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如何在家巧治宝宝过敏性鼻炎

发布时间:2020-09-1656629次浏览

我们的周围存在很多的过敏原,所以很容易导致过敏性鼻炎的发生,这种疾病尤其是多发于小孩子的身上,让我们的家长朋友们感到十分的着急,其实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也可以做到过敏性鼻炎的治疗工作,那么如何在家巧治宝宝过敏性鼻炎呢,下面专家来给大家支招。

一、三种茶饮防过敏,更好的进行过敏性鼻炎的防治:

洋柑橘茶、迷迭香茶、洋柑橘茶、迷迭香茶各3克用开水冲泡后饮用,可改善鼻腔充血和过敏症状。

耳子茶、生苍耳子炒过放凉后,取苍耳子、薄荷、辛夷花各适量,用开水冲泡饮用。可预防和减轻鼻塞、喷嚏、流涕的症状。

辛夷花茶、辛夷花、紫苏各4克用开水冲泡饮用。可以收缩鼻粘膜,长期饮用可以预防鼻过敏的发生。

二、三种饮食治过敏性鼻炎

黄芪粥、黄芪15克、粳米60克煮成粥,每日食用适次,可改善过敏体质,治疗过敏性鼻炎。

生吃大蒜,大蒜中的大蒜素可降低体内某些免疫球蛋白的含量,从而降低免疫反应,起到预防过敏性鼻炎。

胡萝卜,其机理在于胡萝卜素可降低体内的免疫反应,达到防治过敏性鼻炎的作用。

对于如何进行过敏性鼻炎的防治这个问题,专家给大分享了三种茶饮防过敏与三种饮食治过敏性鼻炎的方法,大家可以在平时的生活中通过这些方面来做好过敏性鼻炎的防治工作,一旦还是出现了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就要到正规的大医院进行规范的治疗了。

相关推荐

过敏性鼻炎鼻子会不会肿
过敏性鼻炎部分病人会表现为鼻子肿大,因为过敏性鼻炎是个体对于致敏源的一种免疫反应,病人会出现留大量的清水样鼻涕,鼻痒、鼻塞以及连续的打喷嚏等症状,检查的时候可以发现鼻腔黏膜高度的水肿,鼻子有大量清水样的分泌物,并且部分病人还会出现嗅觉的障碍。出现这些情况,一定要给与药物进行治疗,首先要用鼻用的生理盐水或海水进行鼻腔的冲洗,同时要给与鼻用的激素类药物进行喷鼻,像辅舒良、内舒拿或者是雷诺考特,要给与全身的抗组胺药物进行口服,像开瑞坦、仙特明或依巴斯汀,通过这些药物的治疗,通常病人症状会很快得到控制。如果是季节性的过敏性鼻炎,季节一过病人的症状会完全的缓解,但是当下一季季节来临的时候,比如像春季或秋季来临的时候,部分病人还会重新发作过敏性鼻炎。所以,当患有过敏性鼻炎,尤其是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时候,一定要到医院就诊,进行及时地治疗,以避免有些病人会诱发哮喘等症状。
语音时长 01:49

2021-06-25

75409次收听

01:59
过敏性鼻炎鼻涕带血丝怎么办
过敏性鼻炎一般情况鼻涕不会带血,但有时由于过敏性鼻炎打喷嚏,在打喷嚏的状态下,鼻腔血管的压力会比较大,再加上本身鼻腔黏膜较干燥,有可能诱发鼻子出血、涕中带血。对于这类患者建议及时使用一些药物,包括鼻喷的抗组胺药和口服的抗组胺药,但鼻喷激素类的药物建议少用。同时用一些油性制剂,比如复方薄荷油、维生素AD胶囊里的油滴鼻子,甚至食用的香油、橄榄油滴鼻子。如果经过各种方法,涕中仍然带血,就要警惕有没有可能出现别的问题,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01:54
过敏性鼻炎患者喉咙痒怎么办
过敏性鼻炎患者朋友,除了鼻子痒以外,会出现喉咙痒。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就建议患者朋友出门尽量的要戴上口罩,来避免吸入过敏源,这是第一个,我们建议避开接触过敏源。第二可以用药物治疗,比方常用的口服抗组胺药,口服抗组胺因为是口服,通过血液可以把这个药物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当然也包括咽喉。所以对咽喉的瘙痒,也是有一定帮助。同时对于过敏鼻炎的朋友,鼻子症状一定要进行有效的控制。常用的药物包括鼻喷激素类的药物,鼻喷的抗组胺药,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药物作用到鼻腔,来很好控制鼻腔的过敏。
01:54
过敏性鼻炎的检查
过敏性鼻炎的检查主要包括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体格检查主要是看一下鼻腔情况,如果鼻腔黏膜苍白、水肿,鼻道里面有大量清水样鼻涕,考虑过敏性鼻炎的可能性很大。辅助检查可做鼻腔分泌物的细胞学检查,如显微镜下显示鼻涕中含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则说明机体处于变态反应。此外还可以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常见的20种过敏原做成针剂,在胳膊皮下打20个皮丘,如果皮下皮丘变大称为阳性或强阳性。抽血检查主要是做血清学的特异性过敏原的IgE检测,可靠性更高,检测范围更广。
02:00
过敏性鼻炎的翼管神经切断术
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过敏性鼻炎是相对较早的治疗方法。因为翼管里面的神经主要是来自面神经岩浅大神经分支,主要作用是控制鼻腔黏膜的血管扩张和腺体分泌。如果是过敏性鼻炎,鼻腔的黏膜由于炎症刺激,过敏反应导致的血管扩张、腺体过度分泌,会有流鼻涕、鼻堵、打喷嚏等情况。如果药物治疗无效,可做翼管神经切断术,翼管神经切断后,鼻腔黏膜血管会收缩,鼻堵症状得到缓解,分泌物明显减少。但目前主流的治疗方案几乎不再推荐这个手术,主要还是因为手术可能会带来其他的一些副作用,远期的效果也不是特别肯定。
如何确诊过敏性鼻炎
我们都知道鼻炎一到了季节变换的时候就容易发作,而过敏性鼻炎就是其中一种,如果不及时的控制病情就危害到患者的健康,而且给患者生活带来很多的不便,而且会影响睡眠质量,首先我们必须知道过敏性鼻炎的诊断方法,才能更好的进行治疗,那么如
过敏性鼻炎最常见的三大症状表现是什么
过敏性鼻炎的发作,不是毫无征兆的,对于这种疾病,我们最重要的就是做到及时治疗,拖延不治,将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很大危害,影响儿童的面容,引起青少年人群学习效率和工作效率的下降,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是过敏性鼻炎最常见的三大症状。
过敏性鼻炎的好发人群有哪些
过敏性鼻炎好发人群主要包括过敏体质者、不注意卫生者、喜好饲养宠物者等。
过敏性鼻炎自我疗法
过敏性鼻炎自我疗法,首先就是控制环境,减少过敏原;其次就是慢病管理。过敏性鼻炎的自我疗法,就是自我防护。怎么样做到自我防护呢?应该是自我教育,自我的慢病管理。首先是控制环境,减少过敏原,比如减少螨虫,避免过敏原,忌口,不养狗猫这些宠物等,这就是自我防护的一种方式方法。有的人对狗和猫宠物过敏,这个时候就不应该再养这种宠物了。有的人吃花生过敏,就不能再吃花生了。对牛奶鸡蛋过敏,就不能再吃牛奶鸡蛋了。有的人对螨虫过敏,家里最好是不要铺地毯了,布艺沙发尽量少用。所以这就是自我教育、自我防护的疗法。如果是常年性的过敏性鼻炎,应该长期用药,就像高血压病一样长期用药。否则,这个病是控制不好的。春、秋季可以到南方,这样可以避免北方的花粉,春天避免北方的树的花粉,秋天可以避免北方的花草的花粉,这些花粉到南方是没有的,但南方的螨虫是多的,北方螨虫很少。所以说到北方来可以避免螨虫,可以减轻螨虫过敏的症状,这就是自我疗法。
语音时长 02:33

2020-02-21

55054次收听

过敏性鼻炎要如何预防
要预防过敏性鼻炎,首先要知道患者对什么样的物质过敏。进行皮肤点刺试验,或者抽血查过敏原之后,就知道对什么过敏。知道过敏原以后就可以预防了。比如对螨虫过敏的人,应该减少螨虫。怎么样减少螨虫呢?回到家里戴口罩,因为螨虫都在家里。还有用60℃以上的热水,洗内衣、内裤、床单、被褥、枕巾和枕套。或者用黑色的塑料袋把衣服、被料包起来,放到太阳底下暴晒1~2个小时。然后可以用专用的吸螨虫的吸尘器,清除螨虫。还有电子祛螨仪,化学的杀螨虫的试剂。冬天的时候可以用电热毯,加热以后把螨虫杀死。还有就是用专门的防螨虫的布料做内衣、内裤、床单、被褥、枕巾、枕套、布艺沙发等等,这样就可以减少螨虫,起到预防过敏性鼻炎的作用。
语音时长 02:07

2020-02-21

63408次收听

01:56
过敏性鼻炎能治愈吗
过敏性鼻炎是由于多种过敏原或一种过敏原引起的过敏反应,是环境因素和身体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针对单一过敏原,如有过敏原疫苗,通过使用过敏原疫苗的免疫治疗,配合药物治疗可以达到免疫耐受。免疫治疗也称脱敏治疗,可使部分患者达到免疫耐受,或接近于根治的效果。但是大多数患者对多种过敏原过敏,此时不适合进行免疫治疗。因此在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面,应提倡或遵循主要以控制为目的和效果的治疗理念。
尘螨过敏性鼻炎怎么治
尘螨过敏性鼻炎是由尘螨导致的炎症性鼻腔炎症,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脱离有害环境、药物抗敏治疗、生理盐水冲洗脱敏以及物理熏蒸热敷等,主要目的在于改善症状,减轻过敏反应,促进炎症尽快消退。尘螨过敏性鼻炎易反复发作且难以根治,积极治疗的同时做好预防也很关键。
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区别
过敏性鼻炎是鼻部反应,而哮喘是呼吸道反应。过敏性鼻炎从词义能发现它是过敏性疾病,是患者对空气当中的各种花粉、尘螨甚至是对汽车尾气等的一个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和哮喘又不同,主要表现在鼻部过敏的症状。哮喘的过敏表现在呼吸道,所以哮喘表现在咳嗽、气喘,而过敏性鼻炎它只表现在鼻部。其实鼻部也是呼吸道,只不过是上呼吸道,而哮喘它是下呼吸道。
语音时长 01:05

2018-09-14

50756次收听

哪些检查是过敏性鼻炎需要做的
诊断过敏性鼻炎,第一要做过敏原检测,检测患者有没有过敏体质的情况;然后可以做鼻腔的检查,鼻腔可能会有黏膜的苍白、水肿,但其实粘膜苍白水肿不是它的特异性的表现,可能是其他鼻炎的特点,但是过敏性鼻炎鼻腔的检查也会发现粘膜苍白水肿。在患者有鼻部充血水肿,患者过敏原检查阳性,则可以诊断患者有没有过敏性鼻炎,诊断的金标准是做鼻的激发试验,但鼻子激发试验有一定的危险,所以一般临床上比较少用,主要就根据它的过敏原的阳性和鼻腔检查,以及临床出现有鼻部黏膜的充血水肿,来诊断疾病。
语音时长 01:31

2018-09-14

60423次收听

原来病是由境生
我们中国的环境日益恶化人人都能感受得到。不仅仅是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污染严重,很多二、三线城市的空气质量、水环境、土壤环境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下面着重讲一下环境污染对健康的不利影响。2006年6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最新环境与健康报告,世界各地100多名专家的研究结果显示:24%的疾病由可避免的环境暴露造成;5岁以下儿童中33%以上的疾病由环境暴露造成;由于环境污染引发的疾病每年造成400万儿童死亡,其中大多数在发展中国家;每年有1300多万人的疾病死亡可归因于可预防的环境原因;由于室内空气污染造成的总疾病负担,超过室外空气污染的5倍(引自《中国质量新闻报》)。
Baidu
map