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小儿鹅口疮的病发原因

发布时间:2020-08-2858659次浏览

我们都知道,只有了解了疾病的发病原因,才能针对原因找到更加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由此看来,了解病因非常重要。鹅口疮是一种在婴儿中多发的口腔疾病,那么小儿鹅口疮的病发原因有哪些呢?

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白色念珠菌就是许多微生物中的一种,通常多发生在口腔不清洁、营养不良的婴儿中,在体弱的成年人中亦可发生。白色念珠菌在健康儿童的口腔里也常可发现,但并不致病。以下情况均可引起感染:

1、母亲阴道有霉菌感染,婴儿出生时通过产道,接触母体的分泌物而感染。

2、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母乳喂养时,妈妈的奶头不清洁。

3、接触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另外,婴幼儿在6~7个月时开始长牙,牙床有轻度胀痛感,婴幼儿便爱咬手指,咬玩具,这样就易把细菌、霉菌带入口腔,引起感染。

4、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有时因交叉感染可患鹅口疮。

5、长期服用抗生素,或不适当应用激素治疗,造成体内菌群失调,霉菌乘虚而入。

宝宝会因疼痛而拒绝吃奶,造成食量减少、体重增长缓慢。如鹅口疮扩散到口腔的后部,有可能“殃及”食管,一旦受到牵连,宝宝吞咽东西就会感到不舒服,甚至会因为怕疼,拒绝喝水,有可能出现脱水。因此,为了避免鹅口疮的发生,哺乳期的母亲在喂奶前应用温水清洗乳晕和乳头;而且应经常洗澡、换内衣、剪指甲,每次抱孩子时要先洗手。

相关推荐

婴儿鹅口疮是否严重
婴儿鹅口疮是由于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新生儿或者是婴幼儿口腔内,表面覆盖白色乳凝块样的小点或小片状物,比较大的可以融合成片。通常认为是新生儿或婴幼儿的菌群失调或者免疫力下降、口腔不卫生等引起。鹅口疮没有全身的症状,一般不会引起发烧,不影响吃奶。家长可以用棉签在鹅口疮表面涂擦制霉菌素,并且对宝宝加强护理,严格消毒,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用棉球或棉签给宝宝清洗口腔,保持清洁卫生,可以有效的减少口腔内发生感染。
语音时长 01:12

2021-12-30

77386次收听

03:12
1周岁宝宝流口水严重是为什么
一周岁的宝宝流口水比较严重,可能是以下的原因。第一是宝宝本身在一周岁,处于乳牙的萌出期,乳牙在萌出过程中,会导致口水分泌相对增多,而此时并没有牙齿保护,所以孩子的口水会比较多。第二种情况,宝宝此时本身吞咽功能是不完善的,当唾液腺比较多时,分泌的比较多,又不能及时的把口水咽下去,容易导致宝宝口水比较多。当然,有可能是病理性导致的口水过多,最常见的是口腔内的感染,有的宝宝由于口腔内,出现口疮、鹅口疮,口水会流的比较的多。另外比较大一点的宝宝,有可能受到外界的感染,出现疱疹。
宝宝鹅口疮的症状表现
宝宝的鹅口疮主要表现为口腔内有白色的物质,呈现斑块状或者是点状,也可以呈现条索状,并且还伴有一定的疼痛感。同时口腔内可以出现酸臭味,把白色的物质去除之后会出现黏膜发红,孩子会表现为烦躁不安、哭闹以及吃奶困难等等。而且在给孩子喂奶的时候,会感觉到婴儿的口腔比较热,严重时可能就不再吃奶,而且少数患儿有可能会出现体温的升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来进行治疗。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可以使用碳酸氢钠溶液来进行口腔黏膜的擦洗。平时也要注意卫生,孩子所用的餐具尽量要用沸水来煮沸消毒。
语音时长 01:05

2021-04-09

93723次收听

鹅口疮会不会传染
鹅口疮的出现让很多妈妈都特别的着急,甚至有些幼儿的鹅口疮还会出现扩大的情况,鹅口疮对于幼儿的健康影响是比较严重的,患病之后,一定要积极的进行治疗,有些妈妈在发现幼儿患上鹅口疮之后,还很担心这个疾病的传染状况,鹅口疮会不会传染?
究竟如何治愈鹅口疮
鹅口疮是一种小儿常见的疾病,虽然这种病在科室比较常见,但是对孩子的危害非常大,该病最明显的症状就是疼痛,孩子因为疼痛不能够正常进食,这种疾病是可以治疗的,那么到底应该如何治愈鹅口疮呢?相信通过以下的内容大家会对鹅口疮的治疗有新的认识。
了解鹅口疮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鹅口疮带来的危害有哪些?不少的人就因为觉得鹅口疮很熟悉就没当回事,但是就因为这样的想法可能更加严重了,那么,鹅口疮到底会带来哪些危害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这个问题吧!
鹅口疮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鹅口疮可因接触感染、日常消毒不彻底或长期服用抗菌素等原因引起。患有鹅口疮,可影响进食,对孩子的健康也可造成较大影响,应积极进行治疗。
什么是口疮
口疮是常见的一种疾病,一旦得了这类疾病,非常难受,也非常的疼痛,需要好好地护理和及时的缓解治疗,口疮主要是口腔的部位产生溃疡,出现损伤的现象,对于口腔来说非常的难受,其实让口疮好的快一些,必须补充大量的维生素,比如维生素C、维生素B2等营养元素,可以为身体补充营养。
白口疮和鹅口疮的区别是什么
白口疮,是我们医学讲的白口疮,就是一个鹅口疮。白口疮和鹅口疮是一个疾病,鹅口疮是真菌感染,白色念珠菌感染。白色念珠菌是口腔的一个常驻菌,正常情况下就生活在我们的口腔里面,但它并不致病,在特定的情况下才能引起一个疾病。鹅口疮是白色念珠菌引起的一个口腔黏膜病,也就是真菌感染,它主要表现是见于新生儿、婴幼儿,就是双侧颊粘膜上的白色的、点状的一个黏膜凸起,呈小点状。然后,灼痛。患儿哭闹不安,这时候我们就可以诊断鹅口也就是有鹅口疮。鹅口疮出现以后,我们一定对于新生儿鹅口疮的处理,要求我们用百分之二到百分之四的碳酸氢钠。如果没有这百分之二到百分之四的碳酸氢钠,可以用家里的小苏打去冲一下水,然后用棉签去擦拭患儿的这个双侧颊粘膜。如果患儿接触的这个奶嘴和喝水用的这个奶瓶或者妈妈的乳头,都需要用这个百分之二到百分之四的碳酸氢钠去清洁,就可以减轻白色念珠菌就是真菌的生存环境,来把白色念珠菌的病给控制住。
语音时长 01:26

2019-11-22

61694次收听

鹅口疮治疗方法有哪些
鹅口疮的治疗方法。一般鹅口疮的话,用碱性溶液,如2%-5%的碳酸氢钠,也俗称小苏打,清洗,涂擦冰硼油,中药冰硼散做成的糊状蜜剂,制霉菌素混悬剂等效果良好,加强营养,适量增加维生素B2和维生素C。婴儿室应该注意隔离和哺乳的消毒,以防传播。预防的情况下,产妇如果有阴道霉菌病的时候应该积极治疗,切断感染途径,婴幼儿进食的餐具洗净,再蒸10-15分钟。哺乳期的母亲在喂奶前应用清水洗清乳晕和乳头,应该经常洗澡,换内衣,每次抱孩子的时候应该洗手。对于婴幼儿的被褥和玩具应该定期拆洗、晾晒。宝宝的洗漱用具尽量和家属,家长分开,并定期消毒。婴儿室应该注意隔离和哺乳的消毒,以防传播,婴儿经常性的应该进行一些户外活动,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的幼儿,用具不可混用。
语音时长 01:34

2019-11-13

62471次收听

02:22
鹅口疮是什么
鹅口疮又叫雪口病、白念珠菌病,由真菌感染引起的,是儿童口腔的一种常见的疾病。在口腔黏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多见于婴幼儿。白色念珠菌感染是微生物的一种,可出现在口腔,当婴儿营养不良或身体衰弱时可以发病,在体弱的成年人也可感染。白色念珠菌也可以出现在健康儿童的口腔中,但并不至病。婴幼儿鹅口疮,多是以下几种原因导致的:1、母亲阴道有霉菌感染,婴儿出生时候由于接触到母体的分泌物而感染。2、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或者接触了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等。3、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的幼儿,有时候因为交叉感染而患鹅口疮。4、长期服用抗生素或不适当激素,可造成体内菌群失调。
02:07
怎样治疗鹅口疮
鹅口疮的治疗分为预防和治疗两方面,治疗方面可以用弱碱性的溶液,比如2%到5%的碳酸氢钠小苏打清洗,或者涂擦冰硼油、制霉菌素混悬剂等,一般效果还是比较好的。预防方面如果产妇有阴道霉菌病,应该积极治疗,切断感染途径。哺乳期的母亲在喂奶前应该用清水洗清乳晕和乳头,经常洗澡,每次抱孩子前先洗手。婴幼儿进食的餐具应该洗净后再蒸10到15分钟,对于婴幼儿的被褥和玩具,应该定期拆洗晾晒,洗漱用具尽量与家长分开并定期消毒。注意加强营养,特别要增加维生素B2和维生素C,还要经常进行一些户外活动,以增加抵机体的抵抗力,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的幼儿用具一般不可混用。
02:09
鹅口疮反复长怎么办
鹅口疮一般分为治疗和预防两方面,治疗可以用弱碱性溶液,比如2%到5%的碳酸氢钠清洗,涂擦冰硼油、制霉菌素混悬剂等,一般效果比较好。预防方面的话婴幼儿进食的餐具应该洗净后再蒸10到15分钟。产妇如果有阴道霉菌时,应该积极治疗,切断传染途径。哺乳期的母亲在喂奶前应该用清水洗净乳头,经常洗澡换内衣,然后每次抱孩子前要先洗手,注意隔离和哺乳的消毒以防传播。对于婴幼儿的被褥和玩具应该定期拆洗晾晒,宝宝的洗漱用具尽量与家长分开,并定期消毒。要加强营养,特别是适当增加维生素B2和维生素C,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的幼儿用具不可混用。
怎样治疗鹅口疮
鹅口疮的治疗其实也是非常简单的,一般效果也是很好的,所以家长不要太过于担心。我们一般选择弱碱性的溶液来涂抹口腔,可以选择2%的碳酸氢钠,也可以选择5%的碳酸氢钠溶液,然后跟生理盐水1:1进行稀释,稀释以后再进行涂抹口腔。在用碳酸氢钠涂抹口腔的时候要注意,如果白色膜状物消失了,建议再巩固治疗4到5天,这样更能巩固疗效,避免鹅口疮的反复发作。当然,如果使用碳酸氢钠效果不好,也可以使用制霉菌素进行治疗,制霉菌素把它碾碎,碾成粉末以后,加入鱼肝油或者是香油,然后涂抹在口腔里面有白色膜状物覆盖的地方,涂抹以后2到3天,一般膜状物就会消失了,这个时候暂时不要停药,建议再巩固治疗3天以上,这样的话一般都会达到很好的效果。对于鹅口疮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同时我们要注意避免鹅口疮的再次复发,所以预防鹅口疮也是非常关键的,那么怎么样去预防?如果产妇有阴道霉菌病的时候,应该积极治疗,切断传染途径。第二,婴幼儿进食的餐具要每天的消毒。第三,哺乳期的母亲在喂奶前应该用温水清洗乳头、乳晕。穿的衣服要保持卫生。每次抱孩子要注意洗手。第四,对于婴幼儿的被褥、玩具,要定期的拆洗、晾晒,要注意对玩具的消毒。第五,婴儿应该注意隔离。哺乳的时候要注意室内空气消毒,要注意环境卫生。如果是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这些用具是不能混用的,避免鹅口疮的传染。
语音时长 02:22

2019-09-02

54372次收听

02:36
鹅口疮怎么治疗
鹅口疮为真菌感染后小孩口腔黏膜出现的一种白膜状疹子。鹅口疮治疗起来很简单,只需用制霉菌素涂口腔,两次能缓解。但很多孩子的鹅口疮用药缓解后又会反复,这主要是由于感染源没有消除。因为鹅口疮一般都是经入口引起,菌存在的地方无法确定,小孩啃玩具或擦嘴的毛巾、手巾不干净,上面含有真菌,虽治疗了口腔内问题,但口腔外的真菌没有进行消灭,还会重复感染。所以这时护理应特别注意,除用制霉菌素涂口腔,用盐水漱口外,要注意消灭环境外、口腔外的真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