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中有白色颗粒是什么原因
粪便中有白色颗粒是由慢性结肠炎、消化不良、饮食不当、体内缺水、药物使用等原因造成的。
1.慢性结肠炎:粪便中有白色颗粒状的物质,可能是由于患者患有慢性结肠炎所致。一般情况下慢性结肠炎主要以腹痛、腹泻、粘血便为主。有部分患者大便中会有一些白色的颗粒状物质。
2.消化不良:粪便中白色的颗粒物质也可能属于脂肪粒,主要与患者胃肠功能蠕动较慢消化不良有关。
3.饮食不当:饮食因素也是常见性诱因,若是患者近期有摄入生冷或者是烧烤等不洁的食物,这种白色颗粒也可能属于寄生虫虫卵,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鉴别。
4.体内缺水:饮水量过少,体内缺水严重有可能会导致大便呈白色黏稠状,尤其是在便后更为明显,水分过少会导致胃肠道蠕动放缓,不仅会造成排便困难,还会导致便后大便黏稠,且带有白色颗粒状的物质。
5.药物使用:某些药物,比如铋制剂和抗酸剂,可能导致粪便中出现白色颗粒。
如果不适症状长时间未改善,建议及时前往正规的医院就诊。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消化不良什么引起的
- 2 什么叫消化不良
- 3 消化不良注意什么
- 4 消化不良是怎么引起的
- 5 什么是消化不良?
- 6 消化不良是怎么引起的?
- 7 消化不良什么引起
- 8 消化不良严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