食物引起,这时应该先把天气、情绪、饮食等干扰因素去除掉。如果患者经常出现胃疼,就需药物干预。在临床中,胃疼包括急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以及消化不良这些常见疾病,要针对疾病去采用药物治疗。一、可以选用奥美拉唑,这种制酸药可以帮助控制胃酸的分泌,能有效地缓解胃疼的症状。二、如果胃疼的症状不是很严重,可以用黏膜保护剂,比如硫糖铝之类的药物,能够阻止外源性食物对胃造成不好的影响。在日常生活出现胃疼,要注意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以引起胃炎。除缓解胃疼以外,最好通过药物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根除后能够缓解胃内的炎症,也能杜绝复发。胃疼的药物治疗中,要选择合适的药物,不能够根据经验去选择;其次,胃疼患者要去医院做胃镜检查,胃镜的检查能够明确胃疼是属于哪种性质的疼痛,以及严重程度,不能只靠药物去缓解疼痛,这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会导致胃疼逐渐加重,甚至出现严重的疾病。
语音时长 02:01

2019-07-12

55935次收听

吃中药不能吃什么
在吃中药期间,会有很多的注意的,比如在喝药时鱼、虾、蟹这是不能吃的,它会引起过敏,还会发散药性。也不能喝茶,会降低药效。不能吃辛辣的食物,会影响药效的吸收,糯米、豆类不容易消化,芒果会引起过敏,喝中药时就不要吃这些食物。
01:31
肾阴虚的症状
肾阴虚主要的症状包括腰膝酸软、腰背疼痛,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阴虚火旺等表现。肾阴虚前提是阴虚,阴虚除人体的阴精不足、口干的表现之外,还会出现阴虚伴有火旺的表现,例如潮热盗汗这样的表现,女子可能出现经少或闭经,或崩漏,男子可能出现早泄这种表现,整个的肾阴虚在舌苔上和脉相上表现为舌小舌红,脉细数等肾阴虚症。肾阴虚是肾虚当中的常见类型,指肾脏阴液不足之证,又称肾水不足或真阴不足。
吃石斛有什么好处
石斛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无论是泡水喝还是和其他的药材配伍煎服,对身体健康大有益处。经常吃石斛可以增强免疫力,补脾健胃,护肝利胆,降血脂,降血糖,抗肿瘤,明目等,所以身体虚弱,高血糖、高血脂、癌症患者都可以适当的多吃一些石斛。
北沙参的副作用
北沙参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滋阴中药,它能解热镇咳,祛痰平喘,抗溃疡,养阴清肺,防癌抗癌,但是服用不当也可能会引起肺气虚弱,脾虚便溏等副作用,所以服用北沙参是一定要遵医嘱,自己不可以盲目用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车前子的功效与作用
在生活中大家经常会发生的病痛就是:感冒和咳嗽。尤其是在冬天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感冒,并且严重的时候就会传染到家里人。这个时候问那些老中医,就会让大家食用一些车前子,慢慢调理一下就会好的。那么大家都知道车前子的功效与作用吗?
寒性体质怎么调理
对于寒性体质人群的调理,中医原则为寒者热之。第一、冬天注重关键部位的保暖,比如腰腹部、头、脚、颈部等;第二、夏天要避免室内空调温度过低,避免对人体吹;第三、生冷食物应少吃;第四、少吃寒凉药,比如含牛黄类的药物。
语音时长 03:00

2018-04-26

54646次收听

03:13
什么是气虚体质
气虚体质是人体体质的一个方面,主要表现为:一、动力不足,经常会比别人要更容易感觉到累;二、推动能力不足,出现低血压,会头晕;三、温煦能力不足,手脚凉,容易怕冷;四、防御能力不足,容易被传染感冒或肠胃不适。
03:23
什么是寒性体质
寒性体质人群主要表现为怕冷或体冷,往往会伴有肌肉关节的疼痛、胃肠道的问题等。寒性体质的女性会有月经疼痛或者生育方面的问题,寒性体质的老年人会伴有关节问题。所以,寒性体质人群应注意保暖,避免寒邪入体,及时进行干预。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