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糖尿病如何自查

发布时间:2019-12-1950667次浏览

糖尿病患者可购买测量血糖的仪器,通过空腹测量与饭后测量的结果对比,达到自查的目的。同时,还可以结合自身表现出的症状,比如乏力、多食,多尿等,或者是长期发展出现的消瘦现象。而且,由于糖尿病的致病原因大部分是因为遗传因素,可综合症状表现以及调查家族患有糖尿病的概率来进行自查。

糖尿病由于初期症状表现不明显,但若是发展至严重阶段会导致人体出现器官功能性病变,比如神经、血管等受到影响,甚至会危及人体生命安全。因此,可以通过自查糖尿病的方式及时发现是否患上该病症,从而避免出现耽误治疗糖尿病的结果,对于人体健康发展也起到积极作用。那么,糖尿病如何自查呢?
  一、测量血糖的仪器
  这主要是为了在家自行检测,从而控制日常血糖含量,随时调整饮食结构,对预防糖尿病起到积极作用。测量血糖时要注意空腹,而且吃饭后还要再测量一次,通过对比从而对结果进行分析、判定。若是血糖含量值一直处于较高的状态,这就需要去医院进行诊断,以免病情恶化到严重阶段,增大治愈的难度。
  二、症状表现
  这是最常见的自查方式,糖尿病患者表现的最明显的症状为“吃得多,尿的多”,还经常出现口渴的症状,同时自身也会感到疲惫,工作、学习效率相对下降。而且,长期发展还会出现人体消瘦的情况,这对于摄入食物量增加的糖尿病患者是一种异常现象。最后还可以通过测量血糖的仪器,综合分析判断后再去医院进行详细检查。
  三、家族遗传史
  由于基因遗传是人体患上糖尿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呈现出家族性遗传,因此可以调查自己的家族是否有患有糖尿病的亲人。若是患上糖尿病的人占大多数,再加上通过糖尿病的表现症状综合分析,可以判断自己存在患上糖尿病的可能性,因此要及时去医院检查,否则可能会耽误治疗糖尿病的最佳时期。

相关推荐

03:14
餐后两小时指尖血糖9.3正常吗
餐后两小时指尖血9.3mmol/L是一个不正常的血糖。餐后两小时的血糖是指的进餐第一口到整两个小时的时间所测得的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它的正常值为3.9~7.8mmol/L之间。诊断糖尿病是大于等于11.1mmol/L,7.8~11.1mmol/L称之为糖耐量异常。如果是非糖尿病的病人查到指尖血9.3mmol/L称为糖耐量异常,需要及时的到医院去就诊检查,做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对于已经诊断糖尿病的病人,餐后两小时的血糖指尖血的监测为9.3mmol/L,为轻度升高。
糖尿病是如何进行分期的
糖尿病主要分成一型糖尿病、二型糖尿病及妊娠期糖尿病,糖尿病病发存在外界因素引起,如手术及胰腺炎症引起。
胰岛素的作用
胰岛素的作用有控制血糖和空腹血糖。内源性胰岛素是由人体的胰脏的β的细胞分泌的,主要是使血糖维持在一个正常的水平,而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一型的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的绝对缺乏,需要补充外源性的胰岛素,还有一些二型的糖尿病患者,由于病史过长,胰岛素会出现相对的缺乏,还有一些因为药物的继发失效等等,需要外源的胰岛素来补充。外源的胰岛素又分为基础胰岛素和餐时胰岛素,一般往往在睡前皮下注射,餐时胰岛素一般往往是在三餐前注射胰岛素,因为胰岛素,是一个降糖的一个激素,一旦打了胰岛素,如果没有及时的进餐,或者是进餐量过少,会出现低血糖的一些反应。不进餐不能打胰岛素,保证患者不会出现低血糖的一个风险。另外,打胰岛素的患者要经常监测血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语音时长 01:58

2020-02-19

66579次收听

糖尿病老年人饮食应注意什么
糖尿病老年人饮食应该注意:清淡饮食、低糖粗粮、避免油腻、避免过硬不易消化食物、适量食用水果等。在日常生活中除了使用药物控制病情,还可以适量的食用能一定程度的控制血糖的食物,比如堪称植物胰岛素的苦瓜。
糖耐量实验怎么做
糖耐量实验是一种判断糖尿病的检查方法,它还可以叫做葡萄糖耐量试验,做这种实验是需要空腹时候采血来做的,做糖耐量实验之前一定要注意禁食10多个小时,不要有剧烈运动,要停止会影响血糖的药物,然后再进行检测。
什么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可以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及自主神经,累及周围神经系统时可出现远端肢体对称性麻木,典型者呈手套或袜套式分布,可出现肢体痛觉过敏,疼痛,后期可出现痛温觉、触觉丧失。出现周围神经系统病变时要首先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上应严格控制血糖(糖尿病教育、控制饮食、适当运动、按时规律服用降糖药物,定期监测血糖及监测有无并发症)、通过改善血循环、营养神经等方式来改善症状。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周围神经系统分为传出神经和传入神经,主要传到机体的运动及感受外界环境的变化如痛温觉、触觉等。
语音时长 01:37

2019-12-18

57028次收听

老年人血糖高吃什么好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要保持清淡,不能总是吃生冷,辛辣,油腻的东西,而且海鲜类食物尽量也不要吃,更加不能总是吃很多含糖量很高的东西,否则会让患者病情变的更加严重,期间一定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一定要保持良好,还应该有良好生活习惯,不能经常紧张,烦躁等,要是有这些不良精神因素的话,不会有利于病情恢复,期间定要控制血糖上升。患者要是有必要的话,可以结合胰岛素,降糖药物等有降糖效果的药物一起进行治疗,只有把原发病控制好,才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老年人定时定量,根据老年人习惯,可以少吃多餐,使每天的能量控制在要求的范围之内。
语音时长 01:26

2019-12-18

60962次收听

糖尿病如何治疗
糖尿病治疗有5驾马车。最基础的是饮食和运动。第一就是饮食,主要是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以及活动量来制定饮食计划,每天定时定量按照三餐分配或者是按照患者的饮食习惯分配到几餐总量固定,在分配的三大物质碳水化合物50%~60%,蛋白质25%~30%,脂肪小于30%。第二就是运动,餐后半小时或者一小时加强运动半小时或一小时中等强度的运动。第三就是药物的选择,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以及胰岛功能、体重还有并发症的情况,选择合理用药。第四就是进行糖尿病的教育,使家属和患者了解糖尿病以及糖尿病的一些危害,积极的配合治疗。第五就是监测,及时的调整方案达到长期的控制。
语音时长 01:30

2019-12-09

59112次收听

01:28
食物交换份怎么算
主食和主食可互换;蛋白质和蛋白质、蔬菜和蔬菜可互换,切记互换原则只能是同类之间互换。糖尿病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常会使用食物交换份,在使用食物交换份的时候要遵循一个同类互换的原则,即必须在同类食物中进行等份的交换。首先,主食和主食可互换,比如,50克大米可以和50克玉米面互换,还可以换成200克土豆。其次,蛋白质和蛋白质、蔬菜和蔬菜也可互换,如50克的瘦猪肉可以和80克的鱼互换。最后,要切记互换原则只能是同类之间的互换,如瘦猪肉换成馒头,就不是同类交换。通过同类交换的方法,可以获得多种不同的食谱,但营养价值和热量相同。
02:04
降血糖的药有哪些
降血糖的药物主要有胰岛素,口服降糖药,还有新型的降糖药以及中药。一、比如二甲双胍类降糖药,磺酰脲类降糖药、如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喹酮等,胰岛素促泌剂,如瑞格列奈等二、如GLP-1、DPP-4、西格列汀、伊格列净等新型降糖药。三、中药在治疗糖尿病方面也非常有优势,尤其是2型糖尿病早期的初发病例,口服降糖药辅以中药可以起到更好的降血糖的作用。
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
糖尿病并发症有急性并发症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慢性并发症有山梨醇代谢紊乱引起微小血管和基底膜病变等等不同症状。糖尿病的并发症分为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还有低血糖昏迷等代谢性的疾症。而慢性并发症包括有山梨醇代谢紊乱引起微小血管和基底膜病变、以及代谢综合征引起大血管病变,另外还有皮肤病变顽固的感染,抑郁焦虑状态,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等。小血管和基底膜病变导致慢性并发症,常见有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的神经病变,糖尿病的眼病本身也分为很多种,其中以视网膜病变为主,糖尿病肾病到后期只能依赖血液透析来生存,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分为中枢性的神经病变,周围性神经病变和植物神经病变,包括大脑的病变,脊髓病变颅神经病变运动神经病变感觉神经病变,还有体位性低血压,心率调节功能变差,胃肠功能紊乱、出汗异常、神经性膀胱、男性的不育、瞳孔调节失常、糖尿病性心肌病等,大血管病变常见有冠心病、脑血管病、肢体的大血管狭窄缺血或者坏死以及肢端坏疽等,皮肤病变常见有皮肤感染、皮肤瘙痒症、颈前的色素斑、糖尿病性无汗症、糖尿病性大疱病、还有类脂性渐进性坏死、颜面以及手足的潮红、糖尿病性硬肿病、结节性黄瘤、胡萝卜素血症、环状肉芽肿和胰岛素脂肪营养不良等。
语音时长 02:25

2019-04-22

63904次收听

03:57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导致体内分泌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以及升糖激素分泌增多,共同引起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多种代谢紊乱,导致全身各个系统并发症的一组综合征。糖尿病起病时的症状多种多样,有些有典型症状,有些无典型症状,或者因为糖尿病并发症而出现的症状,或者因为诊治其它疾病而发现糖尿病。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疲乏、倦怠、尿量增多、口渴、饮水量增多;易饥饿,饭量増加;体重减轻。严重高血糖时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下降。
载脂蛋白b偏低怎么办
载脂蛋白b偏低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但是这种现象也最多就是引发了乏力的状况,不会造成很明显的症状,一般的情况下并不需要接受特殊的治疗,而且患者们也不需要过于担心,但是为了不影响到病情,建议大家还是需要定期的接受检查,另外在生活中也可以选择饮食治疗的方法,那么就能够有效的达到控制个人病情的一种效果。
02:46
为什么会得糖尿病
糖尿病根本原因不清楚,但是糖尿病有家族史,与年龄有关,妊娠、多囊卵巢综合症、缺乏运动、油脂摄入多、长期服用某些药物等都可以导致糖尿病高发。目前糖尿病的根本原因还不是十分清楚,但临床上糖尿病常见于:1、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的部分人群,患糖尿病的几率高。2、年龄大于40岁的人群,随着年龄增长,糖尿病的患病率会增加。3、妊娠期糖尿病或有过巨大儿生产史的妇女,患糖尿病的几率也较高,这是女性特有的预警机制。4、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现在越来越多年轻女性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一方面可以引起月经的紊乱造成不孕,引起胰岛素抵抗,血糖的异常,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5、一部分人群体力活动较少,缺少运动,因为运动可以消耗热量,增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6、油脂摄量过多,合并有高血压或血脂异常的人群,患糖尿病的风险也比较高。这部分人群出现糖尿病并发症早,且会加重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7、长期服用一些药物,虽然药物可以治疗一定的疾病,但会增加糖尿病发病率。
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是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
不久前,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发布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指南指出,我国成人2型糖尿病患病率(2013年)为10.4%,肥胖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升高了2倍,未诊断糖尿病比例估计高达6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