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严重吗

发布时间:2020-08-2163141次浏览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是比较严重的,只有早期治疗才能够获得理想的疗效。如果说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治疗的难度会加大,而且患者的听力也会出现下降的情况,严重了会直接导致耳聋。除此之外,这种疾病也容易引起各种严重的并发症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是发病率较高,各个年龄阶段的人都有可能是发病人群。如果患上这种耳部疾病,听力会有所下降,从而对日常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都会产生影响,我们有必要了解疾病的严重性,以便更好的治疗。那么急性分泌性中耳炎严重吗?
  一、急性分泌性中耳炎严重吗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比较严重的耳部疾病,需要在早期到医院进行相应的治疗。早期治疗的效果是比较好的,可以有效的控制病情,但如果说到了晚期才去治疗,治疗的难度会明显增加。若是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出现听力下降的情况,甚至会直接耳聋。此外,该病极易引发各种严重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出现之后,耳朵的健康会大幅度受损,若是引起了全身性的感染,那么危害性将会进一步加大。
  二、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危害
  1.耳部健康受损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发生在中耳部位的疾病,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耳部健康会受到很大的损害。出现剧烈的耳痛、耳鸣以及听力下降等明显的症状,而且还有可能会导致食欲减退、发热或者是怕冷等全身性中毒反应。
  2.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一旦患上这种中耳疾病,还有可能会引起各种严重的并发症。耳朵的鼓室离着头颅非常近,这是发生了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又没有及时治疗,那么就有可能会造成脑水肿脑膜炎或者是血栓性静脉炎等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所造成的威胁很大。
  3.导致中耳癌
  这种疾病会严重影响到中耳健康,如果说长时间得不到规范的治疗,有可能会引发癌症,也就是会变成中耳癌。中耳癌会导致持续性的儿童和耳鸣,如果说疼痛过于剧烈,还有可能会放射到面部、颞部以及乳突部位,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

相关推荐

咽唾液耳就会朵响是怎么回事
咽唾液的时候会吞咽动作,咽部会有肌肉的收缩,会有大量咽部、舌腭肌、咽腭肌、腭帆张肌这种所谓咽肌收缩,收缩了以后咽部有咽鼓管儿和耳朵是通着一收缩咽鼓管,这管口被一牵拉咽鼓管就开放了,开放了以后会有气体进入到耳朵里面气体进入耳朵里边压力有一个变化会引起耳膜活动,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耳膜上有咽鼓管儿的肌肉的收缩本身,吞咽时就可以直接收缩掉耳膜会引起耳膜响动、震动本身就可以耳朵响、吞咽,通过两个方式使耳朵响,吞咽的时候肌肉收缩鼓膜张。
语音时长 02:23

2021-09-29

75006次收听

感觉耳朵有一层膜堵住该怎么处理
感觉耳朵有层膜堵住,我们常说的比如耳朵堵,耳朵老又觉得怎么堵住,隔了一层东西,耳朵进水都是相同的一种感觉,有几种原因。一个是耳道里边,比如外耳道里边有耵聍、脏东西,进了水以后可能会堵塞了,把他听力受影响了,就有这种异常感觉。这个时候怎么办?如果多的话要到医院,医院有专门的清理耳朵的器械,把它清理干净就好了。再有一部分,的确耳膜是塌陷、中耳炎,叫分泌性中耳炎,也叫卡他性中耳炎。中耳炎是由于什么?通常由于感冒、鼻炎,然后使劲擤鼻涕引起来的,一下把鼻涕这种东西从鼻咽部,从鼻部、鼻后边,一下擤到耳朵里面了。因为中耳、耳朵是由小管和鼻子后边,叫鼻咽部是通着的。如果咽部有炎症,有时候顺着小管使劲擤鼻涕,顺着小管能擤到耳朵里面,也会造成有堵的感觉,造成分泌性中耳炎,或者急性中耳炎,也会造成耳朵堵的感觉。还有一部分病人神经性耳聋,现在因为工作压力大、休息不良、睡眠不好,有时候会造成急性的耳朵里边听觉习惯性缺血,造成急性的耳聋。这种耳聋刚开始的时候,也可能是一种耳朵堵,耳朵堵住进水的感觉,也有可能相同感觉,但是随后会出现头晕、耳鸣这些情况。如果同时出现这种情况,提示是感应神经性耳聋。感应神经性要及时到医院去治疗,因为超过1周,听神经就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这种神经的损伤,治疗要争分夺秒,越早越好。通过研究,1周之内的听神经的损伤,耳聋治疗疗效是非常好的。超过1周,超过1个月,治疗效果就大大的不好、大大的下降,疗效就很差了,可能会造成一些耳聋的患者永远康复不了。所以耳朵有膜堵住的感觉,耳堵的感觉要判明原因。如果2、3天,1天耳膜堵的感觉不好,能够缓解,请及时到医院去就诊,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的时机。
语音时长 02:49

2021-07-09

105009次收听

分泌性中耳炎是如何引起的
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原因之一是咽鼓管阻塞,可能是由于腺上体肥大或鼻咽部肿瘤引起。如果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变态反应的问题,患上分泌性中耳炎的可能性也比较大。除此之外,该病的发生和气压损伤以及细菌感染也有关系。
分泌性中耳炎是什么引起的
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可以分为非疾病因素和疾病因素。非疾病因素包括了家族遗传和居住环境不良,其中家族遗传更为常见。疾病因素主要是咽鼓管堵塞或病菌感染,咽鼓管堵塞是其他疾病造成的,如鼻咽炎或慢性鼻窦炎。感染在早期不及时控制的话,后续会形成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能自愈吗
分泌性中耳炎能否自愈需看具体病情。若是感冒等引起的轻度分泌性中耳炎,一般情况下能自愈。但若是严重分泌性中耳炎,自愈可能性很小。
分泌性中耳炎有哪些分型
分泌性中耳炎主要分为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和慢性分泌性中耳炎,通常急性可在八周内痊愈,而慢性多由急性迁延不愈所致。
耳闷吃什么药
耳闷吃什么药?耳闷是临床上的常见的一种耳部症状,临床引起耳闷的原因是非常多的,比如外道的堵塞、分泌性的中耳炎,以及我们说耳硬化症,这些疾病都会导致耳闷。其他一些原因导致的听力下降、眩晕也会出现耳闷的感觉。那么我们临床上治疗首先要找到引起耳闷的原因,然后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是咽鼓管堵塞导致的耳闷,那么我们常用的药物,比如鼻腔喷达芬霖收敛粘膜血管通畅鼻腔,然后可以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还有一些促使中耳分泌物排泄的药物比如欧龙马这些药物进行治疗。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引起的耳闷比如耳硬化症,那么我们要考虑一下是否进行手术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耳闷,那么我们需要检查疾病的具体的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理。
语音时长 01:51

2020-04-16

47838次收听

分泌性中耳炎是怎么回事
分泌性中耳炎是怎么回事分泌性中耳炎主要的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我们中耳腔的压力与外界的压力不平衡,中耳腔呈现一种负压的状态,然后中耳鼓室的黏膜分泌出一些液体积聚在中耳腔,导致中耳积液,然后出现耳鸣、耳闷、听力下降这些临床的表现。引起我们这个中耳腔压力不平衡的主要的是我们的咽鼓管的不通畅,很多原因可以导致不通畅,比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那么咽鼓管粘膜充血水肿,咽鼓管周围的新生物,比如腺体肥大堵塞了咽鼓管的咽口,也会导致咽鼓管的堵塞。所以临床上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的原因是很多的。总而言之,我们首先要针对分泌性中耳炎的原因进行检查,然后再根据他具体的原因、具体的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语音时长 01:31

2020-04-16

52888次收听

03:00
什么是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以中耳积液和听力下降为特点的中耳腔内非化脓性的中耳炎。这种病症儿童发病率较高,也是造成儿童听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分泌中耳炎还有很多叫法,比如渗出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鼓室积液等。分泌性中耳炎分为急性或慢性,慢性分泌中耳炎是由于急性分泌中耳炎迁延而来,区分急性中耳炎和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以两个月、三个月为界。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和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治疗原则和方法差异不大。分泌性中耳炎得不到及时治疗会继续从而产生黏连性中耳炎,甚至导致鼓膜穿孔,内线出现中耳胆脂瘤等一系列更重的中耳疾病。所以对于分泌性中耳炎要给予高度重视。
03:03
分泌性中耳炎症状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在发作之前,通常有感冒病史或气压急剧变化史,发作时会感到耳痛,听力下降,耳堵、有闷塞感。分泌性中耳炎,在夜间病情会加重。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发病比较隐蔽,不能明确描述发病时间。当耳朵里分泌物粘液较稀薄的时候,随着头部位置的摆动,出现听力变化。小孩子因为不能明确地描述自己的听力变化,往往会被忽视,所以家长要多注意观察孩子的听力症状。分泌性中耳炎,还有就会产生一种耳鸣的声音,多是一种比较低调的,比如轰的这种低调的耳鸣声。当分泌中耳炎液体比较稀薄时,打哈欠或者是擤鼻涕的时候,就可以听到耳朵里面有水过气泡的声音。
02:21
分泌性中耳炎怎么引起的
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的原因非常多,主要原因有咽鼓管功能不良、感染的原因、免疫系统下降。咽鼓管连接是鼻咽部和耳朵之间的主要管道,主要将鼻腔里的气体通过吞咽打哈欠短暂的咽鼓管开放的形式,把气体输送进中耳腔内。如果咽鼓管功能出现障碍,对中耳腔里气体的输送不及时。当中耳腔内的气体被消耗殆尽之后,气压成为负压状态,中耳腔里血管的通透性就会增高,血清通过血管渗到中耳腔里,从而形成中耳积液。所以咽鼓管功能不良,导致出现分泌性中耳炎的一个产生的机制。
02:48
分泌性中耳炎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分泌性中耳炎的检查方法主要是依靠局部的体检,观察患者的鼓膜,正常情况下,分泌性中耳炎的鼓膜,是内陷状态;正常的鼓膜是半透明瓷白色的颜色,当液体不多时,可以透过鼓膜能看到中耳腔里有积液的水平面。如果当液体较多时,鼓膜向外膨隆,对于4岁以下儿童,做声导抗的检查。声导抗正常的情况是A型曲线,出现了鼓室的积液,是B型曲线,出现了鼓室的负压状态是C型的曲线。还有纯音测听。因为测听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听力的性质,还有听力损失的程度。
02:28
分泌性中耳炎能自愈吗
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率非常高,尤其是在儿童时期,几乎是所有的儿童都会因为感冒或者是慢性的鼻炎,这些疾病来诱发分泌性的中耳炎。大多数的分泌性中耳炎是可以自愈性的,有自限性将中耳腔里的积液自行吸收,通过咽鼓管排出。可以自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首先是要治疗原发病,比如感冒、慢性的鼻窦炎、腺样体的肥大、慢性扁桃体炎。这些疾病可以给予鼻部粘膜的促排剂。也可以给予粘膜的收缩剂。病情比较重的患者也可以给予一定的抗生素。还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防出现长期的分泌性中耳炎迁延不愈的情况。尤其是成年人单侧的分泌性中耳炎,要密切的随访。要鼻咽部的检查,排除鼻咽部肿物,导致出现分泌性中耳炎的这种危险。
分泌性中耳炎是如何引起的
分泌性中耳炎一般是由于感冒后期引起的,是因为鼻腔与耳朵有连接的一个管道,叫咽鼓管或者叫耳咽管。这个耳咽管,如果我们使劲擤鼻涕的时候,鼻腔的炎症或鼻腔的分泌物会被挤压到中耳腔内,形成慢性的分泌性中耳炎,或者急性的分泌性中耳炎。如果说出现这种情况下,我们一定要戒除这种不正确的擤鼻方式,就是使劲挤压鼻腔、使劲擤。如果鼻涕比较干,或者不容易被擤出,可以用盐水清洗,使用这种促排剂使鼻涕直接分解,或者说促进它稀释以后被排出来,而不是使用使劲擤鼻的方式来清洁鼻腔。如果使劲擤鼻就可以引起这种分泌性中耳炎。
语音时长 00:59

2019-11-05

62801次收听

分泌性中耳炎应该怎么治疗
分泌性中耳炎应该选择的治疗方法是和病情有关系的,常见的治疗方法是用药与按摩相结合治疗,也可以根据病因治疗,及时检查确诊疾病治疗,也可以把鼓膜切开进行治疗,治疗之后也要注意做好耳朵护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