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低血糖症如何康复

发布时间:2020-07-1055686次浏览

低血糖症尽早康复,发生低血糖时,可给患者食用含糖食物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可有效改善症状,还应积极寻找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发生低血糖时,若仅出现心慌、乏力、出汗等症状,神志清楚,可让患者吃含糖食物,如蜂蜜、含糖饮料、馒头、饼干等,可有效改善症状。若出现意识丧失,可静脉注射葡萄糖,快速提高血糖水平。此外,低血糖可因多种因素引起,在处理低血糖同时还应去除病因,避免低血糖反复发生。
  低血糖患者生活中应注意警惕低血糖发生,若是高危人群,平时要密切监测血糖,生活中出现心慌、乏力等症状的,也应测量血糖。在生活中要避免过度节食,注意三餐规律,平时可适当多吃高维生素、高蛋白食物。可随身携带饼干、面包等零食,以备不时之需。

相关推荐

03:23
一饿就心慌浑身无力发抖是怎么回事
一饿就心慌发抖的第一个原因,就是糖尿病低血糖反应。因为糖尿病的表现是糖尿病的胰岛素内分泌功能障碍出现了血糖调节障碍,饥饿时间过长血糖的条件就出现了障碍,血糖可能就会降到4mmol/L或3mmol/L以下,患者就有可能表现为心慌、乏力、出冷汗、浑身发抖,严重的甚至还出现昏迷或者是晕厥的情况。第二,甲状腺功能亢进,有可能是由于整体的基础代谢率升高,在饥饿之后也容易出现心慌、乏力、发抖情况。另外,老年人出现这个情况,需要警惕会不会有急性心、脑血管意外情况的发生。
孕期血糖低怎么办
孕期血糖低有可能影响到胎儿的健康。因此,孕期血糖低的孕妇要注意调整好饮食,注意饮食的均衡,同时应增加高纤维食物的摄入,有助于稳定血糖浓度。孕妇在外出时还可以带一些零食,帮助迅速提升血糖值。
低血糖症状有哪些
低血糖引起的不良症状,首先是一些全身症状,包括面色苍白、心悸以及冷汗,还有腿软、头晕以及饥饿感等等;其次是一些意识障碍症状,包括嗜睡、震颤以及头痛,还有抑郁以及冷漠等等;最后是中枢神经系统表现,包括意识障碍等等。
低血糖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在生活中有很多疾病是会影人的健康,因此当发现身体患有不适时一定要及时治疗改善。而低血糖疾病就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症状,对于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治疗还会引起贫血的产生。因此在患有低血糖时可以选择一般治疗、低血糖食疗、静脉推注、常规治疗等方法。
餐后低血糖怎么回事
餐后低血糖只在早餐后一点五~三小时发作,晨间空腹不发作,午餐及晚餐后较少发作,每次发作约15~20分钟,主要见于二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肠外营养支持患者,情绪不稳定和神经质的女性中,这类患者如出现餐后低血糖,应及时医院内分泌科就诊。对于糖尿病患者引起餐后低血糖的原因,有胰岛素使用不当,注射胰岛素后进食少或者未按时进食,胰岛素促泌剂使用不当等等原因,针对糖尿病患者出现餐后低血糖,应就诊内分泌科调整降糖方案。还有一种情况,叫餐后迟发型倾倒综合征,是指胃切除后胃排空过速,葡萄糖迅速被肠黏膜吸收,致血糖骤然增高,刺激胰岛过多分泌胰岛素而出现的一系列低血糖症。可通过少食多餐,减少淀粉类食物,增加蛋白质和脂肪治疗。发作时进糖水即可缓解症状。低血糖反应严重可静注50%葡萄糖40ml。
语音时长 01:25

2020-03-16

58202次收听

长期低血糖怎么办
通常在功能性胃大部切除术后会出现餐后低血糖的现象,还有就是早期的II型糖尿病患者也会出现低血糖,发生这样的情况应立即补充糖分。轻者给予含糖食品或者含糖饮品,重者则应该立即静脉推注50%的葡萄糖液。低血糖药物引起的需要持续输注含糖溶液,直到药物在体内完全代谢。当出现长期低血糖的的时候,注意需要找出原因。比较常见的像胰岛素瘤,II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垂体功能减退,肝脏疾病。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反复,长期低血糖。但除低血糖以外,都会有其他的一些表现。因此,对于长期低血糖,医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检查,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然后再根据病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语音时长 01:30

2020-01-14

62569次收听

老年人低血糖昏迷怎么办
低血糖昏迷是指低血糖症引起的神经精神障碍,血糖浓度低于二点八毫摩尔每升可为真多低血糖,临床以交感神经兴奋和脑细胞缺糖为主要特点。主要治疗已经昏迷者应即刻静脉注射葡萄糖。也可给予胰高血糖素。经补充葡萄糖或联合胰高血糖素治疗后低血糖纠正,但神志不清仍不能好转的可适当使用糖皮质激素。患者清醒以后,尽早食用果汁或食物。在患者使用中效胰岛素或氯磺丙脲时可有低血糖反应,对这些患者,清醒后为防止再度出现低血糖反应,需要观察十二小时到四十八小时。有时进食碳水化合物的同时,加用高蛋白膳食如牛奶以及静滴百分之五葡萄糖是必要的。大多数低血糖昏迷患者经及时静脉注射葡萄糖后五分钟到十分钟内可以转醒。
语音时长 01:36

2020-01-14

63851次收听

低血糖都有哪些症状
低血糖的典型症状有心慌、饥饿感、焦虑、出汗、面色苍白、乏力等。不典型症状可有认知行为异常,烦躁、肢体抽搐、癫痫样发作甚至昏迷等。非糖尿病病人出现低血糖要及时查找原因,常见的有药物相关性、胰岛素瘤、高胰岛素血症等。糖尿病病人低血糖常见原因有降糖药物或者胰岛素用量过多、不恰当的联合服用降糖药物、饮食不规律等。出现低血糖症状后要及时查找低血糖原因,及时针对性治疗,以免反复出现低血糖而引起严重的不良结果。低血糖症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血浆或血清葡萄糖水平降低,并引起相应临床症状和体征的临床综合征。简言之就是血糖偏低了。一般非糖尿病人血糖低于二点八毫摩尔每升,糖尿病病人血糖低于三点九毫摩尔每升时,可能就会出现低血糖症状。
语音时长 01:21

2019-12-30

56374次收听

低血糖会呕吐吗
低血糖患者也是有可能会诱发呕吐这种不良症状的出现的。究其因,此乃由于患者的植物神经,尤其是交感神经过于兴奋而诱发的一种不良症状。这个时候,患者通常还会诱发一些诸如出汗以及心慌,还有乏力以及饥饿感等等不良症状的出现。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应用
根据食物血糖生成指数的不同,可以将食物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低GI食物、中等GI食物、高GI食物。当这个GI值在75以上的时候,该食物是高升糖指数食物,平时尽量不选择高GI食物,或者少选高GI食物,但是有时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的时候,就应该吃高GI食物,可以使体内的血糖迅速升高以达到治疗低血糖的目的。当GI值在55到75之间的时候,该食物为中等升糖指数食物。GI值在55以下时,该食物为低升糖指数食物,低GI食物在胃肠道中停留的时间长,吸收低,葡萄糖释放缓慢。建议糖尿病患者比较适合食用中等和低GI食物,以便更好地控制餐后血糖。
语音时长 01:27

2019-08-15

59051次收听

01:18
什么是食物血糖生成指数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其实是关于食物的一种生理学参数,主要是衡量人们在进食一定量的食物以后,所引起的餐后血糖反应的一项有效指标。一般情况,食物血糖生成指数的简写可以用GI表示。食物血糖生成指数表示,含有50克有价值的碳水化合物和相当量的葡萄糖,或白面包在一定时间内,一般为两小时,人体内血糖应答水平的百分比值。所以,食物血糖生成指数可以反映人体中食物升高血糖的能力。
01:26
低血糖症状
不同状态的低血糖发生时的临床表现不同。首先,血糖快速下降时,会表现为出冷汗、饥饿感、头晕、心悸、视物模糊、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严重情况会有认知障碍、手抖、手足和口唇麻木、神志不清、甚至昏迷等症状。其次,当血糖缓慢而持续的下降时,可表现为反应迟钝、听力下降、记忆力和判断能力减弱,意识模糊、嗜睡等,严重状态下,可有意识不清,呼之不应、抽搐、偏瘫、大小便失禁,甚至昏迷等表现,这种血糖缓慢下降没有及时补充,导致严重低血糖的情况会更加严重和危险。
01:38
怎样预防低血糖
低血糖的预防包括找出低血糖的原因;若由药物引起,需谨慎调整药物;生活规律;按时进餐;少量多餐;忌过量运动;外出随身携带糖;夜间低血糖,需睡前加餐;随时监测血糖。一、找出导致低血糖的原因,以便以后预防、避免低血糖。二、由于药物引起的低血糖,要谨慎调整药物。三、生活规律,要按时进餐。四、少量多餐,每天可有1到2次加餐,特别是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要适时加餐。五、不要过量运动,如果大量运动,过后要调整好饮食。六、养成外出时带糖,或提前准备食物的习惯。七、睡前可加餐,预防夜间低血糖。八、糖尿病患者要自己随时监测血糖,及时发现低血糖,采取相应措施,缓解低血糖。
01:48
低血糖怎么办
低血糖的处理要看是轻度还是重度,主要治疗办法有以下几点:第一,轻度的低血糖患者应该有经验,如果现阶段在吃药和使用胰岛素,本身就有低血糖反应,一旦有心慌出汗,应该赶紧吃糖块、饼干,症状大多数情况很快就会缓解;老年人可以带一个牌,写上糖尿病病人具体情况,如果昏迷可以尽早喝糖水、吃糖块,实际上就是轻度的通过喝糖水就能解决问题。第二,重度的低血糖比较麻烦,需要静脉注射高糖,即葡萄糖,或者让患者直接喝葡萄糖水,还有甚至注射升高血糖的胰高糖素。
低血糖昏迷如何处理
低血糖会影响到自身的健康,很多的人们生活中都有低血糖的现象,低血糖会造成患者出现昏迷的现象,对此要及时的进行处理,尤其是饮食上要注意做到饮食要均衡、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坚持少食多餐的饮食习惯、严格控制食物的摄入等,做好了饮食调理才能改善低血糖的现象,让自身更加的健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