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骨折的脚为什么会发麻

发布时间:2020-08-1054811次浏览

骨折的脚之所以会发麻,和神经损伤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下肢骨折很容易损伤坐骨神经或者是腓总神经等负责下肢感觉的神经,这些神经一旦受损,就容易麻木症状。骨折部位肿胀压迫下肢神经、长时间石膏外固定以及局部有神经瘤也是导致骨折的脚发麻的常见原因。

在众多的骨折患者当中,有不少都是脚部骨折。脚部发生骨折之后往往会出现剧烈的疼痛感,也会有局部肿胀的现象,有些患者还会感觉骨折的部位发麻。其实脚部骨折发麻是很常见的现象,但是不少人都不知道具体原因。那么骨折的脚为什么会发麻?
  1、神经损伤
  骨折的脚发麻有可能是因为神经发生了损伤。人的身体各个部位都有很多神经,脚部也不例外,如果发生骨折的时候损伤了这个部位的神经,就会出现发麻的现象。下肢骨折最容易损伤的就是坐骨神经、腓总神经以及胫后神经,这些神经都是负责下肢感觉和运动的神经,一旦受到损伤,便会出现麻木等神经损伤症状。若是骨折移位相对较重,负责脚的神经就很容易发生挫伤
  2、肿胀压迫下肢神经
  骨折发生后不仅会引起剧烈的疼痛,而且也会引起明显的肿胀。如果说肿胀比较明显,就有可能会对下肢神经造成压迫,从而使患者感觉脚部发麻。如果这种压迫非常严重,有可能会造成感觉麻痹,甚至还有可能会导致骨筋膜室综合征,影响血液供应。
  3、长时间石膏外固定
  长时间石膏外固定也是导致骨折的脚出现发麻现象的常见原因。如果说石膏外固定的时间过长,那么就有可能会出现肌肉萎缩的症状,而且石膏容易压迫到腓总神经,使腓总神经受到损伤。如果腓总神经受损,骨折的脚便会出现麻木感觉。除此以外,长时间的石膏外固定还有可能会导致局部水肿,这也容易引起麻木。
  4、局部有神经瘤
  如果下肢局部有神经瘤,发生骨折之后也容易出现骨折的脚发麻的问题。骨折发生的时候有可能会碰触到神经瘤,即便是没有损伤神经,患者也还是会觉得骨折的脚有麻木的感觉。

相关推荐

01:52
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如何预防二次骨折
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者二次骨折的可能性很大,骨折后两年内的管理最关键。发生椎体骨折之后的一年内,临近部位椎体骨折的概率约20%,一侧髋部骨折的患者另一侧髋部骨折的概率也会增高,其中大部分在第一次骨折后两年内发生。因此为了防止二次骨折,在第一次骨折后坚持康复治疗和药物治疗非常重要。康复治疗过程中越早开始行走,发生二次骨折的概率就越低。坚持进行药物治疗,可使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降低50%以上。长期运动不仅有益于骨骼健康,还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平衡能力、降低跌倒风险。每天步行30分钟以上,每周至少三次肌肉力量练习。
骨折一个月能不能长骨痂
骨折1个月的时候,一般有的骨头能见到骨痂,比如胫骨的近端,股骨的近端这些干骨端都能看到骨痂。还有比如上肢的,肱骨的远端、尺骨的近端,这些都属于松质骨比较多的地方,1个月的时候肯定是能够看到骨痂了。但是有的部位就不行,比如股骨颈的部分是最特殊的部位,还有胫骨的中下1/3和肱骨的上臂、臂部的中下1/3,这些地方第一是皮质骨,没有松质骨或者松质骨比较少,第二个是血运滋养比较少,动脉基本上就一支,有的时候甚至在骨折的时候还断了,因为骨折,骨折线要跨过血运的部位,血管的部位,骨血管或者是血运的通道阻断了,这样血运就会明显的减少,只能靠骨膜来源,骨折愈合的就很慢,所以1个月的时候见不到骨痂,有的时候甚至股骨颈骨折,半年的时候都见不到骨痂。但是没有长骨痂,并不代表没有在愈合,只不过是在X光片上看的不明显,只要病人耐心的等待,还是最终能够等到骨痂的最终形成愈合。但是不能否认病人担心这个地方不愈合也是有道理的,因为一个月的时候要见不到骨痂,说明这个地方还是因为各种因素长骨痂速度,不单长骨痂慢,而且最终可能最好发生不愈合。所以不同的部位长不长骨痂,1个月的时候长得骨痂怎么样,这是要区别对待的,不能够一概而论。
语音时长 02:05

2021-07-09

98436次收听

撕脱性骨折3周能不能走路
要看哪个地方的骨折,上肢的骨折当时就能走路,都不用3周,比如上肢常见的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胳膊可以吊着、悬吊着走路,当时爬起来就能走路,不会影响,所以一般情况下,能影响走路的可能就是下肢,下肢的撕脱骨折,脚的撕脱骨折打一石膏,可以走路,当时就可以走,就怕疼一点,走多了会肿。所以一般的撕脱骨折不影响走路,但是有个前提条件,骨折固定了,没固定,做了手术,没做手术,比如膝关节的,前交叉性撕脱骨折,如果做完手术可以走,早期固定好了,有可能部分踩地支持,有可能拄拐走路,部分踩地多长时间,根据固定的程度不一样,比如脚的第五跖骨基底骨折,打上石膏,然后当时打着石膏就可以走,每一个部位是不一样的,所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再根据撕脱程度,有的撕脱了以后,没有明显移位、打个石膏,然后就可以踩地走路了,然后有的移位很重,打了石膏以后,或者做了手术以后,就有可能要部分踩地,或者部分负重,或者维持一定的关节屈曲度,所以这个情况不能一概而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语音时长 01:32

2021-06-25

67358次收听

骨折有钢板能不能抽烟
抽烟不管对任何人,任何时候都是有害的,能不抽烟尽量不抽烟,而且据有的统计很多的文章,说抽烟是影响骨折愈合的,不说骨折以后做了手术能不能愈合。连前期好多文章,外国这方面文章非常多,对好多疾病,包括骨折没上钢板,抽烟都做了一个前瞻性的调查研究。比如做手术之前,或者是做不做手术,只要有了骨折,就分析病人以前抽没抽过烟。大批的人群反应,抽烟对骨折是有影响的,是有负面影响的。但是具体到每一个病人身上,骨折做了手术上了钢板之后,到底会不会对这个病人骨折造成明显的影响、显著的影响,在临床中看起来似乎也不是那么影响。但是从外国的大量文章上报道的,抽烟可能不见得对每一个病人造成明显的影响,但是是存在这种潜在的可能性,还是不抽烟好。
语音时长 01:24

2021-06-25

100262次收听

02:08
骨折吃什么补的最快
如果是青壮年导致骨折了,一般这种高能量损伤引起的骨折,正常的饮食就是可以的。当然有条件的人要吃一点营养丰富的、高蛋白的肉类,蛋白高了才能补充体力,虽然跟骨折愈合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体力好了恢复得快,蛋白对促进愈合也会有点作用。对于老年人来说,老年人往往有骨质疏松,这个时候要注意有一些药物的辅助。骨折以后要补钙、维生素D,或者补充治疗骨量丢失的骨吸收抑制剂,同时饮食方面也要注意要吃一些高能量的,比如蛋白质类的,肉类的肉松等容易消化的食物。
02:23
舟骨骨折会自己愈合吗
舟骨骨折能否自己愈合,要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以及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进行判断。愈合的前提条件为骨折无明显的分离移位,只是骨折的断裂,稳定型无异位的骨折可以自己愈合。愈合对合的过程中两周需要进行复查,如果没有愈合的迹象,需要进行石膏固定。在骨折愈合期间可适当地服用一些补钙、活血化瘀的药物,局部可以采取一些理疗的方式,改善局部的肿胀、疼痛。在骨折愈合的早期,可以增加一些局部的功能康复锻炼,避免剧烈活动,避免骨折再次移位。
02:12
撕脱性骨折3周能走路吗
要看哪个地方的骨折,上肢的骨折当时就能走路,一般情况下,能影响走路的可能就是下肢,下肢的撕脱骨折,脚的撕脱骨折打一石膏,可以走路。当时就可以走,就怕疼一点,走多了会肿。所以一般的撕脱骨折不影响走路,但是有个前提条件,看骨折是否固定或做手术再根据撕脱程度,有的撕脱了以后,没有明显移位、打个石膏,然后就可以踩地走路了,然后有的移位很重,打了石膏以后或者做了手术以后,就有可能要部分踩地,或者部分负重,或者维持一定的关节屈曲度,所以这个情况不能一概而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患有骨折会不会死人
患有骨折会不会死人呢?骨折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致人死亡的,因为骨折一般都是因为出现磕磕碰碰的意外而导致的骨头疾病,如果骨折发生了,则会对患者的生活和平时的动作造成不良的影响,而且愈合的时间也会比较长,下面就来说说患有骨折究竟要多长时间才能愈合吧。
下肢骨折畸形愈合如何处理
严重的骨折畸形需要打碎愈合部位,然后接受截骨手术治疗,这样才能让骨骼恢复。如果骨折畸形愈合并没有影响日常活动,也没有其他神经损伤和后遗症,那么也可以不进行治疗。像这种情况只要定期复查,平时悬吊患肢就可以了。
骨折复位的基本手法有哪些
复位是把折断移位的骨头重新对位,以恢复骨骼的支撑作用。骨折对位越好,骨折愈合越快。骨折复位必须掌握远端凑近端的原则,基本复位手法有:拔伸、旋转、折顶、回旋、端提、分骨、屈伸、纵压等。单一骨折的复位往往需要多种手法协同使用才能达到目的。
骨折的最大危害有什么
骨折是骨科中常见疾病之一,而且在生活中时有发生,骨折给很多人带来了伤害和困扰,但是一般人看来该疾病只是骨骼发生了断裂,治疗恢复就没什么大碍了,但是,身体任何部位的骨折都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的很多,所以一旦骨折千万要倍加重视,不可掉以轻心。那么,骨折的最大危害是什么呢?
常见的四肢骨折有哪些
比较常见的四肢骨折之一就是锁骨骨折,发病的人群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发生在四肢部位的骨折还包括肱骨外科颈骨折和肱骨干骨折,还有一种是肱骨髁上骨折。除此之外,尺桡骨骨折也是四肢骨折的常见类型,主要指的就是尺骨干和桡骨干同时发生的骨折。
骨折并发症有哪些
骨折是指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病人常为—个部位骨折,少数为多发性骨折。经及时恰当处理,多数病人能恢复原来的功能,少数病人可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骨折以后的并发症非常多,可分为早期并发症和晚期并发症。早期并发症是指刚刚发生骨折后容易出现的并发症,常见的有休克、脂肪栓塞综合征、重要内脏器官的损伤,比如肝脾破裂、肺损伤、膀胱和尿道损伤以及直肠损伤,还包括重要的周围组织损伤,如邻近神经血管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等。晚期并发症是指骨折两周以后至骨折愈合期间,骨折的晚期并发症相对也较多,主要包括坠积性肺炎、褥疮、尿路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损伤性骨化、创伤性骨关节炎、关节僵硬、急性骨萎缩、缺血性骨坏死以及缺血性肌痉挛等等,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关节僵硬。骨折并发症较多,骨折以后需严密观察,及时处理,防止造成不良后果。
语音时长 01:23

2020-02-27

55867次收听

怎么判断手腕是骨折还是扭伤
手腕部如果发生骨折疼痛感会比扭伤更加明显,并且对手腕正常的活动会影响更大。通过X光检测就能够明确是扭伤还是骨折。手腕骨折一般会有明显的骨折错位,疼痛感也会明显很多。骨折发生后应该及时复位,如果是单纯的扭伤,软组织肿胀,疼痛感比较轻,一般休息数周后可自行康复。手腕扭伤时,可以对手腕部位进行冷敷,受伤后如果不能判断是扭伤或者骨折,不应该随意举动手腕,应立即去医院骨科就诊,行拍片检查,如果发生骨折应该进行复位固定治疗。
语音时长 01:15

2020-01-07

57085次收听

02:29
骨裂和骨折的区别
骨裂和骨折本质上都是骨骼系统连续性中断,但骨裂移位不明显。骨裂在X光上表现皮质断裂并不明显,但在CT或磁共振上能看到骨皮质或松子骨损伤或断裂。骨折往往是骨裂同时,在基础上伴有移位,移位同时有骨折碎片,导致局部成角畸形。骨裂病人往往也是发生率越来越高。在治疗上骨裂和骨折区别不大,都是按照骨折愈合过程进行局部制动、固定,然后局部关节恢复,促进愈合,基本上不需要经过手术治疗,就能达到预期骨折愈合目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