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酸性体质与酸碱平衡的八大真相

发布时间:2018-06-2751484次浏览

谣言主体: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是导致癌症、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卒中等疾病的罪魁祸首。

谣言自圆其说:酸性体质是如何形成的呢?主要原因是“人摄入的营养超过身体的需要,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就会在体内积累酸性物质,让体液呈酸性,最后导致疾病”。酸性体质者怎么办呢?主要对策是“多吃碱性食物,少吃或不吃酸性食物,“饮用碱性水”,“服用碱性保健品”等。“亚健康就是酸性体质”,“酸性体质符合中医阴阳平衡的整体观”。

谣言解析:酸性体质支持者所引用的说法和资料几乎都是无法查证的,在严肃学术研究数据库中找不到任何证据,甚至连他们津津乐道的“日本著名医学博士柳泽文正”、“诺贝尔奖获得者雷翁”等都是虚假的。

在医学教材里也没有关于“酸性体质”的内容。不论肿瘤科医生,内分泌科医生,还是心血管科医生都没有诊治过“酸性体质”病人。甚至连“酸性体质”这个词都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人体不同部位的体液酸碱度是不同的,正常血液平均pH为7.35~7.45(弱碱性)、胃液pH为1~3(强酸性)、胰液pH为8.8(强碱性)、小肠液pH在7.2~7.8(碱性)、尿液pH为6.5(弱酸性)、唾液pH7.1(接近中性),酸性体质的“体质”是指哪个部位而论的呢?

人体内存在四大酸碱调节系统,正常情况下,血液的pH相对恒定地保持在7.35~7.45。如果血液pH低于7.35或高于7.45,就属于酸中毒或碱中毒的范畴了。而不论何种类型的酸中毒或碱中毒,都是疾病或药物引起的,与饮食、饮水或保健品的关系不大。在这里,疾病是“因”,酸中毒是“果”,是疾病引起酸中毒,而不是酸中毒引起疾病。在任何有关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研究中,都不曾发现酸性体质是危险因素或促发因素。

酸碱平衡的真相

1.什么是酸碱平衡

所谓“酸”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如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磷酸(H3PO4)、碳酸(H2CO3)等。“碱”的定义则比较复杂,狭义的碱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广义的碱则指电离时能吸收质子(H+)的物质,也称“碱性”,如氨水(NH3·H2O)、烧碱(NaOH,氢氧化钠)、小苏打(NaHCO3,碳酸氢钠)等。碱可以与酸反应形成盐和水,这一反应称为酸碱中和。

H+浓度是衡量酸碱度最直接的指标,但因为溶液中H+浓度通常较低,所以现在广泛使用H+浓度的负对数即“pH”来表示,如当血液中H+浓度为40(nmp/L,读作“纳摩尔每升”)时,其pH为7.40。pH是表示溶液中酸碱度的简明指标,一般pH=7为中性;pH小于7为酸性;pH大于7为碱性。

不难理解,机体的代谢活动必须在适宜的酸碱度条件下才能正常进行。正常情况下,尽管机体经常摄入一些酸性或碱性食物,在代谢过程中不断生成酸性或碱性物质,但体液的酸碱度依靠体内的缓冲和调节功能仍稳定在正常的范围内。人体适宜的酸碱度用动脉血pH表示为7.35~7.45,平均值为7.40,变动在范围很窄的弱碱性环境。这种维持体液相对稳定的过程,称为酸碱平衡。必须强调的是,体内的酸碱平衡主要靠专门的缓冲和调节系统来维持,而不是靠酸碱中和反应来维持。

在病理情况下,很多因素可引起酸碱超负荷或严重不足,或调节机制障碍,导致体液内环境酸碱稳态被破坏,形成酸碱平衡紊乱。酸碱平衡状态判断(血气分析)是临床日常诊疗的基本手段。

体液中的酸性或碱性物质主要是细胞内物质在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食物中也含有酸性或碱性物质,但量不多,对体内酸碱平衡的影响即使有的话也比较轻微。除非是严重的呕吐、腹泻或饥饿等极端情况,单纯因进食品种不当造成酸碱失衡几乎是不可能的。

2.体内酸的来源

体内的酸性物质主要有两大类,即挥发酸和固定酸。

挥发酸指碳酸,碳酸是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最多的酸性物质。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分解代谢中,氧化最后阶段的终产物有CO2,CO2与水结合生成碳酸。碳酸可释出H+,也可以形成气体CO2,从肺排出体外,所以称为挥发酸。反应式如下:

CO2+H2O=H2CO3=H++HCO3-

组织细胞代谢产生CO2的量是相当可观的,成人在安静状态下每天可产生300~400升。如果这些CO2全部与水合成H2CO3,并释放H+,相当于每天产生H+13~15摩尔。运动、体力活动或某些疾病使代谢率增加时,CO2生成量显著增加。CO2通过肺来排出体外。

固定酸是指H2CO3以外的酸,如蛋白质分解代谢产生的硫酸、核酸分解代谢产生磷酸和尿酸;糖酵解生成的甘油酸、丙酮酸和乳酸,糖氧化过程中生成的三羧酸;脂肪代谢产生的β-羟丁酸和乙酰乙酸等。这些酸性物质不能变成气体由肺呼出,只能通过肾由尿排出,故又称为非挥发性酸。固定酸种类虽多,但其总量却比挥发酸少得多,解离产生的H+仅有0.05~0.1摩尔,还不到挥发酸的1%。

3.体内碱的来源

与酸相比,人体碱的生成量要少得多。其来源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在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碱性物质,如氨基酸脱氨基所产生的氨。不过,在正常情况下,氨并不是碱的主要来源,因为它经过肝脏代谢后生成尿素(中性)。另一个来源是食物,蔬菜和水果中所含的有机酸盐,如柠檬酸盐、苹果酸盐和草酸盐,均可以与H+起反应,分别转化为柠檬酸、苹果酸和草酸,Na+或K+则可与HCO3-结合生成碱性盐。

4.酸碱平衡的调节

人体内有4个体系控制着酸碱平衡。

1.肺 

肺通过改变通气量来控制挥发酸释出CO2的排出量,使血浆中的HCO3-与H2CO3比值接近正常,以保持pH相对恒定。生理学称之为“酸碱的呼吸性调节”。

2.肾 肾脏主要调节固定酸,通过排酸或保碱的作用来维持HCO3-浓度,调节pH使之相对恒定。

3.血液 血液中有强大的酸碱缓冲系统,包括碳酸氢盐缓冲系统、磷酸盐缓冲系统、血浆蛋白缓冲系统、血红蛋白缓冲系统和氧合血红蛋白缓冲系统,共5种。

血液缓冲系统可立即缓冲所有的固定酸,其中碳酸氢盐缓冲系统最重要,占血液总缓冲量的1/2以上。H2CO3=H++HCO3-。当H+过多时,反应向左移动,使H+的浓度不至于发生大幅度的增高,同时缓冲碱(HCO3-)浓度降低;当H+减少时,反应则向右移动,使H+的浓度得到部分的恢复,同时缓冲碱的浓度增加。

但碳酸氢盐缓冲系统不能缓冲挥发酸(碳酸)。挥发酸的缓冲主要靠其余的缓冲系统,特别是血红蛋白缓冲系统和氧合血红蛋白缓冲系统。

4.组织细胞 

机体大量的组织细胞内液也是酸碱平衡的缓冲系统,细胞的缓冲作用主要是通过离子交换进行的。如细胞外液H+增加时,H+弥散进入细胞内,而细胞内的K+则移至细胞外。

上述4个方面的调节因素共同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但在作用时间和强度上又各有特点,血液缓冲系统反应迅速,但缓冲作用不能持久;肺的调节作用最大,缓冲作用于30分钟时达到高峰;细胞的缓冲能力虽较强,但在3~4小时才发挥作用;肾脏的调节作用更慢,常在数小时之后起作用,3~5天才达高峰,对排出固定酸及保留NaHCO3有重要作用。

总之,正是因为有上述调节体系的存在,尽管机体不断生成酸性和碱性物质,同时也通过食物摄入酸碱物质,但血液的pH并不发生显著变化,即正常机体处于酸碱平衡状态。

5.如何判断酸碱是否平衡

用血气分析仪可直接检测pH。正常人动脉血液pH为7.35~7.45,平均为7.4。凡pH低于7.35为酸中毒(或酸血症);凡pH高于7.45为碱中毒(或碱血症)。

pH检测只能判断是酸中毒还是碱中毒,不能说明酸中毒或碱中毒的原因。要判断酸中毒或碱中毒的原因,还需要检测“动脉血CO2分压”及其他指标。

动脉血CO2分压是指血浆中呈物理溶解状态的CO2分子产生的张力。正常值为33~46毫米汞柱(4.39~6.25千帕),平均为40毫米汞柱(5.32千帕)。动脉血CO2分压越高,说明血液中CO2越多,表明非通气量不足,故动脉血CO2分压是衡量呼吸功能的指标。如果因为某些疾病(如卒中、支气管哮喘等),肺通气不足(呼吸抑制),CO2潴留使动脉血CO2分压升高(大于46毫米汞柱),pH下降,称为呼吸性酸中毒;如果因为某些疾病(如肺水肿、脑外伤等),肺通气过度(呼吸过度),CO2呼出过多,使动脉血CO2分压下降(小于33毫米汞柱),pH升高,称为呼吸性碱中毒。

6.酸碱平衡紊乱会造成哪些后果

很多疾病都可以导致酸碱平衡紊乱。实际上,酸碱平衡紊乱是最常见的临床问题之一,其原因比较复杂。不论何种疾病,只要有器官功能障碍或细胞代谢障碍,使pH发生变动,并超出了机体调节能力的范围,必然伴有血液pH、代谢指标和呼吸指标的异常变化。根据酸碱平衡紊乱是呼吸因素造成的,还是代谢因素造成的,或者两者兼而有之,酸碱平衡紊乱可分为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和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分为4种类型: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和呼吸性碱中毒。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则更为复杂,有时甚至可同时发生酸中毒和碱中毒。

酸中毒或碱中毒的病因和表现是非常复杂的,上述4种疾病状态还只是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的结果,临床上尚有急性和慢性之分,而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在临床上则更为常见和复杂。不过,有几点是非常明确的:①酸碱平衡紊乱有明确的病因和症状,是常见的临床问题;②酸碱平衡紊乱是由疾病,特别是某些严重疾病引起的。普通的进食不当,如偏食、挑食、饮水不当、膳食不平衡等不会引起酸碱平衡紊乱。③饮食治疗不是纠正酸碱平衡紊乱的有效方法。

7.预防酸碱平衡紊乱的措施

防治醉酒和酒精中毒、发生腹泻和严重呕吐时要及时补充液体(以及其他治疗)、糖尿病要认真服药,控制好血糖,不要过度节食。

8.食物酸碱性的真相

从食品化学的角度,日常食物是分酸性和碱性的。一般情况下,食物的酸性和碱性并不是指入口味道的酸碱感觉,而是指在身体内消化吸收、代谢利用后所得产物的酸碱性。食物中的营养素在体内代谢的最终产物,除了我们熟知的水和二氧化碳外,还有其他元素的残留,这些元素分成两类,一类是成酸元素包括硫、磷、氮、氯等,呈酸性;另一类是成碱元素包括钾、钠、钙、镁等,呈碱性。如果某种食品代谢后成酸元素占上风,那就是“成酸性食物”,简称酸性食物;反之,如果成碱元素比较多,那就是“成碱性食物”,简称碱性食物。所以,要确定某种食物是酸性还是碱性,不能直接检测该食物本身,而是要检测它在体内代谢后的产物。当然,从技术的角度,食物在体内代谢后的产物是很难直接检测,那么就退而求其次,将该食物烧成灰烬,用pH试纸(或更精密的检测仪器)测试其酸碱度,或者更准确的做法是测定酸碱元素各自含量的多寡。

一般来说,蔬菜、水果、海藻类、牛奶等属于碱性食物;酸性食物则包括粮食、鱼、肉、蛋等。这只是一个大致的规律,要确定某种食物到底是酸性还是碱性必须进行检测才行。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真正做过检测的食物并不多,尤其国内这方面的检测简直是空白。

一般情况下,食物对血液酸碱性的影响是很轻微的,那种想通过酸性或碱性食物来改变(即使是慢性改变)血液酸碱性的努力是没有任何根据的。因此,中国营养学会编制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明确指出:“从营养学角度来看,这些说法(酸碱性食物)缺乏科学依据,因而不值得提倡”。

当然,多吃蔬菜水果(通常认为是碱性食物),少吃肉蛋(通常认为是酸性食物)的建议是对的,但这与它们是酸性还是碱性无关,而是因为其营养成分、营养价值不同。

相关推荐

01:53
补肾壮阳的最佳方法
补肾壮阳应以中药治疗为主,临床常用的中药为,其所用鹿角霜、锁阳、肉苁蓉、巴戟天、菟丝子、八角茴香、韭菜子等多种补肾中药,能够温补肾阳。另外,中医讲究“善补阴者当于阳中求阴,善补阳者当于阴中求阳”,意思是在补充不足的成分时还要补充其对立面的成分,以求阴阳平衡,化生无穷。也正是由此出发,在采用补肾阳药物的基础上,还添加了熟地黄、山茱萸等滋阴泻热,因此是一味补肾阳、阴阳双补效果都较好的药物。
身体出汗是什么情况
身体出汗包括一种健康的出汗,生理状态下的出汗,同时包括病理状态下的出汗。生理状态下的出汗,往往体内热量过多,体温升高的过快,比如在天气炎热的季节,或者在周围气温比较高的特殊环境,由于周围的温度比较高,身体就会通过出汗来散发体内过多的热量,来保护身体代谢的各种酶的活性,维持身体健康状态,这种出汗是一种正常的出汗。另外,像一些疾病状态,比如甲亢,由于甲状腺分泌过多的甲状腺素,使身体的代谢亢进,也会出现身体的出汗的情况。另外,像一些疾病的严重状态,像各种各样的原因,一些休克状态,身体也会出汗,这种情况往往是身体比较虚弱,出汗汗液是凉的,同时可能会出现一些神志的障碍,出现神志的模糊、嗜睡,这种情况表示一种疾病病情严重,需要紧急的抢救的状态。一般情况来讲,出汗如果是热汗,往往是一种健康的生理的状态,或者是疾病状态,但是不是很严重,如果身体出现凉汗,往往预示着疾病的严重状态。
语音时长 02:15

2021-11-05

59625次收听

01:50
虚胖的人容易减肥吗
虚胖人非常难以减肥。肥胖是因为人体代谢率减慢,同时摄入太多,也就是说吃的太多消耗太少,人体内的能量物质就堆积在体内,就会越来越多,就形成肥胖。虚胖就是人体看起来体积很大,但是因为虚,代谢很慢,消耗很少,每天动也不动,站着想坐着,坐着想躺着,它就没有消耗的去路,他就会越来越胖。要减肥一定要运动起来,加快代谢,让人体回到一个正常状态,同时把饭量减少,人体才能减下去。
儿童免疫力差吃什么能提高免疫力
对于免疫力比较低的小孩来说,家长们都很头疼,也经常问我们一个问题,就是大夫我该给他吃什么,才能让他的免疫力高一点,才能让他壮一点?实际上对于提高免疫力来说,这确实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而这种免疫力对应着中医的就是一个正气,中医上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要想免疫力好,也就是要给孩子补肺、健脾、益肾,补肺、健脾、益肾总体的原则就是要让孩子尽量饮食要丰富,因为不同的食物,它所含的这种食物的精华,再有就是它的营养价值是不一样的,而我们的膳食结构就要求饮食以丰富,要多量化。而这其中,就要注意补充这种优质的蛋白,优质的蛋白现在大部分的孩子其实并不是特别的缺,像这种牛肉、鸡蛋、牛奶,对于生长发育期的小朋友来说是需要每天进行补充的。另外,在提供优质蛋白的同时,还要注意饮食的均衡和多样化,也就是说什么都要吃,而且饮食不能够单一,一定要多样化,要避免孩子出现挑食、偏食、厌食的这些情况,在平时我们要给他补肺健脾,要多吃的,比如经常给孩子熬一点粥类,这种粥,我们又可以做成小药膳,小药粥,比如放上点红小豆薏米粥,健脾祛湿的,再比如山药南瓜粥等等,这些对于提高孩子免疫力,都是有好处的。如果在给孩子炖排骨,煲汤的时候,也可以放点黄芪,这也是补气的,也可以起到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另外要注意加强户外锻炼。
语音时长 02:38

2021-07-09

65243次收听

被小朋友咬了需要打针吗
是不需要打针的,可以使用流动清水、肥皂水清洗一下伤口就可以了,大约在15分钟之上就可以了,还有就是可以使用碘伏对患处消毒,在有效理之后,一般情况下是不用打针的,只要消毒一下就可以了,一点也不用害怕。
孕妇湿热吃什么好
很多孕妇在怀孕过程中,由于没有注意好身体的调理,造成身体中的内分泌失衡。所以也就出现了湿热这种症状。平时在生活中是可以和一些粥像比较常见的小米粥山药莲子六,另外就是多吃一些冬瓜,苦瓜,丝瓜这类的食物。
体质的分类
体质可以从五行、阴阳、体型肥瘦、秉性勇怯等方面进行分类。五行分类法:阴阳二十五人分类法。阴阳分类法: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和平。体型肥瘦分类法:肥人、瘦人、肥瘦适中人。从秉性勇怯分类:勇敢之人、怯懦之人、中庸之人。正常的体质即身体强壮,且无寒热之偏的体质,形体肥瘦均匀、健壮,头发生长而黑,面色红润,肤色红黄隐隐,明润含蓄,目光有神,精采内含,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口和,唇红润,胃纳佳,四肢轻劲有力,能耐受寒热,二便正常,脉象从容和缓,节律均匀,舌质淡红、润泽,苔薄白。
语音时长 01:55

2019-09-16

56590次收听

湿气重症状
湿气重会有头昏沉重如裹,身体困重,四肢沉重,腹胀,食欲差,大便不成形等症状。一、当湿邪最初侵袭身体的时候,可呈现头昏沉重如裹,身体困重,四肢沉重,还会有发热,怕冷,怕风,流清涕。二、如湿气侵袭关节,导致部分的气血运行不畅,表现为四肢的关节酸痛沉重,关节屈伸不利。三、湿邪困脾。脾湿温运,表现胸闷腹胀、食欲差、大便不成形等。四、小便浑浊,大便糖稀,妇女的白带过多,阴部瘙痒等。五、舌苔厚腻,也是湿气重的症状。
语音时长 01:33

2019-09-04

58091次收听

什么是中医四诊
中医四诊指的是望、闻、问、切这样四种诊查疾病的方法。而西医是视、触、叩、听的诊断方法。1、望诊是指观察患者的神色形态的变化,包括面色以及舌象,比如观察患者的气色、舌苔等。2、闻诊是指听患者话的声音和气味的一些变化。3、问诊则是要详细地询问患者发病的情况,以及有什么不适症状。4、切诊包括脉诊和触诊,其中,脉诊就是切脉,也就是把脉,是中医诊断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中医四诊是调查了解疾病的四种方法,是不能够互相取代的,将四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也就是四诊合参,才能全面系统的了解病情,为中医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从而为后期的正确治疗,提供一个判断的依据。
语音时长 01:19

2019-08-21

63119次收听

01:49
胃火大怎么办
胃火大通过饮食的把控、多吃清淡食物、调整情绪、作息时间、适当的运动等调理的办法。胃火大的患者会表现为口臭、口干、大便干结。一、饮食尽量不要吃辛辣煎烤食物,这些食物会加重胃火旺的表现程度。二、胃火旺的人还会表现为大便干结,这时应该饮食清淡,吃易消化的蔬菜、水果,能清除体内胃火过盛情况三、中医认为肝火犯胃,所以胃火大还来源于情绪的焦虑不安,这时要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四、调整好作息习惯对胃火旺的患者也有一定的帮助五、适当运动能够消除体内过多的热量,能防止胃火过旺的程度加重。
01:54
额头长痘是什么原因
额头长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方面是由于火盛,一般是辛辣燥热食物或者情绪障碍引起排便不畅,火气上攻所引起,患者应避免辛辣燥热的食物,调整心态。第二个方面是休息不好,患者休息不好、熬夜,会出现功能下降、内分泌比较旺盛,此时皮肤处预支状态,排泄不畅,因此容易起痘。此时患者应保持水分的正常排泄,心情舒畅。第三个方面是皮肤干的患者皮肤排泄不畅或油性皮肤分泌旺盛,这种患者本身也会容易导致青春痘,患者平时要保持饮食清淡,多喝水、多运动,保持汗腺排泄通畅,才能防止额头长痘。
人参花的功效
人参花是一个比较常见的药材,和人参有着相反的性质,吃它可以起到生津解渴的作用,也可以发挥出延缓衰老的功效,还可以让人们的身体免疫力得到增强,所以大家在生活中,要好好的将其利用起来。
02:13
中医体质分类
中医体质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的体质判定标准,将人体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九个类型。平和质主要以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等为主要特征。特禀质以先天失常,以生理缺陷、过敏反应等为主要特征。临床中很多时候某个个体会存在各种体质相兼的情况,所以在养生保健时一定要先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辨证分析,得出正确的体质后,再进行个体化的体质调养和养生保健。
枸杞根的作用
枸杞根又称为地骨皮,果实叫枸杞子,枸杞子是我们经常食用和药用的一种中药材,也是一种食材,一般当作药材使用,有滋阴补肾之效,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枸杞根的作用有哪些?
艾叶的作用与功效
自古以来,人们都喜欢用艾叶来给大人、小孩、婴儿、产妇泡澡。有的地方在婴儿满月的时候就用艾叶来洗澡,说是一来消毒杀菌,二来趋邪避灾。艾叶具有天然祛湿疏风止痒杀菌止痒去湿疹的效果,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那么艾叶的作用与功效都有什么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