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中医治本,什么是本

发布时间:2018-04-2062914次浏览

常有人说中医治本,那么,什么是本呢?有人可能说本就是根儿,从文字上讲说得过去,但实际上,很多病,西医中医都很难除根儿。本是相对于标而言的,没有标就没有本,二者是相对而言的,不同的情形,标本的概念不一样,我们可以简要讨论几对儿标本:

第一对儿:疾病是本,症状是标。比如头晕,高血压可以,低血压也可以,颈椎病可以,脑血管病可以,耳朵的问题也可以。这个时候,头晕是标,疾病是本,若想治好头晕,必须搞清楚是哪种病导致的,针对疾病治疗。

第二对儿:原发性疾病是本,继发性疾病是标。比如糖尿病是本,带来的并发症是标,眼底问题呀,肾功能问题呀,脚烂的问题呀,等等。如果不好好控制血糖,从糖尿病着眼,即使解决问题,也是一时的。

第三对儿:慢性病是本,急性病是标。比如某人有多年的糖尿病、高血压,但又突发胃肠道出血。这个时候,以治疗突发的急性病为主,等急性病控制好了,再慢慢处理慢性病,也就是中医说的“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第四对儿:病因是本,疾病是标。比如转氨酶高,有的是由于喝酒,有的是因为长期接触有毒物质,如果不针对原因,即使转氨酶一时降下来,还会上去的,甚至更高。

第五对儿:心理问题是本,身体问题是标。由于心理精神层面导致的身体疾病越来越多,这样的疾病如果只是治疗身体,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心病还需心药医”嘛。比如长期紧张导致的胃痛、爱生气导致的心脏病、失恋导致的月经不调等等。

第六对儿:病人是本,医生是标。《黄帝内经》称为“病为本,工为标”,病是说病人,工即是医生。比如由于生活方式导致的高血脂、脂肪肝,用药是有效的,但如果患者能够改变生活方式,效果将会更加持久。所以,从某个角度看,“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有点儿道理。

第七对儿:人是本,病是标。治疗疾病,千万不要忘记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让这个人活的更久一些,活的质量更高一些。所以,我们反对过度检查,过度治疗,强调治病留人。

总之,中医说的本和标,概念是相对的,灵活的,这篇文章姑且也可以称之为“中医标本相对论”,不知道您以为然否?

相关推荐

体质可不可以改变
体质不可以改变。首先体质是先天禀赋,基因、先天基础构成,这些既是先天东西,是与生俱来的,也就是基因不能改变,当精子和卵子结合一瞬间形成受精卵,这个人基因就固定了,这个人碱基对配对就固定,一辈子基因运转过程也是比较固定的,基因已经固定下来,既然是已经固定的东西,就不能够改变。所以体质就是基因,先天基础不能改变,能改变的只能改变生活习惯,改变由这些体质带来的一些问题,有体质带来的问题可以去预防,可以去阻止,但是阻止不了基因在发生变化,阻止不了基因的编码,所以体质是不能改变的。
语音时长 01:32

2021-12-30

85930次收听

01:51
全身筋络疼痛是什么病
全身筋络疼痛就是指的是周身的疼痛,中医认为这是叫风湿痹症。风湿痹症是气血经脉在身体虚弱的情况下,感受风寒湿邪以后导致经脉不通所致。痹症分寒痹、热痹、着痹、湿痹,还分为瘀血痹。常见于一些在寒冷环境里工作的人容易得周身的疼痛,寒冷一是比如说东北,经常有一些人容易得关节炎,或者经常在空调的环境里工作日久也容易产生周身的疼痛。治疗痹症一定要嘱咐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因为适当的出汗有利于这些寒邪湿邪的排除,它可以提高疗效。
女性体寒怕冷怎么调理
女性体寒,怕冷,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现象。尤其是在妇科的中医门诊上,最常见这种情况,这种情况要考虑一下原因是什么,一种情况是常年的贪凉、饮冷,也就是常年吃冰镇的东西,常年吃凉的东西,造成了脾胃或者脾肾的阳虚。这时候就会出现身体虚弱、手脚冰凉,另外就会出现痛经,或者是月经有血块,这种情况比较多见,除了常年的吃寒凉的东西以外,再就是平时不注意养生,穿的比较少,像一些特殊的服装,冬天穿的很少,就会造成体内受寒的情况。常年以往就会形成脾肾阳虚,这时候也会出现手脚冰凉,小肚子发凉、痛经或者是不孕,大便不成形等情况。首先、如果是平常不注意养生起来的,一定要注意养生。也就是在天气变化的时候,身体一定要根据四季气候的变化,适当的增减衣服,不能让身体长期的受寒,这是不可以的。另外,如果是饮食因素导致的,比如平常容易爱吃冰镇的食品,一定要纠正这种不良的饮食习惯,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另外吃一些温性的,多吃一些熟食,除了饮食还有日常生活的调理以外,就是药物的调理,药物调理主要用一些补脾、补肾、温肾壮阳、益气补脾的药物来进行治疗,像干姜、附子、肉桂、桂枝等,像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艾附暖宫丸等药物服用。
语音时长 02:21

2021-07-09

85497次收听

五个脚趾代表什么器官
大拇指代表的是大肠、肺部、脑部、肝脏等器官;中指代表的是心以及小肠器官;无名指代表的是肝脏、胆囊、耳朵等器官。;小拇指代表的是子宫、睾丸和膀胱等器官。脚趾位于人体的末端,远离心脏,因此脚部的血液循环会比较差,但是脚步与身体的各个脏腑都是相通的。如果不同的脏器出现不良反应,都会通过脚趾表现出来。因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每天用温水进行泡脚,不仅能够缓解疲劳,还可以起到一定的养生保健作用。其次,也可以适当的对脚趾进行按摩,养护全身器官,有益于身体健康。
语音时长 01:10

2021-06-07

102472次收听

02:18
体内湿气重的表现
六淫邪气包括风、寒、暑、湿、燥、火,湿气也是一种邪气,属于其中的一种。湿气重会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具体可能会出现头沉头蒙、没有精神、容易疲劳、起床困难,身上和手上会起一些水泡或者臂部手部出现湿疹,也会出现食欲不振吃不下饭的情况,大便黏腻,口气较重等等这些,都可以归为湿气重。当身体里的湿气影响到健康时,就需要祛除湿气了。薏米是一种常见的可以祛湿的食物,也是一种中药,湿气重的时候可以多吃一些薏米。其次要加强体育锻炼,现代的大多数人都缺乏锻炼,要养成每天锻炼的好习惯,适当的运动有利于祛除体内的湿气。
体内湿气重如何祛除
体内湿气重可以服用健脾化湿的中药、增加体育锻炼、对饮食也要有一定的控制。湿气现在这几年在社会上比较流行,当发现手上或者脚上有小水泡,会说湿气重了,然后大家这个大便比较黏腻的时候,会说湿气重了;甚至有的人在口气比较重,胃口不好的时候也会说湿气重。湿气实际上在中医上并没有明确的词,湿来指一种外邪,一种邪气的出现,同时相对的稳定生活习惯、生活节奏、对饮食也要有一定的控制,不要过于喜欢吃辛辣、油腻的东西。因为湿重了胃口就会受到影响,一般的饭菜可能觉得没有味道不好吃,不如辣的好吃,但是辣得过多又会伤及脾胃,脾胃功能差了,因此胃口不好吃过多的辛辣、油腻的是一种恶性循环,只会更多的加重体内的湿。
语音时长 01:48

2019-11-22

62859次收听

01:49
胃火大怎么办
胃火大通过饮食的把控、多吃清淡食物、调整情绪、作息时间、适当的运动等调理的办法。胃火大的患者会表现为口臭、口干、大便干结。一、饮食尽量不要吃辛辣煎烤食物,这些食物会加重胃火旺的表现程度。二、胃火旺的人还会表现为大便干结,这时应该饮食清淡,吃易消化的蔬菜、水果,能清除体内胃火过盛情况三、中医认为肝火犯胃,所以胃火大还来源于情绪的焦虑不安,这时要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四、调整好作息习惯对胃火旺的患者也有一定的帮助五、适当运动能够消除体内过多的热量,能防止胃火过旺的程度加重。
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
地黄丸基本上都是有熟地黄,山茱萸,山药,丹皮,茯苓等中药组成。这些中药相互配合发生作用。使地黄丸成为了一种流传到现代的非常好的中药方药制剂。地黄丸根据添加的药物成分不同分为不同的地黄丸,这些地黄丸共同的功效是养肾,也有治疗糖尿病,视物模糊,头晕,遗精,不孕不育,喘咳等功效。
苦参的功效与作用
苦参富含苦参碱等多种有效成分,主要是可以发挥出抗过敏和抗肿瘤的作用,并能有效缓解心率失常一类病症。同时服用苦参也可以起到平喘祛痰以及镇痛止痛的药物功效,还可以抗炎消炎,治疗各种炎症疾病。
吃什么补肾
补肾从两个方面讲,一从药物的角度去讲,常用的中成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补肾这里面分肾阴虚和肾阳虚,对于肾阴虚,可以选择六味地黄丸。肾阳虚可以选择桂附地黄丸,这一点不能搞混,对于肾阳虚的人,不能用补阴的六味地黄丸,肾阴虚不能用桂附地黄丸。这是常见的中成药方面需要注意的。药食两用,对于药补方面,药补不如食补,对于食补方面有很多有补肾作用的食物,比如枸杞、莲子、山药这一类的药,都有补肾的作用。我们在平常的饮食当中可以兼顾这样的药,当发现有肾虚的时候,多加一点山药、莲子、枸杞这样的一些药就可以。
语音时长 01:17

2019-06-06

69200次收听

02:22
女性常见体质类型
女性的体质类型主要有两种,气虚质和阳虚质。女性阳气大多比较虚弱,阴血不足的女性大多气也不足。由于女性存在月经周期,气血容易丢失,造成气血不足的状况,极易表现出疲倦怕冷、四肢冰冷、唇色苍白,少气懒言等气血不足的症状。阳虚质的女性患者由于阳气不足,即火力不足。常常畏寒喜热或体温偏低,特别怕冷,耐夏不耐冬,喜食温热食物。对外界的寒湿邪气反应也很敏感,易感风、寒、湿邪,容易腹泻、腹痛,还有舌体胖嫩,舌边有齿痕,苔淡白,脉沉微无力。
芬必得的作用
芬必得的主要作用就是解热,抗炎以及缓解疼痛,基本上每服用一次,能够持续12个小时,此外,如果患者本身患有支气管哮喘,以及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又或者凝血机制有问题,都是不能服用芬必得的,过敏体质患者,也不能服用芬必得药物。在服用芬必得期间,患者也不能够喝酒,以及含有酒精的饮料。
02:42
什么是排病反应
排病反应古人称作瞑眩反应,这是中医学对人体治疗疾病过程中的一种反应的认识,又称为排毒反应,是指人疾病由不好转好时的身体的反应。身体在相愈的过程是一个激发自愈力,逐渐把病邪驱逐出人体的过程,当自愈力被激发、正邪交争的过程之中,身体会有反应,这时毒气要从深层往表层排出,在这个排的过程中身体可能会有不舒服,原来深藏在里面的不舒服会表现在表面。当病邪排出体外出现与最开始来求治时候的症状并不一样,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惑,其实这是体内的病邪在往体表排的一个表现,这个过程是一过性的,经过这样一个阶段,病人的病情会有一个很好的扭转,所以这时候不要太过于担心,当排病期过去以后,患者会有很轻松的感觉。
中医可以进行急救吗
有人对中医的急救很不为然,认为中医是不能急救的,中华上下五千年,我们的祖辈们出现急病难道当时的中医都是“干瞪眼”的吗?中医急救可一点都不“宅”,它是深藏在“闺房”里的国宝,那咱就亮亮相吧。
心与肾相依,如何实现水火相交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2014年5月份越南反华骚乱打砸中资企业,很多工厂被洗劫纵火,就在这个事件发生了不久,我接诊了一个企业的老总,他在越南投资的企业被严重破坏,经济损失严重,而且人心惶惶,很多国内的员工都不愿因继续在越南工作下去,他整天为这件事发愁,晚上觉睡不好,失眠多梦,白天心悸烦躁、精神不振,还腰疼的厉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