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脑卒中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20-02-1462500次浏览

脑出血脑血栓脑梗塞脑血管疾病都属于脑卒中,常会导致脑组织损伤,出现一些后遗症,严重时会危及生命。这种疾病的出现与高血压高血脂症、冠心病等疾病的影响,抽烟喝酒、饮食不合理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年龄因素等有关系。

脑出血、脑血栓都是目前比较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这些疾病都属于脑卒中,一般老年人的患病几率会更高一些。这种疾病的危害非常大,不但会出现肢体麻木、偏瘫、失语等后遗症,还可能会有致命的风险。了解病情,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才可以规避风险,那么,脑卒中怎么回事呢?
  一、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就是因为脑部血管突然破裂出现了脑出血,或者脑部血管被阻塞,血液不能流入脑血管,出现了脑血栓、脑梗塞等,导致脑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当出现这种疾病时常会伴随着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吐字不清、半身不遂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导致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会危及到生命。
  二、脑卒中的病因
  1.高血压
  高血压是导致脑卒中出现的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如果血压控制不好,持续升高,极有可能会出现脑卒中。
  2.高血脂症
  饮食不合理,运动量小,会导致高血脂症出现。此时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速度减缓,甚至还会有一些斑块。当这些斑块堵塞脑部血管后,就会引起缺血性脑卒中,所以高血脂症也是导致脑卒中出现的危险因素。
  3.冠心病
  患有冠心病时,如果还伴随着房颤症状,心脏的瓣膜很容易出现附壁血栓,而这些血栓脱落后,随着血液的流动会堵塞脑血管,这时也会导致缺血性脑卒中。
  4.不良的生活方式
  长时间大量的抽烟喝酒对身体健康危害很大,诱发脑卒中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危害,所以要做到戒烟限酒;饮食结构不合理,喜欢吃高油高脂的食物,尤其是动物内脏、肥肉等,出现高血压、高血脂症的可能性很大,这些疾病都是导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5.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脑血管也会处在逐渐的退化过程中,所以老年人出现脑卒中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相关推荐

如何识别脑卒中
脑卒中的识别主要是根据症状以及影像学表现来识别。首先,脑卒中的症状往往是突然发生或者是发生在睡醒之后,症状表现多样,比如突然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行走不稳,或者是头疼,再者,就是肢体的症状,突然出现一侧肢体没有力量或者是感觉麻木,运动功能失调等。还有些病人可能表现为嘴歪眼斜,说话不清楚,理解不了问题等;出现以上症状就高度提示中风,需要第一时间去医院就诊做头颅CT,如果说头颅CT是出血,那就提示是出血性卒中,如果说头颅CT没有出血,那就提示可能是缺血性卒中。
语音时长 01:02

2021-05-20

98163次收听

怎么预防脑卒中
脑卒中是大脑血管缺血或者是大脑内血管有出血现象而导致患者脑组织和脑细胞坏死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很多患者因为脑卒中而导致丧失语言能力或者是身体活动能力。要预防脑卒中,应该做好保暖工作,也要注意生活习惯,并要勤加锻炼。
脑卒中会有哪些并发症
脑卒中患者长期卧床,因为咳痰不畅会引起肺部感染。上消化道会出现应激性溃疡,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还会出现尿路感染以及心脏的损害和肾功能的损害,尤其是要注意下肢的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是偏瘫,偏盲或者是语言功能混乱障碍,一般还有卒中后的继发性癫痫。
脑卒中的临床表现
脑卒中有着各种不一样的症状,一旦在出现之后也需要引起重视,在最初时也会出现感觉障碍,另外也可能会出现运动障碍,伴有血压异常,会出现明显的头痛症状等等,除了这一些之外也可能会出现视力障碍,不管如何一旦在出现之后都应该积极治疗。
脑卒中怎么预防
脑卒中的预防要从控制基础疾病、改善不良生活方式等方面做起。规律用药,健康饮食,适当锻炼。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受到斑块的阻塞,引起了缺血、脑血管病或者血管破裂引起出血性脑血管病。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一定要规律用药,将血压控制在140,90以下,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最起码空腹血糖应该控制在6至7,餐后两小时血糖控制在8.3以下,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以下,能有效的防止脑卒中的发生。同时患者要改善不良生活方式,第一要低盐低脂饮食,建议每天,每个人的氯化钠摄入量要小于6克,油脂的摄入量每天要小于25克,同时每天要进行300到400克的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的摄入,每天可以喝一杯牛奶,这样对于脑卒中都是有好处的。患者要适当地参加体育锻炼,建议每天都要进行一小时的有氧运动,如果不能完成,要每周进行150分钟的有氧运动。患者要减轻体重,男性腰围控制在85厘米以内,女性腰围控制在80个厘米以内,体重指数控制在24以下,这样才达到体重的要求。患者要远离烟酒、不能抽烟、不能喝酒、要保持乐观心态,保证足够睡眠,这样才能更好的预防脑卒中。对于已经发生卒中的患者,进行脑血管病的二次预防,患者还要应用像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汀类药物等等这些预防脑血管病再次发生的药物,同时患者每半年进行一次相关的体格检查,根据检查结果酌情选择药物,同时加强功能锻炼。
语音时长 02:14

2020-03-20

48477次收听

脑卒中是什么病
脑卒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血管突然破裂或者血管不通导致血液无法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该病包括了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这两种类型,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是比较高的,严重了还会导致死亡。
02:58
脑卒中后遗症有哪些
后遗症包括偏瘫、偏身感觉障碍,伴有失语、言语表达不清楚、构音障碍、滔滔不绝、答非所问、智能下降,甚至出现意识障碍、看东西成双影、视物模糊,甚至失明。有的患者只表现为后循环的问题,出现晕晕乎乎、脑袋不清楚、眩晕等现象的反复发生。建议患者要积极进行康复训练,防止肢体废用性肌萎缩,造成以后生活不便,同时要加强护理,避免后遗症造成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如跌倒、坠床或交通意外。
03:10
脑卒中后遗症期的治疗
脑卒中后遗症期,治疗方案是康复护理,康复治疗是非常关键的,尤其是脑卒中后的6个月内,也就是半年之内,积极的进行康复训练,对于脑卒中后的肢体运动、言语的恢复,都有非常大的帮助,发病两年以内,要进行适当的康复,患者自身要有信心、有毅力、有耐心,配合综合的康复治疗。卧床患者除康复以外,要定时翻身、拍背,必要时吸痰,防止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褥疮等并发症发生。同时加强营养,热量支持,使患者的水电解质,维持在平衡状态,防止恶液质引起患者生命质量下降。患者自身要保持乐观,保证睡眠,避免卒中后心理状态的影响,患者要规律用药,定期复查。
02:52
脑卒中的危害有哪些
脑卒中危害非常大。卒中后患者会出现一侧肢体活动不灵活、麻木,视物模糊、变形,看不见东西、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构音障碍、言语不清、表达不清楚,甚至出现智能下降、记忆力下降、意识障碍等,都会严重危害到患者的身心健康。患者可能由于行动不便,出现坠床、跌倒、走失等意外事故的发生,而缩短患者生命,卧床出现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褥疮、中枢性高热、应激性溃疡等合并症。有的患者会出现卒中后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出现卒中后精神障碍。这些心理问题,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所以对于脑卒中患者一旦发生卒中以后,就要引起重视,积极治疗。
脑卒中如何治疗
脑卒中患者需要以溶栓治疗为主,可酌情服用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一类药物。同时也可以对症进行中医治疗,风痰淤血型可服用桃仁、川芎、地龙组成的方剂,痰热腑实型要以化痰通腑为主,气虚血淤型则要服用益气活血类药物。而必要时则最好做外科手术。
哪些药物会诱发脑卒中
诱发脑卒中的药物主要有:一、降压类药物,大量服用降压药物,甚至多种药物联合应用,以求达到快速治愈的目的,这种做法是很危险的。如果在短时间内通过大量服药,可以使血压骤然下降,将会在脑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发生脑部供血不足,极易诱发缺血性脑卒中。二、利尿类药物,呋塞米、氢氯噻嗪类,这些利尿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各种水肿。如果中老年使用剂量过大,尿液排出过多,可使体内水分大量丢失,血液浓缩可导致脑血管栓塞。三、促凝类药物,中老年人发生出血性疾病时常应用促凝血药物止血。这些药物使用过量也可以使血栓脑血栓形成,尤其是脑动脉硬化,血脂偏高的中老年人,血液更容易凝固,形成血栓,进而发生脑卒中。四、解热镇痛类药物,人在感冒发烧时常常用这类药物进行对症处理。这些药物都是通过大量出汗而使体温下降,尤其是伴有呕吐、腹泻的中老年人。出汗后机体缺水严重造成血液浓缩,促使血栓形成。所以中老年人在发烧时最好不要服用这些药物,最好以物理降温为主。如果非用不可时,在大量出汗后,应当及时通过喝糖盐水或者静脉补液等方法来补充水分。
语音时长 01:55

2018-12-13

57495次收听

脑卒中的易发人群
脑卒中在临床上主要分为脑出血性的脑卒中和脑缺血性的脑卒中,这两类病人可能是不同的病因。脑出血性的脑卒中主要是由于高血压,血压太高,血管承受不足,压力过大使血管破裂,使脑子里面血液流出,那么我们把它称为出血性的脑卒中,因此高血压是主因,也可能是因为脑血管长得比较畸形、比较薄弱、比较狭窄、管壁比较薄,正常的血液也能出血,但是血压在这部分流过会升高。因此脑出血的原因主要是以高血压为主,但是部分是脑血管畸形。至于脑缺血性的脑卒中,通常是由于血栓形成的,主要有这么几个因素,可能是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风湿心脏病容易在心脏内部形成一个血栓,随着心脏的跳动、血液的流动血栓脱落,通过血液循环掉到末端,去到了大脑里面;还有一个就是患者血压过低,由于它流速慢形成了血栓或者是患者的降压药吃得太多,血液运输动脉形成血栓,甚至通过血液循环到大脑里面;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患者血液黏度太大,粘稠度太大容易形成血栓。那么从自然界的江河当中就能发现,冬天流速越慢的地方就容易结冰,流速快的江河不容易结冰,因为只要流速慢了,血液粘稠了就容易形成血栓,随着血液循环到脑子里面形成一个堵塞。因此脑卒中最主要的还是要控制血压高的问题。血压过低或者是吃过度的降压药,或者是流速太慢,或者是说患者血液太稠都要有力的控制。从这几点角度上面来看,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有效地控制脑卒中。
语音时长 02:45

2018-11-16

61769次收听

03:21
什么人容易发生脑卒中
出血性脑卒中人群是高血压患者,缺血性脑卒中易发人群包括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血压过低的患者和血压粘度太大的患者。脑卒中临床主要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这两类病人有不同病因。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由于高血压,血管承受不足,压力过大使血管破裂,使脑子里的血液流出,因此高血压是主因,也可能因为脑血管长得比较畸形、薄弱、狭窄,管壁比较薄,正常的血液也能出血,但是血压在这部分流过会升高。因此脑出血的原因主要是以高血压为主,但是部分是脑血管畸形。缺血性的脑卒中,主要有几个因素,第一是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容易在心脏内部形成一个血栓,随心脏的跳动、血液的流动血栓脱落,通过血液循环掉到末端,到了大脑里;第二是血压过低,由于流速慢形成了血栓或患者的降压药吃得太多,血液运输动脉形成血栓,甚至通过血液循环到大脑里面;第三是患者血液黏度太大,粘稠度太大容易形成血栓。
脑卒中急性期卧床期间怎么护理
脑卒中急性期卧床期间的护理分为两种情况:意识模糊患者和意识清楚患者的护理。急性期意识模糊患者的护理要注意各种监护的情况,如心电图等,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搬动,要保持平卧位,头要偏向一侧,这样的目的是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同时要预防压疮的发生;对于有尿失禁的患者要注意会阴部皮肤有没有发红、湿疹等,一定要保持会阴部皮肤的清洁;有留置尿管的病人建议多饮水,每天早晚要定时的清洁会阴部皮肤。对于意识清楚的病人,要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护理,目的在于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悲观情绪,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要告诉患者如何做好卒中的二级预防,即如何预防再次复发。
语音时长 01:35

2018-10-16

57528次收听

01:52
脑卒中恢复期如何康复锻炼
脑卒中恢复期的患者,一定要在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锻炼。从床上活动开始锻炼,对一侧肢体不能动的患者,需要注意被动活动,语言障碍患者需要多说话,多锻炼等。1、通常先从床上活动开始,比如先学会翻身,然后再学会坐起、站立,一直到站立的平衡、迈步等。2、如果一侧肢体不能活动,一定要注意被动的活动,鼓励患者尽可能独立的完成训练。可以借助助行器、桌子等进行上下肢体的功能训练。3、对于语言障碍的患者要鼓励患者多说话,展开集体性的活动,最重要的一点是量力而行,一般情况下康复师会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来提高康复治疗。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