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正确看待肿瘤标志物

发布时间:2018-05-0854344次浏览

长久以来,普通大众将恶性肿瘤冠以“不治之症”及“谈癌色变”之称号,同时也认为某项肿瘤标志物高就证明患了某种肿瘤。这些认知都已很根深根深蒂固了,但它却是极端错误的。

我们先看看近一个世纪来,医学对恶性肿瘤都做了些什么?

在人类发展历史中,恶性肿瘤曾作为“不治之症”的确在肆意吞噬人类的生命,而人类对它却束手无策。但时至今日,随着肿瘤研究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肿瘤的认识越来越深,防治肿瘤的方法也逐渐增多,并日臻完善。医学家们已能很有把握地说:“恶性肿瘤是能够治疗的”。世界卫生组织顾问委员会早于1981年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如能早期诊断是可以治愈的,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减轻痛苦、延长寿命的。可见治与不治要因病、因期、因人而异。切不可因对恶性肿瘤怀有恐惧心理而“讳疾忌医”,甚至即便已发现某些肿瘤的可疑征兆,也不愿往这方面想,有意回避医疗检查,最终导致延误病情,治之晚矣。这种惨痛病例比比皆是。

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虽然医学有了飞速的发展,在近20年来,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也使得环境、空气、食品、水的污染日渐加剧以及人口的老龄化导致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急剧上升:据调查,20年来我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呈明显上升趋势,年发病人数由90万上升到130万,现有癌症病人200多万,预计到2025年时将上升至270万。卫生部公布2006年恶性肿瘤已成为城乡居民首要死因。它也可以称为危协生命的“头号杀手”。据研究表明:我国恶性肿瘤高发的三大主要原因:1环境、空气和水的污染日渐加剧。2食品污染严重。3细菌、病毒性疾病引发恶性肿瘤。

由此可见,肿瘤的高发病率并非是医学的停滞,而是文明社会所带来的必然结果。恶性肿瘤成为危协人类生命的“头号杀手”已是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它如同我们身边常见的心脑血管病及其它良性疾病一样成为了常见病,而且大多数恶性肿瘤是可以治疗的。因此,我们没有理由回避恶性肿瘤,不但要坦然对之而且还应该积极了解各种恶性肿瘤的防治,并自觉参与支持环境污染的治理、保护我们的家园等社会公益活动。

恶性肿瘤虽然可以治疗,但要取得更好的疗效还得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所以,有人会提出能不能发明一种检查,这种检查能很早的发现你是否患有癌症。其实,医学家们就是怀着这种朴素的想法一直在苦苦摸索这种神奇的检查――肿瘤标志物。不过,肿瘤标志物在目前阶段还达不到人们所想象的神奇高度,但已经有了可喜的发展。因此,我们对它要有正确的理解,合理地应用它,协助肿瘤的早期检出。

那么什么是肿瘤标志物呢?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呢?

肿瘤标志物又称为肿瘤Marker,它是在1848年首次发现,于1979年在英国正式命名使用,并确定它的概念:肿瘤标志物是癌细胞分泌或脱落到体液或组织中的物质,或人体对体内新生物(癌)的反应而产生并进入到体液或组织中的物质,这些物质有的不存在于正常人体内,只存在于胚胎中,有的正常人体内含量很低,在肿瘤患者体内才出现高表达,含量超过正常人。肿瘤标志物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有上百种肿瘤标志物被发现并研究,尽管至今为止,具有明确诊断作用的标志物不是很多,能够成功应用到肿瘤临床诊断、治疗、追综复发转移的标志物只有20余种。这些被常规应用的肿瘤标志物是具有重要的辅助诊断意义和价值的。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肿瘤的肿瘤标志物:

(一)CEA(癌胚抗原)健康成年人血清中CEA浓度小于2.5μg/L。正常范围:<5.Oμg/L。

CEA是一种酸性糖蛋白,胚胎性抗原,它存在于消化道上皮组织、胰腺、肝脏、胆道、羊水、肺及乳腺等组织内,所以它是一种非特异性的标志物,广泛用于消化道上皮肿瘤如:胃肠道腺癌(结肠癌、直肠癌、胃癌的)、胰腺癌、肺癌、乳腺癌、肝癌、肺癌。临床意义:当CEA大于60μg/L时,可见于结肠癌、直肠癌、胃癌和肺癌。CEA值升高,表明有病变残存或进展。如肺癌、乳腺癌、膀胱癌和卵巢癌患者血清CEA量会明显升高,大多显示为肿瘤浸润,其中约70%为转移性癌。一般来说,手术切除后6周,CEA水平恢复正常,否则提示有残存肿瘤,若CEA浓度持续不断升高,或其数值超过正常5-6倍者均提示预后不良。连续随访定量检测血清CEA含量,对肿瘤病情判断更具有意义。因此,临床上用于结肠癌、直肠癌、胃癌的诊断及监测。

(二)CA19-9(糖类抗原)正常人群的CA19-9血清含量为(RIA法)2-16kU/L。放射免疫法小于37000U/L。

CA19-9在多种胃肠道腺癌中显示敏感。在各种胃肠道肿瘤中阳性比例为:胰腺癌90%、胆管癌67%、肝癌49%、胃癌41%、结肠癌34%、食管癌22%。因此它又被称为胃肠道相关抗原。肺癌及乳腺癌中也有升高。CA19-9在一些良性疾病中也有升高如:肝硬化、急慢性肝炎、胆管炎、胆道梗阻等。临床意义:CA19-9是胰腺癌和结、直肠癌的标志物。血清CA19-9阳性的临界值为37kU/L。胰腺癌患者85%-95%为阳性。当CA19-9小于1000kU/L时,有一定的手术意义,肿瘤切除后CA19-9浓度会下降,如再上升,则可表示复发。结直肠癌、胆囊癌、胆管癌、肝癌和胃癌的阳性率也会很高,若同时检测CEA和AFP可进一步提高阳性检测率。因此,CA19-9常用于胰腺癌的筛查和监测胰腺癌的复发与转移。

(三)CA242(糖类抗原):参考值:0-12U/L

CA242也是一种唾液酸化的鞘糖脂类抗原,几乎总是和CA50一起表达。CA242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较新的一种肿瘤标志物。临床意义同CA19-9,CA242在肿瘤中阳性比例为:胰腺癌68-79%结肠癌55-85%、胃癌44%、卵巢癌、子宫癌、肺癌中也有升高。将CA19-9和CA242联合检测可提高25-40%的敏感性。临床上常用于胰腺癌、直肠癌的诊断分析。CA19-9和CA242联合检查已被证实对胰腺癌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作用。有资料显示,对胰腺癌的诊断,CA242优于CA19-9,敏感性可达66%~100%,对大肠癌的敏感性也达60%~72%。CA242的敏感性由高至低依次为肝癌、胃癌、大肠癌、胰腺癌。食管癌的CA242敏感性仅为9.09%,表明该项标志物检测不适用于鳞状细胞癌的检测。CA242正常血清的上限为20000u/L

(四)POA(胰胚胎抗原)正常人群血清中RIA法测定小于7ku/L。

胰腺癌的POA的阳性率为95%,其血清含量大于20ku/L,当肝癌、大肠癌、胃癌等恶性肿瘤时也会使POA升高,但阳性率较低。

(五)AFP(甲胎蛋白)健康成人血浆AFP浓度低于25μg/L。

AFP只存在于胚胎细胞中如睾丸、卵巢、胎儿中。原发性肝癌中70-90%有AFP的升高。临床证实AFP是原发性肝癌的最灵敏、最特异的肿瘤标志物,是诊断肝癌的最好指标。所以临床上将AFP用于原发性肝癌、生殖细胞癌和肝癌高危监测。血清AFP测定结果大于500μg/L以上,或含量有不断增高者,更应高度警惕。肝癌患者血清AFP含量变化的速率和程度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高低有一定相关性,分化程度较高的肿瘤AFP含量常大于200μg/L。

(六)AFU(α-L岩藻糖苷酶)AFU正常参考值(化学法)为324±90μmol/L。

AFU是原发性肝癌的一种新的诊断标志物,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U活力显著高于其它各类疾患(包括良、恶性肿瘤)。是对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检测的又一敏感、特异的新标志物。血清AFU活性动态曲线对判断肝癌治疗效果、估计预后和预报复发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甚至优于AFP。但是,值得提出的是,血清AFU活力测定在某些转移性肝癌、肺癌、乳腺癌、卵巢或子宫癌之间有一些重叠,甚至在某些非肿瘤性疾患如肝硬化、慢性肝炎和消化道出血等也有轻度升高,在使用AFU时应与AFP同时测定,可提高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率,有较好的互补作用。

(七)CA125(糖类抗原)正常人血清CA125中的(RIA)阳性临界值为35ku/L。放射免疫法小于35000U/L。

CA125是一种与卵巢癌等恶性肿瘤相关的抗原。临床意义:CA125是上皮性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标志物,浆液性子宫内膜样癌、透明细胞癌、输卵管癌及未分化卵巢癌患者的CA125含量可明显升高。当卵巢癌复发时,在临床确诊前几个月便可呈现CA125增高,尤其卵巢癌转移患者的血清CA125更明显高于正常参考值。CA125测定和盆腔检查的结合可提高试验的特异性。动态观察血清CA125浓度有助于卵巢癌的预后评价和治疗控制,经治疗后,CA125含量可明显下降,若不能恢复至正常范围,应考虑有残存肿瘤的可能。95%的残存肿瘤患者的血清CA125浓度大于35kU/L。然而,CA125血清浓度轻微上升还见于1%健康妇女,3%-6%良性卵巢疾患或非肿瘤患者,包括孕期起始3个月、行经期、子宫内膜异位、子宫纤维变性、急性输卵管炎、肝病、胸腹膜和心包感染等。

(八)CA15-3(糖类抗原)正常健康者血清CA15-3含量(RIA法)小于28kU/L。放射免疫法小于25000U/L。

CA15-3是一种与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相关的抗原。临床意义:30%-50%是乳腺癌患者的CA15-3明显升高,因此,CA15-3是乳腺癌的辅助诊断指标,但在乳腺癌早期敏感性不高。早期阳性率为60%,转移性乳腺癌阳性率为80%,CA15-3也是术后随访,监测肿瘤复发、转移的指标。当CA15-3大于100kU/L时,可认为有转移性病变,增高:见于乳腺癌、肺癌、结肠癌、宫颈癌等。乳腺、卵巢等非恶性肿瘤阳性率一般低于10%。

(九)CA50(糖类抗原)正常人群CA50(RIA法)小于20kU/L。

CA50是胰腺和结、直肠癌的标志物,因CA50广泛存在胰腺、胆囊、肝、胃、结直肠、膀胱、子宫,是一种普遍的肿瘤标志相关抗原,而不是特指某个器官的肿瘤标志物。所以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可检出不同的阳性率。在胰腺癌、胆囊癌的阳性检测率达90%,对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及卵巢肿瘤诊断亦有较高价值,在胰腺炎、结肠炎和肺炎发病时,CA50也会升高,但随炎症消除而下降。

(十)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正常男性(RIA法、ElA法)含量小于2.5μg/L。40岁以下(含40岁)健康男性≤4μg/L;40岁以上健康男性97%为0~4μg/L,约3%在4.01~l0μg/L;以4μg/L为临界值作前列腺癌的诊断。临床意义:PSA是前列腺癌的特异性标志物,也是目前少数器官特异性肿瘤标志物之一。前列腺癌血清PSA定量的阳性临界值为大于10μg/L,前列腺癌的诊断特异性达90%-97%。前列腺癌I~Ⅳ的阳性率分别为63%,71%,81%、88%;对其他癌瘤如胃肠道癌、泌尿生殖系癌、乳癌、肺癌等的阳性率为1%~7%;前列腺肥大的阳性率为20%;泌尿系炎症为7%。血清PSA除了作为检测和早期发现前列腺癌,还可用于治疗后的监控,90%术后患者的血清PSA值可降至不能检出的微量水平,若术后血清PSA值升高,提示有残存肿瘤。放疗后疗效显著者,50%以上患者在2个月内血清PSA降至正常。

肿瘤病人或者肿瘤高危人群在医院检查时经常会听到或被检查肿瘤标志物。他们对肿瘤标志物存在有一定的误解:认为某项肿瘤标志物高就患了某种肿瘤了,因此带来一些不必要的恐慌,甚至拒绝作这样的检查。实际上某一肿瘤的诊断是根据病人的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各种影像检查后由医生综合分析后才能被确定。肿瘤的最高诊断依据是病理学诊断。所以某单项检查是不能确定肿瘤的。它们都是属于辅助诊断的。病人应该配合医生完成各项相关检查,以便及早做出正确诊断。

多多了解肿瘤相关知识,坦然对待肿瘤,同时保护环境,减少污染,远离肿瘤。

相关推荐

02:44
ca125高多少算是正常
ca125在卵巢癌、乳腺癌,包括一些肺癌、肠癌有时候也会来用,主要是在卵巢癌和乳腺癌方面用的比较多。有时候肿瘤患者得了瘤,这个指标就会上来,就超过了正常值,把这个肿瘤一切掉,它的值就恢复到正常了。这种病人大概肿瘤和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有70%~80%,基本上和肿瘤的负荷的大小是一致的。因为ca125蛋白是由肿瘤细胞分泌出来的,所以,这个还是挺有用的。ca125多少算是正常值,这种检测有不同的方法。另外,还有不同的公司,它有不同的试剂,所以,这个指标在不同医院,要去用正常的人群去标出一个正常的上界,要反复的去,每天都要去校正一次这个值。像我们医院是35U/ml以下就算正常。
02:08
肿瘤标志物正常能排除癌症吗
肿瘤标志物正常,在临床上也并不能完全排除癌症。只是一项辅助诊断标准,肿瘤标志物的准确率目前还没有达到百分百。肿瘤标志物在临床上主要是用于恶性肿瘤发现以及肿瘤高危人群筛选,同时可以对肿瘤治疗效果的一个观察和评价,也是有一定的辅助价值。在临床上诊断癌症,除了要检查肿瘤标志物,另外还要结合患者一些影像学检查,核磁共振以及内镜等一些相关检查,最终确诊患者是否患有癌症,必须要依靠病理学的检查才能确诊。
01:59
肿瘤患者放疗期间吃什么药可提高疗效
为了提高疗效,肿瘤患者在放疗期间可以配合药物治疗,如16.2人参皂苷Rh2等,可以增强身体细胞对放射的敏感性,保护正常细胞,从而达到提高放疗效果的作用。另外,放疗后患者的身体也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有的患者会出现虚弱、乏力、头晕、头痛、厌食等情况,有的则会有呕心、呕吐等症状。局部照射的皮肤会出现红斑和烧灼感,还可能出现口腔溃疡、口干、放射性肺炎、放射性脊髓炎等情况。这时,患者也可以通过服用16.2人参皂苷Rh2等药物,可一定程度的减轻放疗副作用。
02:22
放疗为什么在医院不好找
在医院放疗不好找的原因,人们知道的比较少,路标多半不太清,多半都是放在地下等等。由于核能量比较强大,防护条件要求比较高,多半都是放在地下。医院从事本专业的人员非常少,而且到医院以后,位置有很多都在边边角角或地下室,找到的难度比较大,且路径流程不清。所以,如果在肿瘤医院可能会好些。如果到综合医院,多半在地下或主楼的边边角角。到医院找放疗需注意:一、在边边角角;二、在地下;三、注意寻找路标。如果到医院去找,要动脑筋,要多问。
02:41
有设备有保障能得到好的疗效吗
不是有设备有保障就能得到好的疗效。第一,很多病人经常问这个刀、那个刀。其实如果天天谈到什么刀,那是做广告;第二,真正放疗的疗效,有设备是前提,人是关键。规范的操作流程是保障疗效的一个方面,最后有装备、规范流程;第三,剂量模式创新。就是放疗经过100多年,最早是常规剂量,不能根治大多数肿瘤。到今天随着剂量聚焦,对肿瘤诊断的精确,剂量发生改变。所以只有设备有保障,不能决定疗效的好坏,要整个技术好,需训练有素的团队、创新方案适合,病人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疗效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有设备有保障可以得到好的疗效吗
不是有设备就能得到好的疗效。所以很多病人经常问“我这有这个刀,那有那个刀”我经常跟患者说一句话叫“如果他天天在谈到是什么什么刀,那是做广告”。真正放疗的疗效,装备是前提,人是关键。规范的操作流程那是保障疗效的一个方面,最后有了装备,有了规范流程,第三还有剂量模式的创新。这个剂量模式创新就是说我们的放疗经过了100多年,最早的放疗它是一个常规剂量,每天2个Gy,每周5~6次,照50~70个Gy,5~7周这么一个剂量。那个时代是不能够根治大多数肿瘤的这样一个剂量模式。到了今天随着技术的进展,剂量的聚焦,对肿瘤诊断的精确,这个剂量发生了改变,大的剂量一次20个Gy,只照3次,小的3~5个Gy,只照10次8次,跟以往每次2个Gy照3、4次截然不同。所以放疗只有武器,就是只有设备,不能决定疗效的好坏,要整个技术用好,需要训练有素的团队、创新方案适合的病人选择适合最佳治疗方案的病人的分期这样一些肿瘤,所以它疗效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语音时长 01:30

2020-07-17

59245次收听

脑垂体瘤放疗可以治愈吗
脑垂体瘤较小的时候放疗可以治愈。现在头部像垂体瘤、微腺瘤,采用伽马刀治疗,既无创局控率还高。当体积大时,特别有视交叉受损,眼睛已经有了影响,通过手术把一部分肿瘤切掉,再通过放疗,补充一部分剂量,这种联合治疗更好。对垂体瘤来讲,如果小的垂体瘤,用放疗不但可以得到根治,且没有创伤。对体积比较大的垂体瘤,可能需要手术和放疗联合,保证神经、视神经的功能,保证视力不受损,这样是更好的搭配和方法。脑垂体瘤有两种,一种是无功能腺瘤,这种病因为发现不了,经常是体积增大,眼睛看不见,那么这个很危险,这是叫无功能腺瘤。另一种是有功能腺瘤,像女性泌乳素瘤,还有巨人症,是个子长得很高,是生长素腺瘤。还有的是肢端肥大症,成人后嘴唇很厚、手关节很大。这种要去看一看有没有垂体瘤的可能性。对于体积在两公分以下的这种腺瘤,放疗跟手术完全没有差异。
语音时长 01:38

2020-07-17

57108次收听

浸润性导管癌能自愈吗
浸润性导管癌无法自愈,可通过手术治疗、放化疗、内分泌治疗等方法控制病情,延缓生存期。
放疗有没有副作用
放疗有副作用。任何肿瘤的治疗都有副作用,副作用的高低,决定这个病的部位和肿瘤的早晚和治疗技术采用的方法和剂量分布的大小。手术、药物和放疗对比副作用而言,相对放疗的副作用要比药物和手术要低一些,特别是药物指的是化疗药物,具体的放疗的副作用要看部位,像与胃肠相关,出现恶心等副作用。头颈部肿瘤,面部发黑,颈部皮肤发红,甚至脱皮,面积比较大,范围比较广的照射,就会出现一些反应比较重。很小的一些小肿瘤,像肺、肝、肾脏、这样一些深部肿瘤的小病灶,能量从四面八方聚焦,它就没有反应,根本没有感觉。放疗主要是一个局部手段,它对局部治疗的周围正常组织有影响。如果面积大,会出现反应大,体积小基本没有反应。而且整个过程的安全,大多数90%以上都能耐受,不会因为副作用而终止治疗的病理基本没有。所以放疗是一个相对安全、副作用轻的治疗手段。
语音时长 01:45

2020-05-08

50349次收听

肿瘤射频消融术后的注意事项
肿瘤射频消融术后建议一定要注意补充水分的,因为患者或许会发生身体温度高的状况,如果温度比较高,还应该通过物理降温降温方式改善,超过了38.5℃就需要吃药退烧的。如果有咳嗽的情况,需要做间断呼吸,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增加肺活量,清除分泌物。
CA199怎么解释
CA199是一个重要的糖类抗原,也是重要的肿瘤标志物。多种肿瘤都可能引起CA199的升高,但最重要的就是胰腺癌,胰腺癌是癌中之王,死亡率非常高;所以CA199的检测就非常重要。CA199在运用的过程中,主要是诊断癌症;如果已经诊断癌症,同时CA199也高,但经过手术之后,CA199的数值明显下降,说明治疗有效;如果在2到4个星期下降不多,或者是下降之后又升高,就提示肿瘤有复发。同时,如果有炎症,而非肿瘤性疾病,也可能造成CA199的升高,但是不如癌症升高多,比如胆囊炎、胰腺炎、肝炎、肝硬化等都可能造成CA199升高。在检测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复查CA199一定要在同一个系统,同一个医院进行检测,这样前后结果才具有可比性。
语音时长 01:37

2019-04-18

62742次收听

孩子脑袋大要注意什么
孩子的脑部肿瘤,非常特别,由于孩子们尤其是低年龄的婴儿,表达能力较弱,假象时有发生。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的脑袋越大越就聪明,这种想法是不科学的。正常的头围他在出生时平均为32到34厘米,一岁时头围约46厘米,两岁的时候头围约48厘米,两岁到15岁,头围仅仅增加6到7厘米。由于小孩颅骨多为纤维性愈合,脑瘤导致颅内压增高颅缝可以裂开,而使头围增大,家长无意识中患儿头部,可以听到破壶音,所以当发现孩子的头围明显大于周围同龄人时,家长们要引起重视。呕吐是儿童脑瘤最常见的表现,约占80%。有一部分患儿在呕吐时常常伴有腹痛,往往导致家长误认为孩子的胃肠道出了问题。其实脑瘤所致的呕吐多发生在清晨,大部分表现为喷射性呕吐。有将近80%的患儿可伴有头痛或头晕。另外有10%的患儿呕吐先于头痛。由于部分孩子不能准确表达头痛,造成患者的家长误解和忽视。除了呕吐外,患儿还会出现不明原因的视力下降,在没有任何诱因下出现抽搐,经常沉默,不想说话,反应不灵敏等等,这些都需要高度警惕。所以当孩子出现烦躁不安,双手不断地叩击头部,抓头发或哭闹时,甚至出现不明原因的呕吐。家长一定要警惕脑瘤,及时到医院接受头颅影像学的检查。
语音时长 02:18

2018-12-13

64312次收听

管状腺瘤容易复发吗
直肠管状腺瘤又称“腺瘤性息肉”,是大肠腺瘤中最常见的一种,临床表现因肿瘤发生的性质和部位而异。直肠管状腺瘤容易复发吗?则要看它是否有发生癌变,良性肿瘤预后好,治疗宜手术切除。但直肠管状腺瘤不全是良性,它是有发生恶变的可能性的。
肚子长肿瘤有什么症状
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平时生活饮食一点都不注意,最后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病率极为高,其中腹部肿瘤是最常见的一种病,下面我就和大家说说肚子里长肿瘤有哪些症状。
化疗后大便次数增多正常吗
化疗是化学药物治疗的简称,通过使用化学治疗药物杀灭癌细胞达到治疗目的。化疗是目前治疗癌症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和手术、放疗一起并称癌症的三大治疗手段。但是化疗之后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加的情况,这种情况需要进行自我饮食护理来进行改善。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