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腹腔内热灌注化疗

发布时间:2018-05-0857826次浏览

腹腔内热灌注化疗(IPCH)是源自于腹腔内灌注化疗(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IPC)。腹腔灌注化疗用于治疗胃癌已有40余年的历史,近年对其治疗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基于腹腔内灌注化疗药物可增加药物与腹膜的接触面,提高局部药物浓度,从而减少或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再加上热力的作用,对腹腔种植的肿瘤具有较好的姑息治疗作用,少数可达治愈。只要正确处理并发症,一般不会出现较严重的后果。这就是腹腔内热灌注化疗。它是1980年由Spart等提出的腹腔内恒温热灌注化疗(HIPEC)。

肿瘤热学治疗原理:肿瘤热疗是指运用物理学、化学和生物的方法,使生物组织升温杀灭肿瘤细胞,达到治疗肿瘤目的的技术和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物理能量加热热效应好的化疗药物,灌注到肿瘤部位,使肿瘤组织温度达到有效治疗温度(40℃左右)持续60~120min,达到既破坏肿瘤细胞又不损伤正常组织(正常组织细胞的温度安全界限为45℃±1℃)的一种方法。根据加温温度高低,肿瘤热疗可分为:亚高温热疗(39.5~41.5度),高温热疗(41.5~43度)和超高温热疗(>43度)。目前“亚高温”(mild temperature,MT)成为肿瘤热疗的热门话题。Utano等认为,在40.5~42.5℃之间,肿瘤的热增强比(TER)是一个恒定的数字,温度增加到43.5~44.5℃时,热增强比并未提高。Lindegarrd等也报道了类似的结果,加温大于41.5℃,并不提高热增强比。过去一味强调43℃以上才能达到加温治疗的效果,这一理论极有可能不够全面。有不少科学家正在研究和试用持续中度加温(40℃左右,持续60~180min),虽然加温时间长,但疗效并未降低,患者的副反应轻,是非常有前途的研究方向。将全身的温度提到40度,由于肿瘤血管解剖学特点,肿瘤局部温度可维持在43~45度以上。热灌注化疗不但对肿瘤细胞有直接的细胞毒效应,还可以增强化疗、放疗的疗效,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抑制肿瘤的转移。我国的热灌注化疗,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

腹腔热灌注化疗种类:腹腔热灌注化疗(IPCH)包括有腹腔恒温循环热灌注化疗(Coelom Continued Circulatory Hyperthermia Perfusion,CCCHP)和腹腔非循环热灌注化疗(Coelom Non-Circulatory Hyperthermia perfusion,CNCHP)两大类。循环热灌注化疗是指通过循环灌注液的温度来控制腹腔的恒温。它非常类似北方的暖气供暖,室内的温度通过循环水的温度来调节。体腔非循环热灌注化疗是指加热式热灌注化疗。它是将化疗药物溶于一定量的液体中,再将这些液体注入腹腔,然后再躺在机器上对腹腔进行加热,加热的方式有射频加热和微波加热。它很类似南方的碳火取暖,温度取决于碳火的大小。

热灌注化疗的效果如何?胃肠道肿瘤常发生腹腔脏器、腹膜、腹腔淋巴结的转移,即使是经过手术切除的病人,腹腔转移发生率也非常高,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中位生存期为几周或几个月,一年生存率不足10%。1980年spratl首先提出了持续腹腔热灌注化疗,后来日本对突破全层的胃癌手术后行腹腔热灌注化疗,并进行了系统随机分组研究,得出了令人信服的肯定结论:腹腔热灌注化疗时药物在腹腔组织的浓度远高于血浆浓度,甚至达1000倍,况且由于腹膜腔的吸收,门脉系统的药物浓度也比周围血高达10倍,这对治疗肝癌、胰腺癌都有良好的帮助。法国里昂大学Glehen等公布的一项前瞻性研究表明,腹腔内热化疗对胃癌转移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尤其是术前没有腹水及曾接受过有效的肿瘤细胞减灭术的患者。Glehen指出,胃癌患者多数因为出现腹腔种植转移而只能接受姑息性手术并容易术后复发,当前较积极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术后立即进行腹膜腔内化疗,扩大腹膜切除范围辅以腹腔热化疗。Glehen认为,肿瘤细胞减灭术结合腹腔热化疗对提高胃癌腹膜转移病人的生存率有效。腹腔热化疗在腹膜假性粘液瘤(癌)的辅助性治疗中备受推崇。

哪些肿瘤适合做热灌注化疗?适用于肺癌、胃癌、食道癌、肝癌、大肠癌(阑尾粘液性癌)、腹膜假性粘液瘤(癌)、卵巢癌(卵巢粘液瘤或癌)、各类肉瘤、乳腺癌、胸腹腔恶性积液及晚期肿瘤的顽固性疼痛等症状病人的治疗。

腹腔热灌注化疗应用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1.适应证:

(1)腹盆腔恶性肿瘤手术发现冲洗液癌细胞为阳性者。

(2)腹盆腔恶性肿瘤手术发现肿瘤颗粒状广泛器官、肠系膜、大网膜、腹膜表面转移,未形成或只形成<0.5cm以内的肿瘤时。

(3)消化道恶性肿瘤术中发现肿瘤侵破全层,种植或淋巴转移的几率较高时可行腹腔灌注热化疗。

(4)腹盆腔恶性肿瘤手术后发生种植转移,肿瘤>2cm 时,可先行肿瘤减灭术(将肉眼可见的肿瘤切除术),术中及术后行腹腔灌注热化疗术。腹盆腔恶性肿瘤手术后预防肝转

移及淋巴转移。腹盆腔恶性肿瘤手术后淋巴结转移,肝转移的治疗。

(5)癌性腹水、胸水。

2.禁忌证:

(1)各种原因引起的腹腔严重粘连会导致穿刺入肠管的危险性增加。

(2)腹腔粘连使成无法突破的分隔,使注入水量<1000ml。

(3)预计病人对化疗耐受性不够。

(4)心血管系统疾病及高血压在大量腹腔注水时可能引起心脏负担过重和血压升高应禁用或慎用。

(5)腹腔估计有炎症病变时应禁用。

腹腔热灌注化疗在腹膜假粘液瘤治疗中的地位:腹膜粘液瘤的有效治疗方案是通过手术最大限度地减瘤后进行腹腔热灌注化疗。尽管有大约50%~70%的病人最后复发,但总的5年生存率大约也是50%~70%。10年生存率为65%,即使有腹膜假粘液瘤的患者5年生存率亦可达50%。其预后尚好。但它对静脉化疗和放疗极不敏感,而腹腔热化疗在腹膜假性粘液瘤(癌)的辅助性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这就是说腹腔热灌化疗治疗腹膜假粘液瘤的前提是最大限度的减瘤术,只有手术清除腹腔内的实性粘液肿物及较大的粘液颗粒后腹腔热灌注化疗才能起到其应该有作用。我们通过再次手术验证:腹腔热灌注化疗对清洁肠管表面、膜膜表面及肠系膜表面的种植粘液是有明显作用的,但也看到对于肠间较大的粘液肿物通过热灌注化疗后肿物明显硬化并与肠管及系膜粘成实性团块导致再次手术需较大范围切除肠管,明显增加了手术后肠瘘的并发症。因此,首次减瘤术一定要尽最大可能清除较大的粘液肿物。尽力延缓第二次手术的时间。否则,手术越做会越困难,导致人们为腹膜粘液瘤病人手术不但不能延长病人的存活时间反面招致更多的并发症致病人过早地离开人世的误区。这样规范腹腔假粘液瘤的治疗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此病因罕见,外科医生及妇科医生均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尽量避免人为因素的多次手术。

相关推荐

02:08
肿瘤标志物正常能排除癌症吗
肿瘤标志物正常,在临床上也并不能完全排除癌症。只是一项辅助诊断标准,肿瘤标志物的准确率目前还没有达到百分百。肿瘤标志物在临床上主要是用于恶性肿瘤发现以及肿瘤高危人群筛选,同时可以对肿瘤治疗效果的一个观察和评价,也是有一定的辅助价值。在临床上诊断癌症,除了要检查肿瘤标志物,另外还要结合患者一些影像学检查,核磁共振以及内镜等一些相关检查,最终确诊患者是否患有癌症,必须要依靠病理学的检查才能确诊。
02:55
CA125检查100多U/ml什么意思
CA125的正常值是在35U/ml,CA125检查100多U/ml,要进行进一步的考量。临床上CA125升高,常见于以下两种情况:一、CA125轻度升高,常见于一些良性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等。二、检会出现CA125轻度升高,做任何检查机体都正常,这是一种正常的情况。还有一种需要警惕的情况就是癌。临床上卵巢癌常常发生CA125的明显升高,有时会高于正常数值的几十倍、几百倍甚至上千倍。所以CA125出现轻度升高或升高,需要进一步检查,比如做超声、CT、核磁检查,一些其他血的肿瘤标志物的检查,进行进一步验证。如果影像上发现有占位,比如卵巢占位又结合CA125明显升高,有可能就是卵巢癌,但不是所有的卵巢癌都会出现CA125的升高,也要结合其他的一些检查手段。
良性肿瘤是不是一定要切除
要看良性肿瘤长在哪个器官上,长在哪个部位,还要看良性肿瘤的大小,还要看良性肿瘤是否有神经内分泌的功能影响了身体的健康状况,来进行决定。如果肿瘤比较小长的位置又不是很重要,比方临床常见的肾的小的错构瘤,或者是胃上的小的平滑肌瘤,或者小的间质瘤,都可以不做手术切除。这一类的肿瘤一辈子也不会长很大,对身体的健康没有任何影响所以不用切除。对于良性肿瘤长的位置不好,比方恰恰长在贲门口或者是长在幽门口,或者是长在小肠,因为小肠腔比较窄,像小肠的平滑肌瘤就需要手术切除,还有肿瘤长得比较大的时候影响了脏器的功能,比方在肝脏上长了良性的肿瘤。良性的肿瘤影响了肝脏的功能,占的面积太大,体积太大肝功能下降,这个时候也应该手术来进行治疗。第三个就是肿瘤有一些功能,比方有神经内分泌功能,像常见的VIP瘤,就是血管活性肠肽瘤,可能会分泌血管活性肠肽,导致病人会出现血压的改变,或者是长期的腹泻,这个一定要手术切除。
语音时长 01:41

2021-07-09

69710次收听

02:39
影响放疗疗效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放疗疗效的常见因素有机器本身因素,操作因素以及使用药物剂量因素。一、机器本身的质量问题。二、机器本身的性能最关键。三、操作的规范程度,定位是否精准,靶区规划是否精确,治疗计划的剂量设计是否达到要求。四、剂量方案,医生有没有担当,敢不敢创新。这些都是影响放疗疗效的因素。疗效与剂量有关,剂量越大,杀伤肿瘤的疗效就高,但剂量高,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就大。所以放疗过程要求极高,流程复杂,设备技术人员要求训练,包括创新方案、剂量模式调整和最合理。
头颈部肿瘤病人放疗口干严重吗
头颈肿瘤放疗口干舌燥,这个并发症不少,副作用很重,这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的。那个时代就是二维平面照射,就是前后对穿,两边对着照,就像东北烤红薯,把皮烤破了,心还不透。那个时代的放疗效果很差,所以正常组织反应很大。到了今天的放疗叫调强,称为断层调强或者旋转调强,它剂量360度旋转,围绕肿瘤能量聚焦,所以周围的正常组织的保护就得到极大的改善。所以这个时候我们的口干,像腮腺、唾液腺只要想保护,它就能得到保护,它就只有很少的剂量。所以现在放疗对头颈部肿瘤而言,它的副作用大大减轻,而且肿瘤的控制效果明显的提高。我有一个飞行员患者,通过治疗以后他还可以重返蓝天,你简直不敢想象。以往鼻咽癌放疗根治以后口干舌燥,一天到晚背个口袋,不给水杯,走哪喝到哪,但现在这种现象已经大大减少,所以现代放疗的精准治疗方法让头颈部肿瘤的并发症副作用也大大减轻,口干舌燥明显减少,所以大家应该期待新的治疗方法。
语音时长 02:03

2020-07-17

49963次收听

未切净的肿瘤能不能放疗
当然未切净的肿瘤,应该要放疗。在常规放疗时代,放疗还在落后阶段,在二三十年前,放疗的主要作用是围绕手术来推进,放疗那个时代叫常规放疗,也叫辅助放疗。第一为手术切除难度大的肿瘤,做术前放疗让肿瘤缩小,然后外科再开刀。第二个就是手术以后,切不干净,再去擦屁股,再加补助,叫辅助性治疗,把没切干净的肿瘤,把它再放疗叫术后放疗,或者是术后放疗以后,虽然切了,周围容易复发,范围不够广,当然术后没有切干净的肿瘤,在几十年来就一直在做放疗,但是遗憾结果并不满意。既然手术切不干净,现在放疗进步这么快,为什么要去做手术。既然切不干净,首先病人要全面分析,要整体评估,是肿瘤大还是位置特殊,还是血管侵犯,如果已经预测切不干净,一开始就选择放疗,因为切不干净以后癌细胞就会跑,局部残留的病灶不清除,术后残留病灶,再放疗得不了疗效,还重蹈覆辙,增加了负担。所以一开始要评价,是不是该手术,如果手术不了,选择放疗是不是更好。
语音时长 01:37

2020-05-08

54518次收听

放疗的时间有多长
放疗的时间根据肿瘤大小来规定,有3次完成,3天到30次,30次每周5次,6周甚至7周。放疗的时间是根据肿瘤的大小,肿瘤越小,治疗次数也少,疗效一高,投入比反而低。大多数肿瘤是分次,有3次完成,3天到30次,30次每周5次,6周甚至7周,那就是一个多月。肿瘤越大,肿瘤越晚,的周期就长,投入就多,反而产出比少。强调癌症的最好疗效是早期,放疗的优势是小、早、次数少、速度快,而且疗效高,生活质量影响小,花钱不多。次数决定肿瘤位置,肿瘤大小和病人身体状态。根据专家和医院选择的技术所具有的方法,也有差异。有的医院装备技术相对落后,定位方法达不到高度,要变成10次,甚至变成15次。次数越多,同样这个病,疗效就下降了,剂量效应降低,疗效降低。
语音时长 18:39

2020-05-08

54007次收听

肿瘤该怎么选择最佳的治疗方式
要对疾病明确诊断,判定疾病的分期和性质,根据病人的年龄以及疾病发生的部位来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肿瘤如何选择最佳治疗方式,这个问题非常复杂,也是现实当中非常有意义的问题。肿瘤全身各个部位都会有,现在治疗的手段有常见手术、化放疗药物、中医中药、民间偏方、特殊的自我推荐的秘方。肿瘤的治疗不要在一个学科进行分析,要多学科寻求信息,不断地遵循多种方法的优劣对比。现在有的诊疗模式在发生改变,以病人为中心,以病种为圆心,根据各种手段的对比,做出优选的决策。疾病的治疗应该要建立多学科、深度融合,建立完整机制,医院的专家根据各种手段的对比,客观公正、科学严谨,给患者提出治疗方法。要从患者的最高利益,对疗效的保障、治疗过程的安全,生活质量的提升上,去考虑方案选择。所以未来需要两个改变,患者要聪明,医生更聪明,去寻找合适的方法治疗。还有就是医疗体系要改善,要为患者形成一个整体最佳方案的参考。
语音时长 02:05

2020-05-08

49473次收听

02:53
放射治疗优势有哪些
放射治疗能量很高,可以直接摧毁癌细胞;属于无创治疗,无需开刀和麻醉;对于手术做不到的部位、患者年龄大、手术切不干净、肿瘤位置发生转移等,放疗优势较大;过程安全,治疗结果损伤小。放射线治疗肿瘤它是一种射线,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放射线是一种能量聚焦,可以把癌细胞消灭掉。放疗的治疗优势有:一、放射治疗能量很高,可以把癌细胞直接摧毁掉,由于射线无孔不入,所以适应范围非常广。二、由于射线无创,对身体和外科相比,不需要麻醉、不用开刀。三、手术做不到的部位、手术切不干净、肿瘤的位置发生转移、患者年龄大等,放疗优势较大。四、放疗过程安全,治疗结果损伤小,而且治疗疗效跟手术差异不大,所以优势有很多。
02:30
肿瘤放疗是怎么回事
放疗放射线有两种,一种是诊断,放射诊断科,像透视机、CT机,都是用核素、核能量,通过一定的方式把组织密度显示出来,成像做诊断,放射治疗把能量提的更高,强度更大。原理是通过射线的强度,把肿瘤组织或者细胞杀掉,这是它的原理。肿瘤杀掉的前提因素有:一、把能量聚焦,放在肿瘤局部位置,虽然是核武器的聚焦,是放疗的原理,就把能量聚集在一起。二、精准投放到肿瘤上,需要影像技术。三、精准聚焦到肿瘤计算机计算,还有一系列的装置,要固定然后再把头放到肿瘤上,需要固定,要计算,要机器释放能量,原理是能量聚焦,但是实现的方法是高科技的,非常复杂。所以能量的聚焦是放疗,通过核能量把细胞烧掉,所以要精准的诊断,精确的诊断、精准的定位、精确的计算,最后还要精准的制造,全流程都带有精致,最后把肿瘤杀灭。
肿瘤标志物来源哪里
对于人体的肿瘤标志物,本身的来源就是来自于人体的肿瘤,这是能够检测到肿瘤实际发展的一种物质,在临床医学上,肿瘤标志物还可以参与肿瘤细胞的代谢,并且能够进入血液循环,这是很有帮助的。
颌下腺肿瘤的早期症状
颌下腺肿瘤一般是颌下区缓慢生长的肿块,是颌下腺肿瘤最常有的主诉症状,无痛性者多为良性,恶性者伴疼痛和生长较快,多以半侧舌麻木或舌痛为主。此种病多系腺性囊性癌,其肿块硬,不与皮肤黏连,有时皮肤受压变薄但仍具有活动性。恶性肿瘤病史可长达数年,未分化癌涎腺导管癌病史短,颌下腺肿瘤应手术切除,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法。
手指、脚趾疼是癌症吗
手指脚趾疼有癌症的可能,但不是绝对的。肺癌患者会出现手指脚趾疼痛、四肢无力等症状。另外风湿、痛风也会引发手指脚趾的疼痛现象。而且有颈椎、腰椎问题的患者,会出现末梢神经痛。感冒、缺钙、剧烈运动也容易引发手指脚趾的疼痛。
肿瘤痛吗
肿瘤疼痛的原因主要还是由于实体瘤不断增长后,压迫到神经或者周边器官而引起疼痛,而大多数晚期癌症病人需要得到专业性止痛治疗,其中百分之六十到八十的癌症病人有明显疼痛。疼痛并非只发生于晚期肿瘤病人,癌痛病人可能生存数月或数年,他们可能始终未得到恰当的止痛治疗。
肿瘤病人如何自我检查
肿瘤病人及家属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通过对病情的了解,可以学会自我观察检测病情,及时掌握疾病的进展情况,从而更好地积极配合治疗。肿瘤病人应注意观察疾病本身主要体征的变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