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方案

发布时间:2018-07-2466305次浏览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是原发性肺癌种最为常见的。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方案的选择原则应根据患者的状况(PS)、安全性、经济因素与其他治疗的关系(如放疗等)综合考虑,尽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改善生活质量,增加耐受性,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方案有哪些呢?

(1) 化疗或化疗+贝伐单抗适用于PS 0-1的晚期或复发性NSCLC,贝伐单抗应用至疾病进展;
  (2) 西妥昔单抗+长春瑞滨/顺铂用于PS 0-1的患者;
  (3) 厄洛替尼适合EGFR突变阳性患者的一线治疗;
  (4) 克里唑替尼适合ALK突变阳性患者的一线治疗;
  (5) 在非鳞癌方面顺铂+培美曲塞比顺铂+吉西他滨方案有较好的疗效和较小的毒性;
  (6) 鳞癌方面顺铂+吉西他滨比顺铂+培美曲塞方案有较好的疗效;
  (7) 首先推荐两药方案,增加一个细胞毒药物(三药方案)提高了有效率,但不能延长生存;
  (8) PS 2或老年患者,可选择单药或以铂类药为基础的联合化疗;
  (9) 对于局部进展期NSCLC,化放疗优于单一放疗,同步化放疗优于序贯应用;
  (10) DDP或卡铂可与以下任一种化疗药物联合应用都有一定疗效:紫杉醇、多西他赛、吉西他滨、长春瑞滨、依托泊苷、长春花碱和培美曲塞;
  (11) 如果有资料证明非铂类的新药联合方案(如:吉西他滨+多西他赛,吉西他滨+长春瑞滨)有疗效和可耐受的毒性,就可成为一种备选化疗方案。
  肺癌患者化疗后常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主要是由于恶性肿瘤生长、破坏过程中,毒素作用于机体所引起。同时化疗药物会造成暂时性味觉改变,而产生厌食现象。对反应严重、长期营养摄入障碍的病人,可考虑肠外营养,改善病人状况,同时,要耐心劝导,鼓励病人进食。根据患者饮食喜好、病情需要,调节饮食结构。禁食辛辣及难以消化的食物

相关推荐

02:16
肺部有白点是癌症吗
肺部有白点不一定就是癌症,也可能是血管影、炎症等。肺部有白点,通常指胸部x片或CT等影像学表现,可能是正常组织,比如血管影,或各种炎症刺激,比如细菌、真菌、支原体等感染,它都可以导致肺部增生性结节,当然良恶性肿瘤也会表现出肺部影像学白点。判断肺部白点是不是癌症,还需要综合患者年龄、家族史、吸烟史、职业、症状及体征。肺部影像还要进行一个细节分析判断,比如要明确白点或结节的大小和数量,它是整块还是存在一些分页,它是属于实性还是磨玻璃样结节,它的边缘是光滑还是存在毛刺。这些都需要尽早到正规医院接受更详细的检查,比如要查肿瘤标志物,做肺部穿刺加活检,明确组织病理等,有利于进一步确诊有没有癌症。
02:43
肺癌穿刺会加重病情吗
肺癌穿刺不会加重病情,穿刺主要采用一根细小针管穿透患者肌肉,直达肺组织内部结构从而达到对内部进行检测的目的。穿刺活检会造成部分患者出现一是血胸,因穿刺部位不正确,刺破肋间动静脉所致。二是气胸,细针头厚皮管未夹紧漏入空气或因刺破脏层胸膜所致。三是穿刺口出血。四是胸膜反应,表现为穿刺过程中病人出现头晕、出汗、心悸等。五是肺复张后低血压,抽液或抽气后会出现心慌、脉搏细弱等。六是复张后肺水肿,过多过快抽液或抽气或抽吸负压过大使胸膜腔负压剧然增多。但穿刺并不造成癌细胞扩散,安全可靠。
02:11
肺癌早期手臂发麻怎么办
一些肺癌早期的患者,出现手臂发麻的情况,要考虑是否由于肿瘤的位置位于肺尖,肿瘤组织压迫周围神经,引起了手臂发麻的情况。可以通过积极的抗肿瘤治疗,以及相关的胸部CT明确癌肿的位置。排除手术禁忌症后,可以手术切除肿块,解除神经压迫。其次肺癌的患者可能同时伴有颈椎病,或者是肩周炎等,在长期的姿势不当时,这些疾病加重会引起手臂发麻。此时手臂发麻并不是由于肺癌引起,而是其他的一些疾病,要及时地去相关骨科就诊。若肺癌早期的患者,出现了手臂发麻的情况,要考虑是否发生了转移。
肺癌的自然病史
肺癌通常起源于气管内层细胞.这正可以简单地认为吸烟者有一个不正常的恶性变的细胞,其成为并决定了患者发病的来源.
01:50
肺腺癌基因检测阴性说明什么
一份真正的基因检测报告并不会单纯以阳性和阴性来明确检验报告的结果,因为基因检测很复杂,甚至会用几页纸来指明检验的基因,标明基因出现的问题,还会根据出现的问题提示相应有效的靶向治疗。肺腺癌的基因检测现在非常受欢迎。一套基因检测一般来说会涉及几个相对于靶向治疗的驱动基因,报告当中会明确标出这些基因的突变点,以及突变点出现的问题。不能将检测报告的结果完全地绝对化,如果按照检测报告用药不是很好,则需要考虑使用另外的技术再次做验证,即便是组织样本检测的结果,也不是100%地绝对化。
肺癌是否传染
肺癌不会传染,肺癌不是传染性疾病,而是肺部的恶性肿瘤疾病。肺癌是呼吸系统疾病,但肺癌跟肺部的感染,肺结核是截然不同的。肺的这种炎症,无论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都可能经过呼吸道作为传播途径,引起相应的其他人的感染。肺结核也有传染性。得了肺癌的患者,体内的基因就有了改变,患者直系亲属可能再得肿瘤的机会相对就要大一些,但这不是传染,这只是体内基因的改变,相应得肿瘤的机会提高,但也不一定得肿瘤,说肺癌是不传染的。和肺癌患者共同生活,并不会影响到个人健康。
语音时长 01:29

2020-03-20

58160次收听

肺癌患者能否自行停止靶向药物
不只是肺癌患者,在服用分子靶向药物的肿瘤患者,建议都不要自行来停止服用靶向药。因为靶向药在用药之前都是通过基因检测得出他的结果来判断他是否能够用靶向药,以及应用的剂量。这样它应用的时候,有些人因为可能有不良反应,比如说有的有胃肠道的一些反应,他不舒服,自己就把药减量或偷摸就不吃,这种情况下对于肿瘤治疗非常不好。这种情况下建议这样的人群或这样的患者是跟医生来进行反馈,吃的药物有不良反应的时候,或者有一些这种不舒服的时候,一定跟医生要尽早提议,医生会根据不良反应有个判断。判断不良反应是否是由靶向药引起,首先判断这一点。如果是靶向药物引起,会采取一种减量或者换药的方式,或者采取其它的治疗方案。如果不是由靶向用药引起的不良反应,这更不应该停靶向药。所以说医患之间的沟通非常必要,这样可以避免擅自停分子靶向药引起的很多的不良后果。
语音时长 01:26

2020-03-18

51033次收听

肺癌靶向药的种类
靶向药物的应用,最活跃的领域就是非小细胞肺癌。那么非小细胞肺癌,传统的化疗有效率只有30%但是这十几年,引入了各种各样的靶向治疗以后它的肿瘤的治疗缓解率明显提高,一般能达到70%甚至以上所以非小细胞肺癌,它的治疗靶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途径,一个是针对EG-FR途径也就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此外还有针对肿瘤血管生成的途径,那么在每一个途径下面我们都有很多药物,像EG-FR这个途径它现在已经发展成三代药物,十几年前刚上市的药物首次上市的药物,大家都非常熟悉吉非替尼这个药物应用于到现在,已经有十五六年了它对于存在基因突变的患者的,有效率能达到70%应该说是两倍于,传统化疗的效果第二代是阿来替尼第三代是奥希替尼。所以应该说现在非小细胞肺癌,真真正正进入到了这种靶向治疗的途径,而且也给予患者带来了更多的获益,真正地让晚期肺癌从不治之症从绝症,变成了一种慢性疾病。
语音时长 01:44

2020-03-09

53474次收听

02:43
肺癌化疗方案
肺癌的化疗方案包括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和姑息性化疗。根据化疗目的的不同可以分为几种类型:一、辅助化疗,就是肺癌患者在接受根治性切除以后,为了预防肿瘤复发转移在术后给予的化疗;二、新辅助化疗,针对的是局部晚期的肺癌患者,在手术之前进行的化疗,目的是让肿瘤缩小,降低肿瘤的分期,进而提高肿瘤的手术的切除率;三、姑息性化疗,针对的就是晚期肺癌患者,就是已经不能做手术,或者手术以后出现了复发和转移的患者,这种化疗的人群是最多的。
转移性肺癌ct影像表现
转移性肺癌,一般都是经血行转移而产生的。它的特点就是在肺的周边有些多发的结节,这个是转移性肺癌的特征。原发性肺癌一般都是单发的,有边缘,有毛刺,有分叶等特征。转移性肺癌边缘比较光滑。转移性肺癌的特点就是存在于肺的边缘并且多发。
语音时长 01:01

2018-09-29

62120次收听

肺癌晚期为什么身体发热
肺癌晚期身体发热的原因可能为肿瘤导致或肿瘤性的发热。中心型的肺癌,阻塞一侧的主支气管导致一侧的全肺不张,远端的痰排不出来,使远端出现阻塞性肺炎引起发热。肿瘤晚期,肿瘤毒素吸收会引起发热。
语音时长 01:07

2018-09-29

62212次收听

肺脑积水会引起肺癌吗
出现脑转移,确实是属于肺癌晚期,这能够存活的时间不长,但是具体能够存活多长时间,这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这跟肿瘤发展快慢,以及治疗情况,和个体差异有关系。如果目前脑部的肿瘤已经比较大,这可以导致出现颅内压增高,形成脑疝,危及生命,有可能只存活几个月时间。
肺微浸润腺癌是几期
浸润性肺腺癌是一种比较严重的肺部肿瘤,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的反应,不能够分期进行判断,但是我们都知道,肺癌是会分期的,有的患者如果出现了癌细胞的转移和扩散,一般都是到了癌症的三期左右。
肺癌止痛药有哪些
相信大家对肺癌这个疾病有一定的了解,由于患者长期吸烟与不良的习惯,而导致出现了这种疾病。如果在早期检查出来患有肺癌,就会通过手术治疗来,能够有不错的效果,但是不能错过了最佳其实,而在晚期患者出现疼痛的情况下,就需要用止疼药来止疼了。
肺癌为何脑转移
肺癌是呼吸系统中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肺癌的脑转移发生率较高,可以达到35%~50%,常以头痛、呕吐、面神经麻痹、偏瘫、视物模糊、失语、肌肉无力等为首发症状而被误诊为脑血管病、原发性脑肿瘤、结核性脑膜炎或颅内高压等。因此,应提高对肺癌脑转移的认识,防患于未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