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心肌梗死如何用药

发布时间:2020-04-1352753次浏览

一旦出现心肌梗死,应及时应用药物挽救生命。目前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治疗心肌梗死的药物,包括扩张冠状动脉的药物、减少心肌耗氧的药物、抗血栓的药物、溶栓的药物等。

心肌梗死是一种可能会危及到生命的严重疾病,当出现胸闷气短、心绞痛等心肌梗塞症状时,需要及时用药治疗,挽救生命,那么心肌梗死如何用药呢?
  1、扩张冠状动脉的药物
  当出现心肌梗死,并且伴随着心绞痛症状时,可以及时应用扩张冠状动脉的药物,不但可以改善心绞痛症状,还可以防止猝死。但明显血压下降时慎用,以免发生危险。
  2、减少心肌耗氧的药物
  心肌严重缺血、缺氧、坏死时,会引起心肌梗死,所以此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一些减少心肌耗氧的药物,也可以改善不适症状。
  3、抗血栓的药物
  一旦出现急性心肌梗死,还需要及时应用抗血小板的药物、抗凝的药物,阻止血栓的形成,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
  4、溶栓的药物
  一般心肌梗死发生6个小时以内,积极应用溶栓的药物溶解血管的栓子,可以缓解病情,降低死亡率。

相关推荐

02:27
心梗的早期症状
心梗典型症状就是心前区的闷痛、压迫性疼痛、刀割样疼痛,或濒死感,多发于饱餐、情绪激动、运动、用力排便后。一旦怀疑发生心梗,时间就是生命,要及时拨打120,及早就医,开通闭塞血管,挽救坏死的心肌细胞。心梗出院后,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长期规律服用药物来预防心梗再发,如中成药可改善心梗患者的心肌微循环,促进血管新生,稳定粥样斑块,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乳酸脱氢酶偏低的危害有哪些
乳酸脱氢酶简写为LDH,可以催化乳酸脱氢生成丙酮酸,在肝脏、肾脏、心肌中分布比较广泛一些。乳酸脱氢酶偏低临床意义不大,对人体健康基本没影响,也就是说没危害性。乳酸脱氢酶偏低时,可能是一种生理性的降低,比如最近过于劳累、睡眠不好或心情不好,引发乳酸脱氢酶降低,这种情况下多注意休息,大约2周以后再次去医院复查乳酸脱氢酶,可能就恢复正常参考值范围。也可能是一种病理性降低,多见于一些疾病状态,特别是内分泌系统紊乱的病变,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这些疾病容易造成新陈代谢速率的明显下降,此时就可能出现乳酸脱氢酶偏低的情况;长期的慢性消耗性疾病如各种消化道肿瘤、艾滋病中晚期的病人,代谢速率也会明显的减慢,也会有乳酸脱氢酶下降的情况。因为乳酸脱氢酶是糖酵解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酶,所以一些食物或者药物中毒的情况下,可能会引起乳酸脱氢酶下降。这些病理状态造成的乳酸脱氢酶的下降,主要是积极治疗原发病,乳酸脱氢酶下降本身并没有危害性。在临床中乳酸脱氢酶升高是具有疾病诊断意义的,因为乳酸脱氢酶广泛分布在心肌、肝脏和肾脏器官中,一些疾病如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慢性肾病、白血病、胰腺炎、横纹肌损伤综合征等,会引起乳酸脱氢酶的显著升高,是这些疾病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语音时长 02:26

2021-12-30

63205次收听

01:46
心脏T波异常是什么意思
第一类是心源性的和非心源性的疾病。心源性疾病,包括像心绞痛、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应急性心肌病、瓣膜病、特殊的心肌病等等。非心源性的包括电解质紊乱、肺栓塞及急腹症,比如胰腺炎、胆囊炎以及脑血管疾病,甲亢、甲减、贫血、肺心病、COPD、药物原因等都可以导致这种T波的改变。还有一类是正常人有一部分也可以有T波改变,一旦发生了T波的直立,我们叫假性正常化,需及时就医。
01:23
左侧睡觉心脏有压迫感怎么回事
我们在睡觉时可能会出现左侧睡觉时有心脏压迫感的出现,甚至胸闷气短。当出现这种感觉时,需要尽早与心血管专科医院进行心脏相关的检查,比如说心电图、心脏彩超、颈动脉彩超、24小时动态心电图等等,以排除心脏本身是否有器质性的疾病存在。如果经过了系统的检查和医生的临床评估,心脏本身并没有器质性的疾病,则考虑可能是心理状态不太好的原因,最近压力大或是睡眠不好,需要调整一下自己的心理状态和情绪,这个症状才能得到有效的减轻或缓解。
03:14
D-二聚体偏高是什么原因
D-二聚体是反映血栓形成与溶栓活性的重要实验室指标。D-二聚体偏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静脉血栓栓塞。二是主动脉夹层发病24小时内。三是心肌梗塞。四是溶栓治疗后D-二聚体短期内升高,而后逐渐下降,提示治疗有效。五是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作为DIC早期诊断和病程监测的主要指标。六、恶性肿瘤可引起D-二聚体浓度升高,并可作为分期、预后等判断标准。第七、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妊娠等。
下壁心肌梗塞能康复吗
下壁心肌梗死,它的康复的情况,要从两个层面来说。第一个层面就是已经梗死的心肌是不能再生的。从方面讲并不能恢复,但是下壁心肌梗死发生之后,人的状态是可以康复的。一般来讲下壁心梗对心肌,心脏功能的影响并不是很大。通常即使是发生了下壁心梗,心脏的整体的收缩功能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经过心梗之后,积极的一些治疗,比如说开通罪犯血管解除残余的狭窄。一般来说发生心梗之后现在有条件都会做急诊介入治疗,会行支架抽吸血栓支架植入,之后再进行规范的二级冠心病二级预防的治疗。一般情况下,患者的恢复都会很好,会恢复到日常的生活工作当中。而且相应来说,比之前心脏的风险会明显的减低。
语音时长 01:10

2021-05-12

102028次收听

心肌梗死会引起早搏吗
心肌梗死会引起早搏。在急性心梗,尤其是前臂的心梗会看到早搏,尤其是频发的室性早搏会比较多。另外急性心肌梗死进行溶栓治疗之后,也会出现再灌注性的心律失常,也会伴有室性早搏的一个频发。部分病人还会伴有短暂的室速或有室颤等等。我们并不能因为单纯的早搏就认为可能是心肌梗死。早搏在临床上非常常见。一部分病人的早搏可能是一个功能性早搏,并没有非常确切的心脏疾病。心肌梗死可以引起早搏。大多是因为梗死之后心脏的电活动的不稳定引发,并不能说有早搏的病人会有心肌梗死。
语音时长 01:07

2021-01-15

93889次收听

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需要继续服药吗
通过介入治疗心肌梗死得到明显的改善,但是患者原有的冠心病没有治愈,所以还需要继续的服药治疗,比如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等等以及控制血压的药物均需要继续的服用。原来治疗冠心病的,比如单硝酸异山梨酯、盐酸曲美他嗪等药物可以不再服用了,如果没有心绞痛的话可以停用。心肌梗死做介入治疗的目的是通过介入治疗开放闭塞的血管,恢复正常的血流,这样能够挽救濒死的心肌,防止心肌功能的受损,改善心脏的功能。
语音时长 01:16

2021-01-15

99333次收听

心肌梗死有什么症状
心肌梗死最典型的症状就是胸痛,胸痛一般的发生在心前区或者是胸廓后,主要是持续的胸痛,胸痛持续的时间超过三分钟,胸痛是一种压榨性的非常剧烈的疼痛,患者常有憋死的感觉,所以如果出现了持续的胸痛,胸痛非常剧烈,一定要去医院及时的就诊。当然了心肌梗死还会出现一些其他的症状,比如如果合并了心功能不全就会出现胸闷、憋气。如果合并心律失常会有心慌心悸的表现
语音时长 01:05

2021-01-15

71312次收听

预防心肌梗死新方法
预防心肌梗死新方法都有哪些呢,很多人问到了这个问题,其实方法一直都是那么几种,对于这样严重的疾病预防是非常重要的,心肌梗死的危害很大,诱因也是比较多的,因此预防心肌梗死是很重要的,那我们应如何预防心肌梗死呢,有哪些预防的方法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心肌梗死的预防
心肌梗死后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以及血栓等,情况严重时还有可能会导致休克和死亡,为了避免出现心肌梗死的危害,心肌梗死可以通过避免激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以及平缓情绪,注意保暖,防止便秘来预防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要搭桥吗
心肌梗死是否搭桥,要看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的情况。不过一般心肌梗死需要要搭桥,心肌梗死多数是由于心脏自身供血不足的原因导致的,很有可能会出现胸部疼痛和胸闷的现象,对病情诊断以后采取药物治疗或者搭桥治疗。
心肌梗死遗传吗
心肌梗死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对人体的健康危害很大,但是心肌梗死这种疾病,一般是不会遗传的,它是一种心血管内科疾病,引起这种疾病对的原因比较的复杂,比较常见的原因是疲劳过度、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等。
04:23
心肌梗死治疗
所谓心肌梗死,是心肌在快速严重的失血后,出现心肌继发性梗死,要马上抢救治疗,尽早恢复心肌的血流供应。它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一种比较严重的类型。心肌梗死的治疗原则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心肌梗死的一般治疗包括:静卧、镇静、给氧、止痛。心肌梗死的其他治疗包括:溶栓治疗、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手术治疗。溶栓治疗就是把引起血管堵塞的血流用溶栓药物把血栓融化掉,使血流得到恢复。药物治疗包括抗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调脂治疗。心肌梗死治疗体现的就是时间,时间就是生命。
心肌梗死有哪些症状
心肌梗死是指心肌因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因冠状动脉功能不全)而出现坏死的情形。患者会出现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服用硝酸酯类药物都不能完全缓解,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等合并症,常可危及生命。80%的人出现心肌梗死的年龄大于65岁。男性突发心肌梗死的风险高于女性。男性将在他们35~40岁时步入心肌梗死的高风险阶段。因为雌激素的保护作用,女性要等绝经之后,才会步入心脏病高风险阶段。心肌梗死有哪些症状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