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川崎病与猩红热有什么区别

发布时间:2020-02-2660963次浏览

对于川崎病和猩红热,人们很容易会混淆。其实川崎病和猩红热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川崎病发热时间是在五天之后,而猩红热是马上就发热。川崎病是很小的婴儿发病,猩红热是大童发病。川崎病和猩红热的皮疹也是不同的。

很多人不了解川崎病和猩红热的区别,其实两者是不同的。不管是症状、治病的原因、并发症,还是发病的年龄、有没有传染性等这几个方面来看都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从这五个方面来看也对这这两者进行区别,从而针对性进行治疗。
  1、两者的发病症状有区别
  猩红热发病是很快的,一下子就发热,体温超过38度,扁桃体也会充血发炎。病人还会感觉喉咙痛,没有食欲,舌头红肿,淋巴也会肿大,最明显的症状是内腋下和颈部等部位就会出现皮疹等症状。而川崎病是在五天之后才会持续发热,并且用抗生素治疗没有成效,患者手脚变潮红。病人结膜也会充血,脚趾蜕皮等。在发病几天后,会有斑丘疹样的皮疹出现在患者的躯干。
  2、两者致病的原因有区别
  猩红热是细菌感染,是甲型溶血性链球菌造成的。但是川崎病现在看来,致病的原因还不明确,但是通常会认为是很多的病因引起的。比如EB病毒,比如逆转录病毒以及其他的病毒和病菌引起的。但是很多人会觉得是环境被污染或者化学物质对人体的刺激而引起发病的。
  3、两者的并发症有区别
  猩红热的并发症是很严重的,有一些患儿甚至在发病两个星期之后会出现急性肾炎。而有少部分的患儿会出现风湿热、心肌炎等并发症。因此这是人们必须要注意的。而川崎病的并发症是心血管方面的疾病、休克等,并且出现冠状动脉并发症的概率是很高的,这是要注意的。
  4、两者发病的年龄有区别
  猩红热发病人群一般是五岁到十五岁的儿童,并且一年中不同的季节都会有出现的肯那个。但是冬季和春季是高发期。但是川崎病的发病人群是五岁以内的患儿,并且六个月到十八个月的婴儿是高发人群,男性幼儿居多。夏季的时候是此病高发期。
  5、两者的有没有传染病性有区别
  猩红热是呼吸道方面的疾病,因此有很强的传染病。一般会传染给健康的人,咳嗽打喷嚏呼吸都会传染。但是川崎病是一种免疫力方面的疾病,是没有传染性的。

相关推荐

01:23
小孩得川崎病会传染吗
儿童川崎病不会传染。川崎病又称为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以全身中小动脉炎性病变为主要病理特征,不属于传染病。约15~20%未经治疗的患儿发生冠状动脉损害。病学资料提示有多种病原体的存在,比如立克次体、葡萄球菌、链球菌或者支原体的感染等等一些比较常见的病毒,有可能会引起川崎病,但是都未进行证实。川崎病的病因不明,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宝贝反复发烧一般几天能治好
宝贝反复发烧几天能好,主要取决于宝宝的病情,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一、如果只是轻微的感冒所导致的发烧,一般情况下在积极治疗以后,一个星期以内宝宝的病情就会有所好转。二、如果是由于严重的支气管炎,甚至是肺部出现炎症等情况的时候,宝宝发烧的症状可能需要持续一个星期以上。三、如果宝宝是患上了川崎病所导致的发烧,这种情况一般是需要治疗两周左右的时间,宝宝才能基本痊愈。四、如果宝宝患上了最近几年比较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现了反复发烧的情况,具体恢复的时间就会比较长。所以不同的疾病所引起的宝宝的反复发烧,痊愈的时间是完全不同的。不过痊愈的时间,也跟宝宝自身的体质有关系。当宝宝的体质比较好,可能恢复的时间就比体质弱的宝宝要更快。但是不论是何种疾病,导致的宝宝出现反复的发烧,都需要家长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治疗。对于发烧三天以上的情况,还需要做一下血常规等检查项目,来明确宝宝发烧的具体病因。家长在照顾年幼宝宝的时候,应当时刻关注宝宝的体温,天气转凉时应当适时的添加衣裳,同时在饮食上,多给宝宝吃一些健康的食物,多喝牛奶,增强宝宝的体质。对于适龄儿童,还应当多鼓励孩子参加体育锻炼,提高宝宝的抵抗力。同时要注意宝宝的个人卫生情况,都可以很好的预防宝宝生病。
语音时长 02:28

2021-11-05

62657次收听

02:28
小儿川崎病会复发吗
小儿川崎病在临床上一般都不会再复发。川崎病病理的改变主要是全身性的毛细血管炎,在临床上可表现为多部位症状,首先是持续性高热,全身皮肤会出现多发性的红斑,还有淋巴结,全身可以见到淋巴结的肿大,还有的眼睛会出现充血性改变,舌头伸出来是杨梅舌,所以它是个全身性的多部位的这种症状的改变。所以川崎病在体温下降后,皮疹、眼睛的症状、淋巴结的症状都会得到缓解,但部分孩子心脏冠脉扩张是需要一定修复的时间,后期只要需要定期的复查监测,在后面的过程当中一般不会再复发。
01:46
川崎病传染吗
川崎病是不传染的,因为川崎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系统性的中血管炎,就是血管炎性的疾病。所谓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就是说是由于机体内产生了攻击自身抗体,自身的物质导致的疾病。而川崎病是攻击血管,所以是叫血管炎,这种疾病是不具有传染性的。只有感染性疾病才能够传染,比如说麻疹、风疹、猩红热。川崎病是自身抗体所导致的疾病,这类疾病它不具有传染性,但是可能与感染因素有关。
专家解读川崎病危害
说到川崎病,可能大家不是很了解,这种疾病其实还是比较常见的,川崎病发病后孩子经常会出现发烧的现象,很多家长误以为是普通的发烧感冒,从而耽误病情的治疗,从而引起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可见川崎病的危害有多大,那么它的危害究竟具体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专家解读川崎病危害。
治疗川崎病有几种药
川崎病这样的疾病发生之后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健康,对于川崎病这样的疾病我们不要拖延了治疗的时间,应当在患病的时候,及早做好治疗,就请小编来为大家讲述治疗川崎病有几种药?希望小编的介绍能够给患者提供帮助。
川崎病一般用什么药
川崎病一般用什么药呢?孩子得了川崎病,在医院医生一会给输液,一会让吃药,看着孩子用的药,好多家长心里会有疑惑这都是些什么药啊,用在孩子身上会不会有什么副作用呢?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说几种治疗川崎病的常用药。
川崎病的合理用药
川崎病合理用药?随便在药店购买使用药品,缺乏专业人员万博官网网址是什么 ,所以很多人服用药物都是凭自我感觉,过量服用药物容易发生不良事件,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川崎病合理用药:
儿童川崎病的用药
儿童川崎病用药?川崎病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医生都要瞩其坚持服药,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所以,川崎病患者在家服药期间,家长应该注意用药,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儿童川崎病用药?
川崎病如何治疗
川崎病如果是能够得到及时的诊断,治疗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因为现在一般都采用的治疗是丙种球蛋白,因为这个疾病还是考虑跟感染之后免疫等有关系,所以用免疫球蛋白,一般在高烧用什么抗生素效果不好的情况下,已诊断的疾病之后,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后,多数体温很快就降下来了,所以住院的时间也不会太长。在用丙种球蛋白同时,用一天即可,然后可以加上阿司匹林。阿司匹林的剂量也比以前用的剂量要减少一些。体温正常之后,阿司匹林就及时减量,减量之后如果小孩体温不烧了,一般情况也挺好的,其他血生化也开始正常,比如说血沉、CRP开始逐渐好转。川崎病治不了多少天,很快就会出院。但是如果不经过及时的治疗,川崎病还是可以出现一些后遗症。比如留下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或是冠状动脉狭窄等。还有川崎病,要注意一点,就是在它恢复期,比较漫长,可能出现血小板上升的阶段的时候,如果不及时检查发现,他就怕高凝状态,引起心肌梗塞。所以血小板一般超过了600,但看有些还要视年龄而定,可能就要适当的可以给点潘生丁。还有小孩在随访当中,一般是出院之后一个月、三个月进行随访,以后半年,再就是一年、两年、三年,一直到五年进行随访,就要注意一下他的血生化心脏的问题。再就是他的检查了,一般出院之后,再有些是说六周,有一些甚至到8到12周就可以阿司匹林减量。但是如果是冠状动脉瘤或者是冠状动脉扩张出现的时候,可能阿司匹林服用的时间都比较长,有些甚至是终生都有。还有要注意的一点,因为用了丙球之后,一般来说出院之后,11个月到一年的时间,是不能做预防接种的。
语音时长 01:34

2019-07-03

52997次收听

02:22
川崎病严重吗
川崎病基本上大家都认为是良性疾病,目前也大多认为病人的预后较好,但预后好的前提是及时诊断和治疗。如果患者治疗不及时,或是被误诊漏诊,有的患者会发生冠脉扩张,甚至可能有动脉瘤的形成。医生询问患者病史时,有的患者表示曾经孩子小的时候发烧老不退,用药也不管用,这很可能就是川崎病的过程。患有川崎病的儿童中,有获得性心脏病的儿童占大多数。有时川崎病也可以遗留后遗症,比如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可引起心脏的冠脉扩张等严重疾病。
什么病是川崎病
川崎病又称为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它是一种血管炎综合征,主要侵犯到全身的中小动脉血管所引起的一些病变。川崎病好发在五岁以下的幼童,男孩的发病率为女孩的1.5倍。川崎病最早是由日本的川崎富作医师于1967年首先发表,经过30多年的研究至今对这个病的病因不是太清楚,可能和感染免疫有关。最大的危害是损伤冠状动脉,是小儿冠状动脉病变的主要原因,也是成年后发生冠心病的一些潜在的危险因素。川崎病诊断主要要满足以下几点:第一是持续的高烧,39度到40度超过五天,这是诊断川崎病的必要条件。第二是急性期在手脚的末端出现红肿,第二到第四周的时候,可以在手脚掌或者是指尖或者是肛门周围产生脱皮的现象。第三会出现多形性红斑,全身可能会出现各式各样的斑疹。第四,两侧有结膜炎、结膜充血发红,通常是没有分泌物的,口腔黏膜像有草莓舌、口腔有咽喉部黏膜的充血、口唇红、干燥甚至流血。第六会有急性非化脓性的颈部淋巴结肿大,颈部淋巴结肿大是单侧或者双侧,直径超过1.5公分以上。上面所说的这几点中第二到第六条中至少要符合四项,加上如果持续高烧五天以上,并且能排除其他原因造成的类似症状的疾病,都可以诊断为川崎病。但是目前这个病涵盖的范围已经扩大,并将不典型的川崎病称为不完全性的川崎病,也列为这个川崎病范围之内。本病在亚洲或者是亚裔中儿童比较多见,其它的一些表现包括儿童注射卡介苗的部位,可能出现红肿,甚至是结痂的一些情况,血液检查出现贫血,白细胞及血小板的增多、炎性反应、血沉、C反应蛋白升高,还有出现无菌性的脓尿,这些表现也支持川崎病的可能性。其他症状还有发热、皮疹、眼睛红、口唇干燥、口唇干裂、淋巴肿、手足硬肿后脱皮、川崎表现见分明、血小板高、血沉快、冠状动脉受损害。
语音时长 03:30

2018-09-14

56752次收听

川崎病做什么检查
川崎病实验室上没有特异的实验室检查。可以做血常规、血液学的检查,血常规的白细胞数是增高的,中性粒细胞数可以增高、可有核左移、有轻度的贫血,2到3周的时候会有血小板的增高,急性炎性反应蛋白升高,免疫学检查可有血清IgG、IgA、IgM、IgE升高,心电图的检查可有ST-T段的改变,胸片可以见到有间质性的改变,超声心动图急性期可以看见有心包积液、左室扩大,二尖瓣、主动脉瓣或者是三尖瓣的反流。冠状动脉的病变有冠脉扩张、冠状动脉瘤以及冠状动脉狭窄。心电图的表现可以出现窦性心动过速,非特异性的ST-T段的改变,或者出现房室传导阻滞以及异常的Q波,冠状动脉造影。超声检查显示出冠脉瘤,或者说心电图有心肌缺血的表现时候,可以选择冠脉造影。
语音时长 01:24

2018-09-14

53315次收听

川崎病复查的时间
川崎病根据冠脉损伤的情况,决定复查的时间和内容。对于一级、二级冠脉损伤,病程三个月后可以停用阿司匹林,临床随访5年,随访的时间在病程的30天、60天、6个月、1年和5年这个时间段,要随访超声心动图、静息12导心电图,必要时候做胸片,最后一次随访建议做运动心电图。对于三级的冠脉损伤,小剂量阿司匹林至少持续到动脉瘤的消退;中型动脉瘤需加另一种抗血小板的药物,要终身随访,随访时间为病程的30天、60天、6个月、1年,之后每年进行随访,并给予心血管风险评估和指导。大于10岁患儿每两年行负荷试验或者心肌灌注显像、超声心动图、静息12导心电图、负荷试验或者是心肌灌注显像,如无创性的检查提示心肌缺血,可以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对于四级的冠脉损伤,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华法令,0。05到0。12毫克每公斤每天,或者是低分子肝素要终身随访,静息12导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片、各种负荷试验、心肌灌注显像,可选择性的进行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或者是MRI辅助判断心肌缺血和心功能情况,病程的6到12个月或者是更早,急性期后可进行初次冠状动脉造影,如果非侵入性检查、临床或者实验室检查,提示有心肌缺血,可重复进行冠脉造影,某些情况下如不典型的心绞痛,不能做负荷试验,可以选择性地重复冠状动脉造影。对于五级的冠脉损伤,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华法林或者低分子肝素,为预防缺血性发作或者心功能不全,可同时运用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药物治疗,根据治疗的指征选择旁路移植,或者是导管介入等治疗措施,要进行终身的随访,随访的内容同四级冠脉损伤。总之,对于急性期未发现冠状动脉异常,可于起病后的两周到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半年、每年这样复查至少坚持五年以上;如果有冠状动脉扩张要长期随访;对于疫苗的问题,丙球使用后的三个月到半年以后可以打疫苗。
语音时长 03:26

2018-09-14

65025次收听

02:43
川崎病怎么治疗
对于川崎病患者的治疗,主要是控制血管的炎症。1.川崎病患者,需要进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2g/kg。d用1天或者是1g/kg。d用2天,8~12h注射完,要在川崎病患者发病10天之内使用。2.肠溶阿司匹林30~50mg/(kg·d),在川崎病患者热退以后3天,药物的剂量逐渐可以减为3~5mg/(kg·d),持续6~8周的时间。对于那些已经产生冠状动脉损害的川崎病患者,应该延长治疗的时间。如果患者对阿司匹林这种药物,能够产生过敏的情况,可以使用氯吡格雷1mg/kg。3.如果川崎病患者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则不宜单独使用。对IVIG无效的患者,可以考虑加用。4.血小板升高时(大于35万)加用双嘧达莫3-5mg/kg。d,Bid-tid,血小板正常停,一般2-3月。5.外科手术治疗。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