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秋季养生吃什么

发布时间:2019-11-2958591次浏览

秋季养生,首先可以吃一些具有滋润呼吸道以及润肠润肺功效的蜂蜜;其次,可以吃一些蛋白质以及维生素含量非常丰富的杏仁;再者,可以吃一些可以治疗脾虚水肿以及小便不利的红豆;最后,还有清热降火的梨子以及滋养调气的花生等等。

如今,随着天气不断转凉,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已经进入了秋季,这个时候,往往也是最适合养生的季节。需要知道的是,倘若患者在这个季节养生做得好了,那么对于随之而来的冬季所遇到的困难是有好处的。下面了解一下秋季养生吃什么。
  1、蜂蜜
  蜂蜜有润肠、润肺功效,中药里的枇杷膏、药丸等也几乎采用蜂蜜制剂。由于肺与大肠相表里,许多与呼吸道相关的病症会导致肠胃问题,而蜂蜜既可滋润呼吸道,又能帮助排便,被视为是秋天最佳的养生食材。
  2、杏仁
  秋天易于被秋燥耗伤津液,引发口干舌燥,咽喉疼痛。杏仁有三大功效:润肺,清积食,散滞。杏仁富含蛋白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具有润肺、止咳、滑肠等功效,对干咳无痰、肺虚久咳等症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红豆
  红豆药用可以清热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肿、通气除烦,可治疗小便不利、脾虚水肿、脚气病等。进补需先调理脾胃,调理脾胃须侧重于清热、利湿、健脾,而红小豆正好有上述功效,可使体内的湿热之邪及时排出,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同时红小豆还具有很好的补血作用,可以为秋冬进补奠定基础。
  4、梨子
  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养血生肌、润肺去燥等功能,最适宜于冬春季节发热和有内热的病人食用。尤其对肺热咳嗽、小儿风热、咽干喉痛,大便燥结症较为适宜。
  5、花生
  花生性平,味甘,入脾、肺经。可以醒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调气、清咽止咳。主治营养不良、食少体弱、燥咳少痰、咯血、皮肤紫斑、产妇乳少及大便燥结等病症。生红衣能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促进血小板新生,可治疗血小板减少和防治出血性疾病;花生壳有降低血压、调整胆固醇的作用。

相关推荐

03:09
一吃饭就出汗怎么回事
中医的胃、脾、大肠、小肠,按照六经辨证属于阳明经,阳明经是一种多气多血的脏腑,或者是脏腑的联合,一吃饭之后骤然补充气血,阳明的气血就更加旺盛了,会出现出汗的现象。出汗的目的就是一种生理的反射,通过出汗来散发热量,使体温不能超过正常的体温,不能出现异常升高的情况,是一种身体的自我保护机制,是先天性的,比较多见。另外是后天形成的,在吃饭时,头部和面部汗出的直往下流是比较多见的。另外从体质上来说,属于肌肉比较发达、充实,身体体格比较健壮。
沙棘排毒几天排一次好
根据自身情况来进行沙棘排毒。两三天一次或者一周一次都可以,沙棘排毒大约需要一周一次就可以,在排毒期间要记得不能乱用药,保健品也不能乱吃,如果有需要服用药物或是保健品,应该遵医生的建议进行,这样更加的安全。
气滞血瘀的症状
气滞血瘀的症状会出现胸胁胀闷、走窜疼痛、急躁易怒、刺痛拒按。妇女可见月经闭止或痛经,经色紫暗有块;舌质紫暗或见瘀斑,脉涩。本证以情志不舒,同时伴有胸胁胀闷、刺痛,女子月经不调为诊断的要点。气滞血瘀证,是气机郁滞而致的血行瘀阻所出现的证候,多由情志不舒,或外邪侵袭所引起的肝气久郁不解所致。肝主疏泄而藏血,具有条达气机,调节情志的功能,情志不遂或外邪侵袭肝脉则肝气郁滞,故情绪抑郁或急躁,走窜疼痛;气为血帅,肝郁气滞,日久不解,必致瘀血内停。
语音时长 01:44

2019-10-14

62303次收听

肠胃不好怎么调理
从生活作息上做起,一天三顿要定时定量,给自己设定一个时间表,严格的遵守,少吃多餐。如果还没到正常的时间,可以补充一些食物,但不宜过多。一定要记住,这不是正餐,正餐还是要按正常的来吃。食物以软、松为主,一些比较坚韧、爽口的东西不宜多吃,因为这些东西最难以消化。汤最好是饭前喝,饭后喝也会增加消化困难。在吃饭的时候就更加的需要细嚼慢咽,这个其实是非常的重要。胃的脾性喜燥恶寒,因而冷饮和雪糕也必须要戒掉,食物以温热为佳。
语音时长 01:38

2019-10-14

57061次收听

痰湿体质的症状
痰湿体质症状为体形肥胖,腹部肥满,胸闷,痰多,容易困倦,喜食肥甘醇酒,舌体肥大,舌苔白腻,饮食不节、年老久病、缺乏运动而发病。发病倾向为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对梅雨以及湿重环境的适应力差,应以燥湿化痰为治疗大法,平时注意调护改善痰湿体质。痰湿体质是指当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易引起气血津液运化失调,水湿停聚,聚湿成痰而成痰湿内蕴表现。
语音时长 01:38

2019-10-14

55109次收听

盗汗的治疗
中医认为肾主五液,入心为汗。由于房事不节,烦劳过度,亡血失精;或久病伤阴,素体阴虚,肾液不足,虚火内生,迫津外泄故潮热盗汗,虚烦少寐,头昏耳鸣,舌红少苔,脉细等。《医宗必读》云:“肾阴衰不能内营而退藏,则内伤而盗汗”。当此之时,治宜滋阴降火。“汗为心液”,若盗汗长期不止,心阴耗伤十分严重,应积极治疗。在治疗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自我的养护。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加强必要的体育锻炼,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
语音时长 01:37

2019-10-14

56223次收听

02:02
气血瘀滞是什么症状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推动血运行,血又濡养气,气运行不畅,自然血就会瘀滞不通。同样如果血虚,气也运行无力,同样会出现气滞。所以临床上气滞和血瘀同时出现,气滞血瘀之后病人经常会出现胀闷甚至疼痛,患者可能会感觉这有点不通,那有点胀闷,它不是相对固定,顺着经络可能会走窜。但是当它的位置固定后,病人的疼痛就会加重,往往是气滞合并血瘀的表现。有些病人视诊还会出现皮肤的瘀点瘀斑,皮肤爪甲的甲错,表面的气血瘀滞不通会出现失于濡养的表现,是气滞到血瘀发展程度加重的体现。
01:45
哪些中药能补阳气
补阳气的中药一般都是补肾阳的药物,补肾阳的药物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临床上常用的一些菟丝子、肉苁蓉、仙灵脾、巴戟天都是补肾阳的药物;第二,对患者来说,肾阳虚的症状多端,单味的药物难以达到补肾阳的作用,所以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等补肾助阳的中成药临床也非常多用,这些中成药因为有多种中药在补肾阳的同时还会加一些理气,还会在补肾阳的同时兼顾补肾阴,一般效果会比单纯的用补肾阳的单味药效果要好。
补中益气丸怎么样
补中益气丸的药物疗效可以说十分显着,因此患者可放心服用,而该种药物主要是具有补中益气和健脾养胃、润肠通便的功效,而如果女性出现月经紊乱一类妇科疾病症状,就也可服用补中益气丸进行调理,还可起到安胎和保胎的作用。
杜仲的作用于功效
杜仲是一种树的树皮,是比较常见的中药,杜仲皮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它是一种有价值的中草药,还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制成各种美味的药膳,在保健的作用下,杜仲皮的主要治疗作用是滋补肝肾,强壮的骨骼和肌肉,对女性有良好的安胎作用,并且具有一定的利尿作用。
气血不足怎么补最有效
气血怎么补?首先还是要分清自己是什么体质,根据个人体质对症调理才是最好的。几千年来中医学将人体体质分为阴虚体质、阳虚体质、痰湿体质等九大体质类型,每一种体质的形成原因及体质状况各有不同,那么气血不足怎么补最有效?这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下面就来看看吧!
气血不足艾灸哪里
气血不足实际就是气虚和血虚的症状,长期的气血不足肝脏功能也会受到影响的,生活中还会出现出汗,四肢冷,身体虚弱,经常会有头晕的症状等,出现这种情况是需要治疗的,否则会更加的严重,那么气血不足艾灸哪里?
女性气血不足怎么调理
女性出现气血不足的时候,要注意饮食调理,营养丰富的饮食可以补充气血。其次要适当的运动,运动可以使全身气血运行畅快、气机调畅。那么,气机调畅的情况下,食物才能化成气血滋养身体。但是运动量不宜过大,出汗不宜太多会损伤气血。另外气血不足调理的时候,可以吃一些养血的药物,比如阿胶、黄芪等,用量不用太多,就可以起到调理气血不足的作用。
语音时长 01:10

2018-03-30

60702次收听

01:40
手脚发热是怎么回事
手足心热是内热的症状,可以分实热和虚热,实热是一切郁里内热,都可以导致手心发热,如火郁、阳郁、痰郁、血郁、气郁,郁里而火不得散,就会造成手心发热。阴虚内热也会导致手足心热,常见于肾阴不足,肾阴不足手心发热,常伴有腰酸、牙齿酸软、盗汗、乏力。肺阴不足也会导致手心发热,常见颧红、口干、燥热、干咳、盗汗、便秘。心阴不足也会造成手心发热,常常伴随心悸、失眠、多梦。阴虚导致的手足心热,多见于舌质红有裂纹的人。
04:54
气血不足怎么办
气血不足分为功能性气血不足和疾病性气血不足,同时又可细分为轻型气血不足和重型气血不足。轻型气血不足可以用食疗,如党参、黄芪、太子参、山药等,重型气血不足必须用药物治疗,如枸杞、女贞子等,此外疾病性的气血不足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调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