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的症状及治疗
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3-5天后热退疹出,疹子呈玫瑰红色斑丘疹。治疗可通过物理降温、补液护理、抗病毒药物(如更昔洛韦颗粒)、退热药(如布洛芬混悬液)及皮疹护理等方式干预,通常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或7型感染引起。
1. 高热
患儿常突发39-40℃高热,持续3-5天无其他明显症状,部分可能伴随轻微咳嗽或腹泻。家长需监测体温变化,采用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8.5℃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滴剂。高热期间注意补充水分,避免脱水。
2. 玫瑰疹
热退后24小时内出现直径2-5毫米的玫瑰色斑丘疹,先发于躯干后蔓延至四肢,按压褪色,无瘙痒感。皮疹通常无须特殊处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即可。若患儿抓挠,可遵医嘱外用炉甘石洗剂,避免使用刺激性护肤品。
3. 病毒感染
90%病例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引起,少数为7型感染。病毒通过唾液传播,潜伏期5-15天。发病期可检测血清特异性IgM抗体确诊。对于免疫缺陷患儿,医生可能开具更昔洛韦分散片进行抗病毒治疗,同时需观察是否并发脑炎或血小板减少。
4. 消化系统症状
约30%患儿出现食欲减退、轻度腹泻,可能与病毒侵袭肠道黏膜有关。建议少量多次喂养易消化的米粥、面条,避免高糖饮食加重腹泻。脱水时可口服补液盐散,严重呕吐需静脉补液。
5. 神经系统表现
高热期可能发生热性惊厥,表现为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家长应立即让患儿侧卧,清理口腔分泌物,记录发作时长。反复惊厥或持续超过5分钟需急诊处理,排除脑膜炎等并发症。恢复期可能出现易激惹症状,一般1-2周自行缓解。
患儿发病期间应保持室内通风,衣物选择纯棉材质减少皮肤刺激。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避免生冷食物。皮疹消退后1-2周避免接种疫苗。若发热超过5天未出疹,或出现嗜睡、呼吸急促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除川崎病等其它发热性疾病。痊愈后通常获得持久免疫力,但需注意病毒可能潜伏在唾液腺中。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怎么确定幼儿急疹
- 2 什么是幼儿急疹
- 3 幼儿急疹是怎么引起的
- 4 什么是幼儿急疹?
- 5 幼儿急疹注意什么
- 6 幼儿急疹有什么特点?
- 7 幼儿急疹什么引起的
- 8 幼儿急疹是怎样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