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1岁宝宝消化不良的症状

发布时间:2019-12-1858619次浏览

一岁的宝宝如果出现消化不良,会有吐奶的情况出现。如果宝宝在早上起床后有口臭的症状出现,就说明宝宝有消化不良。当肠胃努力的要将这些食物消化掉的时候,宝宝的肠胃就会发出比较明显比较频繁的鸣音。大人用手轻轻的按压宝宝肚子,就会发现宝宝肚子比较硬有胀气的症状存在。

小宝宝的健康状况是全家人都关心的问题,尤其是一周岁左右的孩子。这个月龄的宝宝已经可以吃辅食,有时候吃的多了或者吃的凉了会引发消化不良。一岁的宝宝因为自己不会用言语表达,有不舒服多数都是会表现出哭闹或者不吃饭。那么,今天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1岁宝宝消化不良的症状有哪些?
  宝宝消化不良症状表现
  一、吐奶
  一岁的宝宝如果出现消化不良,会有吐奶的情况出现,这个月龄的宝宝大部分还是以喝奶为主,而宝宝的胃部水是水平位的,上松下紧,这样宝宝如果吃的东西不能很快消化代谢出去,就会有反胃或者反酸的情况出现,从而导致宝宝发生吐奶的症状。
  二、口气
  小宝宝虽然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口气,但口气多数都是奶味和酸奶味。如果宝宝在早上起床后有口臭的症状出现,就说明宝宝有消化不良。因为消化不好,食物会在宝宝的消化道内异常发酵,这样就形成了难闻的口臭味。
  三、肠鸣音
  如果孩子吃的东西比较多,或者吃了不好消化的食物,会给孩子的肠胃带来非常大的负担。当肠胃努力的要将这些食物消化掉的时候,宝宝的肠胃就会发出比较明显比较频繁的鸣音。所以当宝宝的肚子总是咕咕叫个不停,就要当心宝宝可能出现了消化不良。
  四、胀气
  宝宝消化不良,不能正常代谢,就会造成肠道拥堵。这样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之间不通畅,宝宝肚子里就会存储过多的气。大人用手轻轻的按压宝宝肚子,就会发现宝宝肚子比较硬有胀气的症状存在。
  以上就是对1岁宝宝消化不良的症状有哪些?这个问题的解答,希望所有家里有小宝宝的人,都能对宝宝的肠胃健康状况多观察。如果发现宝宝的消化有问题,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治疗。平时要给宝宝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并且不要一次让宝宝吃太多。

相关推荐

宝宝睡觉打呼噜怎么回事
宝宝睡觉打呼噜可能是由于呼吸道感染、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食管反流等情况引起的。宝宝一旦反复发生睡觉打呼噜就应该到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及时治疗。1.宝宝患呼吸道感染期间打呼噜,多是感染造成呼吸道黏膜水肿、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导致呼吸道阻塞,造成呼吸不畅引起的。2.大一些年龄的宝宝打呼噜与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有关,常常能听到呼噜声,且呼吸频率改变;个别比较胖的腺样体肥大宝宝,除了打呼噜,还爱侧着睡、趴着睡、头过仰睡、睡觉时容易翻来覆去、出现呼吸暂停等症状。反复发作需要到小儿内科或耳鼻喉科就诊,了解扁桃体或腺样体肥大程度,必要时做睡眠监测了解宝宝打呼噜的呼吸频率及有无缺氧发生。3.宝宝睡眠时存在胃食管反流时,反流的液体在咽喉部有部分滞留,呼吸时有呼噜声。还有其它原因也可能出现打呼噜的问题,对于小宝宝一旦反复发生就应该到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语音时长 01:32

2022-07-28

17837次收听

怎么给宝宝洗澡
给宝宝洗澡要注意预防受凉或烫伤,防止水进入眼、耳,保护颈部,并使用专用洗涤用品。家长也可以通过教学视频学习为宝宝洗澡的方法。家长提到如何洗澡的问题,多数是关于1岁以内的婴儿,以下内容也是关于婴儿洗澡的注意事项。1.注意保暖,预防烫伤:给婴儿洗澡首先要注意室内温度不能太低,一般在28℃比较适宜。洗澡水要稍高于婴儿体温,但不要超过40℃,以免婴儿皮肤被烫伤。推荐洗澡水控制在38~39℃。洗完以后,要立即给孩子擦干,并用毛巾包裹全身防受凉。2.防止水进入眼、耳:水入眼会让婴儿不舒服,入耳可引起感染。建议的做法是使婴儿仰位,用手堵住婴儿双耳给婴儿洗澡,如脸上有水要及时擦干。3.注意保护颈部:家长用手托住婴儿颈部(手指前伸堵住双耳),以起到保护作用,同时防止婴儿呛水。4.使用专用洗涤用品:不要用成人的洗发液或洗面奶,应该选用婴儿专用洗澡用品,这样对儿童的皮肤刺激减少,即使不小心洗发液进入眼中,也不会造成严重的刺激。给宝宝洗澡可以按照家长的习惯,因为每个地区、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作法,只要注意到以上几个问题,保证洗澡过程不会对宝宝造成不良影响即可。在网上有专门的培训育儿师的教学视频,有教如何给婴儿洗澡的视频,可以学习。
语音时长 02:06

2022-07-27

14017次收听

02:51
宝宝手脚冰凉出汗怎么回事
如果宝宝手脚出现了比较凉,而且宝宝出现了大量出汗的情况,要考虑与以下原因有关,首先兴奋,兴奋时大脑皮层也处于一个兴奋的状态,这时候就有可能出现手脚冰凉。有可能与体温有关系,紧张、压力比较大出现四肢冰凉,可能就有频繁出汗的情况。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这种手脚的冰凉与机体体内,所出现的受凉或者是阳虚的体质有关系,机体阳气的不足,这时候相对来说阳气不能濡养四肢的末端,不能达于四肢末端,就会出现手脚的冰凉。
03:09
刚出生的婴儿1个月长多少斤正常
对于刚出生的小婴儿,一般在月子期间,体重的增长还是比较快的。大多数的孩子应该是能长2-3斤,也就是在出满月的时候,体重能够达到10斤左右,这基本上就是正常的范围。多的可能长到十三四斤,少的可能就是满月的时候,长到七八斤,这些都应该是属于正常的范围。除了观测体重以外,还要注意看孩子的其他情况,比如小孩的哭、笑,也就是表情的发育,再有就是宝宝运动的发育等,这些要综合起来进行判断,才能够看孩子是否是正常的。
2个月多月宝宝口水多是什么原因
可能是正常的生理反应,由于宝宝逐渐增大,唾液腺逐渐发育,因此会出现口水增多症状,是正常的,不必治疗。其次、还有可能跟疾病有关,比如出现口腔溃疡、鹅口疮等各种疾病后也有可能会产生口水增多症状。建议及时去医院进行口腔检查,判断有无出现疾病,再来对症治疗。若是出现了口腔溃疡,考虑跟体内钙锌等元素缺乏有关,需要及时给孩子补充微量元素,以免导致发育不良等症状出现。
语音时长 01:12

2021-05-28

94070次收听

宝宝挥手蹬腿怎么回事
宝宝挥手蹬腿的情况,属于学习和锻炼身体的动作,每个宝宝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有可能会出现这样的一个阶段,所以这种情况是正常的现象。宝宝在挥手和蹬腿的时候不哭不闹,家长可以和宝宝互动下,这样可以增进和宝宝之间的感情。有的宝宝出现蹬腿挥手的情况,可能就是该换尿布了,或者宝宝身上长有皮疹、肚子胀,这是宝宝的身体不舒服发出来的信号。所以当宝宝出现挥手蹬腿,同时伴随着有哭闹的现象,可以先检查下宝宝的尿布,如果各方面都是正常的,而且吃奶正常,可以先观察。
语音时长 01:08

2021-05-28

89405次收听

02:47
宝宝手心出汗怎么办
宝宝手心出汗首先要清楚他与成人之间的汗腺发育差距,由于宝宝皮肤较薄,皮下脂肪较少,汗腺相对比较发达,所以容易出汗。正常状态下,宝宝出现头部和手部出汗,少许的体温上升,都是允许的,适当调整环境温度和宝宝衣物穿着的多少,可以改善出汗情况。如果孩子出汗特别多,手脚出现发凉,这是典型的虚汗状态,如果孩子的精神状态也不好,伴有发热、抽搐,可能是疾病引起的手心出汗,需要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总而言之,当宝宝手心出汗的时候,先要调整环境温度和宝宝的衣物,然后观察状态,如果能停止出汗,且无异常状况,可以不做干预;如果宝宝仍然频繁出汗,体温持续升高不降,精神状态差,甚至抽搐,请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新生儿肚子大怎么回事
新生儿在出生之后如果肚子明显的胀大,此时就需要引起重视,因为很有可能是腹肌不发达,又或者是肠胃胀气所导致,除了这些原因之外,或许是肠道疾病,又或者是细菌感染所引起,这些原因就会导致小肚子出现明显发胀的现象。
新生儿抽足跟血是检查什么
新生儿抽足跟血主要是做甲状腺功能检查、血液检查以及苯丙酮尿症等方面的检查,通过这些项目检查可以排查、预防某些疾病的发生,对于宝宝的健康发育有利。新生儿抽足跟血比较常见,不过除了抽足跟血之外,也可以抽取其他部位的血液,只是抽取足跟血对于宝宝的危害性更小。
新生儿打了预防针化脓怎么办
有部分新生儿打了预防针之后局部化脓也属于正常的现象。如果属于轻微性化脓不需要特殊处理,只要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即可。如果局部已经化脓且针口已经破损,可以用棉签清理伤口或者是酒精擦拭消毒。当伤口结痂时让其自行脱落,不要用手扣。另外在宝宝刚打预防针之后家长也要注意,24小时之内不要给宝宝洗澡,还要注意情绪安抚。
新生儿只拉屎不撒尿怎么回事
出现这种情况,造成的原因有很多,和泌尿系统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泌尿系统畸形就会出现这种现象。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婴儿腹泻脱水,也容易造成只拉不尿的现象,但是出现这种现象的时候,就说明脱水较为严重。
新生儿牙龈发黄怎么回事
新生儿牙龈发黄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口腔卫生保持不当,还有遗传的因素,都是会导致新生儿牙龈发黄的现象出现,针对这样的情况,不同的原因要不同的治疗,所以在新生儿出现这样的情况的时候就对症的治疗。
婴幼儿血小板低该怎么做
婴幼儿血小板低,要根据孩子血小板低的程度和引起低的原因进行处理。血小板减少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的血小板减少,如果他的血小板低的程度不是很严重,可以不进行特别的治疗,观察即可;如果低的非常严重,可以适当使用激素类的药物,或者适当的进行血小板的补充。这些治疗应该根据孩子低的程度和他的并发症来决定。对于继发性的血小板减少,主要是看继发的原因。比如很多继发性血小板减少,和感染有关。可能将感染控制之后,血小板可能逐渐又回升。如果血小板不是低的特别多,可能只需要治疗原发病,患者的血小板就会缓解,不用去针对血小板本身进行特别的治疗。
语音时长 01:00

2019-09-11

59984次收听

01:33
婴幼儿血小板低怎么办
婴幼儿血小板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的比较轻不用采取措施,程度重的,需要激素治疗或者是补充血小板;继发性的如果是感染导致,需要控制感染。婴幼儿血小板低,要根据低的程度和引起低的原因进行处理。血小板减少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的血小板减少,如果程度较轻,可以不进行特别的治疗,观察即可。如果程度较重,可以适当使用激素类的药物,或适当的进行血小板的补充。这些治疗应根据其程度和并发症来决定。对于继发性的血小板减少,主要是看继发的原因。如和感染有关,将感染控制之后,血小板会逐渐回升。
01:31
营养不良的症状
主要症状可以分为消瘦性和水肿型,具体症状表现如下:一、由于热能严重不足引起小儿矮小、消瘦,皮下脂肪消失,皮肤推动有弹性,头发干燥易脱落、体弱乏力、萎靡不振是消瘦型的常见症状。二、由蛋白质严重缺乏引起周身水肿,眼睑和身体低垂部位水肿,皮肤干燥萎缩,角化脱屑,或有色素沉着,头发脆弱易断和脱落,无食欲,肝大、常有腹泻和水样便是水肿型的常见症状。营养不良是由不适当或不足饮食所造成,通常指起因于摄入不足、吸收不良或过度损耗营养素所造成的营养不足,但也可能包含由于暴饮暴食或过度的摄入特定的营养素而造成的营养过剩。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