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息肉会复发吗
发布时间:2020-06-2455244次浏览
相关推荐

乙状结肠息肉0.3x0.4怎么回事
如果出现乙状结肠息肉0.3x0.4cm的字样,说明息肉的位置在结肠的乙状结肠处,其大小为0.3x0.4cm。一般情况下,单发的乙状结肠息肉良性可能性特别大,但如果是密集的乙状结肠息肉,很有可能属于癌变。如果乙状结肠息肉出现便血或疼痛的症状,应该手术治疗,可以通过肠镜下息肉切除术,切除息肉之后可以做病理检查,看一下是否有肿瘤的可能性。在手术之后需要注意避免,吃难以消化的食物,以免对伤口恢复造成影响。乙状结肠息肉0.3x0.4cm,说明息肉不大,一般是良性的,一定要进行病理的检查。

绒毛状管状腺瘤是癌吗
绒毛状管状腺瘤并不属于癌症,但是一旦出现还是有一定癌变可能性的。在临床上,如果发现直肠上生长了这种绒毛状管状腺瘤,并且绒毛状管状腺瘤,的体积比较大,绒毛结构非常多,的异型也非常明显,这时就要引起高度重视,表明了这种癌变几率是非常大的。这时就建议患者一定要尽早进行镜下切除,就可以在早期就解除了癌变的隐患,在术后要进行一个密切的随诊,及时找医生进行肠镜复查,来预防肿瘤的复发和进展。
结肠息肉怎么办好
降结肠腺瘤性息肉严重吗
如果在平时经常性出现腹胀没有食欲,或者是半夜出现剧烈性的腹痛,大便性状也发生改变,这种情况要谨慎对待,这个有可能是降结肠腺瘤性息肉所致。该种疾病发病率较低,但是发作期间症状表现较为突出。那么,降结肠腺瘤性息肉严重吗?
肠息肉能够治愈吗
用内镜做肠息肉摘除需要全麻吗
结肠息肉一般多大癌变
结肠息肉以腺性息肉癌变为主。腺性息肉1cm癌变率为1%左右;腺性息肉在1~2cm左右癌变几率为5%;2cm以上者癌变几率为30~40%。虽然该类结肠息肉癌变几率较高,但是在发病早期及时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可降低癌病几率。
结肠息肉的早期症状
结肠息肉早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随着息肉的增大,可出现便血、腹部疼痛、大便习惯改变,脱垂以及营养不良等症状。发生以上症状时应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就诊,确诊后根据病情选择药物或手术治疗。
结肠息肉原因
结肠息肉如何治疗

结肠息肉治疗
多发的炎症性息肉,可使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继续治疗,比较大的增生性息肉或者腺瘤性息肉,需在内镜下治疗,还要进行病理检查。如属于多发的炎症性息肉,一般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继续治疗,不需要内镜下的切除。增生性息肉以及腺瘤性息肉比较大的,需要内镜下治疗。如果超过零点五以上的,可以在内镜下用电切的疗法来切除掉,切除的息肉还需要送检病理。根据病理类型来决定下一步的复查间隔的时间,以及判断愈后;如果比较小的息肉,零点五以下的可以内镜下用活检钳钳除掉或者用APC电凝。还有一种少见的情况,就是癌性的息肉,活检或切了之后,可能需要追加手术。

结肠息肉是怎么回事
一般的结肠息肉有可能是因为,有的人经常腹泻,那么黏膜容易破溃,有出血,有可能会形成包块,有可能是炎性的包块,我们做病理就是炎性的息肉,有可能他是因为长期的便秘,肠道有毒素的吸收,造成局部的气滞血瘀。气滞、血瘀,有可能会形成小的斑块,小的结节,做全结肠镜检查,发现长了一个息肉,取了送病理,它可能就是管状腺瘤了。有可能什么原因都没有,他有家族性的,这样有可能有家族史的人,那么他也要做检查,他常规要做肠镜、全结肠镜检查。有家族史上我们建议最好两年做一次检查。如果我没有这些,那么我可能有一些腹泻,我可能有一些长期便秘,那么首先要做肠镜检查,来除外一下有没有结肠息肉。

结肠息肉术后多久能恢复
一般的小的息肉术后,术后三天左右就可以恢复了,如果小于0。5公分的,当天做肠镜,当天切除息肉,只要当日喝一点热的粥或者是萝卜汤,排了气就可以了。如果说大于0。5公分,小于一公分的,就可以住院,要禁食三天,不能让大便排出,因为排大便,吃了饭了以后就会有肠蠕动,肠蠕动切除的部位,可能会肠壁比较薄弱,可能会产生肠穿孔。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一般来说住院一周左右,三天控便,如果说第四天可以吃流食,第五天吃半流食,如果说正常排便没有问题,患者没有腹痛,也没有腹胀,排便基本上没有血就可以出院了。结肠息肉不是特别可怕,我们建议一年做一次肠镜,如果肠镜没有异常,可以改变为以后5年做一次肠镜,如果没有问题就可以了。
结肠息肉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结肠息肉是肠癌的前身,大部分肠癌都是由肠息肉逐渐转化而来的,如果能在肠息肉阶段进行处理,可以大大降低肠癌发生的可能性。腹痛、无痛性的便血、便秘等这些是结肠息肉的早期症状,需要重视起来,发现症状以后要做好预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