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肝血管瘤能治好吗

发布时间:2020-07-0363779次浏览

血管瘤可以治好,因肝血管瘤是良性肿瘤,瘤体较小时可暂不治疗;如瘤体较大,增长速度较快,可选择手术、射频消融、介入等方法治疗,基本上可治愈疾病。
  肝血管瘤基本不存在复发、转移等问题,患病后采取手术等方法治疗,基本上可治愈。但不是所有血管瘤都需治疗,若肿瘤较小,无明显不适症状,可暂时不治疗,注意定期复查。
  若瘤体较大,可选择腹腔镜微创手术或开放手术彻底切除肿瘤,能治愈疾病。若瘤体非常深,在肝脏内部,可在B超引导下进行射频消融术,也能达到治愈目的。出现肝血管瘤时,还可选择介入治疗,找到肝血管瘤的供血血管,利用栓塞的方法进行治疗,也有不错效果。

相关推荐

B超是否可以确诊肝血管瘤
大多数的血管瘤都可以通过B超的影像学诊断。因为血管瘤在B超的影像下,有一个特征性的表现,一般会表现为强回声,形态是比较规整的圆形或者椭圆形。通过血流的探测,没有明显的血流信号,这时就考虑可能是血管瘤。基本上大多数的血管瘤,都可以通过B超的手段检测出来。当然,如果有些特别小,比如小于5mm的血管瘤,有时候可能B超的检查不能够立马发现。但是也不用担心,一般可以通过CT帮助诊断,也可以通过定期的B超监测。因为几毫米的特别微小的血管瘤,有时候也不能够完全确诊是血管瘤。
语音时长 01:02

2021-06-25

78930次收听

01:43
B超可以确诊肝血管瘤吗
大多数的血管瘤都可以通过B超的影像学诊断,因为血管瘤在B超的影像下,有一个特征性的表现,一般会表现为强回声,形态是比较规整的圆形或者椭圆形。通过血流的探测,没有明显的血流信号,这时可考虑可能是血管瘤。基本上大多数的血管瘤,都可以通过B超的手段检测出来。 如果有些特别小,比如小于5mm的血管瘤,可能B超的检查不能够立马发现。但是也不用担心,一般可以通过CT帮助诊断,也可以通过定期的B超监测。因为几毫米的特别微小的血管瘤,有时候也不能够完全确诊是血管瘤。
肝血管瘤影响寿命吗
肝血管瘤是我们在日常中不多见的一种疾病,人们通常情况下听到这个瘤子都会感觉病情会很严重,如果肝血管瘤是小于5cm的情况下患者是没有必要接受治疗的,但是如果是大于5cm的情况就要接受一些治疗了,那么,肝血管瘤影响寿命吗?
肝血管瘤的诊断要点
肝血管瘤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患有此病的人往往不注意自身的健康,更不经常检查身体,因此,很多患者都是到了病情恶化到了一定程度才发现的,这样就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造成了严重损失,那么,肝血管瘤的诊断要点与方法是什么?
肝血管瘤病人有哪些表现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体检的意识提高及各种影像诊断技术的进步,无症状的小血管瘤发现率明显升高。多数病例临床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病程长、生长缓慢,预后良好,那么,肝血管瘤病人有哪些表现?
如何有效预防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是生活中最近这几年来比较常见的疾病,会对人们造成感染,出血,溃疡,腹疼等,对于不幸患上这种病的人来说,应该及早的进行治疗,避免产生严重的后果。生活中我们要早日的预防疾病的发生,让生活中无疾病的困扰。那么,如何有效预防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是怎么引起的
肝血管瘤的诱发原因主要有三种,可能是肝脏血管先天性发育不良所致,也可能是激素刺激而发病,还有可能是毛细血管感染引起。而一旦被诊断为肝血管瘤,就要及时做肝脏检查,并进行血管瘤切除术或者肝脏移植手术,还可酌情使用甘利欣一类药物进行保守治疗。
肝血管瘤是什么
肝血管瘤是肝脏中最常见的良性的肿瘤之一,其中最多见的是海绵状的血管瘤,它是肝脏中的血管团,一般不会恶变。肝血管瘤可见于任何的年龄段,成人及女性较多见。它的生长非常缓慢,可持续数年至数十年。肝血管瘤一般很少引起症状,除非肿瘤很大,压迫周围脏器出现症状:例如肿瘤压迫胃,会引起腹胀;压迫门静脉,会引起肠道的淤血,导致腹胀、脾大、腹水;压迫胆道,可以引起黄疸。
语音时长 01:12

2018-09-21

54536次收听

肝血管瘤的分类
肝血管瘤可以根据数目分为数目、大小、病理等方面来分类。根据数目分,比如单发的血管瘤和多发的血管瘤;还有根据病理分类分,最常见的就是海绵状血管瘤还有硬化性血管瘤、血管内皮血管瘤、毛细血管瘤。根据大小分,小于5厘米称为小血管瘤,大于10厘米称为巨大的肝血管瘤,正常的就是5到10厘米的血管瘤,特大的肝血管瘤是指大于15厘米的血管瘤。
语音时长 01:21

2018-09-21

51732次收听

肝血管瘤的症状
肝血管瘤会出现胃的饱胀感,压迫到门静脉会出现脾大、腹水、肠道淤血等症状,如果压迫胆道,则出现黄疸。比较特殊的表现一般称为KMS综合征,即Kasabach-Merritt综合征(卡梅综合征),肝血管瘤合并有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异常。肝血管瘤一般很少有症状,往往是在体检的时候,通过B超或者ct发现,只有肝血管瘤长到一定的程度和大小,例如肿瘤大于五厘米,引起肝被膜的紧张或者压迫到周围的器官,患者才会表现出症状。
语音时长 01:20

2018-09-21

48126次收听

02:44
肝血管瘤怎么检查
对于患有肝血管瘤的病人,一般情况下,可以先进行血液检查,对于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以及癌胚抗原等,进行检查,与肝癌进行鉴别。另外,患有肝血管瘤的病人,还可以进行超声的检查、ct的检查,以及核磁的检查。一般来说,肝血管瘤患者,在进行B超检查的图像,往往可以呈高回声。而肝血管瘤这种疾病典型的特点,在ct上是动脉期造影剂,会有重影。在静脉期以及延迟期,重影会出现加剧的情况。ct检查以及核磁检查,这两种检查方法,各有优缺点,二者可以相互补充。ct检查以及核磁检查的成像原理,也有所区别。ct是通过X线的射线形成图像,然后集成;核磁是根据人体细胞的磁场不同,形成的影像。核磁检查是没有射线,而ct检查,对患者会有一定的射线。
肝血管瘤有什么症状
肝血管瘤比较小的情况下,基本没有任何症状,生长速度比较快或者生长比较大,对于肝脏周围组织就会产生压迫,比如胆囊的压迫,转氨酶升高,腹水,肝衰竭等症状。对胆囊的压迫,有部分会得黄疸。如果肝血管瘤特别大,在临床里面看到过特别大的肝血管瘤,血管瘤长满了整个腹腔,占据了整个腹腔的位置,这种情况是极个别的,就会有腹水,整个身体状况都会很差,有肝功能差包括到肝衰竭,整个肝脏的功能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体的需要。所以肝血管瘤要通过彩超来辨别大小,然后根据大小再决定炎症严重程度,因为大小直接导致症状的轻重。
语音时长 01:30

2018-09-14

67173次收听

01:54
如何判断是否得了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是属于肝脏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在血管瘤的体积比较小的时候,患者不会产生任何的症状,只有随着血管瘤的体积越来越大,压迫到周围的脏器以后,就会产生邻近脏器的压迫症状,当症状出现以后,患者来进行检查的时候,才会发现。所以,早期的肝血管瘤很难发现。通常情况下,只能够依靠体检的方式来发现。体检最常用的检查手段是超声检查以及ct检查。超声检查是属于一个最初级的检查,但是,超声检查没法判断到底是血管瘤,还是其他的肿瘤。所以,一旦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发现血管瘤以后,或者是发现超声肝脏的占位,想要判断是否得了肝血管瘤,就会给病人做一个腹部的增强ct检查,或者是增强核磁检查,来帮助医生进行判断,以进一步确诊到底是不是肝血管瘤。
01:59
肝血管瘤射频消融治疗后需要复查吗
肝血管瘤射频消融治疗后,疗效非常安全可靠,而且可重复性强。一般情况下,射频消融治疗一个月以后,需要进行复查,患者要进行腹部的增强ct检查,或者是腹部增强核磁检查,来评估射频消融有没有实现完全消融、是不是根治。通常情况下,患有肝血管瘤的病人,如果在复查的时候,发现瘤体边缘稍微有一点点残留,可以通过术后再延长随访的时间,比如三个月、六个月的随访,看它瘤体有没有出现变小的情况;如果瘤体是有一点点残留,瘤体还在继续的萎缩或者是变小,那就没有必要再进行重复的射频消融治疗;而如果在患者复查的过程当中,发现瘤体还在逐渐的增大,而且残留的范围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肝血管瘤患者可能就还需要进行重复的射频消融治疗。
01:45
为什么会得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一个良性肿瘤,永远不会发生恶变。一般情况下,肝血管瘤的发病机制,主要是与雌激素的分泌紊乱有关系。有研究报道发现,长期服用避孕药或者是雌激素分泌紊乱,就可能会导致患者血管瘤的发生。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原因,可以导致患者血管瘤的发生,比如一些先天性的疾病,就能够导致血管瘤的出现。患有先天性血管异常的患者,在生长的过程中,随着肝脏的肿大,血管瘤也在一点点长大;还有激素刺激的原因,也可以造成血管瘤的发生,即女性青春期、怀孕、口服避孕药等,都可以使血管瘤的生长速度加快,女性激素可能是血管瘤的一种致病因素。所以,肝血管瘤的发病机制包括多种因素,目前没有唯一的原因,能够导致血管瘤的生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