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血常规主要检查什么病

发布时间:2019-02-1456028次浏览

血常规主要检查贫血、白细胞异常、血小板异常、炎症和感染、肾脏疾病等,建议前往整个医院进行该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贫血:贫血可能是缺铁、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慢性疾病、遗传问题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而血常规可以评估红细胞的数量和质量,用于检测贫血或贫血类型。

2、白细胞异常:血常规可以检查白细胞的数量和类型,用于评估身体的免疫状态和炎症反应。白细胞计数高或低或特定类型的白细胞增加可能与感染、炎症、骨髓问题或白血病等疾病相关。

3、血小板异常:血常规可以评估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用于检测血小板减少或增加的情况。血小板减少可能与出血倾向、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骨髓问题或药物反应等有关。

4、炎症和感染:血常规中的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等,可用于评估炎症和感染的程度。

5、肾脏疾病:血常规通常可以提供有关肾功能方面的指标,以帮助评估潜在的系统性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血常规虽然可以提供一些线索,但一般不能确诊疾病,建议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相关推荐

白细胞太低会得哪些病
白细胞降低并不针对于某一种疾病,要进行具体的分析。白细胞严重的降低,最常见的是:第一,可以很容易想到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人可以出现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的严重降低;再一个,白血病患者特别是低增生性白血病患者,可以外周血白细胞不同程度减少,还伴有白细胞质量的改变,通过手工分类的方法可以看到外周血出现了原始或幼稚的白细胞。第三种常见情况是脾功能亢进的患者,脾功能亢进导致脾脏吞噬,血细胞的速度加快引起白细胞减少。除此之外,一些非血液系统疾病也可以继发白细胞的减少,常见的如风湿免疫系统疾病和肝肾疾病,也可以继发白细胞的减少。
语音时长 00:43

2021-12-30

89468次收听

中性粒细胞比率偏高是什么病征兆
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外周血细胞中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当中性粒细胞的比例超过75%时是中性粒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比率轻度偏高并没有临床诊断意义,如果明显偏高可能是以下疾病的征兆:第一,感染性疾病,因为中性粒细胞是人体抵抗外来病原菌入侵的重要免疫细胞之一,特别是细菌感染可以引起中性粒细胞的明显升高,如大叶性肺炎、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胆囊炎、急性胰腺炎、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胃肠炎、化脓性阑尾炎;另外一些传染病,如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脑膜炎、斑疹伤寒、立克次体病、梅毒;一些寄生虫病,如钩端螺旋体病、肺吸虫病等,都可以导致血常规检查时中性粒细胞计数和百分比的明显升高。第二,一些血液系统的疾病,也可能引起中性粒细胞的升高,如多发性骨髓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粒细胞性白血病等。第三,在应激创伤、重大手术之后,患者也会出现一过性的中性粒细胞的升高。如大面积烧伤的患者、脑梗或者心肌梗死患者、食物中毒、休克状态等,机体免疫系统自我代偿性反应过程中,白细胞会升高。此外妊娠的状态下也可以出现白细胞的生理性增高。第四,一些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患者,也可以出现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升高。
语音时长 01:51

2021-12-30

62349次收听

淋巴细胞绝对值低什么原因
白细胞主要包括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淋巴细胞计数的绝对值为(0.8-4)×10^9/L,如果低于参考值下限,就是淋巴细胞绝对值偏低,可能的原因有:第一,血液系统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时血象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都会下降,此时淋巴细胞绝对值会明显下降。慢粒型白血病、淋巴瘤等疾病的患者,淋巴细胞绝对值也会相对下降。第二,免疫细胞缺陷性疾病,如艾滋病,艾滋病病毒专门攻击淋巴细胞,所以艾滋病患者的淋巴细胞绝对值也会下降,尤其是T淋巴细胞数量显著减少。第三,严重的细菌感染,会伴有淋巴细胞绝对值下降,此时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会显著升高。第四,使用一些具有细胞毒性的药物,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或环磷酰胺等烷化剂、肿瘤患者使用化疗药物后,都可能影响骨髓造血,骨髓抑制状态下,进行血常规检查也会有淋巴细胞绝对值下降的情况。第五,放射线的损伤也可能造成淋巴细胞绝对值下降,特别是因为疾病要进行放射治疗的人群,淋巴细胞计数偏低,另外一些长期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久而久之也可能有淋巴细胞的计数下降。淋巴细胞绝对值明显下降时,建议去医院血液科就诊,医生根据既往史、临床症状、家族史等情况,进行进一步检查来寻找病因,如做外周血涂片、骨髓穿刺检查、基因核型检查等。
语音时长 02:33

2021-12-30

82215次收听

淋巴细胞计数偏低是什么原因
白细胞主要包括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正常情况下中性粒细胞比例50%-70%,淋巴细胞比例20%-40%,淋巴细胞计数的绝对值为(0.8-4)×10^9/L。淋巴细胞计数偏低可能见于以下情况:第一,血液系统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或急性骨髓细胞白血病,血象检查时都是以粒细胞升高为主,这时淋巴细胞比例会相对下降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时血象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都会下降,所以此时单纯看淋巴细胞计数也是降低的。第二,一些传染病急性期,如严重的细菌感染会导致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此时就会伴有淋巴细胞比例和淋巴细胞计数的下降。第三,细胞免疫缺陷性疾病,如艾滋病,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以后专门攻击淋巴细胞,会导致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尤其是CD4T淋巴细胞数量的减少,此时血常规检查中淋巴细胞计数就会下降。第四,药物治疗的影响,如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烷化剂治疗、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治疗过程中,一些化疗药物等,影响骨髓造血,此时也会造成淋巴细胞计数下降。第五,其他比较少见的病变,如淋巴细胞减少症、丙种蛋白缺乏症等,可能造成淋巴细胞计数降低,细胞免疫能力下降,患者的身体抵抗力相对差一些。血常规检查时,遇到淋巴细胞计数轻度下降时,一般没有临床诊断意义,但是淋巴细胞明显下降时,需要进一步检查来明确诊断,复查淋巴细胞比例,进行外周血涂片及骨髓穿刺检查等。
语音时长 02:49

2021-12-30

52243次收听

03:28
血浆纤维蛋白原偏高是怎么回事
血浆纤维蛋白原是由肝脏合成的,是一种重要的凝血因子,作为纤维蛋白的前体,在凝血的最后阶段,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纤维蛋白,参与凝血止血的过程。血浆纤维蛋白原如果升高可能见于以下几种情况:第一,高凝状态的病变,如急性心肌梗死、脑血栓、败血症、动脉粥样硬化活动期,都可能出现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升高。第二,各种炎症、脓毒血症、感染性心肌炎、心内膜炎,此时也会有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升高。第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肾病综合征、风湿性疾病、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伴有血浆纤维蛋白原慢性升高。第四,肿瘤患者进行放疗、化疗以后的反应。第五,外伤、烧伤以后,人体处于应激状态,也会伴有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升高现象。第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导致血浆纤维蛋白原偏高的病因不同,患者会有不同的症状和体征。有些人虽然血浆纤维蛋白偏高,但是没有引起任何不适症状;但是有些情况下原发病会造成一系列症状,如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纤维蛋白原升高,就会有胸前压榨性疼痛、甚至出现晕厥、血压下降等表现;脑血栓引起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升高,会有头痛、恶心、喷射性呕吐,甚至出现昏迷、意识障碍等临床表现。随着年龄增长,特别是65岁以后的中老年人,可能有纤维蛋白原增高的趋势,这是造成一些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
03:10
血小板偏高是什么病引起的
血小板是血细胞成分之一,外周血中血小板数计数超过300×10^9/L时,就是血小板偏高。血小板偏高从发生机制方面来分类,有原发性偏高和反应性偏高,原发性的血小板升高一般找不到病因。反应性血小板偏高具有确切的诱因或者说病因。第一,原发性血小板偏高,目前认为可能和基因突变有关系,常见的是JAK2基因突变,引起患者血小板持续升高,这种情况下血小板升高指数都是非常高的,一般超过500×10^9/L。第二,反应性血小板升高。缺铁性贫血可能会有反应性血小板偏高;急性感染时,如急性阑尾炎、胆囊炎、支原体肺炎等,可能会出现血小板代偿性升高,此时应该表现为轻度升高状态。在人体处于应激状态的情况下,可能也会出现血小板的升高,如高热状态、烧伤、大量呕吐、腹泻、急性大出血等急性情况下,由于脱水,造成体内水和电解质紊乱,引起血液浓缩,这种情况下血小板计数也会相对升高。另外一些血液系统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以及肿瘤骨转移的患者,由于骨髓功能的异常,造成血小板计数偏高,此时还可能伴有血小板平均体积增大,外周血检查血小板的形态异常等。此外,脾切除以后,由于脾脏对血小板的破坏减少,也会造成血小板的计数偏高。
01:57
红细胞沉降率高怎么办
出现红细胞沉降率增高的情况,需要患者尽快到医院就诊。红细胞沉降率的增高也就是血沉的增高、增快。引起血沉增快的原因有:一,最常见的是感染性疾病,特别是细菌的感染引起。二,一些炎症性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一些创伤手术引起。三,体内出现一些副蛋白。到医院就诊以后,确定引起红细胞增快的原因,根据原因对症治疗。如果是感染,通过给予一些抗感染药物,多数感染控制以后,血沉就会恢复到正常范围。如果是一些其他疾病,早期甄别、早期处理,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03:09
白细胞低是什么病
白细胞减少,要区分是中性粒细胞减少,还是淋巴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分为急性病程和慢性病程,在急性病程里,最多见的应该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当然粒细胞减少也可以是由于药物引起的。慢性粒细胞减少,包括慢性的病毒感染,还有造血系统本身的疾病,以及免疫系统疾病,是免疫系统疾病,可以以中性粒细胞减少为首发症状。持续粒细胞减少,特别是粒细胞低于1.0×10^9/L的时候,要高度警惕,造血系统本身的疾病,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急性白血病。淋巴细胞的减少最主要是病毒感染引起的。
02:45
大血小板比率偏高是怎么回事
大血小板是反映早期的血小板,功能相对不完善,所以个子偏大。大血小板的比例偏高,反映着骨髓的功能好。其主要是可以见于生理状态,也可以见于病理状态。在病理状态时,血液系统疾病,特别是在用化疗后,新的骨髓抑制在恢复的过程中,会存在大的血小板的比例偏高。其反映骨髓储备不错,还会产生血小板。若没有相关的基础疾病,只存在短时间的大血小板的比例偏高,可忽略。多数情况下是一过性因素,比如感染性因素触发了骨髓的抑制过程,造成了骨髓的恢复过程中出现大的血小板的比例增加,过段时间就会消失。
凝血五项正常值
凝血五项正常值是指判断人体凝血功能是否正常、有无血液疾病的参考数值。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的护理措施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的护理措施是很多人比较关心的问题。首先要注意预防感染,防止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平时一定要做好护理工作。另外还要注意控制饮食,少吃高钾、高盐的食物。动静脉瘘的通畅性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及时观察。
嘴唇发白怎么回事
嘴唇发白的原因有天气太冷、血红细胞不足、用力过度、胃肠虚寒、消化不良等。一、天气太冷。冬天天气寒冷,好似空气中每一个分子都是带着寒意的。嘴唇周围的毛细血管开始收缩,从而导致嘴唇发白;二、血红细胞不足。除了天气因素外,人的嘴唇发白,还可能是体内的血红蛋白不足所导致的,比如平时有贫血等症状;三、用力过度。嘴唇用力过度,也可能导致嘴唇短暂性的发白,但这种情况持续时间短,容易区分;四、胃肠虚寒。从中医上说,口唇和体内的脾胃有直接的关系。脾胃不好,嘴唇也会发白。如果胃虚寒,会出现下嘴唇发白;五、消化不良。消化不良嘴唇会出现长期发白,可能出现嘴唇干燥。
语音时长 01:45

2019-09-16

54450次收听

吃环孢素不能吃的水果
吃环孢素不能吃柚子、鳄梨、香蕉和橘子。如果吃柚子,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和代谢,还会产生毒副作用;如果吃鳄梨,则会出现血压升高和头痛的症状;如果吃香蕉,则会出现血压降低;如果吃橘子,则可能会四肢乏力、肌肉酸痛。
什么血型招蚊子
一般O型血的人在日常会经常招蚊子咬,被蚊子咬的概率也是比较高的,一定要注意防蚊措施的使用,尽量做好防护,一些其他的因素也会引起蚊虫叮咬的情况。如果被蚊子叮咬后,身体出现严重不适,患者应及时就医。
血常规检查结果怎么看
血常规是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包括血小板,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等参数。对于专业的疾病判断需要医生来制定具体情况,要注意单次血液常规检查提供的有限信息,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医生的意见进行检查,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