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素食的优势与风险

发布时间:2018-05-0354097次浏览

吃素既是流行的新风潮,又是回归自然的古老传统。所有动物都直接或间接靠植物来获取营养维系生命,人也不例外。素食者靠吃植物来维系健康是完全可能的,并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然而,就像非素食者一样,素食者也必须通过精心搭配才能获得全面营养。仅仅是“吃素”两个字,即盲目吃素并不能确保健康。

实际上,素食者普遍比非素食者更具健康意识,也更注意饮食搭配。这使得素食者的营养素摄入往往要好于非素食者。一项由美国东密歇根大学主办并发表在《美国饮食营养协会杂志》的研究显示,在纳入观察范围的13,292位成年人中,与非素食者相比,素食者的纤维素、维生素A、C和E、维生素B1、维生素B2、叶酸、钙、镁、和铁的平均摄取量都要更高一些。

不过,该项研究发现的素食者营养优势并不包括公认第一重要的营养素——蛋白质。盖因为动物性食物中的蛋白质含量和质量均超过素食。此外,素食中铁的摄入量虽高,但其吸收率远不及肉类。所以,在实践工作中,那些不注意饮食搭配的素食者更容易患缺铁性贫血(与铁吸收率太低有关)、免疫力低下(与蛋白质或铁缺乏有关)等。

如果素食者食谱能包括蛋类和奶类(常称为“蛋奶素”),那么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的摄入量将更有保证。此时,素食者的食谱变得非常宽泛,仅仅拒绝肉类仍能比较容易地实现饮食均衡。

大豆类和坚果是素食者蛋白质、钙、镁、锌的重要来源,缺之不可。绿色叶菜、红黄颜色蔬菜、新鲜水果是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C、钾、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粗粮是维生素B族、镁、锌和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菌藻类也提供较多B族维生素、铁、锌、钙、钾和膳食纤维。

简而言之,如果素食者食谱以精制谷物(白米饭、白馒头)为主,配以蔬菜、水果和薯类,而缺乏大豆、坚果、粗粮和菌类等高营养植物性食物的话,这种糟糕的搭配将不利于健康,与非素食者相比的营养优势也无从谈起了。

素食者能否发挥优势,避免风险,取决于饮食搭配是否科学。另一方面,如果真的懂得科学搭配饮食的道理,那有何必吃素来达到健康目的呢?荤素搭配一样可以做到。

相关推荐

03:14
水果里的虫子吃到肚子里怎么办
水果里的虫子,只是从情感上难以接受,实际上它是一个很好的蛋白质,是高蛋白的东西。吃到了肚子里,也没必要有特别处理,胃酸会把它杀灭掉。而且也会把它消化、吸收掉,就相当于吃的是一团蛋白质一样,跟吃鸡蛋的概念差不多。水果里的虫子,对人体没有任何危害。它并不是树上的那种毛毛虫里头含有毒素,水果虫是没有毒素的。不管哪种方式培育的水果,它里边的虫子都是安全无毒的,已经吃进肚子里了,也不必恐慌,正常生活即可。
我们国家和北京市的健康素养现状如何
我们国家的健康素养工程始于2007年,当时国家卫计委(原卫生部)组织了医药卫生领域的100多名专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2008年1月份发布了我国第一本《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当年开展了全国范围内的健康素养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百分之六点四八,也就是在100个15~69岁的中国人当中,只有6.48个中国人具有健康素养。此后我国就加大了健康素养教育,中国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就逐年的提升。2015年,我国健康素养水平为百分之十点二五,2016年为百分之十一点五八,2017年达到百分之十四点一八。北京居民是全国首善之躯,健康素养水平要高于全国水平,08年的水平是百分之十点七。2012年是百分之二十四点七,2017年达到百分之二十八,2018年为百分之三十二点三。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已经列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健康北京2030”规划纲要》的主要评测指标之一。到2020年中国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要达到20%,2030年要达到30%。北京要在2020年达到40%,2030年达到45%。任重而道远,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作用还是要有待进一步发挥。
语音时长 01:47

2020-03-13

62365次收听

体力活动的强度如何区分的
体力活动强度根据工作时间中坐着、站立以及站立活动比例,将其氛围轻体力活动、中体力活动以及重体力活动。一、2001年,中国营养学会对国成年人活动水平做了界定。若一个人工作时间中75%时间是坐着、站立,25%时间是站着活动,被评价为“轻体力活动”,如办公室工作、售货员、酒店服务、实验室操作、老师,这些职业人群活动量不算大,一天有8杯水左右就够;二、在工作时间当中25%时间是坐着、站立,75%时间是从事特殊职业活动评价为“中体力活动”,如学生日常活动、机动车驾驶、电工安装、车床工操作、精工的切割,都是中体力活动,相应喝水量稍微要增加;三、从事非机械化农业劳动,如农民劳动、炼钢工人、舞蹈老师、体育活动、装卸工、采矿工,这些职业人群劳动强度非常大,属于“重体力活动”。随着体力活动的增加,人体需要水分也需要增加,这些人需要多喝水,至少是在2000毫升以上。
语音时长 01:28

2020-03-13

55315次收听

多喝水好吗
多喝水好不好,凡事都是过犹不及,推荐的喝水量是成年人轻体力活动每天1500~1700毫升左右,也就是一次性杯子大概8杯水左右饮水量,而且水对身体是非常重要的,水被誉为生命之源,它对维持身体的各项生理机能都有非常大的作用。但是不要因为水对健康和生命机能非常有好处,就多多的喝水,这个是不正确的。身体内的水分的出入量是保持严格平衡的,喝进去的越多,如果身体脏器机能不好,排不出多的水,就容易引起水在身体内的潴留,导致水肿。甚至有的人的水量是要监控的,推荐每天饮用水的水量是1500~1700,也就是8杯水左右,加上我们从食物当中摄取的水,比如说水果、蔬菜、肉类、奶类、蛋类,这里头的水加起来大概有1000毫升左右,再加上人体是通过新陈代谢也会生成400毫升左右的水,也就是进去的水分应该是在2500~2600毫升左右,出来的水也是在2500~2600毫升左右。不要因为水对健康重要,就讲多喝一点水,其实这个也会造成身体的负担。有一些人还会因为多喝水,导致一些身体机能的伤害。
语音时长 01:45

2020-03-13

56066次收听

紫番茄的功效与作用
紫番茄这种食物具有降脂和降压的功效,可以改善高血脂和高血压的病情,再就是能够抗氧化,使衰老得以延迟,还能够抵御各种癌症,尤其能够预防前列腺癌。除此之外,常吃紫番茄还可以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并且能够止血以及改善贫血。
麻辣烫有营养吗
很多人都喜欢吃麻辣烫,但是麻辣烫却不是有营养的食物,它的锅底是一次制作,多次使用,对人体没有好处。而且它的食材清洗的不是很干净,有些蔬菜已经干枯了,营养不复存在,就算是放在有养生汤里,也不利于人体的吸收。因此人们需要搭配好食材,多选平日不常吃的蘑菇以及海带和豆制品等食物,吃有营养的麻辣烫,身体才会更健康。
01:57
放屁是排毒吗
放屁不是排毒。放屁就是排气,它跟排毒是两个概念,人体排出来的气主要成分是氢气、二氧化碳和甲烷。排出的气是由于吃进去的食物,在人体肠道的细菌作用下分解以后,产生的气体积攒在肠道内,当气压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被排出到体外,所以排出的气是食物消化代谢以后的一些产物。如果食用过多的食物或食用一些容易造成排气的食物,比如豆类、肉类等,可能会出现排气增多的表现,但是这跟排毒是两个概念,这种气体由人体产生,是分解食物以后产生的一些二氧化碳、甲烷、氢气混合在一起。
孕妇可以吃小龙虾吗
孕妇是可以适量吃一点小龙虾的,但是不建议多吃,甚至不建议吃,因为小龙虾本身在饲养、捕捞、采摭、加工的过程中,不是那么令人放心的,不是特别安全卫生,所以不建议孕妇吃太多的小龙虾。而且有个别的孕妇对小龙虾会有过敏、局部肿胀甚至会有哮喘发作,最严重的有过敏性休克。所以小龙虾虽然看着很诱人,不建议孕妇吃或者吃太多。
语音时长 01:14

2019-09-10

57773次收听

01:50
孕妇可以吃哈密瓜吗
孕妇当然可以吃一些哈密瓜,但不宜多吃。哈密瓜有丰富的糖分,可以补充能量,哈密瓜也可以增强孕妇的食欲,哈密瓜含有丰富的水分,可以补充水分。但哈密瓜糖分过多,如果吃的过多的话,会造成孕妇的血糖升高,甚至导致妊娠期糖尿病。孕期水果的量一般控制在一个苹果的糖分,千万不要多吃,年轻妈妈在饮食上需要注意。哈密瓜也属于凉性食品,对于体弱偏凉的女性,不宜多吃。
01:33
孕妇能喝咖啡吗
不太建议孕妇喝咖啡,或者不建议喝太多的咖啡,一天半杯或者少于半杯就可以。咖啡里有咖啡因,可以促进妈妈甚至胎儿的心率加速,心率过速的时候会影响心排出量,影响胎盘、胎儿的血供。咖啡喝的过多,除了失眠之外,也可以影响胎儿的发育,造成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这些有文献报道支持。
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物
生活中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很多,蔬菜、水果、粗粮、杂粮、豆类以及菌藻类中食物中含量都很丰富。各种豆类都是膳食纤维含量非常丰富的食物。某些的蔬菜水果中的含量是某些蔬菜、水果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另外木耳、海带、裙带菜、口蘑等菌藻类食物中同样也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根茎类菜中膳食纤维的含量也比较多,如胡萝卜、红薯、山芋等。总的来说,含膳食纤维相对丰富的食物有麦麸、米糠、蔬菜类,魔芋、海藻类。另外全麦粉、玉米粉、荞麦等都是含膳食纤维比较丰富的食物。还有另外一些食物中的膳食纤维含量也是比较丰富的。比如茯苓、山楂干、竹荪以及竹荪干、辣椒粉、甘草和罗汉果等,都是含膳食纤维比较丰富的食物。
语音时长 01:41

2019-04-22

51055次收听

01:47
酱油能多吃吗
酱油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调味品,在日常烹饪的过程中必不可少;但是酱油只是调料,不能够把酱油当成营养品或者保健品来吃。一般100毫升的酱油中含有15克的钠,如果酱油摄入得过多,首先会导致人体对盐的摄入量过大,每天应该摄入6克钠为宜;其次,酱油的原料是大豆,酱油是通过大豆的发酵而制成的调味品,会提供给人体一定量的营养物质。因此,在使用酱油进行烹饪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控好酱油的用量,建议每天食用酱油不要超过15毫升。酱油和盐都含有比较高的钠,所以,在食用酱油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减少盐的摄入量。换言之,两者选其一,这样就不容易导致人体的钠含量摄入过多。所以酱油是好的调味品,但是绝对不可以多吃。
少食多餐,食贵有节
“勿极饥而食,食不过饱,勿极渴而饮,饮不过多。”意思就是说不要等饿的特别厉害了再想到吃饭,平时吃饭不要太饱;也不要等到渴的特别厉害时候再喝水,平时喝水也不要一次性太多太饱。
如何点菜既健康又营养
到餐馆饭店聚餐,面对花花绿绿的菜谱,各种名菜、特色菜的诱惑,整桌的十几个人,有爱吃荤的、素的、甜的、酸的、辣的,您可得“点”出些学问。“点菜”实际上就是一餐的全面组成与策划,可是一门学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