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动脉导管未闭会不会遗传

发布时间:2020-07-0956282次浏览

动脉导管未闭为先天性心脏疾病,与遗传性因素有关,受到遗传因素影响,该种疾病具有遗传性倾向,但是遗传率较低。
  动脉导管未闭受到遗传性因素影响,若父母双方有一方携带有致病基因,子女出生后患有动脉导管未闭合几率为30~35%;若父母双方同时携带各种致病基因,子女患病率为45~60%。但是并非具有绝对性,只是相比较而言这类人群为该病高发人群,发病率高于其他正常人群。
  但是,父母患病并不代表子女一定患病。该病处于遗传性因素有关外,母体在孕期受到病毒感染或服用某些特殊药物、生活与高原地区也是其常见诱因。动脉导管未闭可在患儿出生几个月之后逐渐关闭,定期检查即可。若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相关推荐

心脏动脉导管未闭严重吗
心脏动脉导管未闭是否严重,主要通过未闭的直径以及患者病程时间来具体判断。对于刚出生的婴儿,如果动脉导管末端仅仅只有一两毫米没有闭合,无需过于担心,随着年纪的增长可能会自动治愈。而对于两三岁以上的孩童来讲,如果动脉导管一直没有闭合,建议通过手术治疗。虽然临床上也可以使用药物介入,但是因为难以掌控药物剂量,作用不太明显。很有可能还会因为大量服药而出现副作用,所以手术介入的效果比较好。如果不及时做手术,长期拖延,则会导致病情越来越严重。不仅手术的风险比较大,而且随着年纪的增长,患者还会出现高频率的头晕咳嗽、食欲不振、心内膜炎等症状。
语音时长 01:09

2021-04-22

74703次收听

动脉导管未闭如何诊断
诊断动脉导管未闭,首先患儿有气促、呼吸困难,胸痛、乏力等症状。第二,体检可以发现的心脏有杂音,可以做x线,可以发现心脏增大,肺动脉的突出以及肺部淤血的增长,心电图左心房左心室会有增大的表现。超声心动图这是诊断动脉导管未闭是比较好的检查,他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动脉导管未闭以及心脏的功能如何,心脏是否增大。心导管检查用于判断是否合并了其他的一些心脏血管的畸形。
语音时长 01:02

2021-01-15

95786次收听

动脉导管未闭该检查哪些项目
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先天性的心脏疾病,由于遗传或者环境影响等原因,使很多孩子在出生时就患有动脉导管未闭这种疾病,它对于新生儿的身体危害很大,所以我们应该及早发现,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动脉导管未闭该做什么检查好呢?
出现动脉导管未闭怎么处理好
出现动脉导管未闭怎么处理好?在生活中我们每个部位都有可能患上疾病,疾病也是最发愁的事情,当孩子患上动脉导管未闭后,家长们就会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应对,出现动脉导管未闭怎么处理好呢?
动脉导管未闭会不会自己好
动脉导管未闭会自己好吗,自愈的相关因素除了缺损大小外,也和患儿出生情况相关,自愈常发生的时间段比较短,应注意积极检查评估,而不是盲目拖延,若不能闭合的,也要把握住治疗时机。
患上动脉导管未闭会不会死人
动脉导管未闭这种病许多朋友都不会陌生,当患者出现这种疾病时一定要配合医生及时治疗帮助自己尽快痊愈,那么患上动脉导管未闭会死人吗,下边我们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希望给大家一些帮助。
患有动脉导管未闭能不能治好
患有动脉导管未闭可以治好吗,动脉导管未闭是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类型之一,占先心病总数15%,居先天性心脏病的第二位,母孕期初3个月多有风疹病毒感染史,女性多见,那么,动脉导管未可以治疗好吗?
动脉导管未闭是什么
动脉导管未闭是肺动脉和主动脉之间的血管的通道没有自动闭合。动脉导管未闭是我国非常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的类型之一,困扰着我国新生儿的健康,在临床当中并不少见。孩子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肺动脉和主动脉之间会有一个血管的通道,这个通道就是为了让胎儿进行有效的滋养。随着婴儿出生之后,这个通道就会自动的闭合,肺动脉和主动脉之间的一个通道自动闭合以后,他们就互不相通了。主动脉走的是动脉血,肺动脉走的是静脉血,如果患者有动脉导管未闭,动脉血就会不断的冲击静脉,给患者的静脉造成了很高的负担。如果没有及时的去明确诊断,随着时间的延长,就可能会有肺动脉高压的可能。所以有动脉导管未闭的患者,要积极的进行有效的筛查、评估。如果动脉导管未闭没有闭合,医生建议进行积极的干预,包括内科不开刀的微创封堵和外科的开刀进行闭合。随着目前技术手段不断的改善和更新,几乎绝大部分的动脉导管未闭患者,都可以通过不开刀的、微创的介入、封堵的办法进行手术,而且孩子几乎都没有任何创伤,不会封堵之后效果非常好,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所以建议大家如果诊断为动脉导管未闭到正规的专科进行就诊。
语音时长 02:03

2020-02-27

63646次收听

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禁忌症有什么
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禁忌症是患者近期合并有感冒、感染等要避开时期再进行手术。绝大部分的动脉导管未闭的患者都可以通过不开刀、微创、介入、封堵的办法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通过腿上的血管,送置一个封堵器到达患者未闭的动脉导管,用封堵器去完全的封堵,可以闭合患者的动脉导管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如果患者除了动脉导管未闭外,合并有其他的瓣膜病更加复杂的先心病,医生可能要进行外科的开胸直视下,处理复杂先心病的同时对动脉导管进行结扎,不能够选择微创封堵的办法。很多患者由于发现比较晚,已经失去了封堵的手术的时机,形成了很重的肺动脉高压。如果已经失去手术的时机,可以采取内科药物保守治疗的办法,来进行动脉导管未闭的相关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是临床中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的类型之一、它会严重的困扰着新生胎儿的健康。在临床中,动脉导管未闭的发生率并不少见,目前随着医务工作者的不断的探索,对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已经发展了一个很完善的体系。
语音时长 02:00

2020-02-27

65551次收听

02:32
动脉导管未闭的症状有哪些
动脉导管未闭是我国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的类型之一,它会严重的困扰着我国新生儿的健康。动脉导管未闭是在肺动脉和主动脉之间有一个异常的通道,这个通道在患者出生之后没有完全闭合,遗留下来就称之为动脉导管未闭。孩子在早期可能不会有任何症状,医生仅在胸壁周围听到机械一样的血管杂音。其次,在成长过程中有可能会有感冒的症状,或者这种活动耐量的下降。最后,很严重很大的动脉导管未闭,会出现活动后的青紫等等。如果诊断为动脉导管未闭,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有效的治疗,在合适的时机选择手术的干预。
02:41
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术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动脉导管未闭的微创介入手术后需要注意三次正规的筛查以及术后半年的服药,即术后第一个月、三个月和术后的六个月,这三个时间点进行随访,观察以及术后口服六个月的药,等患者封堵器完全长到血管当中时即可停药。微创介入不开刀的方法,封堵动脉导管未闭是目前非常好的治愈动脉导管未闭的手段。用一个很小的封堵器,通过腿上的血管直接送达到患者的动脉导管未闭处,封堵患者动脉导管,从而达到了从根本上治愈动脉导管未闭的目的。动脉导管未闭的微创介入手术后第二天可以下床活动,第三天就可以出院。
02:52
动脉导管未闭的手术并发症有哪些
主要并发症包括在穿刺过程中的穿刺部位的血肿、封堵器的脱落以及感染出血等,但是随着手术的例数的积累,随着技术不断的成熟,现在这些并发症较少见。动脉导管未闭是我国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的类型之一,它会严重的困扰着我国新生患儿的健康。目前最常见的办法是通过微创不开刀的办法,通过腿上的血管放置一个封堵器,去封堵患者未闭的动脉导管,能有效的闭合异常的通道。
02:52
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禁忌症有哪些
绝大部分的动脉导管未闭的患者,都可以通过不开刀的微创介入封堵的办法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但是介入手术也是有禁忌症的。首先,如果患者近期合并有感冒、感染,此时患者需要避开这个时期再进行手术。其次,如果患者除了动脉导管未闭之外,还合并有其他的瓣膜病或更加复杂的先心病,医生可能需要开胸直视下,处理复杂先心病的同时对动脉导管进行结扎。除此之外,部分患者由于发现得比较晚,已经失去了封堵的手术的时机,就会形成了严重的肺动脉高压,此时通常采用内科药物保守治疗的办法,进行动脉导管未闭的相关治疗。
02:28
动脉导管未闭能自愈吗
胎儿出生之后,未闭的动脉导管会自行的闭合。如果出生以后胎儿的动脉导管仍没有闭合,诊断为动脉导管未闭。研究发现三岁之前动脉导管是可以自愈的,患者只需对其进行密切的随访和观察。对于一两毫米左右的动脉导管未闭,只需要进行密切的随访。如果是分流很大的动脉导管未闭,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肺动脉,甚至导致肺动脉高压的可能,则需在医生的指导下,尽早干预治疗。如果三岁之后没有闭合,需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微创介入的办法。三岁之后定期随访,自己闭合了,再重新开放的可能性几乎很小。
动脉导管未闭原因
动脉导管未闭是因为导管发育比较粗。动脉导管本身是一个正常的心脏解剖结构,主要是在主动脉的夹部和肺动脉的起始部之间有导管,在母体内是正常的一个通道,是胎儿循环必需的;因为胎儿时还没有肺循环,主要靠导管进行肺循环,所以导管在体内正常是存在的,出生后应该闭上。动脉导管未闭,患者出生后因为肺主动脉压力要比肺动脉压力高,这样心脏每次收缩时要进行分流,叫左向右分流。这种分流会增加右心负荷,右心负荷较大可能会出现肺动脉压力增高,所以也出现左向右分流的临床症状。这样主叶肺动脉压力增高后,导致严重时可能出现艾森曼格(eisenmenger)综合征,失去手术的机会。所以动脉导管未闭现在目前治疗办法也比较明确,99%都采取介入的办法,应该早期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1:33

2020-01-03

60564次收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