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再生障碍性贫血可否怀孕

发布时间:2020-08-2853093次浏览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的患者与妊娠的关系有两种。一种情况是怀孕后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这可能是巧合,或者有特别的原因,再障的发生是否与妊娠状态相关还不明确。有的患者人工流产或分娩后可能自发好转,但并非所有患者都能自发缓解,往往需要针对再障进行治疗。


另一种情况是很多再障患者是年轻女性,有怀孕生孩子的要求。但妊娠期间疾病往往加重,之前免疫抑制治疗有效的患者妊娠期间复发的风险很大。不同文献报道再障复发的风险为百分之19到33。怀孕前血细胞计数正常并不能保证不复发。

再障患者在妊娠期间病情复发对妈妈和胎儿影响都很大,妈妈可能继发子痫,甚至有产妇分娩后死亡的报道。胎儿可能早产,或自发流产。分娩时需要输血支持。但如果能顺利分娩,婴儿产后发育均正常。

对于复发患者,由于在妊娠期,主要采取输血支持治疗,维持血红蛋白>80g/l,血小板>20X109/l。由于支持治疗的进步,尤其是血制品的供应,预后与几十年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但患者与家属应该和主治医生详细讨论继续妊娠对母体和胎儿潜在的严重风险。充分了解风险之后慎重决定继续妊娠还是人工终止妊娠。

如果决定继续妊娠,需要血液专科医生和产科医生的共同密切随诊,整个孕期密切监测患者和血象非常重要。一开始每月一次,之后根据疾病的严重性需更频繁。分娩方式由产科情况决定。

相关推荐

药物+有毒化学物质有可能会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
本例患者为老年男性,既往有贲门癌术后病史,近一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憋喘、咳嗽、乏力等症状,为求进一步治疗入院。通过查体、血常规及胸部CT,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并收入院。通过一系列的药物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患者基本情况较好,准予出院。
贫血、出血——可能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早期症状
本例患者为65岁女性,因3天前出现腹痛,偶有牙龈渗血,未引起重视,1天前反复腹泻,腹痛较之前加重,并伴有恶心、呕吐。家属紧急拨打120后送入我院。患者送入院后经检查显示为再生障碍性贫血,通过输血和应用相关药物后,患者住院18天后病情好转,遂出院。
大型血小板比率偏低提示是什么病
大血小板比率偏低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一是骨髓造血功能不良、血小板生成减少,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由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巨噬细胞产生血小板的能力下降,这时候机体中大血小板比例,就会出现明显降低的情况。如果是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比如白血病患者化疗以后,由于化疗药物对造血干细胞的损伤,病人出现骨髓抑制,这时候骨髓造血功能是减退的,外周血中大血小板比例,也会出现明显降低的情况。二是有半数白血病病人,血小板平均容积减低。三是血小板平均容积随血小板数而持续下降,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指标之一。血小板平均容积参考值为7-11fl,血小板平均容积表示单个血小板的平均容积大。大血小板就是指血小板的容积超过11fl以上的血小板,大血小板就说明血小板成熟度较低,成熟的血小板往往体积较小,未成熟的血小板往往体积较大。所以,在临床上检查血常规的时候,如果发现血小板的体积比较大,这种情况如果比例比较高,就要进行进一步的骨髓穿刺检查,看骨髓的造血功能出现了什么异常。通过检查骨穿、骨髓的形态学,就能判断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血小板体积过大。所以,血小板的体积可以大,也可以小,过大和过小都是一种异常的病变,必须再做进一步的检查,以明确它的具体原因,明确原因以后才能对症治疗。
语音时长 02:33

2021-07-09

106827次收听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因
约半数以上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无明确病因可寻,称为原发性再障。
再生障碍性贫血可以跳芭蕾舞吗
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来说,由于长期接受治疗,体质较弱,免疫力较差,所以可适当的进行些体育运动,以便增加体质的强壮,但是也也要把握有度,不可过量过激运动,以免发生外伤,一旦出血感染及非常严重了。
再生障碍性贫血有哪些病因
再生障碍性贫血有着许多不同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化学物质又或者是电离辐射,还有病毒感染所导致,除了这些原因之外,也可能是免疫性因素所引起,因此在生活中也必须要引起重视。
03:03
再生障碍性贫血应该如何治疗
我们应该如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分为急性再障和慢性再障,其中急性再障患者的血象非常低,也就是说血小板、血色素、或白细胞的数量很低,而且发病较急,死亡率较高。治疗重型再障一般采用强化的免疫治疗,或者用骨髓移植方式治疗。慢性再障以环孢素雄性激素治疗为主,部分病人也会使用相关的刺激因子比如说EPO,促红素粒胞刺激因子等进行治疗。中医治疗普通再障的疗效较好,认为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是由于肾虚,所以以补肾为本,临床上常常使用鹿角胶、仙茅、当归、仙灵脾、枸杞子、黄芪这类的药物来提高肾主骨生髓的功能以增加骨髓中的造血细胞数量,促进骨髓造血,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怎么治疗
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一般可通过药物治疗,比如环孢素胶囊、康力龙、氯化钴、左旋咪唑等。重型再障,主要采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增加造血干细胞数量,也能改善明显的贫血问题。而且平时也要做好护理工作。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骨髓造血功能障碍,表现为骨髓造血细胞增生减低,外周全血细胞减少。以贫血、出血和感染为主要症状。此疾病通过治疗是可以治愈的,但孩子也要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如没有合适干细胞提供,就需要用ATG治疗。平时生活中应该注意避免患儿的感染,避免让孩子去人群聚集地,减少与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接触,并要增强孩子的免疫力,增强孩子的营养,结合营养的调理方法,包括钙元素、铁元素以及维生素C的补充,然后身体有更加充分的吸收,这样才能够促进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形成,也能改善贫血的表现症状。
语音时长 01:45

2020-01-09

59459次收听

01:55
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区别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及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区别主要在于起病情况、病程长短、病情轻重、治疗方法。急性再障的起病较急、病情较重;慢性再障起病相对缓慢,病情较轻。从病程上说,一般以半年以上划分为慢性再障,半年以下划分为急性再障。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在治疗上也有所区别,如慢性再障,主要是以刺激骨髓造血治疗和服用中药的办法来进行治疗,而部分病人也可以通过免疫调节方法进行治疗;重型再障主要是以调节免疫为主要治疗方法。
再生障碍性贫血需要做哪些检查
再生障碍性贫血需要做常规检查如肝肾功能、血涂片、再障鉴别诊断方面的检查。有时会给病人做全身ct扫描或是其影像学检查。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骨髓衰竭性疾病,病因分为内因和外因,是以血细胞减少或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原因。
语音时长 01:05

2018-09-14

64395次收听

再生障碍性贫血有哪些坏处
再生障碍性贫血导致会造成血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会出现贫血的症状,出现头晕、乏力、记忆力下降、耳鸣或全身不适,白细胞减少会引起感染,引起乏力,血小板减少一般会出现出血、乏力。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造血干细胞异常,导致不能够生成正常的血细胞。
语音时长 00:52

2018-09-14

52628次收听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原因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骨髓造血组减少,造血功能衰竭,导致全血细胞减少的综合病征,是贫血中的一种比较严重的情况,但是不会遗传下一代,它主要受到后天外界因素影响或是自己机体里的某些变化造成一些骨髓造血功能的异常。
语音时长 00:48

2018-06-13

54602次收听

02:04
再生障碍性贫血能治好吗
再生障碍性贫血分为两类,慢性型再障和急性型再障。急性型再障属于重症再障,进展迅速,全血细胞降低较明显,治疗较困难,同时会出现很多并发症,甚至会危及生命。慢性型再障进展慢,目前治疗有许多方法,如雄性激素,中药治疗等。
02:05
再生障碍性贫血饮食注意什么
再生障碍性贫血由于反复出血,可导致慢性失血性贫血,从而加重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贫血程度,在饮食当中应注意饮食均衡,菜肴烹调应细软清淡,易消化吸收,可吃些软饭或半流质食物,避免食物过硬造成消化道出血,注意食物卫生,否则易发生肠道感染。
02:02
再生障碍性贫血可以怀孕吗
建议到医院详细诊断,由医生决定能否怀孕。如在生育年龄期内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首先要积极治疗,血色素、红细胞、白细胞接近正常或在正常范围可以怀孕。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控制不好,盲目怀孕,此时风险较大,会有出血或感染的风险,增加孩子患病几率。建议一定在医生指导下决定是否怀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