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糖尿病足的危害都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0-08-2861331次浏览

糖尿病足的危害都有哪些呢?糖尿病足这病的危害其实是非常大的,但这个病可能很多人都不了解,甚至有些患者得了这个病还不在意,直到病情严重时才去后悔,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糖尿病足的危害都有哪些。

1、截肢致残是糖尿病足病最可怕的危害之一,据统计,全球百分之七十的截肢术都是用在糖尿病足病患者身上的,糖尿病足病患者“丢腿”的几率是非糖尿病者的25倍,更形象点来说,在世界上,每过30秒钟就有一条腿会因为糖尿病足病而被截除。

2、坏疽与骨髓炎:糖尿病足溃疡伴随感染常常累及骨骼,引发骨髓炎;坏疽切除手术后常导致骨暴露,也易致骨髓炎发生。同时存在严重缺血或严重感染,溃疡愈合时间的延长。

3、溃疡病程:长期不愈合的溃疡增加了创面感染的可能性,因此糖尿病患者发生溃疡应及时就诊,可以降低坏疽或骨髓炎的发生,更大程度的避免截肢的发生,提高溃疡愈合率。

4、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晚期都伴随着周围神经病变,可损伤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运动神经的损伤导致足部畸形,而足底压力及足底组织结构的改变使足部易发生溃疡。

糖尿病足的危害都有哪些呢?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对这个问题已有所了解了,希望以上内容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糖尿病足有哪些常见怎么诊断
糖尿病足有哪些常见诊断方法呢?了解这个问题的人可能并不多,糖尿病足在日常生活中虽然时有发生,很多人可能也听说过这种病,但糖尿病足的常见诊断方法可能只有专业的医生才比较了解,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糖尿病足有哪些常见诊断方法。
糖尿病足检查项目有哪些呢
糖尿病足检查项目有哪些呢?糖尿病足作为一种严重的疾病,它的检查项目是比较多的,很多糖尿病足患者对于糖尿病足检查项目并不了解,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糖尿病足检查项目有哪些。
糖尿病足平时需要小心什么呢
糖尿病足平时需要小心什么呢?因为糖尿病足这种疾病的危害严重,所以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们都十分害怕患上这种疾病,但是要知道这种疾病的出现只要做好治疗和护理一般来说就可以减轻危害,那么患上了糖尿病足平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糖尿病足应该检查什么
糖尿病足应该检查什么呢?检查在治疗糖尿病足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很多人可能有听说过糖尿病足这个病,但对于糖尿病足应该检查什么这个问题却知之甚少,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糖尿病足应该检查什么。
03:10
糖尿病足是怎么引起的
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造成足部的皮肤动脉、静脉、神经受到损伤,使皮肤溃破,形成糖尿病足。当足部出现感觉异常的时候,或者足部的动脉波动减弱的时候,一定要去医院检查血糖,口服降糖药物,必要时皮下注射胰岛素,将血糖控制正常水平,同时注意局部的锻炼,这样糖尿病足就能够得到很好的治疗。当患者出现糖尿病足,要注意检查是否有合并其他疾病,特别是合并有免疫性疾病,或者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通过抽血可以观察血脂是否升高,这样能够有效地治疗合并疾病。另外,糖尿病足患者要注意足部的保暖,避免用开水烫脚,要用温开水泡脚,不能烫脚,因为局部的神经破坏,造成皮肤敏感性降低,很容易造成皮肤烫伤。平时走路的时候,要穿合适的糖尿病足鞋子,避免局部的揉挫和挤压。
02:41
糖尿病足有什么症状
早期患者没有任何感觉。随着病变发展,患者下肢皮肤和足部会反应迟钝,发冷、发凉,出现麻木感。容易发生局部感染,出现皮肤溃破。严重时,局部皮肤会发紫、发暗、发白。糖尿病足是由于血糖控制不好,造成足部皮肤溃破。糖尿病足早期,患者可能没有任何感觉。随着病变逐步发展,当神经受到损伤的时候,患者下肢皮肤特别是足部感觉比较迟钝,有麻木感,局部的疼痛,对于温度感觉比较迟钝,会觉得皮肤发冷、发凉,对于皮肤的刺激不敏感,特别是当受到针刺之后,由于不敏感,患者不介意,容易发生局部感染,出现皮肤溃破,出现糖尿病足。局部可能会有疼痛,患者走路的时候,出现间歇性跛行。随着病变进一步加重,足背动脉、胫后动脉,由于血糖升高,造成动脉内膜损伤,造成动脉闭塞或狭窄,这样会出现局部皮肤发紫、发暗或者发白,形成水泡,形成溃破,造成组织坏疽或感染。
02:42
糖尿病足的饮食注意事项
糖尿病足饮食上要注意总热量的摄入和脂肪的摄入。避免高糖、高盐饮食。首先要监测自己的血糖,通过药物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同时配合饮食治疗,饮食每天要注意自己的总热量的摄入,以及脂肪的摄入。根据自己的病情去咨询营养师,由营养师给出相应的饮食配方,避免高糖、高盐饮食。每天活动下肢,每天走路,通过有氧运动,可以促进足部的血液循环,有利于糖尿病足的恢复。另外,要定期的检测血糖水平,调整自己的药物用量,要积极地控制血压、血脂。因为血压、血脂也会对动脉有影响,会加重糖尿病足的发展。由于香烟对血管内膜损伤比较大,所以控烟也十分重要。
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糖尿病足早期可以出现足部麻木、蚁走感,或袜套感、皮肤温度下降等,有的还会出现压力觉、震动觉的缺失,并伴有疼痛,夜间明显。主要是由于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造成的,同时这类患者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外周血管病变,因此这类患者如果足部出现破损不易被感知,从而导致整个足部溃疡的发生,最终会从浅溃疡发展为深溃疡。通过周围神经检查、皮肤温度检查、周围血管检查可确诊。糖尿病足的预防可以采取每天温水(<40°C),温性肥皂清水洗<5分钟,干毛巾擦干,尤其是脚趾间,干皮肤涂布润肤霜,避开脚趾间皮肤,不宜使用爽身粉,仔细检查足部皮肤,了解是否完整。不要自行修剪病变处皮肤以及指甲,不要热水泡脚以及电热器足部取暖等,每日小腿及足部运动,每年专科足部体检。
语音时长 01:40

2020-01-14

48764次收听

糖尿病足的换药频率
糖尿病足的换药频率主要取决于糖尿病足是否有感染,没有感染的溃疡面换药频率在三到五天一次,换药过于频繁会阻碍肉芽组织的生长。如果是感染伤口,换药频率在一到两天一次,主要是为了清创。严重感染或有脓肿的伤口应当积极地清创,直至到达有活性的出血组织;清创不应仅限于表浅的皮肤组织。要在保持稳定性与去除病灶之间找到平衡点。行脓肿引流时应取纵形直切口,以增加灵活性,并利于愈合。有骨髓炎的区域应当行尽量大范围的清创,同时要考虑足的稳定性与清除病灶之间的平衡。除手术治疗以外,严重的感染伤口还通常需要住院进行静脉抗生素治疗。治疗的时间和抗生素的选择要根据细菌培养结果、感染程度以及治疗取得的临床反应。待感染控制后逐渐延长换药时间,让肉芽组织充分生长,直至溃疡愈合。
语音时长 01:31

2020-01-09

56299次收听

糖尿病足溃疡创面修复后注意事项有什么
糖尿病足伤口修复术后之后,是需要特别的护理的,主要需注意以下几点:每天检查和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定期进行敷料更换、换药,保持创面的清洁。通常于手术三周后方可拆线。患者拆线后,进行功能康复锻炼时注意要慢,循序渐进的进行足部功能康复锻炼。创面修复后,尽量选择舒适、宽松的鞋子,避免因外部压力造成溃疡。
糖尿病足的注意事项
糖尿病足的注意事项主有不要赤脚行走以免足部皮肤受损;每日以温水洗脚,按摩,不要用力揉搓;足部用热水袋保暖时,切记用毛巾包好热水袋,不能使热水袋与病人皮肤直接接触以免烫伤;要勤于修剪指甲或厚茧、鸡眼石不要剪切太深;皮肤出现大血泡时不要用非无菌针头随意刺破;糖尿病足患者应穿软底鞋,鞋头部要求宽松;足部压力异常时,要进行矫正;控制好血糖。糖尿病足的注意事项主要是对足部进行保护。
语音时长 01:35

2019-12-10

63586次收听

糖尿病足能治愈吗
糖尿病足能治愈。糖尿病病人若长期血糖控制不好,出现急性或慢性的并发症,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难治疗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足的发生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绝大多数的糖尿病足的病人经过积极处理,能使创面愈合。糖尿病足处理是综合治疗,1、应控制好血糖,良好血糖控制是糖尿病创面愈合基础。2、控制好感染,一方面需应用敏感抗菌药物,另一方面要积极的清创,处理坏死组织。3、改善下肢循环,可应用前列地尔等药物,若下肢血管病变较严重,介入治疗应是更好的选择。足部创面可应用创面持续负压引流来加速肉芽组织生长。
语音时长 01:43

2019-12-06

61834次收听

01:33
糖尿病足平时怎么护理
糖尿病足患者治疗,就需要采用控制感染,控制血糖的方法来进行治疗,如果糖尿病足患者治愈之后,继续采用控制糖尿病的一些危险性因素,比方控制血糖,血压,血脂,避免抽烟,局部按揉,穿戴合适的特殊制定糖尿病足鞋子,避免局部压迫。
01:17
“脚气”会加重糖尿病足病情吗
当糖尿病足患者合并脚气的时候会加重糖尿病足,因为脚气本身是一种霉菌感染,可以合并细菌感染,混合感染会加重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展,控制脚气患者合并的其他细菌感染,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保证糖尿病足患者的正常康复。
引起糖尿病足发病的原因是什么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由糖尿病血管和神经病变以及感染所引起的。神经病变典型表现为足部不知痛痒、足部发生畸形、伤口不易愈合;血管病变典型表现为足部溃疡、坏疽;严重的糖尿病足由于溃烂长期不能愈合,往往需要截肢。
语音时长 02:06

2018-06-13

59900次收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