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如何给遭受创伤的孩子心灵抚慰

55031次浏览

遭受创伤的孩子可通过建立安全感、情绪疏导、重建信任、专业心理干预、家庭支持等方式进行心灵抚慰。儿童创伤可能由自然灾害、暴力事件、家庭变故、校园欺凌、意外事故等原因引起,需根据创伤类型和程度采取针对性措施。

1、建立安全感

家长需提供稳定的物理环境,保持日常生活规律,避免频繁更换居住地或看护人。通过肢体接触如拥抱、轻拍背部等方式传递安全感,睡前可陪伴阅读绘本或播放舒缓音乐。避免让孩子单独处于黑暗环境,夜间可保留小夜灯。创伤初期尽量减少接触新闻、社交媒体等可能引发恐惧的信息源。

2、情绪疏导

鼓励孩子用绘画、沙盘游戏等非语言方式表达情绪,家长需耐心倾听不打断。使用情绪卡片帮助孩子识别愤怒、悲伤等复杂感受,允许通过安全渠道释放情绪,如捶打枕头、撕废纸等。避免否定孩子的负面情绪,不说"要勇敢"等压制性语言,可示范表达"妈妈知道您很难过"。

3、重建信任

家长需遵守承诺,如准时接送、兑现约定的小奖励,通过重复的可靠行为重建孩子对世界的信任。采用渐进式暴露法,如害怕电梯的孩子可先观察他人使用,再尝试短程乘坐。对于人际创伤,可通过宠物陪伴治疗建立新的情感联结,选择温顺的仓鼠或成年金毛犬等动物。

4、专业心理干预

创伤后应激障碍患儿需接受眼动脱敏与再加工治疗等专业干预,游戏治疗适用于学龄前儿童,认知行为疗法对青少年更有效。家长需配合心理师完成家庭作业,如记录孩子的噩梦频率或情绪波动图表。严重创伤可考虑短期使用舍曲林片等抗焦虑药物,但须严格遵医嘱。

5、家庭支持

主要照料者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或哭泣。家庭成员可轮流进行陪伴,但需保持教育方式的一致性。重建家庭仪式感,如固定每周日野餐、睡前亲吻等常规活动。鼓励孩子参与简单的家务劳动,通过完成具体任务获得掌控感,如整理玩具、浇花等适龄工作。

长期护理需注意维持均衡饮食,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类摄入,适量补充B族维生素。保证每天1-2小时户外活动,阳光照射有助于调节情绪节律。建立稳定的睡眠时间表,睡前1小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定期与学校老师沟通,观察孩子在集体环境中的行为变化。若出现持续尿床、攻击行为或学业退步超过1个月,应及时寻求儿童心理科医生帮助。

相关推荐

宝宝患上拉大便恐惧症怎么办
宝宝出现了拉大便恐惧症的原因有很多种,想要解决孩子的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对这种问题的原因了解清楚,比如孩子是因为便秘导致的拉大便痛苦,就需要解决孩子便秘的问题,孩子自然就会愿意拉大便了,如果是因为怕黑或者是有不好的经历,更需要消除孩子心理上的恐惧。
“不打不成器”观念对吗
中国“不打不成器”的传统家教观念根深蒂固。如今,当快乐教育、赏识教育等教育理念冲击传统教育时,总有不少中国父母抱怨:打孩子不好,可不打孩子又没办法。
小儿初入幼儿园哭闹
幼儿园是儿童在3岁以前完全没有到过的全新环境,在这样陌生的场所,儿童要独自面对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小伙伴,独自克服与家人分离后的焦虑,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决心,背后是孩子内心强大的安全感在支撑。
该如何告诉孩子有关死亡的事情
死亡是一种消失,永远的消失。因为不复存在,所以它总能让人感到极度的恐惧。虽然人们也知道,那是一种必然的结局,却希望那是遥远的,远到不愿去想它,极力回避它。
能为中国的六千万留守儿童立个法吗
我想象的这个法的内容是:在一个孩子长到小学三年级之前,父母双方至少要有一个人陪伴孩子。我知道这件事说起来容易,操作起来会非常非常难。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