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白血病是如何引起的

发布时间:2020-04-2654207次浏览

白血病可能是由于染色体或基因发生畸变等异常引起,有一定家族遗传性倾向。如果长期性接受放射线照射刺激,或者大量接触苯、烷化剂一类化学物质,就会明显增加白血病发生可能性。除此之外,成人患上T细胞白血病一般与病毒入侵感染等感染性因素有关。

提到白血病,很多人都觉得属于一种不治之症,在发病之后会有较高死亡率,即便是做骨髓移植也很难获得较好预后,所以生怕自己会患病。为了消除担心和及时做好预防工作,就最好了解白血病的具体发病原因。那么白血病是如何引起的呢?
  1、遗传性因素
  临床方面有小部分白血病发生与基因遗传等先天性因素有关,可能是染色体或基因发生畸变、断裂等异常所致。大约有8.1%的白血病患者存在有家族发病史,当家族当中直系亲属有白血病病例时,则患病可能性就会明显增加。另外,如果患有一些先天性遗传性疾病,比如Down综合征等,就有可能并发白血病。
  2、放射性因素
  放射疗法可导致白血病发病几率明显升高。尤其是对于患有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来说,在接受放射性治疗过程当中,就可能会导致双股DNA发生可逆性断裂,导致细胞内致瘤病毒大量复制,产生骨髓抑制和免疫抑制等不良反应。不过在发病之前往往会经历较长的骨髓抑制期。
  3、化学性因素
  化学物质刺激可诱发白血病,比如化疗等。经临床证实的有,苯、烷化剂和细胞毒药物可导致继发性白血病发生,特别是乳腺癌及肺癌等癌症患者长期服用烷化剂药物治疗的情况下,最易发生免疫缺陷出现白血病。同时长时间接触有害化学物质,也可刺激骨髓产生抑制作用,出现皮肤瘀斑、疲乏无力等典型白血病不良症状。
  4、感染性因素
  病毒入侵感染是白血病发病的常见诱因之一。在受到病毒入侵之后,可能会导致致源瘤基因被激活,成为恶性病变的基因,其正常功能发生改变,导致靶细胞恶变,尤其是T细胞最易发生问题,从而可患上白血病。

相关推荐

血癌是什么疾病
血癌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总称。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分类非常复杂。临床上常见的一些急慢性白血病,比如急性髓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除此之外还有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还有一些大家不太熟悉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比如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等。血液系统的恶性疾病,往往会在血常规检查中发现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数量的波动。比如急性白血病,常见白细胞显著升高,伴有贫血和血小板的降低。而慢性白血病,常可见白细胞计数的升高,但往往血小板和血红蛋白是正常的,甚至是升高的。除了血细胞计数的变化,很多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还可以看到白细胞分类出现一些变化,比如急性白血病的病人,常可看到血常规分类中出现分类不明的幼稚或者原始的细胞。
语音时长 01:02

2021-12-30

90651次收听

白血病m3需要几次化疗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3型又叫做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可以通过化疗药物达到临床治愈的一种疾病,它的化疗时间大概要持续两年左右。具体需要做几次化疗,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危险度分型,患者的自身情况以及对药物的敏感性有关。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方法可以分为诱导治疗、巩固治疗和维持治疗三个方面,第一,诱导治疗,给予化疗药物治疗,一般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使患者达到完全缓解。第二,巩固治疗,一般需要进行2~3个疗程的化疗,使患者能够达到分子生物学的完全缓解。第三,维持治疗,需要口服维甲酸和砷剂的治疗。总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化疗周期一共要持续两年左右。
语音时长 01:26

2021-05-28

13489次收听

白血病的血常规有哪些指标
白血病的血常规指标主要包括白细胞:白细胞增多性的白血病,白细胞通常会增多。白细胞不增多性的白血病,患者白细胞可为正常或者是减低,患者白细胞的异常,可表现为感染的症状,有些患者外周血可以看到有异常的白细胞。血红蛋白:大部分病人会有不同程度的血红蛋白减低,表现为贫血,可以出现面色苍白、全身乏力等症状。血小板的异常,有些患者可以出现血小板的减低,表现为出血的症状,如鼻腔、口腔的出血,皮肤表面的出血等。细胞异常,如果患者是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其血常规常常表现为以淋巴细胞增多为主。患有白血病时,血常规主要看这四大指标,同时还需要做骨髓穿刺的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语音时长 01:27

2021-05-28

13649次收听

如何预防急性白血病
要有效治疗这个疾病,就是有效防止这个疾病的发生,那么对于急性白血病来说,也是有好好的预防它,才能不让他发生的。如果没有白血病的发生,那么相信你的健康将会更上一层楼,相信你的家庭也是会有很大的幸福感。那么如何才能有效防止白血病的发生?专家介绍,白血病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白血病是一种或多种造血干
专家简单讲解治疗白血病的方法
白血病,就是我们常说的血癌,是一种十分严重的血液疾病,白血病患者常常是死于大出血。那常见的治疗白血病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常见的治疗白血病的方法。一般,常见的治疗白血病的方法有:首先是早期白血病,其主张多种方法综合治疗白血病,其中以化疗为主,可合并中药治疗以减毒增效。不同时期的治疗白血
白血病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白血病在确诊时,除依靠其临床表现外,还须借助化学检查。主要的检查方法有以下三种:1、血常规检查检查显示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数减少,白细胞总数多少不一,一般在20.0~50.0×109/L,少数高于100×109或低于10.0×109/L。半数以上的病人周围血象中见到大量(有时高达90%)异常
青少年白血病人该如何锻炼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锻炼身体增强我们的体质,患了白血病应该如何的去锻炼我们的身体呢?大家知道,白血病患者自身的免疫力相当的差,不能够走过于激烈的运动。所以白血病患者在运动中既要不损害自己,又要达到锻炼的双重目的。
白血病诊断指标有哪些
白血病诊断指标有哪些呢,白血病是一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疾病,在确诊之前,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检查结果综合起来才能做最后的确诊,那么,确诊白血病要做哪些检查项目,下面我为大家讲解一下白血病诊断指标有哪些,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02:16
白血病化疗期间鼻颅底感染怎么办
化疗是白血病确诊后大多数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白血病化疗期间病人免疫力低下,鼻颅底的感染可能会影响病人的生命。所以必须要积极的手术,开放引流,切除病灶,控制住感染之后才能继续化疗,病人的生命安全才能得到保证。
02:55
白血病的危害有哪些
白血病患者在确诊白血病之后一定要积极进行治疗,因为白血病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首先白血病会造成人体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导致人体正常的血细胞降低,表现为正常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数量的减少。白细胞减少会导致免疫力下降,人体会很容易发生感染,比如出现肺炎、肛周感染;红细胞的减少会导致机体缺氧,出现贫血症状;血小板减少会导致各种出血症状,比如尿血、便血等。白血病细胞可以通过外周血侵润到人体的各个脏器,比如可以侵润到淋巴结、肝、脾和大脑等部位,导致一些相关病变,比如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如果病情继续恶化,一些身体器官就会出现功能减弱或是衰竭,严重的会引起死亡。白血病患者一定要积极治疗,防止危及生命。
03:05
白血病骨髓移植后有什么并发症
白血病骨髓移植以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两个,一是排斥反应,二是出现感染。排斥反应主要表现为移植以后得到改善的血项、骨髓项恢复到了移植前的状态;出现感染是因为术后患者的机体功能较差,很容易发生病原体感染。如果术后患者有并发症的出现,可以进行中药治疗,中药在缓解骨髓移植以后所出现的并发症这方面是具有很好的效果的。中医通过辨证论治,一方面可以减轻骨髓移植以后出现的并发症的不良表现,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可以改善患者胃肠的功能,改善骨髓的造血功能。术后建议患者在家安心静养,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外出次数,防止出现感染,注意饮食均衡,保证充足睡眠和良好的心情,这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03:50
白血病怎么引起的
白血病具体的病因在医学上并不是十分明确,物理因素、化学毒物和药物、遗传和生物因素会可能导致白血病的出现。一、物理因素,如接触放射性物质、核泄漏等,都会对骨髓造血有所损伤。二、化学毒物和化学药物,如患者购置新家,装修材料不环保,含有大量化学毒物苯和乙醛等,可能会对患者的造血功能造成损伤;或者实体瘤患者在化疗过程中需要服用如环磷酰氨的烷化剂、或患者平常感冒发烧服用的解热镇痛剂,都可能损伤机体造血功能;常用氯霉素也对骨髓有抑制作用,均能造成白血病。三、遗传因素和生物因素。
白血病的危害有多大
白血病目前很难治愈,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有很多,会让患者感觉压力大,要相信自己,在医生指导下坚持治疗,尤其是经造血干细胞移植,多数患者可以根治。慢性白血病的治疗方法更多,治疗的时机更好,承受的压力和各方面的压力相对较小。
语音时长 01:22

2018-06-13

63591次收听

02:18
白血病的早期症状
早期白血病的症状有出血,高烧,嗓子疼,贫血等。早期出血也可呈现出为牙龈出血,甚至尿血,消化道出血或皮肤上有出血点,瘀斑。也会有侵润症状,如肝大,脾大,淋巴结大等。只要出现这些特殊的症状,务必要尽早到医院找相关医生进行咨询。
白血病患者进行骨髓移植后能活多久
骨髓移植主要是针对中、高危白血病患者的终极治疗手段,至于能活多久主要取决于患者的疾病状态、配型结合的程度和移植后的合并症。如果以上三个环节顺利并且没有并发症,那么这个患者可以长期生存,一旦复发,可能就意味着生命终结。
语音时长 01:21

2018-04-23

67077次收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