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高脂血症的饮食调理

发布时间:2018-04-2059897次浏览

血脂主要是指血清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无论是胆固醇含量增高,还是甘油三脂的含量增高,或是两者皆增高,统称为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的一般表现不是很明显,绝大多数的高脂血症自己没有感觉,大多是在检查身体时,或者做其他疾病检查时被发现的。有的人脸上有黄色瘤,就是脂肪瘤在眼睛眼皮上面可以出两块黄色的斑,这是黄色瘤,这些症状都是高脂血症的症状。也有人称之为“高黏稠血症”,这是身体亮出的“黄牌”警告,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高脂血症出现的主要表现是并发症,如高血脂症可以并发很多其他病,并发动脉硬化的、并发心脏的问题、出现脑子供血的问题或者出现肝功能异常或者肾脏出问题了、甚至有的高脂血症胰腺炎,这些都可能成为高脂血症的症状。

●血液为何会变稠

人体内血液中除了99%的水分外,还有蛋白、脂肪、糖、无机盐、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纤维素等成分,血黏稠度的形成及变化规律受到饮食、运动、机体代谢状况、地理环境、季节、时间和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正常情况下由于人体对血液黏稠有较强的调节能力,从而使血液内环境维持着平衡和相对的稳定。影响血液粘稠的其他因素中,如膳食过于丰盛,喝水少,嗜好烟酒,生活无规律,不爱锻炼、情绪波动等,就容易使血液中成分的质和量发生改变,脂肪类、氨基酸、糖等相应增多,水分减少,血液就会变得黏稠。夏季血黏度比冬季高;清晨与上午高于傍晚;阴雨、闷热、低气压天气高于风和日丽;腹泻、出汗过多,血黏度升高。由于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血稠程度也处于时高时低的动态变化之中,没有一成不变的。

要确诊是否高黏稠血症,需做系统的血液流变学检查和综合分析,检查包括血液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积、红细胞变形能力等,还要看全血黏度应包括从1-200秒范围内的至少4个切变率,并尽可能有两个切变率接近这个范围的两端,以反映血液的非牛顿流体的黏滞特性。进行综合分析,可对高黏稠血症给予分型诊断,便于指导医生用药治疗。

●血液黏稠有哪些危害

伴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患者,如果经检查确诊为高黏稠血症,切不可掉以轻心。

血液黏稠度增高时,可使血液流速减慢,加上过多的红细胞老化、硬化,易发生红细胞聚集,进一步加重血稠程度,造成对心、脑血管供血不足,缺血缺氧可引发头昏脑涨、头晕头痛、心悸气短、胸闷胸痛、颈项强硬不适、四肢麻木、乏力、嗜睡或失眠等症状;若血液过度黏稠,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形成血栓,如堵塞了冠状动脉血管,则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堵塞了脑动脉,可导致缺血性脑中风;血栓还会堵塞肾动脉、腹部动脉、下肢动脉等而引起缺血性急症。

糖尿病患者血稠,可加重大血管的损伤,影响微循环,加速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如何预防血稠:在均衡营养的前提下,低热量、低胆固醇、低脂肪、低糖、高纤维饮食是高血脂饮食的“五个原则”。

饮食宜清淡:多吃些粗粮、豆类及豆制品、瓜果蔬菜。常吃些具有血液稀释功能的食物,如黑木耳、洋葱、柿子椒、香菇等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西红柿、红葡萄、橘子、生姜等有抗凝作用;山楂、紫菜、海带、玉米、芝麻、香芹、胡萝卜、魔芋、等有降低血脂的作用。

养成爱喝水的好习惯:血液中水分的多少,对血液黏稠度起着决定性的影响。理想的稀释水是25摄氏度左右的白开水,其张力、密度等生理活性都十分接近血液和组织细胞,易被吸收利用。中老年人过三伏盛夏要补充水分,并坚持清晨、中午、晚睡前各饮一杯凉白开水,对防止血稠大有裨益。

坚持适度的运动:根据各自的体质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项目,只要能持之以恒地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可有效地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脂质代谢,降低血液黏稠度。

如散步、快走、慢跑、做体操、打球、跳健身舞、骑车、登山、游泳等。

有规律的生活:要作息有时,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并做到戒烟限酒。各组织器官代谢正常,血流自然畅通。

拥有好心态:血液黏稠度的高低与人的情绪好坏密切相关,过度紧张、过重的心理压力、烦躁,易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心理平衡,各脏腑生理功能才能平衡,代谢正常,也就远离血稠的伤害。

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如血小板聚集性强者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红细胞聚集性强者用潘生丁、复方丹参片,红细胞变形性差者用三磷酸腺苷等,纤维蛋白原增高者用蝮蛇抗栓酶,红细胞增多者可用血液稀释法,血脂异常者用调脂药,糖尿病患者要积极进行降糖治疗。

相关推荐

低密度脂蛋白4.8算严重吗
低密度脂蛋白4.8mmol/L是比较严重的,可以诊断为高脂血症。低密度脂蛋白是人体内非常重要的一种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动脉粥样硬化关系非常密切。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主要是运载胆固醇进入外周组织细胞的脂蛋白颗粒,可被氧化成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特别是被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过量时,携带的胆固醇容易积存在动脉管壁上,长期这样的危害就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研究也表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如果超出正常范围,心脏、脑组织的血栓性疾病的危险性大大增加,所以低密度脂蛋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被人们称为“坏的胆固醇”。血脂四项包括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对于大多数健康人来讲,没有任何心脑血管的危险因素,没有器质性心脏病和高血压等,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3.4mmol/L以下,但是如果低密度脂蛋白达到4.8mmol/L,是显著的升高,此时提示高脂血症状态,属于一种比较严重的情况。低密度脂蛋白4.8mmol/L的患者,要进行积极地降血脂治疗。一、要严格注意饮食的控制,日常生活中进行低脂饮食,尽量不要吃各种油炸食物、动物内脏、高脂肪类的食物等;二、肥胖造成的高脂血症人群一定要运动健身,减轻体重,对于降低血脂是非常有帮助的。三、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降血脂,目前最常用的是他汀类降脂药物,如辛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四、按照医生要求定期检查血脂,根据病情变化适时调整药物使用剂量。
语音时长 02:33

2021-12-30

99451次收听

总是打哈欠不停的原因是什么
总是打哈欠不停,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由于身体过度的劳累,长期的熬夜,睡眠时间不足,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出现缺氧的情况,就会出现打哈欠这个反应。需要调整作息时间,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第二,由于血脂比较高,血液比较粘稠,往往是高胆固醇、高血脂患者比较容易出现打哈欠。经常打哈欠也是身体状况严重的表现,这时候最好去医院检查,了解身体的状况。第三,脑部心脏血液供应不足,有的患者出现心脑血管疾病,身体的循环出现缺血的状况,也会引起打哈欠症状。需要做好脑部的CT、心电图等方面的检查。第四,肺部功能不全,也是引起打哈欠的一个症状。像肺心病,慢性的支气管扩张等等情况,出现呼吸的不畅,导致血氧饱和度严重的不足,患者就会出现总是打哈欠。需要对心肺进行检查。第五,长时间的精神压抑,思想负担比较重,情绪低落导致机体失调,这时候也会有不停的打哈欠症状。需要调节情绪、保持心情的舒畅。总是打哈欠的病因比较多,也是比较影响到患者的生活状态,感觉困倦无力。偶尔的打哈欠是由于睡眠不足导致,但是持续性打哈欠,需要注意身体的检查,防止患有疾病影响。
语音时长 02:32

2021-11-05

99006次收听

脚总麻是怎么回事
双脚发麻有很多的原因,可能和高脂血症、局部神经炎、高血压、糖尿病都有关系,另外还可能是脑中风,一般脑中风之后,因为脑部组织缺血缺氧,容易出现肢体发麻,需要及时采取正确方法来应对。
高脂血症严重吗
高脂血症是比较严重的疾病,患有高脂血症后不积极治疗,会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急性胰腺炎、脑出血、脑梗死等并发症,有很高的致死风险。
高脂血症挂什么科
高脂血症一般可以挂内分泌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肾内科、普内科等,具体科室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高脂血症能自愈吗
若是轻度高脂血症,经适当饮食调理和运动调理后,大多数患者病情都能自愈。但如果是较严重的高脂血症,一般情况下都不能自愈,要及时用药治疗。
高脂血症应该如何预防
因为高脂血症会给人身体带来较大损害,所以对于该疾病虽然是做好预防工作比较好。首先需要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控制好饮食,尽量少吃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其次需要给身体补充适当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最好还需要每天多坚持运动锻炼。
高脂血症不能吃什么
高脂血症患者不能吃胆固醇高食物,比如动物内脏,蛋黄,肥肉,也不可进食过度的甜食、炒菜时油量要适当。餐饮七八成饱,以蔬菜为主,蔬菜尽量选用蒸或凉拌等方式。同时可进食高蛋白食物,比如虾类,瘦肉,牛奶等等。还需多饮食一些维生素含量多食物。在调整饮食的基础上,戒烟尤其重要,吸烟会加重冠心病患者斑块增大,长时间会导致,心梗脑梗等。同时需戒酒,因为酒精会伤肝脏,导致血脂升高。平常生活中也要减少食盐的摄入,贡献食物会导致血管硬化,从而导致血压升高。若血脂增高明显,要于正规医院就诊,适当的应用降脂药物治疗。
语音时长 01:30

2020-03-16

55139次收听

高脂血症能治好吗
高脂血症是可以治好的,但需要长期的生活饮食控制,必要时联合药物治疗。高血脂首先需要药物治疗,如果是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高为主,可选用他汀的药物,代表药物立普妥和可定、益适纯等药物。如果是甘油三酯高代表药物有非诺贝特,代表药物力平之等,还有一些中药有降脂作用,比如血脂康胶囊。饮食上需要低盐低脂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如菠菜,白菜,油麦菜、苦菊、茄子、芹菜叶、苹果、柚子等等,粗粮也可以有助于降血脂,除了饮食药物之外也需要适当的运动。戒烟戒酒也尤为重要,可以延迟或者避免并发症的出现,避免熬夜劳累。定期复查血脂。
语音时长 01:26

2020-03-16

58842次收听

血脂高吃什么药
血脂升高用药是根据不同指标的升高,选用不一样的药物。如果以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一般选择他汀类的降脂药。比如洛伐他丁、辛伐他丁、阿托伐他丁、瑞舒伐他汀等等,其作用主要是抑制体内胆固醇的生物合成,从而达到降血脂的作用。如果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的血脂偏高,多选用贝特类的降脂药。常用有非诺贝特、吉非贝齐、苯扎贝特,主要是降低血液中的甘油三酯。血脂高就是指血液中的脂质成分的浓度超过了正常范围。血脂成分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其中前三个指标是导致动脉硬化、粥样斑块形成的最根本的原因之一。所以在治疗血脂高时应该有针对性。其他的降脂药也可以选用,但是要掌握适应症,比如烟酸类的降脂药,可以抑制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合成,还可以增加胆固醇的排泄。树脂类的降脂药,以及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主要是阻止胆固醇的吸收。高血脂需要根据血脂指标、降脂药的作用机理等等,选择合适的降脂药。
语音时长 01:34

2020-02-13

55728次收听

01:47
什么是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称为高血脂,医学上又称血脂异常,通常指血浆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升高,也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其见于不同年龄及性别人群。随着年龄增加,患病率逐渐升高,高峰在50~69岁。50岁以前男性高于女性,50岁以后,女性随着绝经雌激素水平的变化,发病率高于男性,某些家族性高脂血症还可以见于婴幼儿。高脂血症一般无典型症状,一般在体检或有并发症时能发现。饮酒、吸烟、超重、肥胖及糖尿病患者,易发高脂血症,经过生活方式改变及药物治疗,预后非常良好。
02:06
高脂血症的危害有什么
高脂血症最大的危害就是对心脑血管的影响,能够使血脂沉积在血管内壁,形成冠状动脉和其他动脉的粥样硬化。粥样硬化会使管腔直径变小,直径变小容易形成血栓;还会使血管变脆容易破裂;还有管腔变少使心脑血管供血不足,容易形成心绞痛、脑贫血、脑功能低下。另外高血脂症可能会产生很多并发症。其次,高血脂容易转变成高血糖、高血黏度,容易跟肥胖病挂钩,容易跟脂肪肝挂钩,容易跟其他代谢产物挂钩,因此可以产生其他各种并发症。对于高脂血症要十分重视,世界范围内死亡率占第一位的疾病就是心脑血管疾病,因此预防高脂血症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01:49
高血脂是怎么引起的
高血脂是指血里的脂肪增高,一般情况下,高血脂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点:第一,引起高血脂发生的原因,包括饮食因素,比如摄入过多。也就是患者食用过多含有高脂肪的食物,即含油量高以及油炸过的食物,比如植物中的核桃、芝麻、花生或者是油炸食品、肥肉、动物内脏、奶油制品等;第二,引起高血脂发生的原因,也包括运动因素,比如消耗过少。因为患者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不喜运动,摄入的脂肪无法及时消耗,就会储存在人体,长此以往,就可能导致疾病发生;第三,引起高血脂发生的原因,包括遗传因素,决定脂肪代谢的能力,摄入过多超出人体能够代谢的能力,多余的脂肪不能够被消耗,或者是变成人体需要的脂肪,就会沉积在血管,能够引起患者冠心病的发生。
01:43
高血脂的危害
高血脂最大的危害,是对血管的危害,它是造成动脉硬化的一个罪魁祸首。人类血管遍布全身,心脑肾是重要器官,在心脑肾出现动脉硬化危害是非常大的。高脂血症分为两种,一种是高胆固醇血症,还有一种是高的甘油三酯。一般情况下,高血脂的患者,如果不及时进行调理和治疗,就会容易引起不良情况的发生。例如可能会引起冠心病、高血压、脑梗塞、脑血栓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等病症的发生。一般而言,对于患有高血脂的患者来说,应该清淡饮食,不要吃过多的肉类性食物,患者宜多吃一些蔬菜,也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果是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需要口服药物,进行调理和治疗。患者可以对症口服阿托伐他汀钙、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建议患者应戒烟戒酒,宜合理饮食。
01:41
高血脂怎么预防
针对高血脂的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少摄入多消耗;第二,如果想要预防高血脂的发生,就需要了解基因的情况,除询问家族史以外,还要进行一些检查,测量有无患高血脂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如果基因的类型不太好,就需要高度关注该类的人群,要注意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也要注意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是否正常;第三,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规律的作息,注意劳逸适度,要保证较好的睡眠与休息,就能够较好的预防高血脂的发生;第四,可以根据身心情况,来锻炼身体。也可以做各种保健活动,比如健身操、散步、打太极拳等。但是,一定不要超负荷运动;第五,饮食要平衡、多样化,除米面杂粮均衡食用外,要多吃绿色的新鲜蔬菜,常吃鱼类、瘦肉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