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胃息肉能自己消失吗

发布时间:2019-02-2673271次浏览
一般情况下,胃息肉不能自己消失,具体分析如下:

无论多大的胃息肉一般都不会自己消失,胃息肉一旦出现,可能有恶性程度不同的差别,但如果不进行特殊治疗,是不会自行消失的。而且有一种类型的胃息肉,还有癌变的可能性,所以在患者检查出胃息肉之后,一定要明确分型,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胃息肉的治愈几率非常高,所以不必担心,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患者都适合手术治疗,少部分患者也可以保守观察。胃息肉有增生性息肉、胃底腺息肉、贲门口息肉等类型,如果患者同时伴随出血的症状,需要及时遵医嘱进行手术治疗。建议患者如果疑似患有胃息肉的症状,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明确是胃息肉后再遵医嘱进行治疗,此时患者需要告知医生自己的身体情况,遵医嘱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相关推荐

01:17
胃息肉术后多长时间可以吃辣椒
胃息肉术一般是指胃息肉内镜治疗术,包含多种手术方式,患者在做胃息肉内镜治疗术后,一般1-2个月可以适量吃辣椒。胃息肉一般是指发生在胃黏膜上的异常隆起病变,可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等引起的。辣椒属于辛辣、刺激食物,一般需要在手术后康复后才能适量食用。如果患者恢复能力较好,症状较轻,一般在1个月后可以适量吃辣椒,如果患者恢复能力较差、症状较为严重,一般在2个月后才能适量食用辣椒。在手术治疗后,胃肠道比较脆弱、敏感,容易产生不适。患者应适量吃易于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食物,如小米粥、蔬菜粥等,性质温和,一般不会对胃肠道产生负担,反而可以减轻胃肠道负担,促进营养的吸收,为身体提供能量。患者应当避免在胃部恢复期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如汉堡、炸鸡等,如果身体出现不适,建议及时就医。
02:58
胃息肉2cm严重吗
胃息肉2cm需要重视,相对比较严重。但也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胃息肉是单发的2cm息肉,通过染色、放大、窄带成像、蓝激光进一步检查,发现息肉陷凹结构或血管网结构发生紊乱,血管增粗、变直、僵硬等,都提示可能是恶性息肉。息肉判断并不能完全从大小来判断,有时较小的息肉也有可能出现恶性。2cm甚至2.5cm以上的息肉,恶性风险就会大大增加。胃息肉临床分类包括错构瘤性息肉,如胃底腺息肉,往往不会发生恶变,也不会引起不良感觉,不建议干预;炎性息肉或增生性息肉如果是单发的,个头比较大,伴有症状,检测有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要干预治疗;腺瘤性息肉根据含有或不含绒毛以及含有绒毛多少,又分为绒毛状腺瘤、绒毛状管状腺瘤和管状腺瘤。其中绒毛状腺瘤最容易恶变。如果是2cm的绒毛状腺瘤,很容易发生恶变,一定要尽早切除。所以2cm的胃息肉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结合病理情况,不能一概而论。多数情况下需要到医院请医生帮助分析。
02:14
胃里长息肉怎么治
胃里长息肉的治疗要根据息肉性质、多少、所在部位以及大小来决定,最重要的是病理组织学类型:一、胃底腺息肉不进行干预。二、炎性息肉或增生性息肉,有较小的恶变风险。如果是孤立的、较大的息肉,同时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幽门螺杆菌时要切除息肉。三、胃腺瘤性息肉是胃的癌前病变,不论息肉的大小、部位、范围,需要切除。根据所在部位和大小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切除方式。如5mm以下的较小的息肉,可以在内镜下通过圈套器切除。超过5mm到1cm的息肉,可以用电切除。1cm以上甚至更大的情况,除了用电切除,如果息肉根部位置较深,怀疑有恶变的情况,还可能做ESD手术切除。
03:11
做胃镜前禁忌吃的药
抗凝药或者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是不能吃的。因为在做胃镜检查的时候,有可能会要进行活检,甚至是进行内镜下的息肉切除,一些出血的止血,静脉的套扎及黏膜的剥离等处理方式,所以一定要禁止使用这些导致出血的药物。这些药物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常用的有阿司匹林、肠溶片、波利维、泰嘉等,也有一些防止血栓形成的中成药,像银杏叶片、血塞通等药物,至少要停止服用5-7天才有效。还有就是抗炎的药物,常见的就是华法林,有口服的也有静脉应用的肝素。
胃息肉严重吗
胃息肉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一般不会造成太大的危害,而是这是消化道很常见的疾病之一,但是目前临床上尚未明确胃息肉的具体病理机制,考虑可能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长期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胆汁反流、遗传及环境因素相关。胃息肉的治疗方法取决于胃息肉的大小和类型,对于有症状的息肉,应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对于无症状的息肉,治疗方式取决于其是否有癌变倾向,若具有较高的癌变风险,需手术切除,若无癌变风险或癌变几率很小,可以不用特殊治疗,观察随访即可。
语音时长 01:02

2021-05-11

84315次收听

胃息肉用活检吗
胃息肉是肯定要活检的。胃息肉这种疾病虽然大多数为良性疾病,但是只有通过病理活检才能够明确息肉的具体性质,以便决定患者下一步接受怎样的治疗。所以,病理活检对于胃息肉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因为胃息肉的治疗方法取决于胃息肉的大小和类型,对于有症状的息肉,应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对于这些无症状的息肉,治疗方式取决于其是否有癌变倾向,若具有较高的癌变风险,需手术切除,若无癌变风险或癌变几率很小,可以不用特殊治疗,观察随访即可。
语音时长 01:00

2021-04-22

73263次收听

胃息肉吃中药可以消除吗
胃息肉吃中药不能消除,胃息肉是从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可以分为良性和恶性。息肉可分为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以及腺瘤性息肉,胃内息肉还包括胃底腺息肉。目前随着医学发展,胃息肉的病因还不是特别明确,一般认为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或者反流性胃炎、食管炎或者药物应用可能有关系。如果临床上发现息肉,最好通过胃镜的方式将其切除,再进行中药治疗,可以预防其复发。息肉一旦长成,尽量不要单纯依靠中药进行治疗,因为息肉有可能发生癌变,所以,在临床中出现息肉,一定要谨慎。胃息肉可以吃些中药进行预防和辅助治疗,至少可以抑制其生长,比较常见的药物有柴胡疏肝散、小柴胡颗粒、木香顺气丸、香砂养胃丸等,需要在医生的辨证下进行具体治疗。出现胃息肉后一定要改变生活习惯,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减轻息肉的生长,达到治疗息肉的目的。
语音时长 01:29

2020-08-10

66165次收听

胃息肉有哪些分型
胃息肉按照组织学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前者不易发生癌变,后者癌变几率较高。
胃息肉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胃息肉诱发因素主要包括:精神因素、饮食因素、感染因素、药物因素以及吸烟酗酒等。
胃息肉会复发吗
胃息肉容易复发,其复发的主要原因多与饮食不当、生活不规律、物理和化学因素刺激、遗传体质等因素有关。
胃息肉会不会遗传
胃息肉除了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胆汁反流等后天性因素有关外,也与遗传性因素有关,由遗传性因素引起的胃息肉具有遗传性。该类型胃息肉好发于青年人群,且呈家族聚集性等发作特点。
胃息肉不切除可以吗
胃息肉是指胃黏膜表面长出的突起状乳头状组织,较小时常无明显症状,一般都是在胃肠钡餐造影、胃镜检查或其他原因手术时偶然发现。“息肉”这一名称通常只表示肉眼所观察到的隆起物。胃息肉属于癌前疾病的一种,大多数都是炎性的,小于2cm,随着胃炎的好转息肉也会消失或缩小,还有一种息肉是增生性息肉或者腺瘤样息肉,大于2cm,这种息肉是不会随着胃炎的好转而缩小的,但是有一定的可能会导致癌变。胃息肉还会导致胃痛,胃胀,反酸,嗳气等症状,所以,如果发现息肉对胃话,要及时摘除,并且要及时送病理,定期复查。胃息肉首选方法是经过内镜进行微创切除,创伤比较小,病人没有痛苦,不需要考虑手术问题。切除办法是利用高频电凝切除术,也就是圈套器圈套息肉以后通过电凝切除,同时达到止血目的。术后可能会导致胃溃疡,通过口服抑酸剂或黏膜保护剂,溃疡会在一个月左右愈合,术后大概半年左右随访一次,看溃疡是否长好,有没有新发息肉就可以,不用考虑做外科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15

2020-03-17

56788次收听

胃里长息肉是怎么回事
胃有息肉这样的原因不是很明确的,虽然原因不明确,治疗还是非常简单的,如果有胃的息肉,可以到医院在内镜下做切除,就能够使息肉得以治愈,不至于日后有一些其他的问题的发生。现在患者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胃有息肉、肠道有息肉,没有发现具体的原因,不像流感,因为流感病毒而导致的,并不像乙肝,就是乙肝病毒的感染,丙肝是由丙肝病毒的感染造成的。
语音时长 01:07

2020-02-14

50164次收听

胃里长息肉会癌变吗
胃里面长的息肉还要分为很都多种的,有胃息肉还有炎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还有间质瘤,其中前面的三种息肉是不会发生癌变的,但是也要如果息肉的直径超过5mm就要进行手术的治疗,间质瘤是会引起癌变的可能的。
02:09
胃息肉一定要手术吗
胃息肉是否要手术取决于它的病理类型。炎性的增生性的胃底腺息肉,癌变率比较小,长得块头一般也不会特别大,这种情况不需要手术。但如果是将来可以癌变的类型,建议早期手术。还有,不会癌变的息肉,如果长特别大,本身也有可能出现出血,产生相应的症状,这种情况也是需要手术的。和肠息肉相比较,胃息肉它的良性的不会癌变的息肉比例是远远高于肠的。所以有胃息肉,不是一定要手术,而且手术是在内镜下,用活检钳、用APC烧灼,用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大一点内镜下粘膜剥除术。有了胃息肉一定要重视它,但是不要过度的恐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