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功能性消化不良和慢性胃炎的关系如何

发布时间:2018-05-3063408次浏览

很多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发觉自己的症状与慢性胃炎十分相似,想知道二者之间关系如何。从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胃炎的相关研究资料看到,在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中,30%~50%伴有慢性胃炎。

但其炎症病变程度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轻重并不平行,而且不少“慢性胃炎”患者通过改善运动功能,如给予促动力药,症状可明显改善甚至消失。鉴于上述情况,目前国内外有学者主张将内镜下诊断并经组织学证实的胃炎纳入本病的范畴。然而到目前为止,慢性胃炎与本病是否属不同命名的同一疾病仍在争论之中。

内镜下将慢性胃炎分为非萎缩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两大基本类型。国内学者重视轻度黏膜的改变,常占80~90%。大量健康人群普查,常存在浅表性胃炎,但临床上可无症状,因而常无需治疗。

而消化不良是临床常见的症候群,国外成年人群发病率均20~40%;国内有研究报道,消化不良约占消化内科患者52,6%,其中一半以上是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上常见到一部分治疗有效的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病例,治疗后复查胃镜,其镜下及病检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这就提示我们有症状的轻度慢性胃炎和功能性消化不良可能属等同概念。

因此临床上医生一定要向病人解释清楚,慢性浅表性胃炎或萎缩性胃炎属镜下诊断,而临床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改善即达到目的,避免病人为追求慢性胃炎的治愈而无谓的服用大量市售所谓“治疗胃炎”的药物,造成药物及经济的浪费。

相关推荐

01:26
蔬菜和水果引起的消化不良
过量摄取蔬菜及柑橘等酸度较高的水果或果汁,可能会诱发或加重腹部胀痛,腹部灼热感等症状。蔬菜和水果中含有的纤维素通常很难被消化吸收,滞留在肠腔内的纤维素,不仅可增加粪便体积,刺激肠道蠕动,而且经肠道细菌分解后会产生大量气体,引发腹部胀痛等症状。因此功能性消化不良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适当控制蔬菜水果的摄入。如果食用过多的含膳食纤维较多的粗粮,也容易造成不易吸收、不易消化的情况。
消化不好怎么办
消化不好可以使用药物、饮食干预以及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来缓解。但要根治的话还应针对不同病因进行治疗。消化不好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是由胃动力障碍所引起的。症状主要有上腹痛、早饱、腹胀、嗳气,不少患者同时伴有失眠,焦虑,抑郁,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状。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缓解症状。1.药物可遵医嘱使用莫沙必利、甲氧氯普胺以及多潘立酮片等胃肠道动力药进行治疗;也可口服消化酶制剂如复方阿嗪米特、米曲菌胰酶片等药物帮助消化,也可遵医嘱使用胃苏颗粒等中成药进行治疗;可以通过服用中药调理脾胃来改善消化不好。2.饮食消化不好的患者尽量少吃红薯、燕麦等富含粗纤维难消化的食物;少吃富含油脂的动物类以及油炸食物;尽量少喝浓茶、咖啡。可以适当吃些有助于消化的食物,如山楂、酸奶等。3.生活习惯消化不好的患者需要避免一顿吃得过饱,并要细嚼慢咽;切不可暴饮暴食;还饭后适当运动,但强度不宜过大。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缓解消化不好,但如果要根治的话还需及时就医判明病因,对因治疗。
语音时长 01:52

2022-08-01

17241次收听

新生儿消化不良怎么办
新生儿消化不良可通过调整喂养方法、遵医嘱治疗等方法改善。1.调整喂养方法:新生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消化功能较弱,若喂养方式不当,易出现过度饥饿或过度喂养的情况,引起消化不良。需调整喂养方法,如喂养时保持环境温暖、避免新生儿腹部受凉、适当减少奶量、乳母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以让母乳更好消化等。2.遵医嘱治疗:某些疾病,如肠炎、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腹泻等可以引起新生儿出现消化不良的表现,需遵医嘱治疗。家长往往会把新生儿的某些正常表现误认为是消化不良,如新生儿腹部较膨隆,家长误认为是腹胀;新生儿漾奶、大便不成形、绿便、大便中有奶瓣、家长听到新生儿腹内肠鸣音、家长拍新生儿肚子发出砰砰声等。应注意区别正常表现和消化不良,如不能区分,需要咨询医生。如果新生儿大便与之前比较,明显变稀、排便次数明显增多,应及时就医,遵医嘱选择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1:23

2022-07-29

16290次收听

02:01
消化不良怎么办
消化不良如何调理消化不良属于胃肠道系统疾病,治疗要三分药七分养。平时的调理很重要,一般要注意饮食,不要吃过于油腻、甜腻、辛辣刺激的食物和烧烤。以清淡、好消化的食物为主,注意规律化的饮食就可以。消化不良吃什么药治疗消化不良有很多常见药,最常见的是健胃消食片这一类。消化不良吃什么食物消化不良建议尽量吃一些发面类、发酵类的食物,这些有助于消化。比如发面的馒头、饼。不建议吃比较甜腻的食物,如含动物脂肪类比较高的月饼、元宵,这些食物会造成消化的负担。还有一些健脾养胃的药食同源的食材也可以考虑,比较推荐山药和山楂,这些都是对消化有所帮助的食物。解决消化不良小妙招建议大家进行穴位的按压,这些穴位主要集中在足阳明胃经上,如合谷穴、足三里穴、解溪穴。如果同时伴有舌苔厚腻,可以再加上阴陵泉穴。消化不良建议大家少饮酒,少吃一些比较难消化的,如烧烤这一类的食物。多吃一些清淡类的水果、蔬菜和五谷类的食物,不要吃过于寒凉的冷饮。可以考虑吃一些益生菌;不要暴饮暴食,尽量规律性的饮食,每一顿不要吃得过饱,达到吃完之后不饥饿的程度比较好;适量的运动,在饭后可以稍微进行一些散步,但是不要进行剧烈的运动。
02:51
吃饱了就犯困怎么回事
饭后犯困的症状,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时间较短,不会影响正常生活,无需特殊处理。主要原因是食物进入消化系统后,在胃肠道内被消化吸收时,需要消耗能量和氧气,机体将会把体内的能量重新分配,把更多含氧量比较高的血液运送到消化系统,就会导致大脑血液供应减少,相对缺氧,而出现脑供血不足的情况,所以吃饱饭后人会有犯困的表现。当然,还有一些常见的疾病,也会引发饭后发困的问题,如餐后低血压、高血压、高血脂、血液粘稠度升高,或脑血管疾病,可以去医院检查治疗。
03:16
大便有泡泡是什么原因
大便中有泡沫的常见原因有消化不良、肠道的感染、胃肠道动力异常或肠道菌群失调,其中最常见的是消化不良。第一,消化不良,主要是消化不良导致食物残渣增多,被肠道内的细菌发酵产气,使得大便会有泡沫,可口服动力药物等加强胃肠蠕动,适当增加运动、戒烟、戒酒,饮食规律。第二,慢性肠炎是体内平衡被打乱。第三,胃肠道动力的异常,有些病人由于胃肠道动力的异常使大便中没有消化的食物大便不成形。第四,肠道菌群的失调,可能有肠道感染。
打嗝好几天了有危险吗
打嗝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每个人都会有的一种症状,吃多了、吃了产气比较多的食物,比如豆类、薯类或者是包菜,就容易产气和出现打嗝。还有一部分就是整体的代谢类疾病,比如糖尿病,或者是系统性疾病,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也会引起上消化道的动力障碍,可能会出现打嗝或者是呃逆。打嗝肯定是让人不舒服的,但是我们需要寻找它背后的原因,是饮食性、消化系统系统性还是代谢类的疾病。需要警惕的是有一种格林巴利综合征,它可能早期会表现为消化道的动力的障碍,但它可能会进展成为呼吸的障碍。它这种诊断就比较复杂,需要神经科的专科医生来协助诊断。
语音时长 01:20

2021-05-12

66666次收听

消化不良可以吃鱼吗
消化不良的患者是可以吃少量的鱼,因为消化不良的患者,应该要吃一些清淡的容易消化的食物,不要吃一些过于油腻的食物,也不要吃一些辛辣的、刺激性的食物,还有不要吃一些生、冷、过酸、过热的一些食物。消化不良的患者,还可以口服一些药物来治疗。比如说健胃消食片,还有复方消化酶,或者是盐酸依托必利,枸橼酸莫沙必利等一些药物来促进胃肠蠕动,还可以口服一些益生菌类的药物来调节肠胃,因为这些药物可以促进消化,提高胃肠的蠕动能力。消化不良的患者平时饮食生活当中,要注意饮食习惯,不要暴饮暴食,否则会加重消化不良的一些症状。
语音时长 01:15

2021-04-16

84113次收听

长期消化不良的危害
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多数人或轻或重有消化不良的症状,但大多数患者不注意,忽视消化不良所带来的危害。那么,长期消化不良的危害是什么
消化不良的常规检查有哪些?
对于很多的人来说,消化不良似乎是一种最常见的肠胃疾玻但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如果经常出现消化不良症状的话,很有可能就是肠胃出现了其他疾玻那么,对于肠道消化不良这种疾病来说,都需要进行哪些常规检查呢?1、尿常规检查,作为医学检查的三大常规项目之一,不少胃肠病变早期就出现蛋白尿的现象,而用尿常规检查能有效判断是否胃肠部位出现病变,准确度很高,临床常见的尿常规的检查内容有尿的颜色、红细胞、白细胞、透明度、上皮
怎么提高消化不良的治愈率怎么样
消化不良是一种临床症候群,对身体危害很大,不要以为症状轻就可以忽视,认为消化不良不严重,消化一下就好了,其实,长期消化不良,可对身体造成比较大的危害,不可忽视。想要提高消化不良的治愈率,平时一定要注意预防
宝宝消化不良发作的表现
只要宝宝们不舒服,宝宝们都是会有异常表现的,特别是宝宝们消化不良的话,症状比较明显的,妈妈们可以发现宝宝们不想吃东西,同时还会吐奶的。那么宝宝消化不良发作的表现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一起了解下吧
02:32
消化不良怎么办
消化不良患者通常有早饱、反胃、恶心、呕吐、烧心、腹痛、腹胀等一系列症状。对于这些症状,需要引起警觉,因为所有的统计学和临床的一些实验表明,消化道肿瘤也会出现消化不良。还有一部分患者其实消化不良的症状都没有,但是肿瘤已经悄无声息地在胃中出现了。一旦有这样的患者,尤其是年龄超过40岁以上,都不能掉以轻心,就认为可能是没什么事,也许是吃的不太舒服,过几天就好了,不能轻而易举认为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对于这样的患者,要进一步完善检查,来明确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从而采取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治疗。
肠道不好的症状有哪些
肠道不好的症状有上腹疼痛、早饱、腹胀、嗳气、恶心、呕吐、便秘。消化不良是上腹部感到疼痛,上腹部指胸部以下,肚脐眼以上的位置,胃所在的位置。疼痛的时间往往不能确定,有时是没吃饭感觉到胃疼,吃点东西后这种感觉很快又得到缓解,有时又会在吃完饭后感到疼痛。除了上腹疼痛,消化不良会出现早饱、腹胀、嗳气的生理反应。早饱是指刚开始吃饭就不再饥饿,不再有想要继续吃下去的感觉,就大大减少了进食的饭量。腹胀是指吃完饭后肚子一直感觉很饱,到了平时该饿的点却不饿,到了该吃下一顿饭时也不感到饿,甚至在连续进餐后还会加重。嗳气也就是俗称的打嗝,通常伴随前两者一同发生。当消化不良进入长期状态后将会继续出现更严重的恶心、呕吐、便秘的反应,肠胃功能无法好好运转,情绪焦灼不安的情况下,会引发精神因素造成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感觉胃不舒服、喉咙想吐的症状。便秘则是指排便不规律,上厕所感觉费力,大便较干燥,排便量也较少。要积极应对,保持好心态,调节自身饮食习惯,积极控制不向下一步发展。
语音时长 02:26

2020-02-11

56738次收听

放屁多是什么病的征兆
放屁多有时候并不是什么疾病的症状,也许就是由于饮食不当或者是腹部不舒服引起的,还有就是一些肠胃疾病,也会造成屁多,只要合理的调理肠胃,屁多的情况就会得到改善。在饮食上如果吃了萝卜或者是黄豆,有时候就会不断的放屁,是因为这些食物都是帮助排气的食物,吃多了当然就会屁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