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9-12-1260387次浏览

心肺复苏运用在心脏骤停的4分钟内,也是黄金时间,在胸外按压时要找准位置,标准位置就是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按压深度也有很高的要求,尽量不要间断。事实上少数幸运的患者可以获得生命,很少会留下后遗症,但是也有可能对脑部的损害、脏器的感染等。

其实日常生活中需要学会一些急救措施,尤其对于有需要的患者来说,对生命是否存活有很大的关系,虽然最后都要依靠专业的医学,但是还是可以帮助部分患者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最常见的急救方法就是心肺复苏,下面就介绍下,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首先在心脏骤停的4分钟内,是实施心肺复苏的黄金时间;其次胸外按压时要找准位置,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按压深度为5-6厘米,按压频率为100-200次每分钟,要持续按,按压过程中尽量不要间断,如果间断,时间不能超过5秒钟,按压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面色;另外开放气道时,要注意选择在硬质的平面上进行,人工呼吸时要注意密封罩住患者的口,每次要向病人口腔吹气1秒钟以上。
  心脏骤停的患者抢救成功的概率很低,只有少数幸运的患者可以通过心肺复苏术获得救治。短期时间内恢复的患者很少会留下后遗症,而有一些患者在后期可能会存在一些并发症。相应的并发症可能有脑部的损害,比如植物人,还有就是脏器缺血,比如肾功能损害,肾区血等。再就是脏器的感染,比如泌尿系统感染,肺部感染,肾脏感染等。心肺复苏并不是适用于所有人的,一定要根据病人的体质来进行抢救。如果想做心肺复苏必须在专业医生或者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力度和时间都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对于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有哪些的介绍就是这些,在应用时要把握住最佳时间,而且如果间断时间过长,就会影响生命,所以还是要专业一点。心肺复苏的抢救成功几率不高,但是对于部分患者来说也是拯救生命的方式,尤其是力度和时间都要控制好,是有很高的要求的。

相关推荐

cpr医学上什么意思
cpr是在医学上急救经常提到一个词,c指心脏,p指肺,r指康复,就是心肺的复苏,这是什么情况,如果任何原因引起心脏的搏动突然停止,必须要迅速抢救,一定要在4-5分钟之内抢救成功,否则一旦超过4-5分钟之后,由于血液循环停滞,尤其是头部和其他重要器官,为什么头部最重要的,因为头部代谢率最快,一旦缺氧,最有可能首先对头部造成不可逆损伤。可以看到如果没有及时心肺复苏的人,就算最后救活了,头、大脑缺氧导致脑死亡,虽然人体还活着,已经出现脑死亡,所以一定要在4-6分钟之内把人体的循环进行恢复,所以cpr就是用于这样急救情况的,遇到出现这种情况的人,首先评估现场安全,比如在高速公路上出现这样的风险,千万别为了救人在高速公路上现场急救,这是非常不好,所以一定要确认现场的环境安全,现场环境安全以后,或者将患者移到比较安全的环境之后,再来做下面这些步骤。首先判断这个意识是否清晰,检查病人还呼不呼吸,同时如果有条件进行呼救,无论是现场呼还是打电话,另外判断有没有颈动脉的搏动,看的病人心脏还是否搏动,同时解开病人的衣领、腰带进行胸外按压,胸外按压也是做心肺复苏,胸外按压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叫A、B、C三部分,一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否则进行心肺复苏空气送不到肺,第二,通过心外按压进行血液循环的恢复,第三,就是B通过对口呼吸让氧气被动的吹向患者的肺,这叫A、B、C抢救。
语音时长 02:11

2021-06-25

71726次收听

02:53
cpr医学上是什么意思
cpr是在医学上急救经常提到一个词,c指心脏,p指肺,r指康复,就是心肺的复苏。若任何原因引起心脏的搏动突然停止,必须要迅速抢救,一定要在4-5分钟之内抢救成功,否则可能首先对头部造成不可逆损伤。首先判断这个意识是否清晰,检查病人还呼不呼吸,同时如果有条件进行呼救,无论是现场呼还是打电话,另外判断有没有颈动脉的搏动,看的病人心脏还是否搏动,同时解开病人的衣领、腰带进行胸外按压,胸外按压也是做心肺复苏,胸外按压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叫A、B、C三部。
心肺复苏有哪些注意事项
心肺复苏算是每个人都需要掌握的一种急救动作,因为该动作有可能会挽救其他人的生命。而如果希望通过心肺复苏达到不错的急救效果,那么就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不光要注意病人的体位,同时要注意按压的姿势、按压位置的准确、按压的力度以及按压的手法和频率。
心肺复苏是什么意思
心脏骤停,一旦在出现之后就需要尽快的抢救,当前抢救的方法就在于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本身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但是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注意事项,比如应该保证频率,也必须要保证速度,另外也必须要注重于送气量,如果送气量过大,可能就会造成明显的胃胀气。
心肺复苏步骤
心肺复苏步骤,按照美国AHA制定国际心肺复苏指南。首先第一步要确定现场环境安全,使患者和施救者都处于相对安全环境,才能开展心肺复苏。早期心肺复苏步骤是ABCD,也就是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按压,根据条件情况允许,进一步开展药物治疗或者电除颤。近期根据国际循证医学证据和近五年在实践当中碰到的问题,美国AHA在15年再版指南当中,把顺序做出调整。CABD,也就是先做胸外按压,再开放气道、人工呼吸、条件允许情况下,再进一步做药物治疗和电除颤。这里面为什么要做出一些调整呢?因为在专业人士或者非专业人士,到达患者跟前进行抢救时候,往往容易耽误胸按压抢救。把过多时间浪费在开放气道和呼吸上,所以把步骤做出调整,一定要先做胸按压。
语音时长 01:23

2020-01-06

66471次收听

心肺复苏按压频率
心肺复苏按压频率,在2010年美国AHA制定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上指出是至少100次。到底是多少合适呢?120还是150?这样就带来实践操作过程中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标准不统一就会造成实践抢救当中按压频率不统一,这样就会存在一些问题。过少达不到效果,过多按压频率会造成不必要损伤,所以同样根据10年以后,在实践当中出现的问题,美国AHA在15年再版指南当中把按压频率改成100-120次。100-120次是比较符合临床实践,在这个频率下能保证胸廓起伏,促进心脏泵血维持体循环。在实践过程中,如果不恰当高频率按压,比如超过120次,就可能带来一系列意外伤害。
语音时长 01:20

2020-01-06

50694次收听

心肺复苏操作并发症有什么
心肺复苏操作按美国AHA2015年心肺复苏指南相应步骤来说存在并发症。比如胸按压,不适当按压会造成胸骨和肋骨骨折。开放气道如果操作过猛,或者是忽略病人是否存在颈髓损伤,这样会造成二次伤害。除颤同样如此,电流设备对心肌是有一定伤害。所以正确涂抹导电膏,正确除颤位置,选择合适除颤能量,这是非常关键,可以避免发生心肌损伤。因为电流冲击心脏,不可避免会引起心肌细胞破坏,心肌酶血释放,有可能导致复苏后低心排综合征。也就是虽然成功复苏,但是心脏功能发生下降,甚至发生心衰、心源休克,影响进一步高级生命支持和复苏。
语音时长 01:26

2020-01-06

60546次收听

心脏骤停为什么要早期电除颤
心脏骤停要早期电除颤的原因有心脏骤停有90%都是由于心源性,心源性就是涉及到室颤、室速这些致命性心律失常导致心脏骤停,所以要尽可能早期除颤。心脏主要功能是维持体液循环稳定,保证重要器官供血,所以一旦发生心脏骤停、供血中断,不可避免发生心、脑、肾这些重要器官血流中断,就不可避免发生器官功能损害。脑对血流耐受程度很低,身体大部分血流供养都是脑消耗,所以一旦发生血流中断,心脏骤停就会发生器官功能损害,有研究表明,一旦心脏骤停10秒就可以出现意识丧失,30秒瞳孔散大,一分钟呼吸停止。美国AHA指南,院内三分钟,院外五分钟,每提前一分钟,患者生存率就会提高10%。这里边有黄金五分钟概念,就是如果除颤时间过晚,甚至超过五分钟,那么即使后期除颤成功,在这期间大脑细胞也不可避免发生损伤。最后有可能造成虽除颤成功,但发生脑功能障碍,成为植物人,这是很可怕的结果,无论是给家庭、给社会都会造成更严重的负担。
语音时长 01:48

2020-01-06

49068次收听

02:01
什么是心肺复苏
了解心肺复苏就得先了解一个概念,即心脏骤停或猝死。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停搏,造成体循环供血中断,引起心脑、肝肾等重要器官供血中断,发生细胞组织缺血缺氧,引起代谢紊乱功能障碍,进而发生濒死状态,叫心脏骤停。猝死按照国际公认概念,是突然发生在一定时间内,是指一个小时以内发生,以突发意识丧失为前期症状的一种自然性死亡。具有三个特点,不可预知性、突发性和自然死亡性。发生心脏骤停时,采取一系列抢救治疗措施,促使心脑恢复功能,一系列强制措施叫心肺复苏。
02:13
心肺复苏的步骤
早期心肺复苏步骤ABCD,就是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按压,根据条件情况允许,开展药物治疗或电除颤。近期根据医学证据和实践当中碰到的问题,把顺序做出调整。CABD,先做胸外按压,再开放气道、人工呼吸、条件允许情况下,做药物治疗和电除颤。心肺复苏步骤,按照美国AHA国际心肺复苏指南,首先要确定现场环境安全,患者和施救者都处于安全环境,开展心肺复苏。做调整在专业人士或非专业人士进行抢救时候,往往把过多时间浪费在开放气道和呼吸上,所以把步骤做出调整,一定要先做胸按压。
02:14
心肺复苏的按压频率
根据实践当中出现的问题,美国AHA在15年再版指南当中,把按压频率改成100到120次。心肺复苏按压频率,在2010年美国AHA制定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上,指出至少100次,但带来实践操作过程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标准不统一造成实践抢救当中按压频率不统一、存在些问题。过少达不到效果,过多按压频率会造成不必要损伤,在频率下能保证胸廓起伏,促进心脏泵血维持体循环。在实践过程中,如不恰当高频率按压,如超过120次,可能带来一系列意外伤害。
01:52
心肺复苏怎么做
心肺复苏怎么做,这个问题就比较复杂,一般分为两个部分,因为大家都是非专业从事者,所以怎么操作还是应该参加培训,比如社区培训、医院培训,甚至学生入学,大学生参加夏令营,这些培训会掌握正确抢救步骤。比如抢救时患者体位应该如何摆放、做胸按压时候按压的部位、操作手势对心肺复苏效果的影响,甚至是否会产生意外伤害都密切相关。只有参加培训,才不至于在给患者抢救时候忙中出错,避免造成操作不准确,或者操作不当引起的意外伤害。
什么情况下需要心脏复苏
心肺复苏就是见于猝死的情况下,病人突然意识丧失,晕倒在地,这个时候,首先要判断病人的呼吸和脉搏,即摸一下颈动脉是否有搏动,如果颈动脉没有搏动,病人意识丧失,同时伴有呼吸也停止,此时要紧急采取心肺复苏,最重要的是胸外按压。胸外按压就是把病人仰卧平躺在地上,然后用两个手按压病人胸骨的中下三分之一的位置,来进行有效的按压,帮助心脏排血,这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
心肺复苏怎么做
心肺复苏在现场地点允许的情况下,对病人实施心肺复苏。应将病人置于坚硬的地面上,以保护病人的颈部和肘部,然后立即进行心肺复苏。首先,胸外按压应该在乳头和胸骨交叉的地方进行。压缩强度应大且均匀,压缩频率应在每分钟100-200次。
溺水抢救操作流程
发生了溺水以后抢救的操作流程,首先需要对溺水者的意识做一个基本的判断;其次,需要呼叫其他人来帮忙救援,而且还要及早拨打救急电话;再者,有必要的话,需要开放溺水者的气道;接着,需要人工呼吸以及心肺复苏等等进行抢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