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发烧出汗好吗

发布时间:2020-04-0368243次浏览

发烧出汗是有好处的,因为发烧的时候出汗,能够调节体温,出汗之后人体体温下降的比较快,避免高温对身体可能造成的伤害,但大量出汗会使水份流失过快,可能导致脱水,因此发热出汗时要多补充水份。

发烧是现在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烧发病于各类人群。如果不及时的发现及时的治疗是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危害的,严重的还会引发别的并发症状,所以要及时的治疗和调理,一般发烧之后,患者的体温就会逐渐的升高,这时就很容易出汗。那发烧出汗好吗?

人体在发烧的情况下是会出很多汗的,发烧时出汗对身体是有一定的好处的。虽然出汗会使身体失去水分,但也带走了热量,避免高温对身体可能造成的伤害,使体温降低,出汗也能排出体内的有害物质。但是发烧和出汗后要喝大量的水来补充流失的水分,因为出汗后会容易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要注意多喝水,另外,要及时就医,通过必要的检查和及时的治疗,明确发烧的原因。

一般来说当发烧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汗,其实发烧出汗对患者是有一定的好处的,发烧的患者身体热量是很多的,出汗可以带走带走大量的热量,使体温下降,高温是会把身体神经烧坏的,这样可以避免高温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损害,所以发烧时出汗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如果出过多的出汗会导致身体的体液和电解质流失的,这样可能会使身体出现脱水的症状,人体一旦脱水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一般就会使患者出现头晕、疲劳,严重的还会出现休克、昏迷、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当身体发热或出汗时,应及时补充水分。所以出汗后要适当补充水分,多喝温开水而不是冷水,这样才能补水,避免脱水。当温度降至正常时,衣服可以适当减少。

一般患者在发烧的时候会出大量的汗,不过不用担心,发烧出汗是好的,因为当发烧出汗时,可以调节患者的体温,出汗后体温就会下降得更快。发烧出汗还有一定的解毒作用,发烧出汗还可以帮助患者加速新陈代谢,但是出汗后一定要注意保暖,发高烧发汗是好的,出汗后体温会下降,但出汗后一定要及时擦干,否则很容易感冒,造成反复发烧的情况。

以上是对发烧出汗好不好做的一个相关的介绍,发烧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病,大家都不陌生。发烧使身体会出很多的汗,这对退烧是有一定的好处的,但是也会使身体缺少水份,所以在发烧期间,一定要多喝水。

相关推荐

01:09
小孩腋下体温37.8℃算不算发烧
小孩腋温37.8℃一般算发烧。正常情况下,小孩腋下体温为36.1℃-37.0℃。如果小孩腋温37.8℃,通常表明小孩出现了发烧的情况。如果家长没有给小孩做好保暖工作,或者小孩感染了细菌、病毒等,可能会患上感冒,引起发烧。此外,如果小孩患上了肺炎,炎症刺激可能会导致小孩发烧。感冒引起的发烧,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小孩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布洛芬混悬液等药物进行缓解。肺炎引起的发烧,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小孩使用罗红霉素颗粒、阿奇霉素颗粒、阿莫西林颗粒等药物进行缓解。如有不适,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平时,建议家长给小孩做好保暖工作,适当给小孩添加衣物。
不发烧但是一阵阵发冷什么原因
不发烧但是一阵阵发冷,常见于风寒感冒的患者。是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感受风寒之邪,出现的风寒感冒,或者自身就是阳虚的人。风寒感冒一般是由于人体抵抗力下降时,风寒之邪侵袭人体导致,还伴有鼻塞、打喷嚏、流清鼻涕、咽痒等症状,可给予荆防败毒饮加减。阳虚的患者由于血液循环不通畅,感到四肢发冷,可以在中医师指导下,服用一些补阳气的汤药,如甘草干姜汤等。一些具有补阳的中成药也可以适量服用,如金匮肾气丸、等。在饮食上也可以多吃一些补充气血、补阳的食物。
语音时长 02:10

2021-12-30

74961次收听

02:59
体温38度该怎么办
体温38℃是指腋下温度38℃,这属于体温异常,是低热。要考虑是否有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咽炎等情况。极个别情况下,说明人体某个组织出现缺血。比如某根血管出现了梗阻导致了栓塞引起的无菌性的炎症,坏死也可能发烧。如果存在发烧要检查自己是否有咳嗽、胸痛、腹痛或者受伤等情况。此外,要回想自己是否有受凉感冒、虫牙等疾病。如果清楚自己是轻微的感冒或者是虫牙,可根据情况吃消炎药或者退烧药。如果不清楚发烧的原因,建议到医院检查,是否存在内脏器官的炎症,比如阑尾炎、胆囊炎等。
03:05
体温在35度到36度之间属于低烧吗
正常人的体温在36.2℃-37.3℃之间,超过正常值以上的体温叫发烧或低烧。如果体温是35℃-36℃之间,温度比正常值低,叫低体温。测体温时,因测温不准确,如腋下温度计夹的时间不够,或夹的不正确,出现测的体温低。或者在一个温度较低的环境中,如空调开得很低,测体温就会出现35℃-36℃之间的低体温。另外,用额温枪测额头或手臂的温度,要比腋窝的温度低0.5℃-1℃。所以,35℃-36℃也是一个正常体温。真正的体温低,一般是代谢比较低,如老年人,体温会比正常值低一些。
02:41
老人反复发烧怎么回事
老人反复发烧有很多原因,可能是某个部位感染导致的,也能是某些自身免疫病引起,甚至可能是肿瘤、甲亢等引起的,需进行检查后明确诊断。第一类是感染型的,涉及到一些是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还是真菌感染,感染部位也需要去寻找,是肺部的感染,还是一些泌尿系统、肾,或消化系统、胃肠炎,或有一些是病毒的肝炎等,甚至有一些脑炎和脑膜炎。非感染因素就像又分有一些阶梯组织病,如一些狼疮或皮肌炎,还有干燥综合征等,这是免疫系统自身免疫病引起来的。其他包括一些肿瘤,还有是甲亢,特别是甲亢危象的时候。
发热退烧后可以洗澡吗
发热退烧看几个情况,如果是低热的情况,同时又没有明显的咳嗽、咳痰,如果说在夏季非常需要洗澡的话,可以适当的温水洗澡。但是如果对于高热的病人经过治疗以后,体温虽然退了,但是,整体的情况还处于比较虚弱的状态。发热虽然退烧了,是在用退烧药物来控制体温的时候,说明他的病情还没有完全控制,这个时候机体的免疫功能还是比较差的。所以在时候建议大家还是尽量的,拖延一下洗澡的时间,毕竟洗澡和病情来比是相对次要的。可以在病情相对好转两到三天之后,再考虑其他的一些,像洗澡呀或者是适当的锻炼,这些都要在病情好转稳定以后。
语音时长 01:26

2021-04-20

96883次收听

怎么样物理退烧
物理退烧其方法较多,常用的物理退烧方法包括:多喝温开水、艾叶生姜泡脚、局部冰敷、温水擦浴以及酒精擦浴等。通过物理性退烧可促使体温降低,逐渐恢复正常,患者可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选择。
不到36度是低烧吗
发热是由发热激活物作用于机体,激活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再经一些后继环节引起体温升高。正常成人体温维持在37℃左右,一昼夜上下波动不超过1℃。当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零点五℃)时,就称之为发热。曾经有很长一段时期,把所有的体温升高都称之为发热,并且认为发热是体温调节功能紊乱的结果。体温升高分为调节性体温升高和非调节性体温升高,前者即发热。发热时体温调节功能仍正常,只不过是由于调定点上移,体温调节在高水平上进行而已。非调节性体温升高是调定点并未发生移动,而是由于体温调节障碍,或散热障碍及产热器官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体温调节机构不能将体温控制在与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上,是被动性体温升高。故把这类体温升高称为过热。当患者体温在三十七点三-三十八度之间,我们称之为低热;当体温在三十八点一至三十九摄氏度时,我们称之为中等发热。当患者体温在三十九点一-四十一点一度之间,我们称之为高热。当患者体温在四十一度以上,我们称之为超高热。所以,不到三十六度不能称之为发热。
语音时长 01:35

2020-03-20

65262次收听

37.2度算发烧吗
人们的体温需要重视,腋下体温是37.2度,就属于正常的范围,不属于发烧,如果是高于常规的情况,就要用药配合物理治疗,还不恢复的,就要积极的对待,最好是配合医生,就可以有好的治疗效果。
耳温38℃算发烧吗
耳温三十八摄氏度算是发热,当机体在制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时,体温超出正常范围,我们称为发烧。临床常用的测量患者体温的几个部位为口腔、直肠、腋下温度,们的正常范围是不同的。口腔温度正常范围是三十六度三至三十七度二摄氏度;直肠温度正常范围是三十六度五至三十七度七摄氏度;腋下温度正常范围是三十六度至三十七摄氏度。平常判断发热,是以口腔温度作为标准的。当患者体温在三十七度三至三十八度之间,称之为低热;当体温在三十八度一至三十九摄氏度时,称之为中等发热。当患者体温在三十九度一至四十一度之间,称之为高热;当患者体温在41度以上,称之为超高热。
语音时长 01:23

2020-02-17

50832次收听

大人35.7度体温正常吗
不管是在身体的哪个部位测量出来的温度,35.7度体温对于任何一位大人来说都是不正常的,这属于低温的现象。而针对人身体所出现的低温症状,一般可以通过药物疗法又或者是保持空气流通等办法来缓解该病症。不过具体选择哪一种药物要因人而异并且要听从医生的意见。
02:49
退烧后头晕是怎么回事
感冒以后出现头脑昏沉的感觉,一般退烧后稍微休息,缓解几天就能恢复。但是,临床上有一些退烧以后三五天后,突然出现剧烈的眩晕,甚至出现恶心、呕吐、不能走路,这种情况需要注意。首先,最常见的是前庭神经元炎,是由病毒引起的免疫介导性脱髓鞘,病人在退烧以后有个间歇期,然后出现头痛,除了眩晕恶心意外,有的甚至出现呕吐、走路不稳,甚至眼震、眼球的随意运动不行,不随意运动频繁出现等,这种情况需要一些激素、维生素B1、B12药物。其次,脑干脑炎和小脑脑炎,除了头昏头晕以外,还会出现天旋地转感,走路东倒西歪,需要进行一些核磁检查,帮助明确诊断。
发烧怕冷是什么原因
发热的早期容易有畏寒怕冷,发热的时候怕冷是正常的,因为发热的时候毛孔打开,外部冷空气进入体内,使人体对寒冷特别敏感。发热的时候伴有畏寒寒颤症状,说明体温还会继续上升,这个时候要注意保暖,给病人盖好棉被,防止着凉。发生发热畏寒的情况,首先还是要查明病因。发热一般可以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感染性发热比较常见,如呼吸道感染的肺炎,肺结核,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等。消化道感染的急性胆囊炎,肝脓肿等。泌尿系感染的肾盂肾炎,膀胱炎,尿路感染等。非感染性发热多见于风湿免疫系统引起的发热,肿瘤引起的发热等。发热查明原因以后,如果是感染性的发热给予抗感染退热对症处理。非感染性发热主要是针对病因的处理。
语音时长 01:22

2019-12-06

62000次收听

低烧不退会有什么后果
每个人都经历过发烧,发烧本身不是一种病,它只是一种症状表现。很多人认为低烧没什么大碍,其实是不对的,低烧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后果是很严重的。最大的就是可能引起肺炎。严重的可能发生全身性病变。因此。当发生低烧时一定要引起重视,找出疾病的真正原因,对症治疗。
复方氨酚烷胺片的副作用有哪些
通常情况下,复方氨酚烷胺片的副作用包括胃肠道不适、过敏反应、中枢神经系统不适、心血管系统不适、泌尿系统不适等。具体分析如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