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认识儿童抽动症

66715次浏览

儿童抽动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肌肉抽动和发声抽动,常见于5-10岁儿童。儿童抽动症可能与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失衡、心理压力、环境刺激、围产期损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眨眼、耸肩、清嗓、尖叫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行为干预或药物治疗。

1、遗传因素

部分儿童抽动症患者具有家族遗传倾向,直系亲属中可能有抽动症或相关精神疾病病史。这类患儿发病年龄往往较早,症状可能持续到青春期甚至成年。对于遗传因素导致的抽动症,家长需注意观察孩子的症状变化,定期复诊评估,必要时可考虑基因检测。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硫必利片、盐酸可乐定贴片等药物控制症状。

2、神经递质失衡

多巴胺等神经递质代谢异常是儿童抽动症的重要发病机制。这类患儿常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冲动等共病症状。神经影像学检查可能显示基底节区功能异常。治疗上除行为疗法外,医生可能会开具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利培酮口服溶液等调节神经递质的药物。家长需遵医嘱规范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3、心理压力

学习压力、家庭关系紧张等心理因素可能诱发或加重抽动症状。这类患儿症状常有波动性,在情绪紧张时加重,放松时减轻。家长需营造轻松的家庭环境,避免过度批评指责,可寻求心理咨询帮助。对于压力相关的轻度抽动症,医生可能建议先进行心理行为干预,暂不使用药物。

4、环境刺激

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睡眠不足、咖啡因摄入等环境因素可能诱发抽动症状。这类患儿在减少刺激后症状往往有所改善。家长需帮助孩子建立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限制电子屏幕时间,避免摄入含咖啡因的饮料。环境调整配合放松训练对部分患儿效果显著。

5、围产期损伤

早产、低出生体重、窒息等围产期问题可能增加抽动症发病风险。这类患儿可能同时存在其他神经发育问题。治疗需要多学科协作,除抽动症状外还需关注整体发育情况。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托吡酯片、丙戊酸钠缓释片等药物,家长需配合康复训练计划。

家长发现孩子出现抽动症状时,应记录症状类型、频率和诱发因素,避免过度关注或制止孩子的抽动行为。保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富含镁、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坚果、全谷物等。鼓励孩子参与游泳、瑜伽等舒缓运动,避免剧烈竞技性运动。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症状明显或持续加重时,应及时到儿童神经内科或精神心理科就诊,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不要自行使用药物或偏方。

相关推荐

小儿抽动症能治愈吗
小儿抽动症当然是可以治愈的。小儿的抽动症也是小儿常见的神经行为的异常,主要表现出来是局部的肌群不自主的抽动,主要表现出来最常见的是眨眼睛、挤鼻子、弄眼,甚至肩膀抽动、甩头这些动作,以这些为主要表现。它的发病的原因不是太清楚,但是据现在研究的基本机制,主要是与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递质,比如肾上腺素能神经递质、5-羟色胺能神经递质发生了调节的障碍所引起来的,所以通过外部环境的调节尽量避免这种刺激因素,然后再辅助一些药物的治疗,往往抽动症还是能够控制的,而且治疗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所以完全是可以治愈的疾病。
语音时长 01:07

2021-06-25

82739次收听

01:39
小儿抽动症需要吃药治疗吗
小儿抽动症一般都需要吃药治疗,当然有很少一部分发作不是很严重的抽动症,可以通过家庭的物理训练,还有通过减少刺激,对局部的刺激能够得到缓解。大多数的抽动症都需要用药物进行控制,因为抽动症的本质是由于大脑里神经递质发生了紊乱所导致的一类疾病。所以如果是单纯的通过调节外部环境、改善、增加信心,管住不让看电视、不让看手机,可能仅表现在眨眼睛或者仅表现出甩头,可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大多数的抽动症还是需要服用药物,比如氟哌啶醇、舒必利等调节神经的药物才能够治愈或者缓解。
01:54
孩子老挤眼会自愈吗
孩子老挤眼能否自愈取决于孩子老挤眼的原因。一、若是抽动症,可自愈。抽动症与外部刺激因素有关系,比如孩子由于老看电子产品,看电视、手机等刺激产品导致的,若取消这个因素,眨眼睛就能好。二、若是干眼症,可自行好转。也主要是由于集中看东西导致睡眠减少,从而导致干眼症。这种孩子如果避免接触这些东西,也能使眨眼睛减少。三、若是眼睛局部问题,需要治疗。比如倒睫,若将倒睫拔除,眨眼睛也会好。所以,孩子老眨眼睛,明确病因后才能决定是否能够自愈。
01:57
小儿抽动症针灸可以治好吗
针灸是中医的治疗手段,是通过刺激穴位,达到神经反射调节的作用,从理论上说,是可以治疗抽动症的,但是抽动症最主要的发生机制,是由于神经递质调节紊乱所致,所以西医的治疗是最主要的,而针灸只能起辅助治疗,或者只能治疗轻度的抽动症。而对于比较严重的,伴有秽语综合征的,就是除了抽动之外还有其它的症状,可能单纯的用针灸,控制效果并不是太理想。当然,针灸治疗需要专业的中医科医生,进行辨证施治,需要专科的医生进行诊治。
小儿抽动症可以自愈吗
小儿抽动障碍首先不是一个危及生命的病,也不是身体的某个部位出现了不可逆转的问题,它是神经和精神方面的发育不同步,或者说是一个原因不明的病。它有一定的家族的遗传倾向。这个病在美国有专门的机构,通过对一些病人的追踪研究,发现有一部分病人,大概在50%左右的病人在成年期以后会慢慢的稳定,也就是说可以自愈。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必须得通过治疗才能治愈。大概有5%~10%的病人是不能痊愈的,也谈不上自愈,这些抽动的症状可能会遗留终生。就像在正常的人群里边看有些成年人,比如说在求职、在面见领导时,他可能就会表现出一种很不自然的脸部抽动,嗓子发声。这些可能都是童年时抽动症没有治好遗留下来的,但是如果在自我控制的情况下,有时候可以短暂的控制,但是一紧张症状还会出现。所以如果在儿童期有这个病,还是主张要积极的治疗。
语音时长 01:49

2020-03-09

61055次收听

小儿抽动症严不严重
小儿抽动症危害比较重,但经规律的治疗大多数可以缓解,对学习生活影响不大,需加强教育和心理的指导,要去专科医院找专科的医生评定抽动障碍轻重,针对性的治疗会使抽动得到很好的缓解。抽动症的危害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危害,频繁的症状,造成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部分患者常存在,多种共病的一个情况,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强迫障碍、行为问题等等,间接的危害也比较严重,行为的异常,可能会受到周围人的批评或绩效,使孩子产生自卑的心理,或激发精神的异常,心理的疾病等等。但是抽动障碍经治疗,大多数可以缓解,少数症状迁延,但积极治疗,对学习生活影响不大,其中抽动秽语综合征,是慢性的过程,需长期服药,以控制症状。有些发病年龄较早地,抽动障碍的患儿,愈后比较差,可导致行为问题和人格的缺陷,需特别注意,加强教育和心理指导。小孩经常四肢不自主的抽动或者眨眼等,需要到医院来就诊,诊断,如果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的神经精神障碍的疾病,又称多发性抽动症,是指不自主的、突然的、多发性抽动,以及抽动的同时,伴有爆发性的发声和秽语为主要表现的抽动障碍。
语音时长 02:02

2019-12-20

63194次收听

小儿抽动症会自愈吗
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患有了抽动症,非常的焦虑,一直在疑虑这个问题。多年以来,许多医生认为,抽动障碍是一种可自愈性的疾病,不必采用特殊的治疗,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许多病人症状迁延、治疗困难,甚至会导致为终身的疾患。你像由22个国家参加的,3500名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病人,综合治疗研究中,在接受治疗的情况下,约19.4%的病人,16岁以后仍然症状明显,没有自愈性的报道。据分析,自愈性的概念,主要是以偏概全所知,许多人将暂时性的抽动障碍,病程不超过一年,与慢性抽动障碍和抽动秽语综合征,混为一谈,所以得出了错误的结论。严格来讲,抽动症愈合的程度,与年龄有密切的关系。发病年龄越早,经过早期的治疗,治愈的可能性越大。一般在青春期,治愈的可能性比较大,但由于部分家长,对儿童的抽动症意识不足,或者把它当做小儿发育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的现象,未能及时的注意,而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抽动症,并非一个自愈性的疾病,一旦发现,要早发现,早治疗,要早去专科医院就诊,以免因为错过了最佳的时机,而延误治疗。抽动症的愈合程度,与年龄是有密切关系的,发病年龄越早,经过早期治疗治愈可能性越大。
语音时长 01:58

2019-12-20

69192次收听

小儿抽动症的病因有哪些
抽动症其发病与遗传因素、神经、生理、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等诸多方面有关。临床和研究表明,该病具有明显的家族集聚性,很多家庭,有很多的孩子,都会发生同样的抽动症。另外抽动症家族中,强迫症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另外,通过对遗传方式的研究证明,抽动症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的显性遗传,伴外显的下降,但另一些研究认为,不能排除多种因素的多遗传方式,但目前遗传方式,尚难以确定。继发于链球菌感染的自身免疫过程,已经被认为,是导致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潜在因素,但此过程,遗传易感性共同起作用。链球菌感染后,综合征也与强迫症的成因有关。而强迫症患者,至少有40%,合并抽动秽语综合症。临床发现有些抽动症的患者,进食海鲜、食用色素和添加剂,可使抽动症状加重。因此一些学者提出的神经免疫缺陷学说,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有研究发现,母孕期和出生时地不利因素,社会心理应激与抽动症发病,呈正相关。还有研究发现,母亲的行为与儿童神经、精神发育,关系密切,强调进一步研究,遗传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的重要性。
语音时长 02:06

2019-12-20

55203次收听

03:01
小儿抽动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小儿抽动症治疗原则,是药物治疗和心理行为治疗并重,注重治疗的个体化。患儿的抽动症状,健康教育方式包括个体的指导,口头的讲解、书面的卡片的提示、电话的咨询、科普的宣传、专门网站等,要帮助患儿认识到自己的病,是可以治疗改善的,消除自卑感,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鼓励他们多与人交往,遵循医嘱用药,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有问题要及时就医,通过老师教育其它同学,不对患儿的怪异行为,作出讥讽、嘲弄和歧视。药物治疗,可根据每个患儿不同症状,选择相应的治疗方式,神经调控治疗、脑电生物反馈和经颅微电流刺激等,深部的脑刺激疗效较确切,但属于有创、侵入性的治疗,主要适用于年长儿。
03:16
小儿抽动症的症状有哪些
抽动指身体任何部位、肌群,出现不自主的、无目的、重复的、快速的收缩动作,抽动是在运动功能,正常的背景下发生的,是不可受控制的,且非持久性存在的。抽动可以分为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抽动。运动抽动是指头面部、颈肩、躯干、四肢肌肉不自主、突发、快速的收缩运动,表现为眨眼、撅嘴、皱鼻、摇头、耸肩、甩手、举臂、踢腿、收腹动作等,发声抽动,累计呼吸肌、咽肌、喉肌、口腔肌和鼻肌的抽动,抽动的表现形式多样,抽动的频率和强度,在病程中呈现波动性的特征。许多抽动障碍的患者,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前,自述身体局部有不适感,包括压迫感、痒感、痛感、热感、冷感和其它异样的不适感,称为先兆症状。
小儿抽动症有什么饮食禁忌
小儿抽动症的出现往往也会存在着骨骼发育障碍,虽然说引发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在日常饮食中也应该引起注意,尽量不要吃水杨酸食物,也应该避免食品添加剂,减少铅含量比较高的食物,如此同时也应该减少摄入多糖饮食,如此才会有着更好的效果。
儿童抽动症怎么治
目前临床上儿童抽动症治疗方法常见的是药物治疗,主要以服用精神类的药物为主;另外也可以选择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时,通过一些行为疗法或者是心理疏导,缓解患儿过于焦虑紧张等情绪改善抽动症的不适症状。如果上述两种方法不奏效,则需要采取脑深部电刺激治疗这一方法。
儿童抽动症用什么药
儿童抽动症主要可用多巴胺受体阻滞类药物治疗,同时可以酌情使用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以及镇静安神类药品。另外,患儿也可以对症使用中药方剂进行调理,可分别用水煎服天麻半夏汤、甘麦大枣汤和丹参生地汤等。
儿童抽动症该怎么治
儿童患上抽动症后首先要明确致病因素,从而消除诱因避免反复发作。此外,父母也要积极给予正确指导,不要过度关注和指责,最好能够用奖励鼓励的方式帮助孩子矫正。对于严重的抽动症,则需要对因服用药物治疗。
儿童抽动症吃什么药
目前临床中对抽动症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最常用的药物是氟哌啶醇。若症状较轻,可以服用硫必利,又称泰必利;还可以服用安定类药物,如地西泮或硝西泮。除药物治疗外,心理疏导也很重要,在某种程度上比药物治疗还重要。经过药物治疗,若患儿症状仍然得不到缓解,可以采取外科手术治疗。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