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浅析常见的青光眼的分型

发布时间:2020-08-2860174次浏览

青光眼是一种对视力伤害严重的眼科疾病,而且不同的患者所患上的青光眼的分型可能是不同的,需要正确的进行区分。那常见的青光眼的分型有哪些呢?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常见的青光眼的分型。

一般,常见的青光眼的分型有:

亚急性闭角型

患者仅轻度不适,甚至无任何症状,可有视力下降,眼球充血轻,常在傍晚发病,经睡眠后缓解。如未及时诊治,以后发作间歇缩短,每次发作时间延长,向急性发作或慢性转化。这是青光眼的分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

慢性闭角型

自觉症状不明显,发作时轻度眼胀,头痛,阅读困难,常有虹视。发作时患者到亮处或睡眠后可缓解,一切症状消失。此型青光眼有反复小发作,早期发作间歇时间较长,症状持续时间短,多次发作后,发作间隔缩短,持续时间延长。如治疗不当,病情会逐渐进展,晚期视力下降,视野严重缺损。这也是常见的青光眼的分型。

急性闭角型

这种青光眼的分型发病急骤,表现为患眼侧头部剧痛,眼球充血,视力骤降的典型症状。疼痛沿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的眼眶周围、鼻窦、耳根牙齿等处放射;眼压迅速升高,眼球坚硬,常引起恶心、呕吐、出汗等;患者看到白炽灯周围出现彩色晕轮或像雨后彩虹即虹视现象。

以上浅析的就是常见的青光眼的分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这些青光眼的分型的病情都是比较严重的,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以免严重耽误病情,对患者不利。

相关推荐

02:10
青光眼如何诊断
青光眼的诊断主要通过患者的检查,还有他的一些实验数据来判断。首先,青光眼是由于眼内压力增高引起的一种疾病,测量眼压尤为重要,大部分的青光眼患者眼压都是异常的增高。其次,青光眼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严重的损害,表现为视野发生改变,所以对于青光眼的诊断,要检查视野,能够在早期对青光眼进行诊断。再次,可以在眼部检查的时候,发现是否有一些眼部的改变,譬如他的房角是否变窄,是否眼底已经有陷凹增大的情况
老年青光眼护理法
老年青光眼护理法是很多当儿女们最为关注的问题,老年人是青光眼的高发人群,所以做儿女的应该多多了解青光眼的知识,这样对照顾患者有很大的帮助。那么我们要如何护理老年青光眼的患者呢?就请我院的眼科专家们来告诉我们这个问题吧。
早期青光眼如何诊断
早期青光眼如何诊断?相信这是很多青光眼患者都非常各项的事情,毕竟青光眼是一种致盲的病症,如果不及早发现和治疗,是很容易使病情更加严重,从而滋生出其它眼部疾病,因此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就显得极为重要。下面就由我院的眼科自己来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
青光眼有哪些分型
根据青光眼病因、表现不同,临床上把青光眼分为五种类型,分别是先天性青光眼、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混合型青光眼。
闭角型青光眼治疗方法
闭角型青光眼通过药物、手术或激光降低眼压,进行治疗。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希望能够把房角打开,让房角变得和别人一样宽,房水能够很好排出,眼压就不易高。可以通过手术或激光方法完成。还可以通过点眼药方法降低眼压。多数也是通过药物让瞳孔缩小。瞳孔缩小同时,房水排出部位,房角部位就会开得更大一点,房水排出更多一点。药物可以减少往眼睛里生成房水量,减少房水生成。这个时候,眼睛里房水排出还多,但进去水少了,眼压降低达到平衡状态,可以减轻青光眼损伤。
语音时长 02:09

2020-03-17

50900次收听

02:50
青光眼的病因
青光眼的主要发病原因有年龄因素,前房角过窄,情绪激动,经常在暗处停留,有青光眼家族史和远视患者。青光眼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造成青光眼的原因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有一部分患者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密度增高,晶状体膨胀引起的前方浅,造成青光眼的急性发作。二、前方浅、房角窄的患者也容易得青光眼。三、房角窄的患者如果发生情绪波动,也可能会引起急性发作。四、如果在黑暗环境停留时间过长,比如在暗室里,待超过两个小时以上也可以引起急性发作。五、青光眼有遗传倾向,如果有青光眼家族史,患青光眼的几率会增高。六、远视眼的患者眼球短,房角浅,也是青光眼发病的原因。
青光眼的危害都有什么
青光眼的危害有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可能会对人的性格发生一定的改变。早期青光眼会引起视野逐渐的缩小,假如看到一堵墙,青光眼引起的视野缩小,墙的面积会逐渐缩小,最后会变成一个洞,当这个洞逐渐缩小的时候会发生失明。视力下降早期可能不明显,早期的视力即使是发生管状视野,也就是像一个洞一样的视力也还能保持在一点零左右,一旦出现视野全盲的情况,可能这一点视力都没有了,出现了全盲。随着青光眼的进展,青光眼病人会长期用很多药物,用很多药物的情况下,会使青光眼的人产生一种青光眼性格,青光眼性格就会做事犹豫不决,对很多事情很关注它的细节,了解每一样事情的细节。
语音时长 01:35

2020-02-26

59546次收听

青光眼手术能不能提高患者视力
青光眼手术可以提高患者的视力吗:对于大多数青光眼的患者来说,手术以后视力是不能提高的,甚至有可能会下降。因为我们知道青光眼的机制是因为房水引流不畅引起的眼压升高,我们做青光眼手术的目的是房水能够排出去,排出到眼外。所以青光眼手术的患者手术以后,视力是不能够提高的,屈光的结构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对视力影响不大。青光眼手术以后,短期的伤口的情况,还有晶体的变化,可能会导致视力更下降,但是多数情况下视力会慢慢的恢复。但是对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一旦急性发作,比如出现了严重的眼压升高角膜水肿,这时候做完手术以后,随着眼压降下来,晶体透明了,这时候视力还是能够恢复的。还有一些青光眼是通过做白内障手术来使眼压降下来,使膨胀的晶体、混浊的晶体摘除了以后,增加眼内的空间,对于这种类型的闭角型青光眼,做完手术以后,视力是能够提高的,对大多数青光眼患者来说视力是不能提高的。即使是闭角型的青光眼,一旦发现了晚了,造成了房角或者晶体不可逆的损伤,即使做完了白内障手术,视力提高也是有限的。所以青光眼不管是开角也好,闭角也好,都要及时的治疗。
语音时长 01:46

2020-02-26

57558次收听

眼内压正常值
眼内压正常值是临床上用于诊断青光眼和其他眼部疾病的参考数值。
01:57
哪些人容易得青光眼
临床上主要以下几类人容易得青光眼:第一,家里有明显的家族史的一群人是容易得青光眼的,因为青光眼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第二,总是自觉感到眼睛胀、疼,而且视觉特别容易疲劳的患者,因为这些人可能存在眼压的升高;第三,某些中老年的白内障初期的患者,因为这类患者前房比较浅;第四,一些眼周相对比较短或者远视的患者易发生先天性青光眼;高度近视患者,由于患者房角的功能异常、视神经也萎缩;第五,长期应用激素的病人,因为激素可诱发眼压的升高。
02:04
青光眼中药调理有用吗
有一些青光眼病人会利用中药来降眼压,但是根据临床医生的观点,这并不被特别推荐,因为中药适用于全身调理。临床上的眼药水对降压的作用,持续性相对比较长,一般患者可局部点用眼药水就尽量用眼药水,如果患者使用眼药水仍然不能把眼压降到非常的理想的指标,那么医生往往会选择加用中药来辅助治疗。但是如果调理眼压以中药为主是不够安全的,因为这关系到眼压是否相对平稳。患者一旦停用中药,仍会有眼压再次升高的风险。因此监测眼压的时候医生还建议监测24小时眼压曲线,而且不能只关注单次的眼压。
01:40
青光眼遗传吗
青光眼是有遗传倾向的,与基因突变有关。如果家族里有比较明确的家族史,在直系亲属里边比如父母、或者是爷爷奶奶,或者是姥姥姥爷有明确的青光眼,这时医生往往建议进行相关检查。青光眼的遗传性不光是基因突变所诱发的,青光眼的发生还与患者的眼球组织结构病变有关,因此还要定期的检查是否存在病变。同一家族的人有青光眼不等于自己一定会有,但是同一家族的人没有,自己仍有可能发生青光眼。虽然青光眼和其他的一些遗传性疾病不同,但是有一些相关基因的突变位点现今已经比较明确。
青光眼手术的并发症有哪些
青光眼手术有多种。不同类型的青光眼手术,术后并发症也不一样,常见的手术并发症有:术后眼压仍然高,眼压过低、术中、术后出血;术后视力下降;手术眼感染、手术误伤虹膜、晶状体、角膜内皮等组织并引起相应的症状;如果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有可能会引起失明;另外一只眼睛有可能发生交感性眼炎等。
得青光眼的原因是什么
青光眼主要原因是房水循环出现问题造成眼压增高,眼球内的压力增高可能会造成视网膜、视乳头的损害。青光眼是视乳头萎缩凹陷造成看东西变形或者看东西不清楚以及病理性的眼压增高的一组表现,这种疾病的直接后果是造成视力的下降甚至致盲,青光眼是眼科疾病当中致盲率排在前三的疾病。
语音时长 01:02

2019-01-11

48100次收听

青光眼手术有风险吗
青光眼手术是作为青光眼治疗最后的治疗手段。青光眼是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主要是威胁视神经的视觉功能。正常的眼压是10--21mmoL/Hg,当眼睛不能够承受它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将会带来视功能的损害,而且这种损害不可逆,是无法修复的,所以需要进行及时的手术治疗。作为手术肯定是有风险的。目前青光眼手术的风险主要有手术后的感染,比如眼内的炎症,出血,前房的出血以及玻璃体的出血。此外,手术后白内障发展加快,可能两三年之内造成视力的明显下降,需要再次行手术治疗。个别情况下,由于瘢痕组织的增生会再次形成眼压的升高,需要行青光眼的第二次手术治疗。手术后可能会出现恶性的青光眼等情况。青光眼手术风险比较大,但是目前青光眼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手术,相对来说比较安全。
语音时长 01:58

2018-11-01

67203次收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